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装于自行车前侧之搭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9926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装于自行车前侧之搭载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装于自行车前侧的搭载装置,尤其指一种适用于将现有自
行车的前轮拆卸之后组装在自行车前侧以供小孩或大人乘坐的搭载装置。
背景技术
习用之婴儿拖车(Baby Trailer)是利用其拖车杆(Trailer Bar)与自行车的后
侧连接,使得自行车行走时可拖行婴儿拖车,然而经查婴儿拖车接在自行车的后面,因此自行车骑乘者并不能看到,进而需不定时回头察看,不但影响安全性且亦无法令骑乘者安心
的骑乘。
实用新型内容本申请案的创作人曾针对婴儿拖车的折叠结构申请并取得美国发明第6, 959, 938号专利以及美国发明专利第6,896, 275号专利,其长期以来从事于相关产品的设计,改装现有自行车,进而可在自行车的前侧搭载小孩或大人为前提并兼具考量安全性而加以创作设计,经过不断的研究与改进,终于创作设计出一种组装于自行车前侧的搭载装置。[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于自行车前侧的搭载装置,其可以实现[0005] 其一,可适用于将现有自行车的前轮拆卸之后组装在自行车前侧以供小孩或大人乘坐的搭载装置。 其二,可兼具运动与趣味效果,并因可搭载小孩或大人,而相对可以增进骑乘者与搭载者相互之间的感情。 其三,其搭载者位于骑乘者的前侧,骑乘者不必回头察看,相对亦具有较佳的安全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一种组装于自行车前侧之搭载装置,包括 —头管连接件,一侧具有外螺牙可供与自行车头管的内螺牙孔旋锁连结,该头管连接件的另一侧与一前承载架连结固定; —下管连接件,一侧具有固定部可通过一或一以上的定位组件以及锁固组件与自行车的前三角下管连结固定,其另一侧则与前承载架连结固定; —前承载架,其底部中间与头管连接件的另一侧连结固定,其底部与前述下管连接件的另一侧连结固定,该前承载架通过锁固组件与乘座壳体的底部与背部连结固定,前承载架的两侧可分别枢设一或一以上的前轮,该前承载架设有把手杆。 所述前承载架进一步包括一主框架,该主框架的中间底部与头管连接件的另一侧连结固定,主框架的前侧有一前支撑部,该前支撑部与前述下管连接件另一侧的侧端连结固定,该主框架的后方两侧设有向后上方延伸的后斜支架,该两后斜支架上方与一横向把手杆连结固定,且该把手杆的两侧分别设有握把,前述主框架与后斜支架通过锁固组件与乘座壳体的底部与背部连结固定,通过其主框架两侧所设轮架可分别设前述的一或一以上的前轮。[0012] 所述头管连接件的另一侧呈杆状体或板状体或块状体以供与前承载架的主框架连结固定,该头管连接件的一侧呈向上且向后倾斜的杆状体。 所述下管连接件的另一侧呈杆状体或板状体或块状体以供与前承载架的前支撑部的下方连结固定,且该下管连接件恰位于前述头管连接件的下方,该下管连接件与头管连接件之间进一步以一或一以上的衔接肋相互连结固定。 所述前承载架的乘座壳体进一步设有座位,且该乘座壳体的两侧分别与一扶手架的两侧枢接或连结固定。 所述下管连接件一侧的固定部具有定位槽以及定位孔,通过该定位槽可供抵靠自
行车前三角下管的一侧,且连结自行车前三角下管的一或一以上的定位组件具有可抵靠该
前三角下管另一侧的抵靠部以及定位孔,进而可通过锁固组件连结固定。 所述前承载架所设后斜支架上方连结的横向把手杆一侧的握把进一步装设原有
自行车的后轮剎车装置的控制把柄。 所述前承载架进一步设有通知的前轮剎车控制装置,该前轮剎车控制装置包括有
两个可分别对两前轮进行剎车动作的前轮剎车组、连接该两前轮剎车组一侧的剎车线以及
与该两剎车线另一侧连接的剎车控制把柄,该剎车控制把柄装设于前述横向把手杆另一侧
