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轮拖总装线的卡放式接车下线台板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7390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轮拖总装线的卡放式接车下线台板总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轮拖总装线的卡放式接车下线 台板总成。
背景技术
轮式拖拉机,简称为轮拖。在我国,轮拖总装线大多采用板式输送链形式,并在其 输送链板上,设置有若干组固定支架,用于支撑若干台处于不同装配过程中的轮式拖拉机。 然而,随着市场的需求变化及技术发展,轮拖的机型品种也在日趋增多,这使得在一条轮拖 总装线上共线完成装配作业,出现困难,其突出的问题是原有与轮拖总装线配套使用的“接 车下线装置”,已不能适应各种机型品种轮拖总装完成后的接车下线需要,并且严重障碍了 生产的正常进行。由图1、图2知,操作输送链电控柜3a,驱动装置3d驱动板式输送链3沿ω方向 运行,可使得待下线的大型轮拖4、小型轮拖5及随后陆续装配完成的各种待下线轮拖,沿 着L方向运行,并通过前固定支架北、后固定支架3c的倾转拨动力,依序将其上轮拖推上 接车下线装置2上,随后,人工将其推下,行至加油加水工位1。在板式输送链3上的边移 动、边装配的各种轮拖,由于机型品种大小不一,轮拖轮胎的最低点至顶面链板的高度值也 不一致。h为接车下线装置高度,Ii1为大型轮拖的轮胎最低点至顶面链板高度,且Ii1 < h ; h2为小型轮拖的轮胎最低点至顶面链板高度,且Ii2 > h,即Ill < h < Iv上述说明大型轮拖4可视为轮拖总装线上所需装配的最大机型轮拖,小型轮拖5 可视为其上所需装配的最小机型轮拖。上述配用“接车下线装置”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点1)由于装置不具备“平升平降”功能,因而,当Ii1 < h时,如将大型轮拖4推上装 置,需增大板式输送链3的驱动力,这样,易使板式输送链3出现过载故障;当Ii2 > h时,如 将小型轮拖5推上装置,由于存有落差,易使得前固定支架3a在沿ω方向转动时,与小型 轮拖的前桥横梁干涉,出现卡蹩故障。2)由于装置不具备“台面倾转”功能,不能使其台面形成下滑坡度,使得其上的轮 拖不能够依其自身重力滚动下滑下线,反而还需人工将其推下,行至加油加水工位1,这样 做,不仅费力费时,而且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其接车下线装置应具备“平升平降”和“台面倾转”的功能, 然而,作为一台可平升、可平降、可倾转的全新接车下线装置来讲,虽然,其组成部分可以包 括驱动部件(如电机)、传动部件(如机械或液压或气动传动)、执行部件和控制系统,但是, 其中的执行部件——接车下线台板总成部件,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关键部件,该部件的 技术方案的可行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全新的接车下线装置的功能实现,以及装置全新研究 的成败,为此,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0009]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轮拖总装线的卡放式接车下线台板总成,不 仅可使其总成台面依据需要,在外部传递的驱动力作用下,可平升、可平降、可倾转,而且其 总成结构新颖,构思独特,实用可靠,易于制作,便于维护,且具有可推广的价值。