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机车排气管热量接收回流供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10488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摩托车机车排气管热量接收回流供暖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摩托车机车排气管及机车取暖供暖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摩 托车机车排气管热量接收回流供暖装置。
背景技术
其一现有技术的摩托车、汽车、拖拉机等机车排气管承符着巨大的发动 机排放热量,这些热量基本上都是没有接收加于利用,而是白白浪费掉,而 另一方面摩托车排气管因热量高而经常发生灼伤事故,所以就形成了一定的 安全隐患,也就成为摩托车自身的缺陷;其二是骑摩托车冬天寒冷异常,又 没有其它供暖和抵御风寒的措施和设备。由于寒风剌激给骑车人一定的障碍 和身体损伤,这是众人皆知的现实问题,所以一部分人和年老体弱者不愿骑 摩托、坐摩托,冬天骑摩托的人都要穿上厚厚的外衣、戴上厚厚的皮手套来 御寒,穿戴过厚给行动造成一定障碍;其三是排气管长期处于高温灼烧状态, 热量得不到有效传递散发,有损于排气管的使用寿命。
汽车、拖拉机等机车驾驶室,特别是翻起式驾驶室的汽车得不到发动机 热量的传感,冬天早上和夜间行车也是寒冷异常,轿车、客车载人不配空调 车也是如此,配有空调的高档车必须开空调供暖,但装备造价高、浪费电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把摩托车、汽车、拖拉机等机车排气管的热量接收输压回流到 车头甩来供暖,有效地利用自身的废弃热能来解决摩托车机车普遍存在的自 身缺陷,和使用中的不足,取其机车自身的不利因素和废弃元素转变为有益 要素和自发能源。解决了一直以来严重困扰着人们骑摩托车冬天异常寒冷的 难题,同时也解决了经常发生的排气管灼伤事故问题。以及不备空机车冬天 早上和夜间开车寒冷等问题,也给载人空调车节约一定的能源。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在排气管外壁周围焊上许多散热片来接收传递排气管上的热量,在用热风收压管套将之套入其中,用机车高速前行的空 气压力把风冲压进通过散热片散发的热量将其变成热风,传送给排气管输压 热风管输向龙头和座位前的出风口,喷出供骑车人取暖。曲颈管的热量由横 向散热片,和斗状热风收压管套接收传输入热风收压管道,压送至龙头、前 座、后座等出风口喷出,收压热风管套口为喇叭口状,以增加空气进压效果, 并设有放风口,夏天不需要供暖时打开风门把热风放掉,曲颈管接收的热风 还可以通过岔口交汇输送部分到龙头上加强龙头上的供热,另一岔分向后座。 排气管热风收压管套前端设有两个喇BA状进风口,主进风口在前端,副进风 口置于其后右侧或上侧偏插辅助增加风压,并避开摩托车其它现有部件。后 端排气孔用相应的管道伸延以便风门开关运转压放热风,压放风门为靠一侧, 需要压热风时关闭风门,不需要热风时打开风门放出热风,风门转轴露出热 风收压管套之外从外面旋转控制,若风压不足还可以在输压热风管上配置小 型离心压风机来加风压,把热风输压送到龙头上,座位前面的横向多个眼孔 向上喷出,喷出的热风正好散落到骑车前行的人身上,龙头上喷出的热风散 在人的脸上和胸部,座位前喷出的热风撒到人的腹部腿脚部,龙头把手上设 有掌状护手遮护手掌,护手为空囊状,下面设有多个毛孔向下喷射热风至手 背上供暖,护手与横贴龙头的热风管相连通,并且护手还有遮挡阳光的作用。
排气管上的散热片能有效地传递散发掉热量,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能延长使用寿命。坐摩托车的人脚可以直接踩放在热风收压管套上,也增加 了便利,彻底杜绝了排气管灼伤事故的发生。
