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车及其背靠倾斜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4444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婴儿车及其背靠倾斜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婴儿车及其调整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锁定时结构更为稳固的婴
」L车及其背靠倾斜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婴儿车一般都包含一框架本体及一背靠。为了让乘坐于婴儿车内的婴儿更舒适,
大部分婴儿车的背靠都是可相对于框架本体旋转并改变倾斜角度的设计。 请参阅图l所示,是说明一现有的背靠倾斜调整装置的示意图。美国专利第
5, 687, 985号中揭露了一种背靠倾斜调整装置1,包含一第一枢接件11及一第二枢接件12。
第一枢接件11固定于框架本体(图未示),且形成设有四个凹槽111。第二枢接件12固定
于背靠(图未示),并在外周面上形成设有二个凸齿121。 当要调整背靠相对于框架本体的倾斜角度时,先将第二枢接件12往使凸齿121远 离凹槽111的方向移动,使凸齿121脱离凹槽111而不再限制第二枢接件12的旋转。接着, 旋转第二枢接件12相对于第一枢接件11至一特定的倾斜角度。最后,再将第二枢接件12 往使凸齿121接近凹槽111的方向移动,使凸齿121卡入凹槽111中以限制第二枢接件12 于特定的倾斜角度。 但是,以上的结构设计在卡合时,只有二个凸齿121在背靠延伸方向上与对应的 凹槽111接合固定,也就是说,这二个凸齿121要承受背靠的受力,结构较不稳固,而有进一 步改良的需要。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婴儿车及其背靠倾斜调整装置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 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 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 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结 构的婴儿车及其背靠倾斜调整装置,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 进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背靠倾斜调整装置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 结构的背靠倾斜调整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更为稳固的背靠倾斜调整装 置,非常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另一 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婴儿车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 婴儿车,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背靠倾斜调整装置的婴儿车,使用者可以利 用单手进行背靠调整,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 的一种婴儿车的背靠倾斜调整装置,所述的婴儿车包含一个框架本体与一个相对于框架本 体可改变倾斜角度的背靠,该背靠倾斜调整装置包括一固定至该框架本体的固定座及一固定至该背靠且可相对该固定座旋转的旋转座,其中该固定座与该旋转座,在相邻接的各别
侧表面上分别形成一第一角度定位构造与一第二角度定位构造,该第一角度定位构造和第
二角度定位构造可在一选择角度位置对接以将该旋转座相对该固定座锁定,该旋转座面朝
该固定座的表面具有一槽道,所述槽道的壁上形成设有一第一斜面部;该背靠倾斜调整装
置还包括一弹性元件,恒将该旋转座朝向该固定座偏压;以及一驱动件,可滑动地安装在
该旋转座的槽道内,该驱动件具有一与该第一斜面部滑接的第二斜面部,该驱动件的第二