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轮拖总装线的卡放式接车下线台板总成,包括辅助台板组件、主台板组 件、顶升辊轮组件、“ JI ”形限位座组件、凹形限位座组件;所述主台板组件的左端设置的辅 助台板组件为铰接合页式转动连接;主台板组件左下端设置的两个“ η ”形限位座组件,右 下端设置的两个“倒置”的凹形限位座组件,作为主台板组件下端的四个支点;Ll为两个 “ JI ”形限位座组件支点间的距离尺寸;L2为两个凹形限位座组件间的支点距离尺寸;L3为 “ JI ”形限位座组件与凹形限位座组件支点间的距离尺寸;两个“ η ”形限位座组件“卡放” 在位于主台板组件左下端的两个顶升辊轮组件的辊轮上;两个“倒置”的凹形限位座组件 “卡放”在位于主台板组件右下端的另两个顶升辊轮组件的辊轮上。所述的用于轮拖总装线的卡放式接车下线台板总成,所述辅助台板组件,包括三 块支撑垫板、辅助台板台体;所述辅助台板台体的焊合框架上焊接有圆钢、钢板和两个带孔 的单耳座;两个单耳座与主台板组件铰接合页式连接。所述的用于轮拖总装线的卡放式接车下线台板总成,所述主台板组件,包括销 轴、主台板台体和开口销;所述主台板台体上设置有两个双耳座、两个前连接板、两个后连 接板和台体面板;位于主台板台体左端的两个双耳座,与前述的两个单耳座一起,通过两根 销轴和两个开口销,将辅助台板台体与主台板台体实施铰接合页式转动连接;位于主台板 台体左下端设置的两个前连接板,分别用于紧固连接两个“ η ”形限位座组件,形成两个支 点;位于主台板台体右下端设置的两个后连接板,分别用于紧固连接两个凹形限位座组件, 形成另外两个支点;主台板台体还开有一个凹口,凹口长为L4,宽为L5,设置凹口的目的是 为了方便板式输送链上的前固定支架、后固定支架沿着ω方向运行时,顺利通过;%为主 台板台体的高度。所述的用于轮拖总装线的卡放式接车下线台板总成,所述顶升辊轮组件,包括支 承轴、辊轮、支承座、四个连接螺栓、限位螺栓;其中,支承座为一焊合件,其上设置有两块相 互平行的支承座耳板;支承轴穿入支承座耳板的孔内,并将辊轮置于两块支承座耳板的中 间,为防止支承轴脱落,在支承轴的一侧设置有一个限位螺栓;辊轮内孔与支承轴的轴颈为 间隙配合,且应转动灵活;支承座与外部传递动力的传动部件连接,系通过四个连接螺栓予 以实施。所述的用于轮拖总装线的卡放式接车下线台板总成,所述“ π ”形限位座组件,包 括连接螺栓、单边限位座、底板、压座螺栓;其中,八个压座螺栓分别将两个单边限位座紧 固连接在底板上,且两个单边限位座之间的间距尺寸L6大于辊轮的外径Φ尺寸,其单边间 隙控制在2-10mm之间;四个连接螺栓系用于将底板连接紧固到位于主台板台体左下端设 置的两个前连接板上。所述的用于轮拖总装线的卡放式接车下线台板总成,所述凹形限位座组件,包括 凹形限位板、压板螺栓;在凹形限位板上开有一个长凹槽,其凹槽宽度L8大于辊轮的轴向 尺寸L7,单边间隙控制在5-25mm之间;四个压板螺栓系用于将凹形限位板连接紧固到位于 主台板台体右下端设置的两个后连接板上。[0017]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可达到以下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所述卡放式接车下线台板总成,可随同所配用的驱动部件、传动部 件和控制系统一起,依据轮拖总装线接车下线的需要,实现接车台面的“平升平降”或“台 面倾转”,不仅适应不同机型轮拖总装后的自动随线上台需要,无驱动过载或卡蹩现象发 生,而且可使其上的轮拖,在其“台面倾转”的过程中,能够依据自身重力顺坡滚动下滑下 