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3998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摩托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摩托车,该摩托车具有车身框架和储存空间,车身框架包 括沿车辆纵向延伸的左侧框架部分和右侧框架部分,储存空间形成于左右 侧框架部分之间。
背景技术
在摩托车中,由于诸如容易制造以及可能减小零件数目的原因,存在 着部分地通过铸造来制造摩托车车身框架的情况。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 了一种结构,其中左侧和右侧的后框架部分通过铸造制成,车座安装在左 右侧的后框架部分上,左右侧的后框架部分彼此焊接。
同时,出于增大对载荷的储存容量的观点,车座可以是可拆卸的或者 可通过铰链旋转的,使得座椅下方左右侧的后框架部分之间的空间也可以 用作储存空间。在此情况下,为了尽可能大地增大储存容量,考虑将左侧 后框架部分与右侧后框架部分之间沿车辆宽度方向的距离伸长。 JP-B-270695
发明内容
通过将左侧后框架部分与右侧后框架部分之间的距离伸长可以简单地 增大储存容量;但是发生了这样的问题放入或取出要储存的物体受到了 用于把要储存的物体放入或取出的开口的干扰。
本发明是考虑到上述情况而作出的。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 一种摩托车,用于确保与放入和取出所储存的物体有关的性能并增大储存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一种摩托车,该摩托车具有车身框架,包括左侧 框架部分和右侧框架部分,左侧框架部分和右侧框架部分都沿车辆纵向延 伸;和储存空间,形成于左侧框架部分与右侧框架部分之间,其中,左侧 框架部分具有左侧壁,右侧框架部分具有右侧壁,从与沿车辆纵向的车辆 中心线垂直的截面看去,左侧壁与右侧壁之间的距离朝着顶部逐渐变长, 并且储存空间形成于左侧壁与右侧壁之间。
在根据本发明的摩托车中,左右侧框架部分形成有左右侧壁。左右侧
壁之间沿车辆宽度方向的距离向着顶部逐渐变长,其间形成储存空间;因 此,可以由于左右侧壁之间的距离增大而增大储存容量。在此情况下,由 于左右侧壁之间的距离向着顶部而变长,所以在放入和取出所储存的物体 时,用于将所储存的物体放入和取出的开口不会干扰。因此,可以确保与 放入和取出所储存的物体有关的性能。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摩托车的侧视图。
图2是摩托车的俯视图。
图3是摩托车的前部框架的侧视图。
图4是包括摩托车的储存箱的后部框架的侧视图。
图5是前部框架的发动机悬架部分(沿图3中的V-V线所取)的剖视图。
图6是前部框架的发动机悬架部分(沿图3中的VI-VI线所取)的剖 视图。
图7是后部框架的发动机悬架部分(沿图3中的vn-vn线所取)的
剖视图。
图8是后部框架的侧视图。 图9是后部框架的俯视图。
图10是后部框架和储存箱(沿图9中的X-X线所取)的剖视图。 图ll是后部框架的右侧视图。
图12是后部框架(沿图8中的箭头XII所取)的仰视图。
图13是后部框架(沿图9中的xm-xiii线所取)的剖视正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至图13用于对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摩托车进行说明。除非另有 指明,本实施例中所用的术语前、后、左、右指的是乘坐的骑手看去的 前、后、左、右。
