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3997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摩托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摩托车,该摩托车具有车身框架;由车身框架的前端支撑 可向左并向右转向的前叉;以及位于前叉顶部处的转向把手。
背景技术
在上述类型的摩托车中,有时前叉由位于车身框架前端处的头管可枢 转地支撑,使得通过转向轴将前叉自由地转向左侧及右侧,把手安装构件 固定至转向轴,而包括一对左右把手的转向把手固定至把手安装构件。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采用了以下结构,其中左右把手的近端部分 固定至把手安装构件,而把手安装构件通过布置在左右把手之间的螺栓固 定至前叉。 JP-A-2005-27160
发明内容
在上述现有结构中,沿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的直线来布置左右把手 固定至把手安装构件的近端部分以及位于固定至前叉部分处(把手安装构 件在该位置固定至前叉)的螺栓。由此导致左右把手之间以及这些把手与 用于固定把手安装构件的螺栓之间间距较长的问题。
因此,在转向把手以及把手安装构件被把手罩包围的情况下,把手罩 需要具有较大尺寸,且设计自由度受到限制。由此产生外观劣化的另一问 题。
着眼于以上问题完成了本发明,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 托车,其转向把手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彼此以较短间距布置在把手安装构件 上。
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其具有车身框架;前叉,其被所述车
身框架的前端支撑以可向左并向右转向;以及转向把手,其通过把手安装 构件安装至所述前叉的顶端,其中,所述把手安装构件固定至所述前叉, 所述转向把手中每一个的近端均固定至所述把手安装构件,并且所述把手 安装构件在该位置固定至所述前叉的第一固定部分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从所 述转向把手中每一个的所述近端均在该位置固定至所述把手安装构件的第 二固定部分偏移。
在本发明的摩托车中,在各个转向把手的近端固定至把手安装构件的 情况下,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把手安装构件的第一固定部分从第二固定部 分偏移。由此可以在防止第一固定部分与第二固定部分彼此干涉的同时, 使在把手安装构件的第一固定部分与转向把手的第二固定部分之间的车辆 宽度方向上的间距较短。因此,在转向把手以及把手安装构件被把手罩包 围的情况下,把手罩可具有较小尺寸,由此使外观得到改进。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摩托车的侧视图。
图2是摩托车的俯视图。
图3是摩托车的后视图。
图4是摩托车的转向把手的侧视图。
图5是转向把手的俯视图。
图6是转向把手的前视图。
图7是转向把手的固定部分的俯视图。
图8是转向把手的把手安装构件的剖视图(沿图6中的线vm-vm所
取的剖视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个改变示例的转向把手的前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l至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摩托车。除非有特别说明, 否则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右"、"左"、"前"及"后"指坐在车座
上的乘车者看到的右侧、左侧、前侧及后侧。
在这些附图中,参考标号1表示踏板式摩托车。摩托车1具有下骨 架型车身框架2;于其前后方向上的中间部分处安装至车身框架2的发动 机单元7;以及在发动机单元7上方安装至车身框架2的用于两个乘车者 的跨骑车座9。
摩托车1还具有前叉6,其由位于车身框架2的前端处的头管3可 向左右转向地支撑,且其将前轮4布置在其底端;以及安装至前叉6的顶
端的转向把手5。
发动机单元7具有固定至车身框架2的发动机体7a;以及变速器箱 7b,其由发动机体7a在纵向方向上可摆动地支撑,以将发动机动力传递至 可枢转地支撑于变速器箱7b处的后轮8。
车座9具有用于驾驶员的前座9a与用于乘客的后座9b —体形成为单 一单元的结构。车座9通过铰链(未示出)由车身框架2支撑在后座9b的 后端处,使得车座9可在纵向方向上摆动。
车身框架2被树脂制成的车身罩14包围。车身罩14具有用于覆盖 前叉6的前侧、左侧及右侧的前罩15;位于前罩15的后侧以覆盖乘车者 的腿部前方的护腿16;用于覆盖车座9周围及下方区域以及发动机体7a 的左右两侧的左右侧罩18、 18;以及用于覆盖侧罩18下方区域的左右下 罩17、 17。