线,且无需再用人工奋力推送下线;2、本实用新型所述卡放式接车下线台板总成,结构新颖,构思独特,其突出点在 于在主台板组件左下端设置有两个“ η ”形限位座组件,右下端设置有两个“倒置”的凹形 限位座组件,且“卡放”在四个顶升辊轮组件的辊轮上,而非采用传统的铰接合页方式联接, 实用可靠,易于制作,便于维护;3、本实用新型所述卡放式接车下线台板总成,结构简单,实用可靠,不仅可解决不 同机型轮拖共线装配时的接车下线难题,而且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具有可推广的价值。

图1为带原接车下线装置的轮拖总装线俯视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卡放式接车下线台板总成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M向视图;图5为图3的I 1局部放大视图;图6为图3的I 2局部放大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辅助台板组件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N向局部视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主台板组件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的P向视图;图11为图10的I 3局部放大视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顶升辊轮组件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2的Q向视图;图14为图12的R向视图;图15为本实用新型“ π ”形限位座组件结构示意图;图16为图15的S向视图;图17为图15的T向视图;图18为本实用新型凹形限位座组件结构示意图;图19为图18的U向视图;图20为图18的V向视图;图21为本实用新型配备卡放式接车台板总成的轮拖总装线俯视示意图;图22为图21的B - B视图;图23为图22的C - C视图;图24为图22的D - D视图;图25为本实用新型卡放式接车下线台板总成工作示意图之一;[0046]图沈为本实用新型卡放式接车下线台板总成工作示意图之二 ;图27为本实用新型卡放式接车下线台板总成工作示意图之三;图观为本实用新型卡放式接车下线台板总成工作示意图之四。图中1、加油加水工位;2、接车下线装置;3、板式输送链;3a、输送链电控柜;3b、 前固定支架;3c、后固定支架;3d、驱动装置;4、大型轮拖;5、小型轮拖;6、辅助台板组件; 7、主台板组件;8、顶升辊轮组件;9、“ π ”形限位座组件;10、凹形限位座组件;11、支撑垫 板;12、辅助台板台体;12a、圆钢;12b、钢板;12c、单耳座;13、销轴;14、主台板台体;14a、 双耳座;14b、前连接板;14c、后连接板;14d、台体面板;15、开口销;16、支承轴;17、辊轮; 18、支承座;18a、支承座耳板;19.连接螺栓;20、限位螺栓;21、连接螺栓;22、单边限位座; 23、底板;24、压座螺栓;25、凹形限位板;26、压板螺栓;27、接车下线装置用电控柜;28“置 中型”升降辅助支撑装置;观3、1#带导向顶杆组件;29、换向机构组件J9a、连接轴;30、1# 支撑台;31、1#蜗轮丝杠升降机;32、1#制动电机;33、2#制动电机;34、2#支撑台;35、2#蜗轮 丝杠升降机;36、“置右型”升降辅助支撑装置;36^2#带导向顶杆组件;37、3#支撑台;38、 3#蜗轮丝杠升降机;39、3#制动电机;40、“置左型”升降辅助支撑装置;40a、3#带导向顶杆组 件;41、预埋钢板;33/39、2#制动电机/3#制动电机;36a/40a、2#带导向顶杆组件/3#带导向 顶杆组件。