斜面部相对该槽道的第一斜面部的位移可将该旋转座推离与该固定座的锁定位置。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较佳地,前述的背靠倾斜调整装置,其中该背靠倾斜调整装置还包括一安装在该
背靠上的控制单元及一连动件,该连动件一端连接该控制单元,另一端连接该驱动件。 较佳地,前述的背靠倾斜调整装置,其中所述的控制单元具有一固定于该背靠的
座体以及一可相对于该座体移动的驱动本体,该连动件连接于该驱动本体上。 较佳地,前述的背靠倾斜调整装置,其中所述的连动件为一织带。 较佳地,前述的背靠倾斜调整装置,其中所述的第一角度定位构造与该第二角度
定位构造其中之一为多数个凹槽,该第一角度定位构造与该第二角度定位构造其中的另一
个为分别可与所述凹槽啮合的多数个凸齿。 较佳地,前述的背靠倾斜调整装置,其中所述的凸齿单侧为同向倾斜的斜面。
较佳地,前述的背靠倾斜调整装置,其中所述的固定座具有一第一限位件,该旋转 座具有一第二限位件,该第一限位件可抵接该第二限位件以限制该旋转座相对该固定座的 旋转范围。 较佳地,前述的背靠倾斜调整装置,其中所述的第一限位件为一由该固定座轴向 凸出的限位块,该第二限位件为由该旋转座的外缘形成的一缺槽,该限位块抵接该缺槽的 一端壁以限制该旋转座相对该固定座的旋转范围。 较佳地,前述的背靠倾斜调整装置,其中所述的旋转座在远离该固定座的一侧面 上形成设有一具有一开放端的安装毂,一固接至该固定座的旋转座盖设置于所述安装毂的 开放端,该弹性元件容置于该安装毂内,其一端抵接于该旋转座盖且另一端抵接于该安装 毂的内壁。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 一种婴儿车,包含一框架本体、一相对于框架本体可改变倾斜角度的背靠,及一背靠倾斜调 整装置,该背靠倾斜调整装置包括二固定至该框架本体的二相反侧的固定座,及二固定至 该背靠的二相反侧的旋转座,各该旋转座可相对于对应的固定座旋转,其中各该固定座与 对应的旋转座,在相邻接的各别侧表面上分别形成一第一角度定位构造与一第二角度定位 构造,该第一角度定位构造和第二角度定位构造可以在一选择角度位置对接以将该旋转座 相对该固定座锁定,该旋转座面朝该固定座的表面具有一槽道,所述的槽道的壁上形成设 有一第一斜面部;该背靠倾斜调整装置还包括二弹性元件,各该弹性元件恒将该旋转座 朝向该固定座偏压;以及二驱动件,各该驱动件可滑动地安装在该旋转座的槽道内,该驱动 件具有一与该第一斜面部滑接的第二斜面部,该驱动件的第二斜面部相对该槽道的第一斜
面部的位移可将该旋转座推离与该固定座的锁定位置。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较佳地,前述的婴儿车,其中所述的背靠倾斜调整装置还包括一安装在该背靠上 的控制单元及二连动件,各该连动件一端连接该控制单元,另一端连接对应的驱动件。
较佳地,前述的婴儿车,其中所述的控制单元具有一固定于该背靠的座体及一可 相对于该座体移动的驱动本体,各该连动件连接于该驱动本体上。
较佳地,前述的婴儿车,其中所述的连动件为一织带。 较佳地,前述的婴儿车,其中所述的第一角度定位构造与该第二角度定位机构其 中之一为多数个凹槽,该第一角度定位构造与该第二角度定位构造其中的另一个为分别可 与所述凹槽啮合的多数个凸齿。 较佳地,前述的婴儿车,其中所述的固定座具有一第一限位件,该旋转座具有一第 二限位件,该第一限位件可抵接该第二限位件以限制该旋转座相对该固定座的旋转范围。
较佳地,前述的婴儿车,其中所述的旋转座在远离该固定座的一侧面上形成设有 一具有一开放端的安装毂, 一固接至该固定座的旋转座盖设置于所述安装毂的开放端,该 弹性元件容置于该安装毂内,其一端抵接于该旋转座盖且另一端抵接于该安装毂的内壁。
较佳地,前述的婴儿车,其中所述的背靠包括二背靠管、二长连接杆及二短连接 杆,每一长连接杆及短连接杆的下端分别连接于相对应的背靠管,每一长连接杆的上端与 连接于另一背靠管的短连接杆的上端相连接,二长连接杆并在中央部分交叉连接,该控制 单元安装在该交叉处。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另外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 出的一种婴儿车,包含一框架本体、 一相对于框架本体可改变倾斜角度的背靠,及一背靠倾 斜调整装置,该背靠倾斜调整装置包括二固定至该框架本体二相反侧的固定座,及二固定 至该背靠二相反侧且分别对应于该二固定座的旋转座,该背靠倾斜调整装置还包括二角 度定位机构,分别可将该旋转座相对该固定座锁定在一预定角度位置;二弹性元件,分别将 该旋转座朝向该对应的固定座偏压以使两者保持锁定;以及二旋转座驱动机构,各该旋转 座驱动机构包括一径方向设置于该旋转座的凸轮面;及一驱动件,该驱动件设置于该凸 轮面与该固定座间,当其沿所述凸轮面滑动时可使该旋转座产生远离该固定座方向的一轴 向位移而解除该旋转座与该固定座间的锁定。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较佳地,前述的婴儿车,其中所述的各该角度定位机构包括分别形成于该固定座