形成乘车者使用的脚部放置部分的左右脚踏板19、 19布置在左右侧 罩18与左右下罩17之间。脚踏板19、 19之间的区域界定了向上突伸的中 心通道19,。
头灯单元22包括左右头灯22a、 22a,其与头灯单元22形成为一体, 并安装至前罩15。
仪表单元35布置在转向把手5的前侧。仪表镜36布置在仪表单元35 上以防止仪表单元35直接接收到阳光或灯光(参见图3)。利用前罩15 来f覆盖仪表单元35以及仪表镜36。
用于保护乘车者免于前方直接受风的风挡罩37布置在15上的头灯单 元22的上方。
前叉6在纵向方向上延伸,并具有用于分别在其底端枢转地支撑前
轮4的左右叉体6a、 6a;用于将左右叉体6a、 6a的中间部分彼此相连的 下托架33;以及用于将左右叉体6a、 6a的顶端彼此相连的上托架34。
布置转向轴49以在下托架33与上托架34之间延伸。转向轴49的下 端压配合在下托架33中,同时转向轴49的上端通过装配在转向轴49的上 端的向上突伸部分上的固定防松螺母49a而夹持至上托架34。
转向轴49通过于其上缘及下缘处插入头管3的上轴承29a及下轴承 2%由头管3支撑,使得转向轴49自由地向左侧及右侧旋转。
转向把手5通过把手安装构件87固定至前叉6的顶端。转向把手5包 括由钢管制成的左右把手5a、 5a;以及在水平方向上延伸以将左右把手 5a、 5a固定地彼此互连的单一横梁5d。树脂制成的把手罩20安装至转向 把手5,使得把手罩20包围转向把手5的外部区域。
左右把手5a、 5a连接至把手安装构件87,并具有左右近端部分 5b、 5b,其以大致笔直的形式从把手安装构件87向上伸出,同时彼此平 行延伸;以及把手体5c、 5c,其从左右近端部分5b、 5b向外弯曲,并在 车辆宽度方向上分别向左侧及右侧延伸。横梁5d将把手体5c与近端部分 5b之间各个边界附近的区域彼此互连。
配重构件81、 81分别于其左右外端安装至把手体5c、 5c。左右配重 构件81、 81减弱通过转向把手5自前轮4以及发动机单元7等传递至乘车 者的震动。
左右手柄82、 82分别于其外端安装至把手体5c、 5c。在右手柄82被 可旋转地支撑在节流阀全闭位置与节流阀全开位置之间时,左手柄82被 固定。此外,左右把手开关83a、 83b分别安装在左右手柄82的内侧上。
制动杆84、 84布置在转向把手5的左右手柄82的前侧。左右制动杆 84具有主缸84a、 84a;以及在主缸84a夹置在两者之间以向前轮前轮4 及后轮8提供液压的情况下分别连接至左右制动杆84的左右制动软管 84b、 84b。参考标号85a、 85b、 85c及85d表示分别与右手柄82、制动 杆、左把手开关83a以及右把手开关83b连接的节流阀管线。
把手安装构件87安装至前叉6的上托架34,并具有下述结构。
上托架34是铝合金铸造零件,并形成为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带 板形状。左右叉体6a的顶端插入上托架34的左右外端,并分别通过紧固 螺栓34a、 34a可移除地固定至上托架34。转向轴49在从上托架34的底 部至顶部的车身中心线A上插入通过上托架34的一部分,并通过固定防 松螺母49a可移除地固定至上托架34。
主开关71布置在上托架34的后侧。主开关71安装至车身框架2的头 管3后方的顶表面2a,并位于车身中心线A上。
尽管还未示出,但上托架34具有后壁34c,通过该后壁形成有用于与 把手锁止机构的锁止销配合的配合孔。当将主开关71旋转至把手锁止位 置时,在转向把手5旋转至锁止位置的情况下,锁止销与配合孔配合,使 得不仅锁止转向把手5,还锁止前叉6。以上述方式通过上托架34的后壁 34c开通的配合孔避免了通过头管开通的常规配合孔的问题,即雨水等会 通过配合孔进入头管,从而导致头管内部生锈。
上托架34具有左右把手固定凸台34b、 34b,其形成上托架34位于左 右叉体6a的内侧的部分处并从该部分向上突伸。左右把手固定凸台34b分 别具有安装孔34d,安装孔34d形成通过左右把手固定凸台34b,使得安 装孔34d的轴线在纵向方向上延伸(参见图8)。
把手安装构件87由金属板制成,并呈中空箱状。把手安装构件87包 括顶壁87b、底壁87c以及延伸通过顶壁87b及底壁87c的开口 87d。由此 允许转向轴49的固定防松螺母49a从上方安装或从开口 87d移除。
在把手安装构件87的左右后端处,左右把手5a、 5a的近端部分5b、 5b插入通过顶壁87b及底壁87c,并焊接接合至顶壁87b及底壁87c。
近端部分5b焊接至把手安装构件87的焊接部分分别被界定为在该位 置转向把手5固定至把手安装构件87的把手固定部分(第二固定部分) 5b'、 5b'。把手安装构件87在其位于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左右外缘处具有凹 入部分87a、 87a。左右凸台构件88、 88分别通过螺栓孔88a、 88a焊接并 接合至左右凹入部分87a。左右凸台构件88分别定向为其轴线在纵向方向 上延伸。
在本发明中,左右凸台构件88、 88被界定为固定至前叉部分(第一
固定部分),在该位置把手安装构件87固定至前叉6。