另图中L、拖拉机总装行走方向;Li、两个“ π ”形限位座组件支点间距离尺寸; L2、两个凹形限位座组件支点间距离尺寸;L3、“ π ”形限位座组件与凹形限位座组件支点间 距离尺寸;L4、主台板台体凹口长;L5、主台板台体凹口宽;L6、两个单边限位座之间的间 距尺寸;L7、辊轮轴向尺寸;L8、凹槽限位板凹槽宽度;ω、输送链板运行方向;h、原接车下 线台板高度;Iitl、主台板台体高度九、大型轮拖轮胎最低点至顶面链板高度;h2、小型轮拖 轮胎最低点至顶面链板高度;β、向上转动方向;Y、向下转动方向;J、直线升起方向;K、直 线降落方向;Φ、辊轮17的外径尺寸。编号说明图25、图26、图27中的“33/39”编号,表示分别设置有一个2#制动 电机和一个3#制动电机,其中2#制动电机在前,3#制动电机在后,因视图重合,故此说明;同 理,图中“36a/40a ”编号,表明分别设置有一个2#带导向顶杆组件在前和一个3#带导向顶 杆组件在后,同样因视图重合,故此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更详细的解释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下面的 实施例,公开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一切变化和改进。由图3、图4、图5、图6知,一种用于轮拖总装线的卡放式接车下线台板总成,包括 辅助台板组件6、主台板组件7、四个顶升辊轮组件8、两个“ π ”形限位座组件9、两个凹形 限位座组件10 ;主台板组件7的左端设置有辅助台板组件6,且为铰接合页式可转动连接; 主台板组件7左下端设置连接有两个“ π ”形限位座组件9,右下端设置有两个“倒置”的凹 形限位座组件10,作为主台板组件7下端的四个支点;Ll为两个“ π ”形限位座组件支点间 的距离尺寸;L2为两个凹形限位座组件支点间的距离尺寸;L3为“ π ”形限位座组件与凹形 限位座组件支点间的距离尺寸;两个“ η ”形限位座组件9,“卡放”在位于主台板组件7左 下端的两个顶升辊轮组件8的辊轮上;两个“倒置”的凹形限位座组件10,“卡放”在位于主
7台板组件7右下端的另外两个顶升辊轮组件8的辊轮上。由图7、图8知,由上所述的辅助台板组件6,包括三块支撑垫板11、辅助台板台 体12 ;其中,在辅助台板台体12的焊合框架上焊接有圆钢12a、钢板12b和两个带孔的单耳 座12c ;两个单耳座12c可用于与主台板组件7实施铰接合页式连接。由图9、图10、图11知,由上所述的主台板组件7,包括两根销轴13、主台板台体 14和两个开口销15 ;其中,在主台板台体14上设置有两个双耳座14a、两个前连接板14b、 两个后连接板14c和台体面板14d ;位于主台板台体14左端的两个双耳座14a,与前述的两 个单耳座12c —起,通过两根销轴13和两个开口销15,将辅助台板台体12与主台板台体 14实施铰接合页式可转动连接;位于主台板台体14左下端设置的两个前连接板14b,分别 用于紧固连接两个“ η ”形限位座组件9,形成两个支点;位于主台板台体14右下端设置的 两个后连接板14c,分别用于紧固连接两个凹形限位座组件10,形成另外两个支点;主台板 台体14还开有一个凹口,凹口长为L4,宽为L5,设置凹口的目的是为了方便板式输送链3 上的前固定支架北、后固定支架3c沿着ω方向运行时,顺利通过;另外,ho为主台板台体 的高度。