与该旋转座相邻接的侧表面上的一第一角度定位构造与一第二角度定位构造。 较佳地,前述的婴儿车,其中所述的第一角度定位构造与该第二角度定位构造其
中之一为多数个凹槽,该第一角度定位构造与该第二角度定位构造其中的另一个为分别可
与所述凹槽啮合的多数个凸齿。 较佳地,前述的婴儿车,其中所述的背靠倾斜调整装置还包括一安装在该背靠上 的控制单元及二连动件,各该连动件一端连接该控制单元,另一端连接对应的驱动件。
较佳地,前述的婴儿车,其中所述的背靠包括二背靠管、二长连接杆及二短连接 杆,每一长连接杆及短连接杆的下端分别连接于相对应的背靠管,每一长连接杆的上端与 连接于另一背靠管的短连接杆的上端相连接,二长连接杆并在中央部分交叉连接,该控制 单元安装在该交叉处。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
7婴儿车及其背靠倾斜调整装置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本发明借由该驱动件在该旋 转座的槽道中向上滑动时因该第二斜面部相对该旋转座的第一斜面部的位移,将该旋转座 推离该固定座,使得所述凸齿脱离所述凹槽啮合的位置,进而可以使该背靠可相对于该框 架本体改变倾斜角度。此外,以多数个凸齿同时啮合多数个凹槽使该旋转座相对该固定座 锁定,可以使该背靠倾斜调整装置在锁定时更为稳固。 综上所述,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婴儿车及其背靠倾斜调整装置。该婴儿车的背靠 倾斜调整装置,婴儿车包含一框架本体与一可改变倾斜角度的背靠,背靠倾斜调整装置包 括一固定至框架本体的固定座、一固定至背靠且可相对固定座旋转的旋转座、一弹性元件 及一驱动件。固定座与旋转座在相邻接的各别侧表面上分别形成一第一角度定位构造与一 第二角度定位构造,第一和第二角度定位构造可在一选择角度位置对接将旋转座相对固定 座锁定。旋转座面朝固定座的表面具有一槽道,槽道的壁上形成设有一第一斜面部。弹性 元件恒将旋转座朝向固定座偏压。驱动件可滑动地安装在旋转座的槽道内,并具有一与第 一斜面部滑接的第二斜面部。驱动件的第二斜面部相对槽道的第一斜面部的位移可以将旋 转座推离与固定座的锁定位置。本发明的背靠倾斜调整装置,结构更为稳固,非常适于实 用。本发明的婴儿车具有背靠倾斜调整装置,使用者可以利用单手进行背靠调整,从而更加 适于实用。本发明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具有明显的积极效果,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 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 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 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一说明一现有的背靠倾斜调整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一说明本发明婴儿车的较佳实施例的前视图。 图3是一说明本发明的背靠倾斜调整装置的较佳实施例与背靠与座管的组装关 系的立体图。 图4是图3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该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一说明一固定座的立体图。
图7是一说明一旋转座的立体图。 图8是该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说明该旋转座可在一预定角度范围内相对该 固定座转动。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 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婴儿车及其背靠倾斜调整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
