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发动机两级踏步客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74353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前置发动机两级踏步客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客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前置发动机两级踏步客车。
背景技术
客车是城市主要的交通工具。目前,国内现有发动机前置式前悬开乘客门的客车, 其底盘该处车架为平大梁对称结构,受前悬架和发动机安装空间限制,导致前悬纵梁上平 面离地高度较高,约为750mm。这种布置形式只能采用三级踏步结构才能满足客车布置要 求,一方面上、下乘客不方便,并且上、下乘客的时间较长,在快速交换大容量乘客的城市或 地区应用存在较大的局限;另一方面,整车的重心较高,会影响整车行驶的平顺性、舒适性 和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前置发动机两级踏步客车,以快速交换 大容量乘客。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前置发动机两级踏步客车,包括车体、发动机、变速 器、散热器、车架、前桥、前悬架、后桥、后悬架和减震器,其中车体安装于车架上,该车架具 有并排布置的左、右纵梁,在车架的前端安装发动机、变速器及散热器,车架的前部通过左、 右前悬架及簧支架安装前桥,车架的后部通过左、右后悬架及簧支架安装后桥,其关键在 于所述右纵梁到车架中心线的距离小于左纵梁到车架中心线的距离;左、右纵梁均由前、 中、后三段组成,左纵梁前、后体均比左纵梁中体高,右纵梁前体和中体在同一高度上,并 低于右纵梁后体;所述左、右纵梁的后体在同一高度上,而右纵梁前体比左纵梁前体低,并 且右纵梁前体对应前桥的部位向车架中心线的方向弯曲;所述左前悬架前、后端的第一簧 支架安装于左纵梁前体的下方,右前悬架前、后端的第二簧支架安装于右纵梁前体的右侧。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车架左、右纵梁采用不对称设计,能保证前置发动机的安装空 间。左、右纵梁采用三段式结构,并且右纵梁前体及中体比左纵梁前体低,右纵梁向车架中 心线偏移,第一簧支架下置安装,第二簧支架侧置安装,实现了降低车架右纵梁前、中体的 离地高度,达到了乘客登车两级踏步的高度要求,能够方便乘客上、下车,并有效缩短了上、 下乘客的时间;同时,整车的重心减低,提高了整车行驶的平顺性、舒适性和稳定性。右纵梁 前体对应前桥的部位向车架中心线的方向弯曲,满足了右前悬架和前桥的安装及运动不发 生干涉。作为优选,所述右纵梁前体上平面的离地高度不大于700mm。为了满足不同车型的需要,所述纵梁前体比左纵梁前体低50 500mm。在所述左纵梁前体的左侧以及右纵梁前体的右侧均固定有前、后边梁,同一侧的 前、后边梁之间通过圆拱形桁架连接,并且两边前边梁的底部之间通过底架连接,两边后边 梁的底部之间通过另一个底架连接。以上结构增加了该处车架的强度和刚度,同时满足了 右前减振器和前桥轮胎的安装和运动要求。
为了简化结构、方便装配,进一步提高连接的牢靠性,所述桁架具有两根左右并排 布置的圆拱形框条,两框条之间通过短横条连接,框体的下端固定在对应的边梁上。在所述左纵梁前体的左侧设置左前减震器,该左前减震器的上端通过支座与左纵 梁前体铰接,左前减震器的下端与左前悬架铰接;在右纵梁的右侧设置右前减震器,该右前 减震器的上端与支座铰接,该支座固定于支架上,而支架与桁架固定连接,右前减震器的下 端与右前悬架铰接。以上结构有利于前减震器布置、安装,同时增大了车厢过道宽度,能够 方便乘客在车厢内快速移动。在所述左、后纵梁前体的底部均安装有缓冲块,该缓冲块位于前桥轴管的上方。缓 冲块起缓冲、限位的作用,满足了前悬架相对车架运动和缓冲限位的要求。所述左纵梁前体分为前、后两段,左纵梁前体的前段搭接在后段的左侧,这样增大 了发动机和散热器系统的安装空间,在保证车架结构紧凑的同时,有利于发动机及散热器 系统的布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车架纵梁采用不对称设计,右纵梁前体及中体比左纵梁前体低,降低了车架右 侧纵梁前体及中体的离地高度,实现了前置发动机客车乘客登车两级踏步,能够方便乘客 上、下车,并有效缩短了上、下乘客的时间。2、能够降低整车重心,在提高快速交换大容量乘客目的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整 车行驶的平顺性、舒适性和稳定性。3、设计新颖、结构简单、装配容易,制造成本和维护成本低,有利于大范围推广应用。