由图12、图13、图14知,由上所述的顶升辊轮组件8,包括支承轴16、辊轮17、支 承座18、四个连接螺栓19、限位螺栓20 ;其中,支承座18为一焊合件,其上设置有两块相互 平行的支承座耳板18a ;支承轴16穿入支承座耳板18a的孔内,并将辊轮17置于两块支承 座耳板18a的中间,另外,为防止支承轴16脱落,在支承轴16的一侧设置有一个限位螺栓 20 ;辊轮17内孔与支承轴16的轴颈为间隙配合,且应转动灵活;支承座18与外部传递动力 的传动部件连接,系通过四个连接螺栓19予以实施。由图15、图16、图17知,由上所述的“ π ”形限位座组件9,包括四个连接螺栓21、 两个单边限位座22、底板23、8个压座螺栓M ;其中,8个压座螺栓M分别将两个单边限位 座22紧固连接在底板23上,且两个单边限位座之间的间距尺寸L6,大于辊轮17的外径尺 寸φ,其单边间隙控制在2-10mm之间;四个连接螺栓21,系用于将底板23连接紧固到位于 主台板台体14左下端设置的两个前连接板14b上。由图18、图19、图20知,由上所述的凹形限位座组件10,包括凹形限位板25、四 个压板螺栓沈;在凹形限位板25上开有一个长凹槽,其凹槽宽度L8,大于辊轮17的轴向尺 寸L7,单边间隙控制在5-25mm之间;四个压板螺栓沈系用于将凹形限位板25,连接紧固到 位于主台板台体14右下端设置的两个后连接板Hc上。结合图21、图22、图23、图M,说明一种用于轮拖总装线的卡放式接车下线台板总 成的配用方法,包括1)选择确定执行部件的安放位置及相关尺寸,并完成其总成制作;a、依据轮拖总装线情况,将主台板组件7的凹口端,安放在靠近板式输送链3的一 端,这样有利于板式输送链3上的前固定支架北和后固定支架3c在沿ω方向转动时,能 够顺利通行;b、依据轮拖总装线和需接车下线大型轮拖4情况,确定主台板组件7下端连接板 间的支点间距尺寸Li、L2、L3,以及主台板台体14凹口尺寸L4、L5 ;C、依据卡放式接车下线台板总成的组成及所需相关尺寸,完成其总成制作;2)选择确定传动部件类型,并完成其部件的制作;[0065]依据卡放式接车下线台板总成下端设置的四个顶升辊轮组件8,其传动部件类型, 可选择气动传动、或液压传动、或机械传动,在此,选择确定为机械传动,如确定蜗杆丝杠升 降传动,其传动部件的具体组成,分别如下a、主台板组件7左下端两个“ π ”形限位座组件9,所需的传动部件组成包括两 个“置中型”升降辅助支撑装置观、换向机构组件29、1#支撑台30、两个1#蜗轮丝杠升降机 31 ;其中两个1#带导向顶杆组件的下端分别连接1#蜗轮丝杠升降机31,上端则专项设 置与两个顶升辊轮组件8中的支承座18连接;两根连接轴^a,分别与换向机构组件四的 输出端和两个1#蜗轮丝杠升降机31的输入端连接,用以传递动力;b、主台板组件7右下端两个凹形限位座组件10,所需的传动部件组成包括2#支 撑台34、2#蜗轮丝杠升降机35、“置右型”升降辅助支撑装置36、3#支撑台37、3#蜗轮丝杠 升降机38、3#制动电机39、“置左型”升降辅助支撑装置40 ;其中,2#带导向顶杆组件36a的 下端分别连接2#蜗轮丝杠升降机36,上端则专项设置与一个顶升辊轮组件8中的支承座18 连接;3#带导向顶杆组件40a的下端分别连接3#蜗轮丝杠升降机40,上端则专项设置与另 一个顶升辊轮组件8中的支承座18连接;说明之一由图22、图23知,图中换向机构组件四的作用,是为了达到由一个1# 制动电机32输出的一个动力,可以换向,分别向两个位于“置中型”升降辅助支撑装置观 上的1#蜗轮丝杠升降机31上输入两个动力的目的。说明之二 图中“置中型”升降辅助支撑装置洲,是指1#带导向顶杆组件的轴 心线位于升降辅助支撑装置上的中间位置,即“置中”位置,如图23所示;图中“置右型”升 降辅助支撑装置36,是指2#带导向顶杆组件36a的轴心线位于升降辅助支撑装置上的偏右 位置,即“置右”位置,如图M所示(从视图的背面往外看,为‘置右’位置);图中“置左型” 升降辅助支撑装置40,是指3#带导向顶杆组件40a的轴心线位于升降辅助支撑装置上的偏 左位置,即“置左”位置,如图M所示(从视图的背面往外看,为‘置左’位置)。