、 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 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的说明,当可对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一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 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请参阅图2所示,是一说明本发明婴儿车的较佳实施例的前视图。发明较佳实施 例的婴儿车,包含一个框架本体8与一个相对于框架本体8可改变倾斜角度的背靠9。框架 本体8的两侧间具有一座椅,其具有二座管81。背靠9的两侧包括二背靠管91、二长连接 杆92及二短连接杆93。每一长连接杆92及短连接杆93的下端分别连接于相对应的背靠 管91,每一长连接杆92的上端与连接于另一背靠管91的短连接杆93的上端相连接,二长 连接杆92并在中央部分交叉连接。 请参阅图3与图4所示,图3是说明本发明的背靠倾斜调整装置的较佳实施例与 背靠与座管的组装关系的立体图,图4是图3的分解立体图。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背靠倾 斜调整装置2,包括二个安装在背靠管91外侧的固定座3、二个安装在背靠管91内侧的旋 转座4、二个位于旋转座4内侧的旋转座盖21、二个介于旋转座盖21与旋转座4间的弹性 元件22、二根将固定座3、旋转座4、弹性元件22以及旋转座盖21同轴组接的枢销24,以及 二根驱动件5,此外还包括一个安装在一对长连接杆92中央交叉处的控制单元6,以及可由 控制单元6控制的二个连动件23。 请参阅图4与图6所示,图6是一说明一固定座的立体图。在此实施例中,上述的 每一固定座3,在与旋转座4相邻的一侧表面上形成设有多数个以相等角度距离辐射状分 布的凹槽31,且与凹槽31形成表面同侧表面周缘处形成设有一第一限位件,该第一限位件 在此实施例中为轴向凸出的限位块32,此一限位块32的功能将在下文中说明。此外,固定 座3另一侧表面形成设有一对夹合壁33。框架本体8的座管81固定于一对夹合壁33间。
请参阅图4、图5与图7所示,图5是该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图7是一说明一 旋转座的立体图。上述的每一旋转座4,在与固定座3相邻的一侧表面上分别形成设有多数 个可与所述凹槽31相嵌合的凸齿4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凸齿单侧朝同一方面倾斜,所 以旋转座4可以直接相对固定座3单向旋转,此一单向旋转造成背靠9朝前方枢转,也就是 说,借由旋转座4的单向旋转设计使背靠9能借由直接扳转而回复直立位置,但是不能借由 直接扳转使其由直立位置改变成倾斜位置。 旋转座4在邻接固定座3的表面上沿直径形成设有一个槽道42,所述槽道42的壁 上形成设有相间隔的二个第一斜面部421。背靠管91及驱动件5平行容置于槽道42中,使 背靠管91能随着旋转座4相对固定座3与座管81旋转。 此外,旋转座4在远离固定座3的一侧面上形成设有一安装毂44,该安装毂44具 有一开放端,一旋转座盖21设置于开放端且以枢销24固接至固定座3,旋转座4可相对于 旋转座盖21在推离固定座3的方向移动。弹性元件22容置于安装毂44内,一端抵接于旋 转座盖21且另一端抵接于安装毂44的内壁。如此,弹性元件22可借由抵接于旋转座4的 安装毂44的内壁而恒将旋转座4朝向固定座3偏压,使得旋转座4与固定座3借由凸齿41 与凹槽31啮合而被固定于一选择的角度位置,即背靠9可相对座椅固定于一倾斜角度。
请参阅图4、图7与图8所示,图8是该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说明该旋转座 可在一预定角度范围内相对该固定座转动。旋转座4在凸齿41的径向外缘形成设有一个 第二限位件,该第二限位件在此实施例中为位于旋转座4厚度方向且有一预定角度范围的 弧形周缘缺槽43,固定座3的限位块32可抵接于缺槽43的一端壁,因而限制旋转座4只能在一角度范围内相对于固定座3旋转,亦即限制了背靠9的倾斜角度。在其他的实施例 中,限位块32及缺槽43的位置也可相反,即第一限位件也可是缺槽43,而第二限位件则是 可在缺槽43内移动的限位块32,同样可以达到背靠9倾斜角度的限制。本实施例中,在此 一角度范围内旋转座4能以五个不同的旋转角度与固定座3嵌合,也就是说,背靠9可以有 五个特定的倾斜角度供使用者选择。 请参阅图3、图4与图5所示,上述的驱动件5,可滑动地安装在旋转座4的槽道42 内,驱动件5在此实施例中是呈一杆状,具有二个与所述第一斜面部421滑接的第二斜面部 51,驱动件5的上端包含一露出于旋转座4顶端的连接部52。 