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后转向灯与后挡泥板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89875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摩托车后转向灯与后挡泥板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摩托车后转向灯的安装结构,特别涉及一种摩托车后转向 灯与后挡泥板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安装在两轮摩托车的后挡泥板上的后转向灯,通常是左右两边的后转 向灯总成的壳体上各设有一个连接杆,连接杆与后转向灯总成的壳体为一整体 结构,在连接杆与后挡泥板连接的一端镶嵌固定一个螺杆,螺杆穿入后挡泥板 设有的安装孔内,用螺母将后转向灯总成压装紧固在后挡泥板上,形成向后挡 泥板侧边伸出的悬臂状,使左、右的后转向灯能够分开一定距离,有较明显的 位置区分。采用类似这种结构在后挡泥板上安装后转向灯,可以通过后转向灯
显示摩托车的转向方向,提示后面行驶的车辆,起到安全行驶作用;但是,由 于这种用连接杆安装在后挡泥板侧边的后转向灯总成形成悬臂状,后转向灯总 成与后挡泥板只有一个连接点,后转向灯总成的重心偏移出连接杆与后挡泥板 相接的连接点,而后挡泥板的厚度一般都相对较薄,如后转向灯总成的重量过 重,经常在摩托车行驶的振动下,容易造成连接点断裂,后转向灯掉落,因此 这种结构的后转向灯总成的体积通常都较小,由此又影响了灯光的亮度,其转 向显示效果减弱,留下交通事故隐患。同时,因后转向灯总成是通过螺杆和螺 母形成压装连接在后挡泥板侧边,其周向固定的能力差,螺母在摩托车行驶震 动下容易松动, 一旦螺母松动,后转向灯总成会产生周向转动的位移,导致左、 右转向灯不对称,甚至灯光朝下或朝上,失去转向提示功能。而且螺母与螺杆 脱离后,也会导致后转向灯总成掉落。
由于在后挡泥板上安装后转向灯受到后挡泥板结构的局限,此前,还没有 更好的办法解决上述存在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摩托车后转向灯与后挡泥 板的安装结构,它安装固定牢固,能够消除后转向灯掉落、周向转动位移现象, 还能使安装在后挡泥板上的后转向灯体积增大,亮度增加,显示明显。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后挡泥板、两个后转向灯总成,所述后
在室腔内设有定位孔,在室腔外设有连接孔,每个后转向灯总成与一个用于安 装连接的护罩装配在一起用螺钉固定,所述护罩设有与室腔边榫孔对应的扣榫, 与室腔内定位孔对应的定位柱,与室腔外连接孔对应的支耳,所述护罩的扣榫 插入榫孔中,定位柱插入定位孔中形成定位,用螺钉穿过支耳紧固于连接孔中 形成固定,分别将左、右后转向灯总成安装在后挡泥板左右两侧。
装连接的护罩内设有与后转向灯总成上支耳对应的连接柱,后转向灯总成的支 耳通过螺钉与护罩的连接柱连接固定,后转向灯总成的灯面罩从护罩设有的光 照孔中凸出。
所述用于安装转向灯的室腔边缘内设有限位凸缘。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在后挡泥板左右两侧分别对称成型有用于安装转向 灯的室腔,使左、右后转向灯总成能够分别安装在后挡泥板的左、右室腔内, 而不需依靠连接杆与后挡泥板连接,后转向灯总成的重心不会偏出室腔范围。 为了让后转向灯总成能够与用于安装转向灯的室腔形成紧密的配合连接,每个 后转向灯总成与一个用于安装连接的护罩装配在一起用螺钉固定,护罩设置扣 榫与室腔边设置的榫孔对应扣接,使护罩的边缘能够与室腔边缘紧密结合;护 罩设置定位柱与室腔内设置的定位孔对应插接,既能支撑护罩不塌陷,又能形 成装配定位不移位;护罩设置支耳与室腔外连接孔对应,用螺钉穿过支耳紧固 于连接孔中形成固定。护罩分别采用扣接、插接和螺钉紧固的方式与后挡泥板 连接,能够保证将左、右后转向灯总成牢牢地定位固定安装在后挡泥板左右两 侧,安装既方便又稳固,后转向灯始终保持在固定的位置,照射角度不会发生
4变化。同时,采用这种结构将后转向灯安装在后挡泥;f反上,还可以^吏后转向灯
的体积增大,增加显示效果,使转向提示更加清楚。
同时,由于在后转向灯总成外增设护罩,护罩的造型可以冲艮据摩托车的整体风格进行设计, 一改现有技术的单调的连接杆状态,使后挡泥板安装上转向灯后更加美7见。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 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后挡泥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后转向灯总成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的用于安装连接的护罩的背面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为后转向灯总成,2为护罩,3为后挡泥板,4为室腔,5a、 5b为榫孔,6a、 6b为定位孔,7为连接孔,8a、 8b、 8c为支耳,9a、 9b为定位柱,10a、 10b、 10c为连接柱,lla、 lib为扣榫,12为支耳,13为光照孔,14为限位凸缘。