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式全地形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3469阅读:5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轮式全地形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地形车,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轮式全地形车。
背景技术
全地形车是针对特殊地形研制的专用车辆,其可以在任何地形上行驶,该种车辆 的最大特点是可以在普通车辆难以机动的地形上行进。全地形车最早出现于瑞典、前苏联 等少数几个位于北半球的国家,作为一种行进于复杂地域的运载工具,能够适应这些国家 地形积雪区域大、湖泊沼泽众多的特点,不但能够跨越沟坎,行走于沼泽、沙漠、雪地,甚至 可以涉水。目前常见的全地形车有履带式全地形车和轮式全地形车两种,履带式全地形车由 于其地面力分布在与履带部分接合的整个地面上,通过能力十分优异,适用面较广。随着技 术的进步,轮式全地形车由于具备轻便、灵活、快速、舒适、噪声低等优点,也得到了飞速发 展,如2007年1月17日授权的、专利号为“ZL200520010328.8”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采 用发动机中置,变速箱分别从左右两侧通过链轮链条传动系统将动力传递到车身两侧的车 轮上,该种结构采用机械驱动及传动方式,虽然省却了车底盘部分的传动部件,但却需要增 加链轮链条机械传动,其传动不够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轮式全地形车传动不便的问题,提 供一种液压驱动的轮式全地形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轮式全地形车,包括车架、多个车轮、以及车轮 驱动装置,所述车轮驱动装置包括发动机,所述车轮驱动装置还包括液压驱动装置,所述液 压驱动装置包括与所述各车轮分别连接的多个液压马达、以及与多个液压马达连接的液压 泵,所述液压泵与所述发动机直接相连。上述的轮式全地形车,其中,所述多个车轮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悬挂与所述车架 连接。上述的轮式全地形车,其中,所述车轮为八个,其中,与位于所述车架前端的四个 车轮分别连接的所述悬挂为包括弹簧和一平行四杆机构的四连杆独立悬挂。上述的轮式全地形车,其中,所述车轮为八个,与位于所述车架后端的四个车轮分 别连接的所述悬挂包括第一杆和第二杆,所述第一杆一端与所述车轮销轴铰接、另一端与 所述车架铰接,所述第二杆一端与所述第一杆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车架铰接。上述的轮式全地形车,其中,所述液压泵包括相互同轴串联的两个轴向柱塞变量 液压泵。上述的轮式全地形车,其中,位于所述车架前端的四个车轮还分别连接有由同一 转向器控制的转向用液压缸。上述的轮式全地形车,其中,所述转向用液压缸由一转向用液压泵供油,所述转向用液压泵与所述轴向柱塞变量液压泵同轴。上述的轮式全地形车,其中,所述车架左右两侧为平面,中间阶梯下凹,下部为全 封闭结构。上述的轮式全地形车,其中,所述车架后部设置有牵引装置。上述的轮式全地形车,其中,所述液压马达为双排量液压马达。本实用新型的有益功效在于,采用发动机带动液压泵,液压泵驱动独立的与车轮 连接的液压马达来实现全地形车的行走、转向及制动,相对纯机械驱动及传动的全地形车 而言,省却了复杂的机械传动系统,不仅传动灵活,并且更为方便。并且,采用独立悬挂系统将每一车轮单独地悬挂在车架下面,能减少车身受到的 冲击,提高车轮的地面附着力,从而提高全地形车的行驶稳定性。还有,液压泵采用相互串联的两个轴向柱塞变量液压泵,可以使发动机最大可能 的工作在最佳效率区,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利用和使用寿命。另外,车架下部采用全封闭结构,可以防止泥水进入车架内部,以满足水上行驶的 要求。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 的限定。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轮式全地形车的主视图;[0021]图2为本实用新型轮式全地形车的俯视图(去掉车架)[0022]图3为前悬挂的示意图;[0023]图4为本实用新型轮式全地形车的液压系统结构框图。[0024]其中,附图标记[0025]1-车架[0026]2-车轮[0027]3_驱动装置[0028]31-发动机[0029]32-液压驱动装置[0030]321-液压马达[0031]322-液压泵[0032]3221-轴向柱塞变量液压泵[0033]41-前悬挂[0034]411-平行四杆机构[0035]4111-上悬架[0036]4112-下悬架[0037]412-弹簧[0038]42-后悬挂[0039]421-第一杆[0040]422-第二杆[0041]5-转向装置[0042]51_转向用液压缸[0043]52_转向用液压泵[0044]53-全液压转向器[0045]6-油箱[0046]7-电磁阀[0047]8-阀[0048]9-牵引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更进一步 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方案及功效,但并非作为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 制。参阅图1及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轮式全地形车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轮 式全地形车去掉车架后的俯视图。本实用新型全地形车包括车架1、多个车轮2和车轮驱动 装置3,该车采用对称布置方式,驾驶座位于车辆的前方中间,车轮2对称布置于车辆两侧, 车架后部布置有牵引装置9,以供牵引时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点在于车轮驱动装置 3采用全新的驱动方式,以下就对车轮驱动装置3进行详细介绍。结合参阅图4,车轮驱动装置3包括发动机31和液压驱动装置32,该液压驱动装 置32又包括与各车轮2分别连接的多个液压马达321及与多个液压马达321连接的液压 泵322,该液压泵322与发动机31直接相连。液压泵322包括相互同轴串联的两个轴向柱 塞变量液压泵3221,其中一个轴向柱塞变量液压泵3221采用自动控制方式,用发动机31转 速自动控制泵的排量,另一个轴向柱塞变量液压泵3221采用直接式液压控制,跟踪前一个 轴向柱塞变量液压泵3221的变量变化,这样,可以保证发动机最大可能的工作在最佳效率 区,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利用和使用寿命,扩大车辆的调速范围,并防止发动机过载而熄火。 