图1为实施例1的右视图。图2为图1拆除车体的左视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图4为图2的A-A剖视图。图5为图3的B向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车体20安装于车架上,在车体20内设置有驾驶室、乘 客座椅及过道,车体右侧车身的前部及中部开有供乘客上、下的车门。所述车体20的设置 形式采用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所述车架具有并排布置的左、右纵梁1、2以及从前向后 连接在两纵梁之间的多根横梁。左、右纵梁1、2采用不对称布置,即右纵梁2到车架中心线 L的距离小于左纵梁1到车架中心线L的距离,以保证前置发动机的安装空间,右纵梁2相 对左纵梁1向车架中心线L的偏移量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所述左纵梁1由左纵梁前体la、 左纵梁中体Ib和左纵梁后体Ic依次相连而成,其中左纵梁前、后体la、Ic均比左纵梁中体 Ib高,并且左纵梁前体Ia分为前、后两段,左纵梁前体Ia的前段搭接在后段的左侧,以增大发动机和散热器系统的安装空间。所述右纵梁2由右纵梁前体2a、右纵梁中体2b和右纵梁 后体2c依次相连而成,右纵梁前体2a和右纵梁中体2b在同一高度上,并低于右纵梁后体 2c。所述左、右纵梁1、2的后体lc、2c在同一高度上,右纵梁中体2b与左纵梁中体Ib也在 同一高度上,而右纵梁前体2a比左纵梁前体Ia低50 500mm,右纵梁前体2a上平面的离 地高度不大于700mm。如图2、图3、图5所示,在车架的前部设置前桥5,该前桥5的左部与左前悬架3 的中部连接,左前悬架3的前、后端各通过一个第一簧支架8与左纵梁前体Ia连接,第一簧 支架8位于左纵梁前体Ia的下方。前桥5的右部与右前悬架4的中部连接,右前悬架4的 前、后端各通过一个第二簧支架8’与右纵梁前体2a连接,第二簧支架8’位于右纵梁前体 2a的右侧,并且右纵梁前体2a对应前桥5的部位向车架中心线L的方向弯曲。在所述左、 后纵梁前体la、2a的底部均安装有缓冲块18,该缓冲块18位于前桥5轴管的上方。如图3、图4、图5所示,在左纵梁前体Ia的左侧以及右纵梁前体2a的右侧均设置 有前、后边梁9、10,其中前边梁9位于前桥5的前方,后边梁10位于前桥5的后方。同一侧 的前、后边梁9、10之间通过圆拱形桁架连接,并且左、右两边前边梁的底部之间通过底架 11连接,左、右两边后边梁的底部之间通过另一个底架11连接。所述桁架具有两根左右并 排布置的圆拱形框条12,两框条之间通过多根短横条13连接,框体12的下端固定在对应的 边梁9或10上。如图2、图3、图5所示,在左纵梁前 Ia的左侧设置左前减震器14,该左前减震 器14的上端通过支座与左纵梁前体Ia铰接,左前减震器14的下端与左前悬架3铰接;在 右纵梁2a的右侧设置右前减震器15,该右前减震器15的上端与支座16铰接,该支座16固 定于支架17上,而支架17与右边的桁架固定连接,右前减震器15的下端与右前悬架4铰 接。在所述车架的后部通过左、右后悬架6、7及簧支架安装后桥19,左后悬架6位于左纵梁 后体Ic的左侧,右后悬架7位于右纵梁后体2c的右侧。从图1、图2、图3中进一步可知,在车架的前端安装发动机21、变速器22及散热器 23,其中散热器23位于发动机21的前方,而变速器22位于发动机21的后方。所述发动机 21的输出轴与变速器22的输入端连接,变速器22的输出端通过传动轴与后桥19中部的 差速器连接。本发明的其余结构与现有技术相同,在此不做赘述。实施例2参照图1,在车体20右侧车身的前部及后部开有供乘客上、下的车门。本实施例的 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权利要求