在附图中,标号1表示速可达(scooter)式摩托车。摩托车1包括 拉力管(imderbone)式车身框架2;前叉6,由位于车身框架2的前端处 的头管3支撑用于左右转向,前叉6在其下端支撑着前轮4并在其上端具 有车把5;发动机单元7,安装在车体框架2沿纵向的大体上中心处,发 动机单元7在其后端支撑着后轮8;用于两个乘坐者的跨骑式车座9,安 装在车身框架2上发动机单元7的上方。
车身框架2包括头管3;前框架12',具有从头管3朝车辆后方倾斜 向下延伸的左右侧前框架部分12、 12;后框架13',具有与左右侧前框架 部分12连接的左右侧后框架部分13、 13,左右侧后框架部分13、 13朝后 方倾斜向上延伸。
发动机单元7具有发动机主体7a和变速箱7b,发动机主体7a固定到 车身框架2,变速箱7b由发动机主体7a以可垂直摆动的方式支撑,用于 向由发动机主体7a后端以可旋转方式支撑的后轮8传递发动机功率。
车身框架2由树脂的车身盖14封闭。车身盖14包括前盖15,用于 覆盖前叉6的左侧、右侧和前侧;腿部屏蔽16,布置在前盖15的后方, 用于覆盖骑手的腿部前方部分;左右侧盖18、 18,用于覆盖车座9下方的 周围部件以及发动机主体7a的左右侧;左右侧下盖17、 17,用于覆盖从 侧盖18的下方至腿部屏蔽16的部分。此外,左右侧下方踏板19、 19构成 用于骑手的搁脚物,并布置在左右侧下盖17的顶部。中心通道部分19'向 上突出成通道形状,并形成于左右侧踏板19、 19之间。
头管3和左右侧前框架部分12、 12通过铸造一体形成。左右侧前框
架部分12、 12具有沿车辆纵向和垂直方向延伸的宽的左右侧壁部分12a、 12a。头管3具有左右侧头管半部3a、 3a,左右侧头管半部3a、 3a连接到 左右侧壁部分12a、 12a并与之形成一体,头管3具有这样的结构左右侧 头管半部3a、 3a通过螺栓彼此紧固地连接。
左右侧前联轴节轴套(coupling boss)部分3b、 3b形成于左右侧头管 半部3a、 3a的前边缘处。左右侧后联轴节轴套部分3c、 3c形成于左右侧 头管半部3a、 3a的后边缘处。此外,左右侧上部分离联轴节轴套部分 3d、 3d形成于左右侧壁部分12a的上边缘处,与左右侧后联轴节轴套部分 3c向后分开。左右侧下部分离联轴节轴套部分3e、 3e形成于左右侧壁部 分12a的下边缘处。
左右侧前联轴节轴套部分3b、 3b、左右侧后联轴节轴套部分3c、 3c、 左右侧上部分离联轴节轴套部分3d、 3d以及左右侧下部分离联轴节轴套 部分3e、 3e分别由连接螺钉69紧固。主开关71布置在左右侧上部分离联 轴节轴套部分3d、 3d的顶面上。
左右侧壁部分12a、 12a从左侧和右侧覆盖了发动机单元7的气缸体盖 7c,并从左侧和右侧覆盖了布置于发动机单元7的前方的空气滤清器24。
沿纵向和垂直方向延伸的前部开口 12d形成于左右侧壁部分12a各自 面向空气滤清器24的部分中。沿纵向和垂直方向延伸的后部开口 12e形成 于左右侧部分12a各自面向气缸体盖7c的部分中。对包括空气滤清器24 在内的进气系统进行的维护可以从前部开口 12d进行,对气缸体盖7c周围 的维护可以从后部开口 12e进行。
左右侧壁部分12a、 12a的上边缘由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上部横梁 (cross member) 60连接。另外,左右侧壁部分12a的下边缘由沿车辆宽 度方向延伸的下部横梁72连接。
左右侧上部悬架轴套部分12m、 12m形成于左右侧壁部分12a、 12a的 上部后端边缘处。发动机单元7的曲轴箱上壁上形成的上部悬架部分7d 由螺钉76连接到左右侧上部悬架轴套部分12m。
左右侧下部悬架轴套部分12n、 12n形成于左右侧壁部分12a、 12a的 下部后端边缘处。发动机单元7的曲轴箱底壁上形成的下部悬架部分7e由 一对前后螺钉77、 77连接到左右侧下部悬架轴套部分12n。
