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周转多种车型车体的支撑滑撬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7448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适用于周转多种车型车体的支撑滑撬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体转运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周转多种车型车 体的支撑滑撬。
技术背景汽车生产线的设计往往是针对某一种车型的情况进行设计,但对于多车型 混线生产的总装生产线,特別是对于不同底盘的车型(微型车、轿车)混线生 产,其车体支撑滑撬的共用是相当困难。由于整条生产线的投资太大,不可能 对不同的车型设计不同的生产线,所以,有的总装车间,已是多种微型车、旅行车和轿车(CV6、 CVll、 CV8、 CM8、 SC6371 )混线生产。如果要再增加一种车 型,其难度将非常大,但是生产现状又不允许新增的车型单独使用一种滑撬, 必须与原有的车型共用,因此,需对目前总装生产线的输送车体支滑撬进行改 进。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周转多种车型的车体支撑滑撬,它通 用性好,能适用不同车型底盘的混线生产,实现新增车型和以前的车型共用, 减少重复建设生产线的投资。总装部进行件装配以及涂装车身内部周转时,需JH^用滑撬来支撑车体, 对生产线共用滑撬进行设计以及改造时,首先分析不同种车型的重心位置,为保 证涂装到总装车体转接的平稳可靠,V101/CV6/ CV11/CV8/CM8/ SC6371的重心 位置在滑撬上的支撑点支撑后其重心必须重合。然后,分析V101/CV6/ CV11/CV8/CM8/ SC6371不同车体支撑点的共用部份,其支撑点位置要求不同种车型之间不能相互干涉,同时亦必须满足不能与涂装插式移行机及总装升降机 干涉。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适用于周转多种车型的车体支撑滑撬,包括滑撬本体、 固定连接在滑撬本体后部的后支撑总成、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在滑撬本体前
部的第一前支撑总成、第二前支撑总成和第三前支撑总成;第二前支撑总成高 于第一前支撑总成,第三前支撑总成高于第二前支撑总成;在后支撑总成的上 端设有对称的后支撑安装板,其上分别设有圆筒后支撑件;其特征在于在后
支撑安装板上还垂直连接有一阶梯支撑板,在阶梯支撑板的上梯平面上固定连 接有 一横条后支撑件,在阶梯支撑板的下梯側面上固定连接有一竖条后支撑件。
所述的适用于周转多种车型的车体支撑滑撬,在第一前支撑总成的上端设 有对称的第一前支撑,在第二前支撑总成的上端设有对称的第二前支撑;在第三 前支撑总成的上端设有对称的第三前支撑。
所述的适用于周转多种车型的车体支撑滑撬,其第三前支撑包括焊接在笫 三前支撑柱上的前安装板,通过螺栓对称地连接在前安装板上的橡胶块。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减少了不同种底盘车型的生产线及滑撬的重复 建设,从根本上节约了生产^SJ殳计成本;减少生产过程的辅助时间,提高了劳 动生产率;同时该共用滑撬方案简洁、实用,不仅能解决当前五工厂总装车间 多车型混线的难题,更能为集团各工厂提供一种全新的总装混线解决措施,通 过在五工厂的成功运用,可在集团各工厂如南京长安、河北长安进行推广,为 集团公司建立微车和轿车混线的柔性平台奠定了坚实的J^。

图l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后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第三前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适用于周转多种车型的车体支撑 滑撬,包括固定连接在滑撬本体A后部的后支撑总成B、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 在滑撬本体前部的第一前支撑总成C、第二前支撑总成D和第三前支撑总成E; 第二前支撑总成高于第一前支撑总成,第三前支撑总成高于第二前支撑总成;在第一前支撑总成C的上端设有对称的第一前支撑7,适用于CV6车型;在 第二前支撑总成D的上端设有对称的第二前支撑8,适用于CM8/SC6371车型; 在第三前支撑总成E的上端设有对称的第三前支撑9,第三前支撑9包括焊接在 第三前支撑柱9 - 3上的前安装板9 - 2,通过螺检对称地连接在前安装板上的橡 胶块9-l,适用于V101/CV11/CV8车型;在后支撑总成的上端设有对称的后支撑安装板2,其上分别i更有圆筒后支撑 件1 (适用于CM8/SC6371车型)和圆柱后支撑件3 (适用于CV6车型);在后 支撑安^L上还垂直连接有一阶梯支撑板5,在阶梯支撑板的上梯平面上固定连 接有一横条后支撑件6,在阶梯支撑板的下梯倒面上固定连接有一竖条后支撑件 4,阶梯后支撑板及与 V101/CV11/CV8车型共用。本实用新型可为VlOl、 CVll、 CV8、 CM8、 SC6371、 CV6车用;其中CM8 和SC6371的滑撬前后支点完全相同,且CM8、 SC6371、 CV6共用后支点;VlOl、 CV11和CV8共用前后支点;CV6单独使用前支点。
权利要求1、适用于周转多种车型的车体支撑滑撬,包括滑撬本体(A)、固定连接在滑撬本体后部的后支撑总成(B)、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在滑撬本体前部的第一前支撑总成(C)、第二前支撑总成(D)和第三前支撑总成(E);第二前支撑总成高于第一前支撑总成,第三前支撑总成高于第二前支撑总成;在后支撑总成的上端设有对称的后支撑安装板(2),其上分别设有圆筒后支撑件(1)和圆柱后支撑件(3);其特征在于在后支撑安装板上还垂直连接有一阶梯支撑板(5),在阶梯支撑板的上梯平面上固定连接有一横条后支撑件(6),在阶梯支撑板的下梯侧面上固定连接有一竖条后支撑件(4)。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适用于周转多种车型的车体支撑滑撬,其特征在 于在第一前支撑总成(C)的上端设有对称的第一前支撑(7),在第二前支撑 总成(D)的上端设有对称的第二前支撑(8);在第三前支撑总成(E)的上端 设有对称的第三前支撑(9)。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周转多种车型的车体支撑滑撬,其特征在 于第三前支撑(9 )包括焊接在第三前支撑柱(9 - 3 )上的前安Ul ( 9 - 2 ), 通过螺栓对称地连接在前安装板上的橡胶块(9 - 1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适用于周转多种车型的车体支撑滑撬,包括滑撬本体、固定连接在滑撬本体后部的后支撑总成、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在滑撬本体前部的第一前支撑总成、第二前支撑总成和第三前支撑总成;在后支撑总成的上端设有对称的后支撑安装板,其上分别设有圆筒后支撑件和圆柱后支撑件;其特征在于在后支撑安装板上还垂直连接有一阶梯支撑板,其上固定连接有一横条后支撑件和一竖条后支撑件。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减少了不同种底盘车型的生产线及滑撬的重复建设,从根本上节约了生产及设计成本;减少生产过程的辅助时间,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文档编号B62D65/00GK201132695SQ20072018871
公开日2008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29日
发明者张合礼, 虎 熊, 王志宏 申请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