并且,通过控制轴向柱塞变量液压泵3221上的电磁阀7可以控制整车的前进与后退。另 外,每个与车轮连接的液压马达321为双排量液压马达,通过对液压马达321排量的控制, 整车可以实现不同档位行进;为了防止各车轮打滑并能够提供最佳的车辆驱动力,以适应 不同路面的要求,通过与各液压马达321连接的阀8的调节,可以保证液压马达321在各种 负载、压力、流量等工况下以相同的速度转动。本实用新型全地形车的另一特点在于,采用独立悬挂系统将每一车轮2单独地 悬挂在车架1下面,且前部分车轮上的悬挂与后部分车轮上的悬挂采用不同的结构,具体 体现在在该实施例中,车轮为八个,其中,与位于车架1前端的四个车轮分别连接的悬挂 41 (此处叫前悬挂)为包括弹簧412、以及由上悬架4111和下悬架4112组成的平行四杆机 构411的四连杆独立悬挂(简图见图3),由于四连杆独立悬挂属于现有技术,在此就不多做 赘述;与位于车架1后端的四个车轮分别连接的悬挂42 (此处叫后悬挂)包括第一杆421 和第二杆422,该第一杆421 —端与车轮2的销轴铰接、另一端与车架2铰接,该第二杆422 一端与第一杆421铰接、另一端与也与车架2铰接,所不同的是,第一杆421、第二杆422与 车架铰接的位置不同(见图1)。[0053]同样地,以八轮全地形车为例,本实施例中,位于车架前端的四个车轮为转向轮, 该四个车轮由与其连接的转向装置5控制转向,转向装置5包括液压缸51 (由于其主要用 于控制车轮转向,也叫转向用液压缸或转向液压缸)、液压泵52(由于其主要用于控制车轮 转向,也叫转向用液压泵或转向液压泵)和全液压转向器53,前四个车轮每一车轮连接一 转向用液压缸51,该多个转向液压缸51由同一转向器53控制,每一转向用液压缸51由转 向用液压泵52供油,该转向用液压泵52与两个轴向柱塞变量液压泵3221同轴串联,这样, 全液压转向器53根据方向盘旋转方向、转动角度和速度控制流量大小和方向,转向用液压 缸51作为执行机构推动车轮转动实现整车转向。当然,此处仅仅给出的前四轮为转向轮的 例子,实际使用中,并不以此为限。为了方便轮式全地形车的通过能力,车轮的轮胎采用宽断面、低气压越野轮胎,以 增大接地面积和磨擦系数、降低单位压力。并且,多轮方式更能增加接地面积,以降低每个 轮胎的承重,只要两侧有三个轮胎得到有效支撑,全车就会处于平衡状态。进一步地,为了 满足轮式全地形车的涉水要求,本实用新型的全地形车的车架左右两侧为平面,中间阶梯 下凹,下部为全封闭结构,以防止泥水进入车架内部,从而满足车辆水上行驶的要求。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 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 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轮式全地形车,包括车架、多个车轮、以及车轮驱动装置,所述车轮驱动装置包括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驱动装置还包括液压驱动装置,所述液压驱动装置包括与所述各车轮分别连接的多个液压马达、以及与多个液压马达连接的液压泵,所述液压泵与所述发动机直接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式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车轮分别通过各自对 应的悬挂与所述车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式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为八个,其中,与位于 所述车架前端的四个车轮分别连接的所述悬挂为包括弹簧和一平行四杆机构的四连杆独 立悬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式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为八个,其中,与位于 所述车架后端的四个车轮分别连接的所述悬挂包括第一杆和第二杆,所述第一杆一端与所 述车轮销轴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车架铰接,所述第二杆一端与所述第一杆铰接、另一端与所 述车架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轮式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泵包括相互同轴串 联的两个轴向柱塞变量液压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式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车架前端的四个车轮 还分别连接有由同一转向器控制的转向用液压缸。
7.根据权利6所述的轮式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用液压缸由一转向用液压 泵供油,所述转向用液压泵与所述轴向柱塞变量液压泵同轴。
8.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轮式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左右两侧为平 面,中间阶梯下凹,下部为全封闭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轮式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后部设置有牵引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轮式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马达为双排 量液压马达。
专利摘要一种轮式全地形车,包括车架、多个车轮、以及车轮驱动装置,所述车轮驱动装置包括发动机和液压驱动装置,所述液压驱动装置包括与所述各车轮分别连接的多个液压马达、以及与多个液压马达连接的液压泵,所述液压泵与所述发动机直接相连。本实用新型采用发动机带动液压泵,液压泵驱动独立的与车轮连接的液压马达来实现全地形车的行走、转向及制动,相对纯机械驱动及传动的全地形车而言,其传动更为灵活方便。
文档编号B62D61/00GK201677947SQ201020141970
公开日2010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4日
发明者何岳, 王志, 王秋童, 种洋 申请人: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