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见图1至图4, 一种摩托车后转向灯与后挡泥板的安装结构,包括后挡泥板3、两个后转向灯总成l,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挡泥板3左右两侧分别对称成型有用于安装转向灯的室腔4,在室腔4边设有几个榫孔5a、 5b,榫孔5a和榫孔5b分別处于室腔4的不同边;在室腔4内设有两个定位孔6a、 6b,定位孔6a和定位孔6b分别处于室腔4内的不同位置,能够形成两点定位;在室腔4外设有一连接孔7,连接孔7靠近室腔4的边缘,连接孔7的轴向与定位孔6a、6b的轴向不同向。每个后转向灯总成1与一个用于安装连接的护罩2装配在一起用螺钉固定,所述护罩2设有与室腔4边榫孔对应的几个扣榫lla、 llb,与室腔4内定位孔对应的两个定位柱9a、 9b,与室腔4外连4妻孔对应的一个支耳12,所述护罩2的扣榫分别插入室腔4边的榫孔中形成扣接,使护罩2能够与后挡泥板3紧紧地连接配合,避免护罩与后挡泥板之间出现豁缝,影响美观;护罩2的定位柱分别插入室腔4内的定位孔中形成定位,既可以支撑护罩保持护罩的饱满形状,防止护罩塌陷,又可以防止护罩产生转动位移;用螺钉穿过护罩2的支耳12紧固于室腔4外的连接孔中形成固定,分别将左、右后转向灯
总成安装在后挡泥板左右两侧。所述的每个后转向灯总成上设有至少两个位于不同方向的支耳,本实施例的后转向灯总成上注塑成型有三个支耳8a、 8b、 8c,三个支耳分别以后转向灯总成为中心,向三个方向延伸出,三个连接点形成三角形固定,可以保证连接的稳定;每个用于安装连接的护罩内注塑成型有三个与后转向灯总成上支耳8a、 8b、 8c对应的连冲妻柱l(k、 10b、 10c,后转向灯总成的支耳分别通过螺钉与护罩的连接柱连接固定,后转向灯总成的灯面罩从护罩设有的光照孔13中凸出。所述用于安装转向灯的室腔4边缘内设有限位凸缘14,用于安装连接的护罩2安装在后挡泥板3后,护罩的边缘位于限位凸缘l4的外边,由限位凸缘14支撑住护罩边,使护罩边保持饱满形状,让护罩与后挡泥板的结合处保持相同形状,避免出现较大的错位缝隙。
安装时,先将后转向灯总成与用于安装连接的护罩装配固定在一起,然后使护罩上的扣榫插入后挡泥板的榫孔中,并同时使护罩上的定位柱插入后挡泥板上的定位孔中,在用螺钉将护罩的支耳紧固连接于后挡泥板上的连接孔,这样就能够将后转向灯牢牢地安装固定在后挡泥板上,使后转向灯位于后挡泥板的用于安装转向灯的室腔中,从外表看,后转向灯与后挡泥板形成一个整体,极其美观大方。这种安装结构,安装、拆卸都非常方便,而且因连接、定位、
支撑点多,使后转向灯不会在摩托车行驶震动下发生移动、掉落等现象,保证后转向灯显示的稳定性和转向提示的清楚性。
权利要求
1.一种摩托车后转向灯与后挡泥板的安装结构,包括后挡泥板、两个后转向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挡泥板左右两侧分别对称成型有用于安装转向灯的室腔,在室腔边设有榫孔,在室腔内设有定位孔,在室腔外设有连接孔,每个后转向灯总成与一个用于安装连接的护罩装配在一起用螺钉固定,所述护罩设有与室腔边榫孔对应的扣榫,与室腔内定位孔对应的定位柱,与室腔外连接孔对应的支耳,所述护罩的扣榫插入榫孔中,定位柱插入定位孔中形成定位,用螺钉穿过支耳紧固于连接孔中形成固定,分别将左、右后转向灯总成安装在后挡泥板左右两侧。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后转向灯与后挡泥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 在于所述每个后转向灯总成上设有至少两个位于不同方向的支耳,每个用于 安装连接的护罩内设有与后转向灯总成上支耳对应的连接柱,后转向灯总成的 支耳通过螺钉与护罩的连接柱连接固定,后转向灯总成的灯面罩从护罩设有的 光照孔中凸出。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后转向灯与后挡泥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 在于所述用于安装转向灯的室腔边缘内设有限位凸缘。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后转向灯与后挡泥板的安装结构,在后挡泥板左右两侧分别对称成型有用于安装转向灯的室腔,并设有榫孔、定位孔、连接孔,每个后转向灯总成与一个用于安装连接的护罩装配在一起用螺钉固定,护罩设有与榫孔对应的扣榫,与定位孔对应的定位柱,与连接孔对应的支耳,护罩的扣榫插入榫孔中,定位柱插入定位孔中形成定位,用螺钉穿过支耳紧固于连接孔中形成固定,分别将左、右后转向灯总成安装在后挡泥板左右两侧。它安装固定牢固,能够消除后转向灯掉落、周向转动位移现象,还能使安装在后挡泥板上的后转向灯体积增大,亮度增加,显示明显。
文档编号B62J6/04GK101537862SQ20091010357
公开日2009年9月23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10日
发明者剑 沈, 嘉 肖 申请人: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