上述的控制单元6,可供致动驱动件5移动,其构造包括一个固定于背靠9的二长 连接杆92交叉处上的座体61、一个可相对于座体61移动的驱动本体62,及一根固定于座 体61的限位销63。驱动本体62 二侧的导引壁623导引驱动本体62沿着座体61的上下 位移,且限位销63插设于驱动本体62的限位槽622中以界定驱动本体62的位移的上下极 限。此外,座体61及驱动本体62分别具有一第一施力板611与一第二施力板621,以供使 用者按压操作用。 上述的连动件23, 一端连接控制单元6的驱动本体62,另一端连接驱动件5的连 接部52。在本实施例中,二个连动件23为一体成型且中央部分连接于驱动本体62上的织 带。 本发明的背靠倾斜调整装置2,可以在一无法调整背靠的锁定状态与一可以调整 背靠的释锁状态之间变换,以下分别具体说明如下。 当使用者未按压控制单元6时,背靠倾斜调整装置2是处于锁定的状态,由于弹性 元件22在安装毂44中为受压变形状态,其一端使旋转座4朝向固定座3偏压。此时,所述 凸齿41分别与对应的凹槽31相啮合,使旋转座4无法相对于固定座3旋转,所以背靠9相 对于框架本体8维持于特定的倾斜角度。 当使用者欲调整婴儿车的背靠9的倾斜角度时,只需以单手的二手指分别按压座 体61的第一施力板611及驱动本体62的第二施力板621,使第二施力板621往第一施力板 611靠近,并拉动连动件23,进而带动驱动件5向上移动。驱动件5在旋转座4的槽道42 中向上滑动时,第二斜面部51相对第一斜面部421的位移将使旋转座4往远离固定座3的 方向推动,使得旋转座4上的凸齿41脱离与固定座3上的凹槽31啮合的位置,则背靠倾斜 调整装置2处于释锁的状态。 此时,由于凸齿41与凹槽31已不再啮合,旋转座4可以相对于固定座3自由旋转, 使用者可将背靠9的倾斜角度加以调整至另一特定的倾斜角度。 当旋转座4往远离固定座3的方向移动时,弹性元件22会持续受到压縮而产生更 大的受压变形状态,所以当背靠9调整至另一特定的倾斜角度时,使用者只需松开驱动本 体62的第二施力板621,借由弹性元件22的弹性回复力即能使旋转座4往接近固定座3的 方向移动,同时第一斜面部421相对于第二斜面部51位移使驱动件5在旋转座4的槽道42 中向下滑动。最后,所述凸齿41与凹槽31再次啮合,使背靠倾斜调整装置2被锁定。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是借由驱动件5向上滑动时,第二斜面部51相 对第一斜面部421的位移将使旋转座4往远离固定座3的方向推动,以解除锁定。但是,驱 动件5驱动旋转座4以使旋转座4推离固定座3的方式并不以揭露者为限,也可以不使用第二斜面部51与第一斜面部421的配合方式,举例来说,也可以在旋转座4的径方向设置一 凸轮面,并将驱动件5设置于凸轮面与固定座3之间。当驱动件5沿所述凸轮面滑动时可 使旋转座4产生远离固定座3方向的一轴向位移而解除旋转座4与固定座3之间的锁定, 只要驱动件5的滑动方向与轴向为不同方向,皆应属本发明的范畴。 在本实施例中,凹槽31与凸齿41的位置也可相反,也就是凸齿41形成于固定座 3而凹槽31形成于旋转座4上,同样地可以达成使固定座3与旋转座4结合的目的。
此外,借由控制单元6经由连动件23同时连动二驱动件5的设计,可以使背靠9 的调整以单手完成,更提升了使用上的方便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借由驱动件5在旋转座4的槽道42中向上滑动时因第二斜面部 51相对旋转座4的第一斜面部421的位移,将旋转座4推离固定座3,使得所述凸齿41脱 离所述凹槽31啮合的位置,进而使背靠9可相对于框架本体8改变倾斜角度。此外,以多 数个凸齿41同时啮合多数个凹槽31使旋转座4相对固定座3锁定,可使背靠倾斜调整装 置2在锁定时更为稳固,且由固定座3与旋转座4所连结的背靠管91与座管81之间也具 有结构强度提高的枢接关节,非常适于实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 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 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 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 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一种婴儿车的背靠倾斜调整装置,所述的婴儿车包含一个框架本体与一个相对于框架本体可改变倾斜角度的背靠,该背靠倾斜调整装置包括一固定至该框架本体的固定座及一固定至该背靠且可相对该固定座旋转的旋转座,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座与该旋转座,在相邻接的各别侧表面上分别形成一第一角度定位构造与一第二角度定位构造,该第一角度定位构造和第二角度定位构造可在一选择角度位置对接以将该旋转座相对该固定座锁定,该旋转座面朝该固定座的表面具有一槽道,所述槽道的壁上形成设有一第一斜面部;该背靠倾斜调整装置还包括一弹性元件,恒将该旋转座朝向该固定座偏压;以及一驱动件,可滑动地安装在该旋转座的槽道内,该驱动件具有一与该第一斜面部滑接的第二斜面部,该驱动件的第二斜面部相对该槽道的第一斜面部的位移可将该旋转座推离与该固定座的锁定位置。