一种翼子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7263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翼子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的零部件,特别涉及一种翼子板。
背景技术
翼子板是构成汽车车身的一种钣金件。其中,安装在汽车发动机舱的两
侧的翼子板称为前翼子板,与发动机盖、前组合灯、前保险杠、侧围以及A 柱相邻。其中,前翼子板的安装方式通常采用点安装。
由于前翼子板需要与相邻的其他多个部件在形状上相匹配,以保证车身 外观的美观。
图1为现有前翼子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的翼子板具有多个呈曲 线形状的边缘,主要包括与车身侧围的前柱配合的边缘11、与车身A柱 配合的边缘12、与发动机盖配合的边缘13、与前保险杠配合的边缘14、以 及与前组合灯配合的边缘15。
如图1所示的前翼子板上还设有安装孔10,以实现前翼子板的安装。 将翼子板安装于车身上,并与其相邻的前柱、A柱、发动机盖、前保险 杠、前组合等部件相配合后,上述边缘即可与配合的其他部件边缘一起构成 汽车车身上的特征线条,使得汽车车身具有美观性。
然而,通过钣金成型得到的前翼子板易变形,使得前翼子板与其相邻的 各部件的配合之处难以保证配合精度,尤其在受到外力沖击时,前翼子板更 加容易变形,从而无法保证车身的美观性。
同理,后翼子板也存在与前翼子板相同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翼子板,相比于现有翼子板,不易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翼子板,包括所述翼子板本体, 在翼子板内表面的边缘处,具有翻边; 所述翻边包括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其中,
所述第一翻边的一侧与所述翼子板边缘相连、另一侧与所述第二翻边的 一侧相连,且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第二翻边具有预设的夹角。
在所述第二翻边上具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为曲面形状,且所述加强筋 的一侧与所述第二翻边未与所述第一翻边相连的自由侧平齐。
所述加强筋为水滴状,且所述水滴状加强筋宽度较大的一侧与所述第二 翻边平齐。
所述水滴状加强筋为多个,各水滴状加强筋按照预设间隔设置在所述第 二翻边上。
该翼子板为前翼子板。
所述边缘为所述翼子板与车身侧围的前柱相配合的边缘。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本实用新型在翼子板与其他相邻部件配合的边缘
处,设置翻边,以加强翼子板的刚度,从而使得翼子板不易变形。而且,本
实用新型中的翻边可设置为阶梯状,从而增强了翻边的刚度,进而进一步增
强了前翼子板的刚度。
阶梯状翻边的自由侧上还可设置加强筋,在进一步增强翻边刚度以进一
步增强前翼子板刚度的同时,还可以避免出现积料现象,保证了翼子板的美观性。


图1为现有前翼子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前翼子板的结构示意图1。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前翼子板的结构示意图2。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前翼子板的结构示意图3。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前翼子板翻边上的沉台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前翼子板翻边上的水滴状加强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前翼子板的结构示意图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 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在翼子板与其他相邻部件配合的边缘处,设置翻边,以加强 翼子板的刚度,从而使得翼子板不易变形。
下面,以前翼子板为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的前翼子板与车身侧围的前柱配合的边缘11,其延伸长度 较大,且在该边缘11上还设置了一个会在挂接安装后受力的安装点10,因 而该边缘11所在的部分形面易于变形。
基于上述原因,且考虑到该边缘11所在的形面变化不大,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中,在该边缘ll上设置翻边。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前翼子板的结构示意图1。如图2所示,在 前翼子板与车身侧围的前柱配合的边缘U处、且朝向发动机舱的一面(即 前翼子板的内表面)上,具有朝向发动机抢的翻边20,翻边20能够阻碍前 翼子板在平行于该翻边20方向上的折弯、扭曲,从而能够加强前翼子板在 边缘ll处的形面刚度,使得前翼子板不易变形。
为了进一步增强前翼子板的刚度,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提供了其他方案。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前翼子板的结构示意图2。如图3所示,仍 然是在前翼子板与车身侧围的前柱配合的边缘11处设置翻边,但与如图2 所示的前翼子板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3所示的前翼子板上,在与车身侧围 的前柱配合的边缘11处设置翻边为阶梯状,即在如图2所示的翻边20的自右侧上,即未与前翼子板形面连接的一侧上,又设置了翻边30,且翻边30
与翻边20之间具有预设的夹角。
这样,由于如图3所示的前翼子板,在翻边20上又设置了翻边30,由 翻边30阻碍翻边20在平行于翻边30方向上的折弯、扭曲,从而增强了翻 边20的刚度,进而进一步增强了前翼子板在边缘11处的刚度。
在实际钣金加工成型时,如图3所示的阶梯状翻边上(即翻边20和翻 边30上),可能会出现积料的现象,从而会降低前翼子板的美观性。为了 避免积料,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如下解决方案。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前翼子板的结构示意图3。如图4所示,在 如图3所示的翻边30上,设置了多个具有预设间隔的切口 40,从而使得在 钣金加工过程中,在折弯钣金以实现阶梯状的翻边20和翻边30时,钣金中 的材料会向翻边30上的切口 40处延伸,从而不会出现积料现象。