侧面支撑架78在左侧下部悬架轴套部分12n的外侧由螺钉77与之紧 固在一起。
后框架13'具有左右侧后框架部分(框架部分)13、 13;前隔壁 (cross wall)部分13m和后隔壁部分13b,用于分别将后框架部分13、 13 的上部前边缘和上部后边缘相互连接;中部隔壁部分13d,用于将后框架 部分13、 13的下边缘相互连接。后框架13'通过铸造而一体地形成。
左右侧后框架部分13、 13具有左右侧壁13a、 13a,左右侧壁各自具 有沿垂直方向和纵向扩张的较大平面。左右侧壁13a、 13a各自被形成为大 体上三角形形状,从车辆侧面看去,该形状的垂直方向尺寸朝着车辆纵向 的后端变小。在从与沿车辆纵向延伸的车辆中心线A垂直的截面观察左右 侧后框架部分13、 13时,左右侧壁13a、 13a被形成为使二者之间沿车辆 宽度方向的距离从底部向顶部逐渐变长。储存空间B由左右侧壁13a、 13a、前隔壁部分13m、中间隔壁部分13d和后隔壁部分13b形成。如下文 中说明的,储存箱IO被置于储存空间B内,储存箱10的上端开口 10a由 车座9开启和关闭。
用于将左右侧后框架部分13、 13的上部前边缘相互连接的隔壁部分 13m是杆状,轴套部分Bc、 13c被形成为在隔壁部分13m的左右端向上 突出。燃料箱ll的左右侧后端由螺钉llc紧固到轴套部分13c、 13c。
车座支撑部分13b'形成于后隔壁部分13b上,后隔壁部分13b用于将 左右侧后框架部分13、 13的上部后端边缘相互连接。铰链部件50附装到 车座支撑部分13b',尾灯安装支架51也安装到车座支撑部分13b'向后突 出。
从截面看去,左右侧壁13a、 13a的上部边缘部分13e、 13e和下部边 缘部分13h、 13h形成于各个侧壁13a在纵向方向上的整个长度上。上部边 缘部分13e与下部边缘部分13h之间的垂直距离沿车辆的纵向朝后方而变 短,上部边缘部分13e的高度和下部边缘部分13h的高度在隔壁部分13b 中是相同的。
上部边缘部分13e各具有第一水平边13f和第一垂直边13g,第一水
平边13f从各个侧壁13a的上部边缘沿车辆宽度方向向外侧倾斜延伸,第 一垂直边13g从第一水平边13f的外边缘大致成直角地向下倾斜延伸,其 截面是倒置的U形。
下部边缘部分13h各具有第二水平边13i、第二内部垂直边13k和第 二外部垂直边13j,第二水平边13i从各个侧壁13a的下部边缘沿车辆宽度 方向向内侧倾斜延伸,第二内部垂直边13k从笫二水平边13i的内边缘大 致成直角地向下倾斜延伸,第二外部垂直边13j从侧壁13a的下部边缘向 下延伸形成连续表面。各个下部边缘部分13h的截面是倒置的U形。
从上方看去,左右侧上部边缘部分13h位于上部边缘部分13e沿车辆 宽度方向的内侧并且是非对称的。具体地说,左侧下部边缘部分13h弯曲 成随着越来越从后方靠近前方,其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到内侧。同时, 右侧下部边缘部分13h被形成为大体上直线形状。另外,从侧面看去,左 右侧下部边缘部分13h朝后方向上倾斜,各个上部边缘部分13h的后端部 分13h'位置与上部边缘部分13e的后端部分13e'内侧沿车辆宽度方向重
前部开口 13n由左右侧后框架部分13、 13、前隔壁部分13m和中部 隔壁部分13d形成。另外,后部开口 13p由左右侧后框架部分13、 13、中 部隔壁部分13d和后隔壁部分13b形成。后隔壁部分13b沿车辆宽度方向 的两端向车辆前方延伸,其前端位于后部开口 13p沿纵向的中部附近。
箱底部分安装座13q、 13q形成于中部隔壁部分13d沿车辆宽度方向 的两端。另外,后隔壁部分13b的左前端和右前端形成有箱底部分安装座 13q'、 13q'。箱底部分安装座13q'、 13q'都沿纵向移动。另外,前后箱上部 安装座13r、 13r形成于左右侧上边缘部分13e各自的第一水平边13f上。