把手安装构件87的左右凸台构件88利用左右固定螺栓89、 89可移除 地固定至上托架34的左右把手固定凸台34b、 34b,使得防震结构夹置在 把手固定凸台34b与固定螺栓89之间。
如图8所示,防震结构具有防震构件90、 90,其分别由管状内缸 90a、管状外缸90b以及通过烘烤紧固在内缸90a与外缸90b之间的橡胶等 制成的管状弹性构件90c构成。每个防震构件90均压配合在上托架34的 左或右安装孔34d内。每个凸台构件88均利用插入内缸90a的固定螺栓 89通过防震构件90夹持至上托架34。
对左右凸台构件88、 88或者固定至前叉部分(在该位置,把手安装 构件87不仅固定至上托架34,还固定至前叉6)进行布置以在车辆前后 方向上从把手固定部分5b'、 5b'(在该位置,左右把手5a、 5a固定至把手 安装构件87)偏移。具体而言,把手安装构件87的左右凸台构件88、 88 相对于车辆中的把手固定部分5b'、 5b'布置在前侧。
左右凸台构件88、 88相对于车辆中的转向轴49布置在前侧,同时相 对于车辆中的左右叉体6a、 6a布置在后侧。换言之,当从上向观察时,从 车辆的前侧依序布置有左右叉体6a、 6a、左右凸台构件88、 88、转向轴 49以及左右把手固定部分5b'、 5b',使得其在前后方向上彼此偏移。
此外,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左右凸台构件88、 88之间的间距wl被预设 为比左右把手固定部分5b'、 5b'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间距w2更长(见图 7)。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左右凸台构件88、 88或者固定部分(在该位 置,把手安装构件87固定至前叉6)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从把手固定部分 5b'、 5b'(在该位置,左右把手5a、 5a固定至把手安装构件87)偏移。由 此防止左右凸台构件88、 88与左右把手固定部分5b'、 5b'干涉,同时使得 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凸台构件之间的间距wl以及把手固定部分之间的间距 w2较短。因此,用于包围转向把手5及把手安装构件87的把手罩20尺寸 较小,由此改进了外观。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把手安装构件87的左右凸台构件88、 88在防
震构件90夹置在其间的情况下固定至上托架34。由此减弱了会通过转向 把手5从车身框架2及前叉6传递至乘车者的发动机震动以及来自路面的 震动,由此改进了骑乘舒适性。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把手安装构件87的左右凸台构件88、 88相对 于车辆中的左右把手固定部分5b'、 5b'位于前侧。由此允许安装并移除把 手安装构件87而不与左右把手5a干涉,由此改进了把手安装构件87的可 操作性。
此外,把手安装构件87的左右凸台构件88、 88相对于车辆中的转向 轴49位于前侧。由此防止了左右凸台构件88、 88与转向轴49干涉,同时 不仅使得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左右凸台构件88之间的间距较短,还使得在 车辆宽度方向上上托架34的尺寸较小。由此防止了上托架34的尺寸增 大。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焊接并固定至把手安装构件87的左右外缘的 左右凸台构件88、 88形成固定至前叉部分,在该位置,把手安装构件87 不仅固定至上托架34,还固定至前叉6。由此使得凸台构件之间的间距较 长,由此使安装至上托架34的把手安装构件87的强度得到改进。
此外,把手安装构件87利用螺栓固定至上托架34。由此不仅允许把 手安装构件87,还允许转向把手5方便地从上托架34移除,由此便于对 与转向把手相关的零件的维护。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车辆宽度方向上把手安装构件87的左右凸 台构件88之间的间距wl被预设为比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左右把手固定部分 5b'、 5b'之间的间距w2更长。由此使安装至上托架34的转向把手5的强 度得到改进。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把手安装构件87具有通过其可插入或可移除 转向轴49的固定防松螺母49a的开口 87d。由此允许无需移除把手安装构 件87就可安装或移除防松螺母49a,由此改进了对前叉6的维护的操作 性。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转向把手5包括独立的左右把手5a、 5a以及连 接左右把手5a、 5a的横梁5d。但是,本发明的转向把手并不限于此。可