一种前置发动机两级踏步客车,包括车体、发动机、变速器、散热器、车架、前桥、前悬架、后桥、后悬架和减震器,其中车体安装于车架上,该车架具有并排布置的左、右纵梁(1、2),在车架的前端安装发动机、变速器及散热器,车架的前部通过左、右前悬架(3、4)及簧支架安装前桥(5),车架的后部通过左、右后悬架(6、7)及簧支架安装后桥(19),其特征在于所述右纵梁(2)到车架中心线的距离小于左纵梁(1)到车架中心线的距离;左、右纵梁(1、2)均由前、中、后三段组成,左纵梁前、后体(1a、1c)均比左纵梁中体(1b)高,右纵梁前体(2a)和中体(2b)在同一高度上,并低于右纵梁后体(2c);所述左、右纵梁(1、2)的后体在同一高度上,而右纵梁前体(2a)比左纵梁前体(1a)低,并且右纵梁前体(2a)对应前桥的部位向车架中心线的方向弯曲;所述左前悬架(3)前、后端的第一簧支架(8)安装于左纵梁前体(1a)的下方,右前悬架(4)前、后端的第二簧支架(8’)安装于右纵梁前体(2a)的右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置发动机两级踏步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右纵梁前体 (2a)上平面的离地高度不大于7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前置发动机两级踏步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右纵梁前 体(2a)比左纵梁前体(Ia)低50 5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置发动机两级踏步客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纵梁前体 (Ia)的左侧以及右纵梁前体(2a)的右侧均固定有前、后边梁(9、10),同一侧的前、后边梁 (9,10)之间通过圆拱形桁架连接,并且两边前边梁的底部之间通过底架(11)连接,两边后 边梁的底部之间通过另一个底架(1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置发动机两级踏步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具有两根 左右并排布置的圆拱形框条(12),两框条之间通过短横条(13)连接,框体(12)的下端固定 在对应的边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前置发动机两级踏步客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纵梁前体 (Ia)的左侧设置左前减震器(14),该左前减震器(14)的上端通过支座与左纵梁前体(Ia) 铰接,左前减震器(14)的下端与左前悬架(3)铰接;在右纵梁(2a)的右侧设置右前减震器 (15),该右前减震器(15)的上端与支座(16)铰接,该支座(16)固定于支架(17)上,而支 架(17)与桁架固定连接,右前减震器(15)的下端与右前悬架(4)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置发动机两级踏步客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后纵梁前 体(la、2a)的底部均安装有缓冲块(18),该缓冲块(18)位于前桥(5)轴管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或4或6或7所述的前置发动机两级踏步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 左纵梁前体(Ia)分为前、后两段,左纵梁前体(Ia)的前段搭接在后段的左侧。全文摘要
一种前置发动机两级踏步客车,右纵梁到车架中心线的距离小于左纵梁到车架中心线的距离;左、右纵梁均由前、中、后三段组成,左纵梁前、后体均比左纵梁中体高,右纵梁前体和中体在同一高度上,并低于右纵梁后体;所述左、右纵梁的后体在同一高度上,而右纵梁前体比左纵梁前体低,并且右纵梁前体对应前桥的部位向车架中心线的方向弯曲;左前悬架前、后端的第一簧支架安装于左纵梁前体的下方,右前悬架前、后端的第二簧支架安装于右纵梁前体的右侧。本发明能够降低整车重心,实现前置发动机客车乘客登车两级踏步,方便了乘客上、下车,有效缩短了上、下乘客的时间在提高快速交换大容量乘客目的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整车行驶的平顺性、舒适性和稳定性。
文档编号B62D21/02GK101934820SQ20101014594
公开日2011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13日
发明者万昶, 叶成友, 杨清泉, 邓平 申请人:重庆恒通客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