由沿车辆的纵向线性延伸的挤压物(extrusion)制成的棱柱形框架部 件70、 70在其后端处焊接到左右侧后框架部分13、 13的上部边缘13e、 Be的前端。左右侧框架部件70、 07向内倾斜,使得从上方看去,二者之 间沿车辆宽度方向的距离朝前方略微变窄。左右侧框架部件70布置成从 侧面看去与上部边缘13e连续。板连接支架70a、 70a焊接到左右侧框架部 件70的前端。
左右侧连接支架70a由螺钉79、 79连接到左右侧连接轴套部分12p、 12p,左右侧连接轴套部分形成于左右侧前框架部分12、 12的左右侧壁部 分12a、 12a的上部后端边缘。连接轴套部分12p布置在上部悬架轴套部分 12m的前方。
悬架轴套部分13s、 13s形成于左右侧框架部分13、 13的下部边缘部 分13h、 13h的前端,并由螺钉80连接到发动机单元7的后悬架部分7f。
如上所述,左右侧前框架部分12、 12分别通过发动机单元7连接到 左右侧后框架部分13、 13。刚体的发动机单元7构成了车身框架2的一部 分。
储存箱io具有大到足以在其中储存头盔等的容量,并布置成容纳在 后框架13'内。储存箱IO具有沿垂直方向延伸的圆筒侧壁10v以及用于将 侧壁10v的底端封闭的底壁10c。密封部件65附装到侧壁10v的上端开口 10a,由车座底板9d施压,并将与车座9之间的间隙密封。另夕卜,用于把 从车座9流下的水排放到外侧的管部分10f—体地形成于上端开口 10a的 周边处。
储存箱10的上端开口 10a位置高于左右侧后框架部分13的上部边 缘。底壁10c大体上与左右侧后框架部分13的下部边缘处于相同高度,并 设有向上凹陷的凹部10c'以避免与后轮8发生干涉。
储存箱10的侧壁10v的左右侧壁10v'、 10v'形成为大体上与左右侧后 框架部分13、 13的左右侧壁13a、 13a的内表面相符。S卩,左右侧壁 10v'、 IOV之间沿车辆宽度方向的距离从底部向顶部增大。
从车辆侧面看去,左右侧后框架部分13、 13的作于侧壁13a、 13a的 大部分分别与储存箱10的左右侧壁10v'、 10v'重叠。
左右侧壁13a的前部分别与储存箱的左右侧壁IOV、 10v'发生接触处 的接触部分形成于二者之间。每个接触部分是通过把由橡胶片等构成的成 对前后弹性部件38、 38插入左右侧壁Ba与左右侧壁10v'之间而构成的 (参见图4)。
储存箱10的底壁10c中形成的底部安装座10t由螺钉46固定到箱底 部分安装座13q、 13q'。左右侧外壁上形成的安装座10t'由螺钉46'固定到
箱上部安装座。
如图4所示,用于骑手的前车座9a和用于串列骑手的后车座9b—体 地形成为车座9。车座9构造成使得车座衬垫9e位于树脂车座底板9d的 顶上,并使车座衬垫9e的外表面由外罩9f覆盖。从侧面看去,后车座9b 的位置略高于前车座9a。
前车座9a的左前方和右前方形成有縮窄部分9h、 9h,使得前部比后 部在车辆宽度方向上更窄。因此,骑手可以容易且稳定地将其脚部放在底 面上。
用于对骑手的背部下方进行支撑的支架9c布置在前车座9a与后车座 9b之间的边界上。储存部分9i通过使车座底板9d的一部分向上突出而形 成于支架9c下方。在储存部分9i中,工具箱47和头盔架48被储存并由 橡胶带47a紧固。
固定到车座9后端的铰链臂54通过铰链部件50由左右侧后框架部分 13的车座支撑部分13b'支撑。这使车座9能够垂直摆动,并能够开启和关 闭储存箱IO的上端开口 10a。
车座支撑部分13b'、铰链臂54和铰链部件50由左右侧盖18的后端部 分18a、 18a以及布置在左右侧后端部分18a的上端之间的尾罩18b覆盖 (见图l和图2)。
用于沿车座9的开启方向对车座9施加促动力的左右侧减震器23、 23 分别布置在左右侧后框架部分13、 13与车座9之间。左右侧减震器23是 用于产生轴向促动力的行程式(stroke type)减震器,并布置在沿车辆宽 度方向的左右两侧面对车辆的纵向。