的握把,前述两前轮剎车组分别设于前承载架主框架两侧另设的支杆的上方。 —种组装于自行车前侧之搭载装置,包括 —头管连接件,一侧具有外螺牙可与自行车头管(Head Tube)的内螺牙孔旋锁连结,该头管连接件的另一侧则与一前承载架连结固定; —下管连接件,一侧具有固定部可通过一或一以上的定位组件以及锁固组件与自行车的前三角下管连结固定,而其另一侧与前承载架连结固定; —前承载架,包括有一主框架,该主框架的底部中间与前述头管连接件另一侧连结固定,主框架的前侧有一前支撑部,该前支撑部的底部与前述下管连接件另一侧的侧端连结固定,前述主框架通过锁固组件与一乘座壳体的底部连结固定,且该主框架前方两侧分别设有轮架可分别设一或一以上的前轮。 所述该前承载架主框架的后侧设有向后上方延伸的后斜支架,该两后斜支架通过锁固组件与乘座壳体的背部连结固定,且该两后斜支架的上与一横向把手杆连结固定,该横向把手杆的两侧分别设有握把。 —种组装于自行车前侧的搭载装置,指一种适用于将现有自行车的前轮拆卸之后组装在自行车的前侧以供小孩或大人乘坐的搭载装置,主要通过一头管连接件与自行车的头管(HeadTube)枢接,而另通过一下管连接件与自行车之前三角下管(Down Tube)连结固定,并由该头管连接件的另一侧以及下管连接件的另一侧分别与一前承载架连结固定,进而当踩踏自行车的脚踏板时可利用原有自行车的车架所设后轮与前承载架的两前轮行驶于路面,且由于前承载架可供乘坐小孩或大人,可兼具运动与趣味效果,并达到增进骑乘者与搭载者相互之间的感情的目的,并因前承载架位于自行车的前侧,骑乘者不必回头察看,相对也具有较佳的安全性。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部份构件分解状态立体图。[0025]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自行车组装后的部份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其中头管连接件与自行车的头管组装后的部份断面放大平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已组装乘座壳体并与自行车组装后的另一角度部份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已组装乘座壳体并加装遮阳篷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l-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组装于自行车前侧的搭载装置,指一种先将自行车的前轮等相关构件拆卸之后再组装于自行车的前侧以进一步提供小孩或大人乘坐的搭载装置,包括 —头管连接件1 , 一侧11具有外螺牙111可供与自行车2 (另参考图2)头管(HeadTube)21的内螺牙211(另参考图3)旋锁连结,另外旋锁连结之后为了增加美观性也可在前述头管21的上端组装一上盖212,该头管连接件1的另一侧12则以焊接或螺丝、铆钉等锁固连结方式与前承载架3的中间部位连结固定; —下管连接件4,一侧41设有固定部411可通过一或一以上定位组件412以及一或一以上螺丝413、螺帽414等锁固组件与自行车2的前三角下管(Down Tube)23(参考图2)连结固定,而其另一侧42则与前承载架3的中间下方以焊接、螺丝锁固、铆钉锁固或其它连接方式连结固定; —前承载架3,包括有一主框架31,该主框架31的底部中间与前述头管连接件1的另一侧12连结固定,主框架31的前侧设有一前支撑部32,该前支撑部32的底部与前述下管连接件4另一侧42的侧端421 (参考图2)连结固定,该主框架31后侧各设有向后上方延伸后斜支架33,该两后斜支架33的上方与一横向把手杆34连结固定,且该把手杆34的两侧分别设有握把341342 (参考图2、图4),而前述主框架31与后斜支架33可通过锁固组件(图未示)与一乘座壳体5 (另参考图4)的底部与背部连结固定,且主框架31的后侧可另设有后斜支杆35或后斜支架(图未示)以供进一步与乘座壳体5的背部连结,进而增加稳固性,而通过其主框架31前方两侧所设轮架311可分别枢设一或一以上的前轮6 ;[0034] 通过前述构件的组成,本实用新型在实际组装作业时可先将原有自行车2的车架所枢设的前轮(图未示)、把手(图未示)、把手轴杆(图未示)与前叉(图未示)等构件拆除,即可利用头管连接件1 一侧的外螺牙111与自行车头管21的内螺牙孔211旋锁连结(另参考图3),并利用下管连接件4的固定部411配合一定位组件412以及螺丝413、螺帽414与自行车2的前三角下管23连结固定,即可完成组装,使用者可乘坐于自行车2原有座垫22 (参考图2),且双手握持于前述把手杆34两侧的握把341342,然后双脚交互踩踏原有自行车2的踏板24(另参考图3、图5),配合前承载架3所枢设的两前轮6行驶于路面,同时也可利用前承载架3所设乘座壳体5提供小孩或大人乘坐者。 