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靠倾斜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背靠倾斜调整装置还包括一 安装在该背靠上的控制单元及一连动件,该连动件一端连接该控制单元,另一端连接该驱 动件。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靠倾斜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控制单元具有一 固定于该背靠的座体以及一可相对于该座体移动的驱动本体,该连动件连接于该驱动本体 上。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靠倾斜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连动件为一织带。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靠倾斜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角度定位构造 与该第二角度定位构造其中之一为多数个凹槽,该第一角度定位构造与该第二角度定位构 造其中的另一个为分别可与所述凹槽啮合的多数个凸齿。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靠倾斜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凸齿单侧为同向倾 斜的斜面。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靠倾斜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固定座具有一第一 限位件,该旋转座具有一第二限位件,该第一限位件可抵接该第二限位件以限制该旋转座 相对该固定座的旋转范围。
8 .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靠倾斜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限位件为一由 该固定座轴向凸出的限位块,该第二限位件为由该旋转座的外缘形成的一缺槽,该限位块 抵接该缺槽的一端壁以限制该旋转座相对该固定座的旋转范围。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靠倾斜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旋转座在远离该固 定座的一侧面上形成设有一具有一开放端的安装毂,一固接至该固定座的旋转座盖设置于 所述安装毂的开放端,该弹性元件容置于该安装毂内,其一端抵接于该旋转座盖且另一端 抵接于该安装毂的内壁。
10. —种婴儿车,包含一框架本体、一相对于框架本体可改变倾斜角度的背靠,及一背 靠倾斜调整装置,该背靠倾斜调整装置包括二固定至该框架本体的二相反侧的固定座,及 二固定至该背靠的二相反侧的旋转座,各该旋转座可相对于对应的固定座旋转,其特征在 于各该固定座与对应的旋转座,在相邻接的各别侧表面上分别形成一第一角度定位构造与一第二角度定位构造,该第一角度定位构造和第二角度定位构造可在一选择角度位置对 接以将该旋转座相对该固定座锁定,该旋转座面朝该固定座的表面具有一槽道,所述槽道 的壁上形成设有一第一斜面部; 该背靠倾斜调整装置还包括二弹性元件,各该弹性元件恒将该旋转座朝向该固定座偏压;以及二驱动件,各该驱动件可滑动地安装在该旋转座的槽道内,该驱动件具有一与该第一 斜面部滑接的第二斜面部,该驱动件的第二斜面部相对该槽道的第一斜面部的位移可将该 旋转座推离与该固定座的锁定位置。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背靠倾斜调整装置还包括一 安装在该背靠上的控制单元及二连动件,各该连动件一端连接该控制单元,另一端连接对 应的驱动件。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控制单元具有一固定于该背 靠的座体及一可相对于该座体移动的驱动本体,各该连动件连接于该驱动本体上。