用于承受骑手向车座9施加的载荷的载荷承受部件10b布置在储存箱 IO的前方,并与储存箱10形成一体向前延伸。
载荷承受部件10b是沿着燃料箱11外表面的大致碗形,并附装到车 身框架2而不与燃料箱11接触。
用于将车座9锁定在其完全关闭位置的左右车座锁定机构21、 21布 置在储存箱IO与载荷承受部件10b之间。
储存箱10的底壁10c布置成覆盖了左右侧后框架部分13的前部开口
13n和后部开口 13p。底壁10c特别通过后部开口 13p面对后轮8的上边 缘,底壁10c面向后轮8的对面部分形成有向上凹入的凹部10c',以免在 最大行程位置与后轮8发生干涉。
储存箱1布置在车身框架2中车座9的下方,燃料箱11布置在储存箱 IO的前方。
燃料箱11安装在车身框架2中发动机主体7a的上方。用于开启和关 闭燃料入口的燃料盖lla附装到燃料箱11的上壁。通过使盖子llb在底部 边缘附近向上倾斜,燃料盖lla从上方暴露,盖子llb位于车座9的前 方。
在本实施例中,左右侧壁13a、 13a形成为使得从与车辆中心线A垂 直的截面看去,二者之间沿车辆宽度方向的距离向上逐渐变长。左右侧壁 13a之间形成储存空间B,储存箱IO布置在储存空间B内部;因此,可以 增大容量。
另外,由于后框架13'是一体铸造的元件,所以与通过焊接来接合多 个零件的情况相比可以容易地制造。另外,还可以减少零件数目以及组装 步骤的数目。
在本实施例中,倒置U形的上部边缘部分13e、 13e形成于左右侧后 框架部分13上,并沿后框架部分13的整个长度形成;因此,可以提高左 右侧后框架部分13的上边缘刚度。
另外,左右侧上部边缘部分13e各自的截面是倒置U形,第一水平边 13f从左右侧壁13a各自延伸,第一垂直边13g从第一水平边13f的外边缘 向下倾斜延伸。因此,可以可靠地提高左右侧后框架部分13的上边缘刚 度。
在本实施例中,倒置U形的下部边缘部分13h、 13h形成于左右侧后 框架部分13的左右侧壁上,并沿后框架部分13的整个长度形成;因此, 可以提高左右侧后框架部分13的底部刚度。
左右侧下部边缘部分13h各自的截面是倒置的U形,第二水平边13i 倾斜向内延伸,外部垂直边13j和内部垂直边13k从第二水平变13i沿车 辆宽度方向的两边缘向下倾斜延伸。因此,可以可靠地提高左右侧后框架
部分13的底部刚度。
在本实施例中,由沿纵向延伸的挤压物制成的左右侧框架部件70、 70 被焊接到左右侧后框架部分13的前端。因此,后框架部分13可以尺寸较 小,并且与通过铸造将左右侧框架部件70与左右侧后框架部件13分别一 体形成的情况相比,可以防止模制的复杂性。
这里,在本实施例中,由挤压物制成的框架部件70被连接到左右侧 后框架部分13的前端;但是,本发明也包括这样的情形框架部件与后 框架部分的后端接合。
在本实施例中,储存箱IO被置于左右侧壁13a、 13a之间的储存空间 B中。储存箱10的侧壁10v的左右侧壁10v'、 10v'之间的距离沿向上方向 逐渐变长。因此,可以增大储存箱10的储存容量,并可以在其中储存大 尺寸物体(例如头盔)。另外,由于储存箱10的面积朝上部开口 10a那侧 而变大,所以上部开口 10a不会妨碍放入或取出载荷。因此,可以改善储 存箱IO与装入和取出载荷有关的性能。
弹性部件38、 38分别插入左右侧壁13a与储存箱10的左右侧壁10v' 之间,这样,弹性部件38可以吸收来自车身框架2的振动,并可以防止 振动通过储存箱IO传递到乘坐者。
安行部件38分别与左右框架部分13的左右侧壁13a和储存箱10的左 右侧壁10v'接触;因此,可以抑制左右框架部分13、 13的振动并减小噪 音。换言之,可以通过将左右框架部分13、 13变薄而不增大整个车辆的 宽度尺寸而有效地增大储存空间。但是,这种情况下的变薄可能是噪音的 原因,因为变薄的侧壁将振动变成声音。在本实施例中,可以由于插入弹 性部件38来防止这种问题。另外,插入弹性部件38还可以抑制储存箱10 的侧壁形变及其振动。因此,可以减小储存箱自身所需的刚度。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插入弹性部件38来形成接触部分;但是,也可 以通过使后框架与储存箱几乎接触来形成本发明的接触部分。例如,可以 有这样的结构轴套部分或肋部分被形成于储存箱的外壁上并与后框架接