3)选择确定驱动部件数量、类型,并完成其选购;依据在卡放式接车下线台板总成上所配的传动类型情况,选择确定驱动部件的电 机数量和种类。即为方便升降过程中的控制,在此选择有三台制动电机,分别为1#制动电 机32、2#制动电机33、3#制动电机39 ;4)选择确定控制系统的功能,并完成电控柜制作;即在接车下线装置用电控柜27上,设置有以下三种基本操作形式a.同升/同降功能,即1#制动电机32、2#制动电机33、3#制动电机39,可同时启 动,可同时驱动两个1#带导向顶杆组件、一个2#带导向顶杆组件36a、一个3#带导向顶 杆组件40a —起联动,或升或降,迫使主台板组件7下的四个顶升辊轮组件8,一起联动,从 而实现接车台面的“平升平降”功能;b.左升/左降功能,即1#制动电机32启动,可同时驱动两个1#带导向顶杆组件 28a—起联动,或升或降,迫使主台板组件7的左下端设置的两个顶升辊轮组件8—起联动, 而右下端设置的两个顶升辊轮组件8却静止不动,从而可实现接车台面以右下端设置的两 个顶升辊轮组件8中的辊轮为支点,实施倾转;c.右升/右降功能,即2#制动电机33、3#制动电机39,同时启动,可同时驱动一 个2#带导向顶杆组件36a、一个3#带导向顶杆组件40a —起联动,或升或降,迫使主台板组件7的右下端设置的两个顶升辊轮组件8 —起联动,而左下端设置的两个顶升辊轮组件8 却静止不动,从而可实现接车台面以左下端设置的两个顶升辊轮组件8中的辊轮为支点, 实施倾转;5)依据传动部件的选定情况,事先对地基实施相应处理,其中包括一些紧固连接 用的预埋钢板41的预埋;6)用起重机械将已确定的驱动电机、传动部件,吊入已实施处理完毕的地基基础 之中,并逐个安装、找正、找平就位;7)将已制作完毕的接车下线装置用电控柜27,安放在输送链电控柜3a旁边,便于 操作者操作,并完成生产现场的电气接线;8)将四个顶升辊轮组件8,分别安装在上述两个1#带导向顶杆组件^a、一个2#带 导向顶杆组件36a、一个3#带导向顶杆组件40a上端,并紧固连接;9)将主台板组件7下端两个“ π ”形限位座组件9、两个凹形限位座组件10,分别 “卡放”在已经安装在上述传动部件顶升组件上的四个顶升辊轮组件8上的辊轮上;10)在主台板组件7的左端安装辅助台板组件6,并将其组件中的三块支撑垫板 11,固联在靠近加油加水工位1 一端的地面上;11)进行现场调试,完成后,将上述承放传动部件和驱动部件的1#支撑台30、2#支 撑台34、3#支撑台37的12个地脚,分别焊连在12块预埋钢板41上,至此,全部完成卡放 式接车下线台板总成的配用工作,并可随其所配用的驱动部件、传动部件和控制系统一起, 投入正常的使用。下面,给出一种用于轮拖总装线的卡放式接车下线台板总成的配用后实施例,进 一步说明其接车下线台板总成的台面可以依据其需要,在外部传递的驱动力作用下,可平 升、可平降、可倾转的功能。由图25、图26、图27、图观并结合图21知,卡放式接车下线台板总成已安放在加 油加水工位1和板式输送链3之间,且其所选择配用的传动部件、驱动部件及控制系统均已 安放、调试到位,并已处于生产运行状态。实施例1,大型轮拖4接车下线实施例,步骤如下1)平升平降对齐接车操作。结合图21、图25知,位于接车下线装置用电控柜27旁 的操作者,目测待下线的大型轮拖4的轮胎最低点至顶面链板的高度Ii1 (主台板组件7中 的主台板台体高度h小于M,启用“同升”或“同降”功能,促使接车台面或升或降,设法与 Ii1对齐,等高一致;2)接车台面倾转下线操作。