上述解决方案能够避免积料现象的出现,但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翻边 30对翻边20变形的阻碍力度。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改进 方案。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前翼子板翻边上的沉台结构示意图。如图5 所示,按照预设的间隔,在翻边30上设置了宽度与翻边30相同的沉台50 (图中只示出一个沉台),该沉台50能够起到加强筋的作用,且能够使得 在折弯钣金以实现阶梯状的翻边20和翻边30时,钣金中的材料会向翻边 30上的沉台50处延伸,从而避免了积料现象的出现。
上述解决方案也能够避免积料现象的出现,但翻边30上的沉台50与翻 边20相邻的一侧的形状复杂,即在较小的范围内出现了较多的型面变化, 可能会使得该处的钣金较为单薄,容易导致拉裂。而且,由于在加工过程中, 需在折弯出阶梯状的翻边20和翻边30之前即完成沉台50的加工,因而在 后续折弯阶梯状的翻边20和翻边30时,成型较为困难。
为了避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另 一种改进方案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前翼子板翻边上的水滴状加强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按照预设的间隔,在翻边30上设置了水滴状加强筋60, 且水滴状加强筋60宽度较大的一侧与翻边30自由侧平齐,在翻边30的自 由侧上具有一开口,即水滴状加强筋60宽度较大的一侧为非封闭结构。该 水滴状加强筋60不但能够增强翻边30的刚度,从而进一步增强翻边20的 刚度,进而进一步增强前翼子板在边缘11处的刚度,而且,能够使得在折 弯钣金以实现阶梯状的翻边20和翻边30时,钣金中的材料会向翻边30上 的水滴状加强筋60处延伸,从而避免了积料现象的出现。相比于如图5所示的沉台50,由于水滴状加强筋60位于钣金材料的边 缘,因此,即便在折弯出阶梯状的翻边20和翻边30之间即需完成水滴状加 强筋60的加工,也不会对后续折弯阶梯状的翻边20和翻边30的过程造成 任何影响,从而降低了成型难度。当然,实际应用中,加强筋也可以不采用水滴状,而是采用圆柱面状的 加强筋等其他曲面形状来替换。采用阶梯状的翻边20和翻边30、且在翻边30上设置了水滴状加强筋 60的前翼子板如图7所示,如图7所示的前翼子板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 的最佳方案。以上,仅仅是以在前翼子板与前柱配合的边缘11处设置翻边为例,实 际应用中,也可以分别在前翼子板与车身A柱配合的边缘12、与发动机盖 配合的边缘13、与前保险杠配合的边缘14、以及与前组合灯配合的边缘15 处,按照如上所述的任意一种方式设置翻边,这样,即可保证前翼子板在任 意一个边缘处的型面均具有较高的刚度,从而保证了前翼子板不易变形。需要说明的是,前翼子板与车身A柱配合的边缘12可以与A柱上对应 的边缘采用间隙配合,这样,在前翼子板与A柱之间具有一定宽度的曲线, 构成车身的特征线条,进一步增强车身的美观性。同理,上述方案也可应用于后翼子板,即在后翼子板的任意一个或多个 边缘处设置如前所述的阶梯状翻边。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 换以及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翼子板,包括所述翼子板本体,其特征在于,在翼子板内表面的边缘处,具有翻边;所述翻边包括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其中,所述第一翻边的一侧与所述翼子板边缘相连、另一侧与所述第二翻边的一侧相连,且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第二翻边具有预设的夹角。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翼子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翻边上具有 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为曲面形状,且所述加强筋的一侧与所述第二翻边未与 所述第一翻边相连的自由侧平齐。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翼子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为水滴状, 且所述水滴状加强筋宽度较大的 一侧与所述第二翻边平齐。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翼子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滴状加强筋为多 个,各水滴状加强筋按照预设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翻边上。
5、 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翼子板,其特征在于,该翼子 板为前翼子板。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翼子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为所述翼子板 与车身侧围的前柱相配合的边缘。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翼子板。在翼子板与其他相邻部件配合的边缘处,设置翻边,以加强翼子板的刚度,从而使得翼子板不易变形。而且,本实用新型中的翻边可设置为阶梯状,从而增强了翻边的刚度,进而进一步增强了前翼子板的刚度。阶梯状翻边的自由侧上还可设置加强筋,在进一步增强翻边刚度以进一步增强前翼子板刚度的同时,还可以避免出现积料现象,保证了翼子板的美观性。
文档编号B62D25/16GK201105766SQ20072017575
公开日2008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30日
发明者奎 朱, 高现徐 申请人:上海海马汽车研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