触。相反,也可以有这样的结构轴套部分或肋部分被形成于后框架的左
右侧壁上并与储存箱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前部开口 13n和后部开口 13p形成于左右侧后框架部 分13的隔壁部分中,储存箱IO的底壁10c通过各个开口 13n、 13p面对后 轮8的上边缘。因此,利用前部开口 13n和后部开口 13p,储存箱10的底 壁10c砸其最大行程位置处可以位于后轮8附近,可以增大储存容量,并 可以由底壁10c作为挡泥板(mudflap)。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通过形成于上部折叠部分13e上的箱上部安装座 13r以高刚度支撑储存箱10,所以可以增大储存箱IO的支撑强度并从而在 其中储存重物。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形成于左右侧后框架部分13后端的车座支撑部 分13b'来支撑车座9的后端,并使得可以通过车座9来开启和关闭储存箱 10的上部开口10a。因此,车座9在其完全开启位置处的角度可以更大。
另外,本实施例中描述了将储存箱IO置于形成于左右侧壁13a之间的 储存空间B中的情况;但是在本实施例中,也可以由储存空间B本身用作 储存箱。
本实施例中描述了通过铸造来一体形成后框架部分的情况;但是,本 发明的后框架部分也可以由钢板制成。
另外,本实施例中描述了用于构成上部边缘部分和下部边缘部分的水
平边和垂直边折叠成大致直角的情况;但是在本发明中,也可以具有水平 边与垂直边弯曲较缓和的构造。
另外,本实施例中描述了后框架部分的左右侧壁之间的距离向上逐渐 变长的情况;但是本发明的左右侧壁也可以形成有台阶,使下侧比上侧更
宽o
权利要求
1. 一种摩托车,包括车身框架,具有左侧框架部分和右侧框架部分,所述左侧框架部分和所述右侧框架部分都沿车辆纵向延伸;和储存空间,形成于所述左侧框架部分与所述右侧框架部分之间,其中,所述左侧框架部分具有左侧壁,所述右侧框架部分具有右侧壁,从与沿所述车辆纵向的车辆中心线垂直的截面看去,所述左侧壁与所述右侧壁之间的沿车辆宽度方向的距离朝着顶部逐渐变长,并且储存空间形成于所述左侧壁与所述右侧壁之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中, 所述左侧框架部分和所述右侧框架部分通过铸造而一体形成。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其中,所述左侧框架部分和所述右侧框架部分各自具有第一水平边,所述第 一水平边从所述左侧壁和所述右侧壁各自的上边缘沿所述车辆宽度方向向 外延伸。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车,其中, 所述第一水平边沿所述车辆的纵向延伸。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车,其中,所述左侧框架部分和所述右侧框架部分各自的上边缘的截面是倒置U 形,具有沿所述车辆宽度方向向外延伸的第一水平边和从所述第一水平边 向下延伸的第一垂直边。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其中,所述左侧框架部分和所述右侧框架部分各自具有第二水平边,从所述 截面看去,所述第二水平边从所述左侧壁和所述右侧壁各自的下边缘沿所 述车辆宽度方向向内延伸。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摩托车,其中, 所述第二水平边沿所述车辆的纵向延伸。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摩托车,其中,所述左侧框架部分和所述右侧框架部分各自的下边缘的截面是倒置U形,具有沿所述车辆宽度方向向内延伸的第二水平边和从所述第二水平边向下延伸的成对第二垂直边。