13.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连动件为一织带。
14. 如权利要求IO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角度定位构造与该第二 角度定位机构其中之一为多数个凹槽,该第一角度定位构造与该第二角度定位构造其中的 另一个为分别可与所述凹槽啮合的多数个凸齿。
15. 如权利要求IO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固定座具有一第一限位件,该旋转座具有一第二限位件,该第一限位件可抵接该第二限位件以限制该旋转座相对该固 定座的旋转范围。
16.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旋转座在远离该固定座的一 侧面上形成设有一具有一开放端的安装毂,一固接至该固定座的旋转座盖设置于所述安装 毂的开放端,该弹性元件容置于该安装毂内,其一端抵接于该旋转座盖且另一端抵接于该 安装毂的内壁。
17.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背靠包括二背靠管、二长连 接杆及二短连接杆,每一长连接杆及短连接杆的下端分别连接于相对应的背靠管,每一长 连接杆的上端与连接于另一背靠管的短连接杆的上端相连接,二长连接杆并在中央部分交 叉连接,该控制单元安装在该交叉处。
18. —种婴儿车,包含一框架本体、一相对于框架本体可改变倾斜角度的背靠,及一背 靠倾斜调整装置,该背靠倾斜调整装置包括二固定至该框架本体二相反侧的固定座,及二 固定至该背靠二相反侧且分别对应于该二固定座的旋转座,其特征在于该背靠倾斜调整装 置还包括二角度定位机构,分别可将该旋转座相对该固定座锁定在一预定角度位置; 二弹性元件,分别将该旋转座朝向该对应的固定座偏压以使两者保持锁定;以及 二旋转座驱动机构,各该旋转座驱动机构包括 一径方向设置于该旋转座的凸轮面;及一驱动件,该驱动件设置于该凸轮面与该固定座间,当其沿所述凸轮面滑动时可使该 旋转座产生远离该固定座方向的一轴向位移而解除该旋转座与该固定座间的锁定。
19.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各该角度定位机构包括分别形成于该固定座与该旋转座相邻接的侧表面上的一第一角度定位构造与一第二角度定位 构造。
20. 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角度定位构造与该第二 角度定位构造其中之一为多数个凹槽,该第一角度定位构造与该第二角度定位构造其中的 另一个为分别可与所述凹槽啮合的多数个凸齿。
21.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背靠倾斜调整装置还包括一 安装在该背靠上的控制单元及二连动件,各该连动件一端连接该控制单元,另一端连接对 应的驱动件。
22. 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背靠包括二背靠管、二长连 接杆及二短连接杆,每一长连接杆及短连接杆的下端分别连接于相对应的背靠管,每一长 连接杆的上端与连接于另一背靠管的短连接杆的上端相连接,二长连接杆并在中央部分交 叉连接,该控制单元安装在该交叉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婴儿车及其背靠倾斜调整装置。该婴儿车的背靠倾斜调整装置,该婴儿车包含一框架本体与一可改变倾斜角度的背靠,背靠倾斜调整装置包括一固定至框架本体的固定座、一固定至背靠可相对固定座旋转的旋转座、一弹性元件及一驱动件。固定座与旋转座在相邻接各别侧表面上分别形成第一与一第二角度定位构造,可在一选择角度位置对接将旋转座相对固定座锁定。旋转座面朝固定座表面具有一槽道,槽道壁设有第一斜面部。弹性元件恒将旋转座朝向固定座偏压。驱动件滑动安装在旋转座槽道内,并具有与第一斜面部滑接的第二斜面部,相对槽道第一斜面部位移可将旋转座推离与固定座的锁定位置。本发明使背靠可相对于框架本体改变倾斜角度,还使锁定时更为稳固。
文档编号B62B9/12GK101734273SQ20081017555
公开日2010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7日
发明者喻福先, 王志伟, 陈宏波 申请人:宝钜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