替代地,如图9所示,例如,转向把手5可包括单一把手体5g以及连接至 把手体5g的成对左右把手柱5f、 5f。在此情况下,左右把手柱5f、 5f通 过焊接等方式固定地连接至把手安装构件87。将这些连接部分界定为把手 固定部分5b'、 5b'。
此外,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把手安装构件87与左右把手5a是分离 单元。可替代地,在本发明中,把手安装构件与把手可一起形成为单一单 元。
此外,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左右凸台构件88、 88焊接并固定至把 手安装构件87,由此形成固定至前叉部分。但是,在本发明中,应当理解 固定至前叉部分可以与把手安装构件形成为一体。
权利要求
1. 一种摩托车,包括车身框架;前叉,其被所述车身框架的前端支撑以可向左右转向;以及转向把手,其通过把手安装构件安装至所述前叉的顶端,其中,所述把手安装构件固定至所述前叉,所述转向把手中每一个的近端均固定至所述把手安装构件,并且所述把手安装构件在该位置固定至所述前叉的第一固定部分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从第二固定部分偏移,所述转向把手中每一个的所述近端均在所述第二固定部分处固定至所述把手安装构件。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中,设置有所述转向把手的左右成 对所述近端。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中,设置有所述把手安装构件的多个所述第一固定部分。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中,所述把手安装构件的所述第一 固定部分具有防震结构。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摩托车,其中,通过将弹性构件夹置在所述把 手安装构件与所述前叉之间来形成所述防震结构。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中,所述第一固定部分在所述车辆 前后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二固定部分被布置在前侧。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中,当从所述摩托车侧面观察时, 所述第一 固定部分在所述车辆前后方向上相对于从转向轴延伸的虚拟线被 布置在前侧。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中,所述第一固定部分由具有螺栓 孔并形成在所述把手安装构件的左外缘或右外缘处的左凸台或右凸台形 成。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中,所述前叉具有左右叉体以及用 于将所述左右叉体的顶端彼此互连的上托架,并且所述把手安装构件的所述第一固定部分利用螺栓固定至所述上托架。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中,设置有左右成对所述第一固 定部分以及左右成对所述第二固定部分,并且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所述 第一固定部分之间的间距被预设为比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所述第二固定 部分之间的间距更长。
1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中,所述把手安装构件具有开 口 ,其形成以允许装配在所述转向轴的顶端上的固定螺母可通过所述开口 安装或移除。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摩托车。该摩托车的转向把手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以彼此较短间距布置在把手安装构件上。把手安装构件(87)固定至前叉(6)(上托架34)。转向把手(5)具有固定至把手安装构件(87)的把手固定部分(5b’、5b’)。把手安装构件(87)在该位置固定至前叉(6)(上托架34)的固定至前叉部分(左右凸台构件(88、88))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从把手固定部分(5b’、5b’)偏移。
文档编号B62K21/12GK101386326SQ20081009836
公开日2009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14日
发明者饭田洋己 申请人: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