9.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其中,由沿所述车辆纵向延伸的挤压物制成的框架部件被焊接到所述左侧框架部分和所述右侧框架部分各自的上端或后端。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中,储存箱被置于所述左侧框架部分和所述右侧框架部分的所述左侧壁和所述右侧壁之间的储存空间中。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摩托车,其中,从所述车辆的侧面看去,所述左侧框架部分和所述右侧框架部分的所述左侧壁和所述右侧壁与部分所述储存箱部分地重叠。
12.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摩托车,包括接触部分,用于使所述左侧框架部分的左侧壁与所述储存箱的左侧壁几乎接触;并使所述右侧框架部分的右侧壁与所述储存箱的右侧壁几乎接 触。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摩托车,其中,所述接触部分通过在所述左侧框架部分与所述储存箱的左侧壁之间以及所述右侧框架部分与所述储存箱的右侧壁之间插入弹性部件而构成。
14. 根据权利要求IO所述的摩托车,其中,所述左侧框架部分和所述右侧框架部分与沿所述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隔壁部分连接,开口形成于所述隔壁部分中,并且 所述储存箱的底壁通过所述开口面向后轮的上边缘。
15. 根据权利要求IO所述的摩托车,其中,所述左侧框架部分和所述右侧框架部分各自具有第一水平边,所述第一水平边从所述左侧壁和所述右侧壁各自的上边缘沿所述车辆宽度方向向外延伸,并且所述储存箱附装到形成于所述第一水平边上的安装座。
1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中,车座支撑部分形成于所述左侧框架部分和所述右侧框架部分上,并且 所述车座支撑部分通过铰链支撑车座,以使所述储存空间可开启和关
1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中,所述左侧壁与所述右侧壁之间的距离通过向着顶部增加而逐渐改变。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摩托车,以抑制整个车体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变宽并增大左右框架部分之间的储存容量。从与沿车辆纵向延伸的车辆中心线A垂直的截面看去,左右侧后框架部分(13、13)具有左右侧壁(13a、13a),左右侧壁之间沿车辆宽度方向的距离向着顶部而增大。左右侧壁(13a、13a)之间形成储存空间(B)。
文档编号B62K11/00GK101386323SQ20081009836
公开日2009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14日
发明者大野隆志, 狩野康伸 申请人: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