汽车、拖拉机等机车也是如此,在排气管通体直向焊上许多散热片,用 热风收压管套将之套入其中,管套后端设有可开闭的风门,及侧向通往热风 输压管,热风收压管套前端车头上设有喇叭口状进风口,由车辆前行的冲压 力把风从进风口压进,通过散热片散发的热量混合成热风,经热风输压管向 前反压回驾驶室或车厢驾驶位供暖,若风压不足可在热风输压管上配置小型 离心压风机来增加风压。载人空调车也可以不耗能源就可以实现供暖,尤其实用于很多不配空调的车辆及拖拉机。机车输压热风门用拉杆联系至驾驶室,
由驾驶室控制,若要打开风门向前推,关闭风门向后拉。


图1中为本发明构成布置示意图
图中1——摩托车2——排气管3——曲颈管4——排气孔延长心 5——热风收压管套6——直向散热片7——开关风门8——回风口 9 ——后座输压热风管10——后座出热风口 11——管套副进风口 12""~ 管套主进风口 13——横向散热片14——斗状进风口 15——热风交汇岔 口 16——前座出热风口 17——曲颈管输压热风管18——护手固定点 19——散热风护手20——护手散热风毛孔21——横贴龙头散热风管22 ——横向排立散热风口 23——排气管输压热风管24——后座输压热风管 岔口 25——曲颈管压热风开关风门26——风门开关锁扣27——风门开 关控制转轴28——斗状曲颈管收热风管套 具体实施方案
如图l所示本发明摩托车分为两个部分完成,第一部分是排气管,第 二部分是曲颈管,机车排气管是直的可以一个部分完成。摩托车第一部分是
在排气管2的外壁周围焊上许多直向散热片6,在用热风收压管套5将之套 入其中,热风收压管套5前端设有喇叭口状的主进风口 12,和斜插与其后颈 部的副进风口 ll辅助进风增压,并避开现有主要部件,排气管2的排气口设 有排气孔延长心4延长一段,热风收压管套5后端管口设有能开启关闭的风 门7,完成压风放风,需要压风时关上门,不需要压热风时打开风门把热风 放出,当摩托车快速前行时,关闭的风开7把热风压进回风口 8,进入排气 管输压热风管23输送到横贴龙头喷散热风管21,再由横向排立喷散热风口 22向上喷出,和送入散热风护手19,通过护手散风毛孔20散向手背,护手 的一端固定在龙头上的护手固定点18上,开关风门7上端门轴冒出热风收压 管套5以外,由风门开关控制转轴27从外面控制。第二部分曲颈管3上面焊接有多片横向散热片13,并有斗状收压热风管 套28,将曲颈管3及曲颈管横向散热片13套入其中,斗状收压热风管套28 的末端逐步收縮连接与曲颈管输压热风管17, 口端为大口的斗状进风口 14 进风,曲颈管输压热风管17的末端输向前座出热风口 16喷出热风,另外分 出两岔, 一岔由热风交汇岔口 15输进排气管输压热风管23—同输向龙头, 一岔由后座输压热风管9从后座输压热风管岔口24分出输向后座位置排立的 后座出热风口 10喷出,曲颈管输压热风管17前端颈部设有曲颈管压热风开 关风门25,并设有风门开关锁扣26,当不需要热风时打开风门25把热风放 出,若要压热风时关上风门,风自然压送供暖,若风压达不到压力要求可以 在排气管输压热风管23和曲颈管输压热风管17上配置小型离心压风机增加 风压。
汽车、拖拉机等机车可以直向从排气管颈段至整体焊接散热片6,在用 热风收压管套5将之套起,热风收压管套5后端设有风门7,前端为喇叭口 状的管套进风口 12,把风压进在回流入排气管输压热风管23在输向驾驶室 及座位前,也可以输至方向盘上21,并开有一些眼孔22, 20散热风口,风 门开关用拉杆联系至驾驶室从驾驶室控制,若需要压风向后拉,把风门关上, 若不需要压热风向前推,打开风门把热风放出。
可以在排气管内壁焊上许多接热片,于尽量接收热能向排气管外壁传递 在散发,第一排气管的热量能及时有效的得到接收传递散发,有效地减轻了 排气管灼烧量,对排气管有很好的保护作用,能延长使用寿命,第二能增强 排气管的消声效果。
开关风门控制转轴27可用抽心刹车拉条联系至龙头由龙头上的旋钮或 拉匣控制,热风也可以把龙头加粗加实直接输进龙头中心右侧,在龙头上开 钻散热风口,喷散热风。