前述头管连接件1的另一侧12呈杆状体或板状体或块状体以供与前承载架3的主框架31连结固定,该头管连接件1的一侧11呈向上且向后倾斜。 前述下管连接件4的另一侧42呈杆状体或板状体或块状体以供与前承载架3的前支撑部32的下方连结固定,且该下管连接件4恰位于前述头管连接件1的下方,该下管连接件4与头管连接件1之间并进一步以一或一以上的衔接肋141516 (参考图1、图2)以焊接或其它连结方式连结固定。 前述前承载架3主框架31的前侧进一步延设一脚踏支架312。 参考图4所示,前述前承载架3的乘座壳体5进一步设有座位51,而座位51的大
小在实际制造生产时可以有不同规格以适用于提供小孩或大人乘坐。 参考图4所示,前述前承载架3所设的乘座壳体5的两侧分别有枢接部52可分别通过枢轴521与一扶手架54的两侧枢接,而该乘座壳体5的两侧可进一步设有卡合座53,各卡合座53有卡槽531可供与扶手架54两侧的杆体541卡合固定,另外,前述扶手架54也可改为直接由其两侧与乘座壳体5固定而不可枢转。 参考图l所示,前述下管连接件4一侧41的固定部411具有定位槽4111以及定位孔41124113,通过定位槽4111可供抵靠自行车2前三角下管23的一侧,且前述连结前三角下管23的一或一以上的定位组件412具有可抵靠前三角下管23另一侧的抵靠部4121以及定位孔41224123,进而可通过螺丝413、螺帽414等锁固组件将下管连接件4与自行车2前三角下管23连结固定。 参考图5,前述前承载架3的后斜支架33上方可进一步装设通常使用的遮阳篷7,请参考图2所示,两后斜支架33上方各设有支杆332,主要为了便于装设遮阳篷7,因其为现有技术故不再赘述。 另外,前述前承载架3所设后斜支架33上方连结的横向把手杆34 —侧的握把341可进一步装设原有自行车2的后轮剎车装置25(另参考图2)之控制把柄251。[0043] 再者,参考图2所示,前述前承载架3可进一步增设现有技术前轮剎车控制装置8,该前轮剎车控制装置8包括有两个可分别对两前轮6进行剎车动作的前轮剎车81、连接该两前轮剎车组81 —侧的剎车线82以及与该两剎车线82另一侧连接的剎车控制把柄83,该剎车控制把柄83装设于前述横向把手杆34另一侧的握把342,前述两前轮剎车组81分别设于主框架31两侧另设支杆313(参考图2)的上方。
权利要求一种组装于自行车前侧之搭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头管连接件,一侧具有外螺牙可供与自行车头管的内螺牙孔旋锁连结,该头管连接件的另一侧与一前承载架连结固定;一下管连接件,一侧具有固定部可通过一或一以上的定位组件以及锁固组件与自行车的前三角下管连结固定,其另一侧与前承载架连结固定;一前承载架,其底部中间与头管连接件的另一侧连结固定,其底部与前述下管连接件的另一侧连结固定,该前承载架通过锁固组件与乘座壳体的底部与背部连结固定,前承载架的两侧可分别枢设一或一以上的前轮,该前承载架设有把手杆。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于自行车前侧之搭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承载架进一步包括一主框架,该主框架的中间底部与头管连接件的另一侧连结固定,主框架的前侧有一前支撑部,该前支撑部与前述下管连接件另一侧的侧端连结固定,该主框架的后方两侧设有向后上方延伸的后斜支架,该两后斜支架上方与一横向把手杆连结固定,且该把手杆的两侧分别设有握把,前述主框架与后斜支架通过锁固组件与乘座壳体的底部与背部连结固定,可通过其主框架两侧所设轮架分别枢设前述的一或一以上的前轮。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装于自行车前侧之搭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管连接件的另一侧呈杆状体或板状体或块状体以供与前承载架的主框架连结固定,该头管连接件的一侧呈向上且向后倾斜的杆状。