权利要求1、摩托车机车排气管热量接收回流供暖装置,其中包括排气管热量接收回流供暖和曲颈管热量接收回流供暖两个部分;其特征在于在摩托车(1)的排气管(2)管体外壁焊接上许多直向散热片(6)在用热风收压管套(5)将之套入其中,热风收压管套(5)后端上侧并联通与排气管输压热风管(23)通过回风口(8)联接,排气管输压热风管(23)的一端输至横贴龙头喷散热风管(21)和散热风护手(19),热风从横向排立散热风口(22)和护手散热风毛孔(20)喷散,排气管(2)的排气孔设有排气孔延长心(4)将其延伸一段,以便配置开关风门,热风收压管套(5)后端管内设有开关风门(7)开启,关闭,压、放热风,开关风门(7)的转轴(27)伸出热风收压管套外壁从外面控制开关,开关用刹车抽心拉条联至龙头,从龙头旋钮或拉匣控制;热风收压管套(5)前端设有两个喇叭口状进风口,主进风口(12)为正管口,副进风口(11)置于其后偏上侧,辅助增压进风,并避开摩托车现有部件,散热风护手(19)为空腔状并固定在龙头的护手固定点(18)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机车排气管热量接收回流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曲颈管部分由焊接于曲颈管(3)上面的许多横向散热片(13)和斗状曲颈管收压热风管套(28 )以及与末端相联接的曲颈管输压热风管(17)输向摩托车背部前座的前座出热风口 (16)输出,曲颈管输压热风管(17)分出两岔补充龙头和供后座,补充龙头由热风交汇岔口 (15)输入排气管输压热风管(23),另一岔从后座输压热风岔口 (24)经后座输压热风管(9)输向后座的后座出热风口 (10)输出,风从斗状进风口 (14)进入,曲颈管输压热风管(17)颈段设有曲颈管压放风开关风门(25)以及风门开关锁扣(26)构成。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机车排气管热量接收回流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汽车拖拉机等机车(l)的排气管(2)上面整体直向焊接有许多散热片(6),在用热风收压管套(5)将之套入其中、热风收压管套(5)的后端一侧并联 通与排气管输压热风管(23),通过回风口(8)联接、排气管输压热风管(23) 的前端输回车头驾驶室、驾驶位的前端位置的喷散热风口 (16)和排立于方向 盘上的喷散热风口 (22)喷出,排气管(2)的排气孔设有排气孔延长心(4)辅助 风门开关,热风收压管套(5)的后端设有开关风门(7)关闭压热风,开启放热 风、风门开关(7)的转轴(27)伸出热风收压管套外壁从外面控制开关,开关 控制用联杆联系到驾驶室由驾驶室控制,拉杆拉向前打开风门,拉杆拉向后 关闭风门,用旋钮或把手控制;热风收压管套(5)的前端伸至车头能有效进 风,为喇叭口状。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机车排气管热量接收回流供暖装置,其 特征在于排气管输压热风管(23)可以输进加粗加实的龙头中心右侧,在龙 头上开钻横向排立散热风口 ( 22 )喷散热风;在从龙头上联通散热风护手(19 )。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机车排气管热量接收回流供暖装置,其 特征在于在排气管(2)内壁焊接许多接热片,加强接热消声。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机车排气管热量接收回流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摩托车机车的排气管和曲颈管焊上许多散热片,再用热风收压管套将之套入其中,管套前端是喇叭口状,后面排气孔芯延长一段,管套后端设有开关风门,开门放风,关闭压风,风门上侧开有回压风口,把热风压送入输压热风管中输向龙头及座位前供骑车人取暖。本实用新型提取机车排气管自身的余热接收输压回来供骑车驾车人寒冷时所需要的热量,不需任何能源,实现废弃回收利用,解决了骑摩托车冬天寒冷异常和排气管灼伤事故两大难题,也解决了其它机动车驾车坐车冬天寒冷问题,缺陷得到克服,功能得到完善,是摩托车等机车动车的一大进步,此技术的推广实施,极大的提高了驾车乘车人的舒适度,并且构造简单,造价低廉。
文档编号B62J33/00GK201432758SQ200920110920
公开日2010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8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8日
发明者易美春 申请人:易美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