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装于自行车前侧之搭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管连接件的另一侧呈使与前承载架的前支撑部下方连结固定的杆状体或板状体或块状体,且该下管连接件位于前述头管连接件的下方,该下管连接件与头管连接件之间以一或一以上的衔接肋相互连结固定。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于自行车前侧之搭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承载架的乘座壳体设有座位,且该乘座壳体的两侧分别与一扶手架的两侧枢接或连结固定。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于自行车前侧之搭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管连接件一侧的固定部具有定位孔以及可供抵靠自行车前三角下管的一侧的定位槽,,且连结自行车前三角下管的一或一以上的定位组件具有可抵靠该前三角下管另一侧的抵靠部以及定位孔,可通过锁固组件连结固定。
7.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装于自行车前侧之搭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承载架所设后斜支架上方连结的横向把手杆一侧的握把装设原有自行车的后轮刹车装置的控制把柄。
8.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装于自行车前侧之搭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承载架设有的前轮刹车控制装置,该前轮刹车控制装置包括两个可分别对两前轮进行刹车动作的前轮刹车组、连接该两前轮刹车组一侧的刹车线以及与该两刹车线另一侧连接的刹车控制把柄,该刹车控制把柄装设于前述横向把手杆另一侧的握把,前述两前轮刹车组分别设于前承载架主框架两侧另设的支杆的上方。
9. 一种组装于自行车前侧之搭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头管连接件,一侧具有可与自行车头管的内螺牙孔旋锁连结的外螺牙,该头管连接件的另一侧与一前承载架连结固定;一下管连接件,一侧具有可通过一或一以上的定位组件以及锁固组件与自行车的前三角下管连结固定的固定部,其另一侧与前承载架连结固定;一前承载架,包括有一主框架,该主框架的底部中间与前述头管连接件另一侧连结固定,主框架的前侧设有一前支撑部,该前支撑部的底部与前述下管连接件另一侧的侧端连结固定,前述主框架通过锁固组件与一乘座壳体的底部连结固定,且该主框架前方两侧分别设有可分别枢设一或一以上的前轮的轮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组装于自行车前侧之搭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该前承载架的主框架的后侧设有向后上方延伸的通过锁固组件与乘座壳体背部连结固定的后斜支架,该两后斜支架的上方与一横向把手杆连结固定,该横向把手杆的两侧分别设有握把。
专利摘要一种组装于自行车前侧的搭载装置,指一种适用于将现有自行车的前轮拆卸之后组装在自行车前侧以供小孩或大人乘坐的搭载装置,主要由一头管连接件与自行车的头管枢接,而另通过一下管连接件与自行车的前三角下管连结固定,并由该头管连接件的另一侧以及下管连接件的另一侧分别与一前承载架连结固定,进而当踩踏自行车的脚踏板时可利用原有自行车车架所设的后轮与前承载架的两前轮行驶于路面,且由于前承载架可供乘坐小孩或大人,可兼具运动与趣味效果,并达到增进骑乘者与搭载者相互之间的感情的目的,并因前承载架位于自行车的前侧,骑乘者不必回头察看,相对具有较佳的安全性。
文档编号B62K27/12GK201545145SQ20092021152
公开日2010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30日
发明者刘思铆 申请人:刘思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