结合图21、图沈知,大型轮拖4在板式输送链3的驱 动作用下,自动随线登上卡放式接车下线台板总成的台面后,操作者启用“右升”功能,2#制 动电机33、3#制动电机39,同时启动,驱动2#带导向顶杆组件36a、3#带导向顶杆组件40a 及其上的两个顶升辊轮组件8 —起联动沿J向直线上升,从而可使得主台板组件7左下端 设置的两个顶升辊轮组件8中的辊轮为支点,沿β向倾转,并带动辅助台板组件6转动,迫 使其上的大型轮拖4能够依其自身重力轻松滚动下滑下线;3)接车台面回转找平操作。当大型轮拖4下线后,操作者启用“后降”功能,即使 2#制动电机33、3#制动电机39,同时反向启动,带动2#带导向顶杆组件36a、3#带导向顶杆 组件40a及其上的两个顶升辊轮组件8—起联动下降,沿反β向倾转,直至主台板组件7恢复到原有水平位置为止,为进入下一接车下线循环作好准备。 实施例2,小型轮拖5接车下线实施例,步骤如下 1)平升平降对齐接车操作。结合图21、图27知,位于接车下线装置用电控柜27旁 的操作者,目测待下线的小型轮拖5的轮胎最低点至顶面链板的高度Ii2 (主台板组件7中 的主台板台体高度h小于M,启用“同升”或“同降”功能,促使接车台面或升或降,设法与 Ii2对齐,等高一致;2)接车台面倾转下线操作。结合图21、图观知,小型轮拖5在板式输送链3驱动 作用下,自动随线登上卡放式接车下线台板总成的台面后,操作者启用“左降”功能,1#制动 电机32反向启动,带动两个1#带导向顶杆组件28a及其上的两个顶升辊轮组件8 一起沿 K向下降,从而可使得主台板组件7以右下端设置的两个顶升辊轮组件8中的辊轮为支点, 沿Y向倾转,并带动辅助台板组件6转动,迫使其上的小型轮拖5能够依其自身重力轻松 滚动下滑下线;3)接车台面回转找平操作。当小型轮拖5下线后,操作者启用“前升”功能,即使 1#制动电机32启动,驱动两个1#带导向顶杆组件28a及其上的两个顶升辊轮组件8 一起 联动上升,沿反Y向倾转,直至主台板组件7恢复到原有水平位置为止,为进入下一接车下 线循环作好准备。实施例3,中型轮拖接车下线实施例。本发明中所述的中型轮拖,泛指介于大型轮拖4与小型轮拖5之间的一些总装后 的待下线轮拖机型,其轮拖的轮胎最低点至顶面链板的高度值系介于h和Ii2之间。若待下线的中型轮拖的轮胎最低点至顶面链板高度值向下偏靠,与Ii1值相近,其 接车下线方法同实施例1 ;若待下线的中型轮拖的轮胎最低点至顶面链板高度值向上偏靠,与Ii2相近,其接 车下线方法同实施例2 ;若待下线的中型轮拖的轮胎最低点至顶面链板高度值,与Ii2值、h2值均不相近,位 于居中值的附近,即(h2- hi)/2值的附近或等同,则可按以下方法实施,步骤如下1)平升平降对齐接车操作。位于接车下线装置用电控柜27旁的操作者,目测待下 线的中型轮拖的轮胎最低点至顶面链板的高度值,启用“同升”或“同降”功能,促使总成上 的接车台面或升或降,设法与其高度值对齐,等高一致;2)接车台面倾转下线操作。操作者可组合启用“前降”功能和“后升”功能。或先 启用“前降”功能、后启用“后升”功能,或先启用“后升”功能、后启用“前降”功能,以保证 接车台面的倾转到位,迫使其上的中型轮拖能够依其自身重力轻松滚动下滑下线;3)接车台面回转找平操作。当中型轮拖下线后,或启用“前升”功能,使接车台面 沿反Y方向倾转,或启用“后降”功能,使接车台面沿反β方向倾转,从而使得刚刚实施倾 转的主台板组件7的接车台面,恢复到原有的水平位置,为进入下一接车下线的工作循环 作好准备。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轮拖总装线的卡放式接车下线台板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辅助台板组 件(6)、主台板组件(7)、顶升辊轮组件(8)、“ π ”形限位座组件(9)、凹形限位座组件(10); 所述主台板组件(7)的左端设置的辅助台板组件(6)为铰接合页式转动连接;主台板组件 (7)左下端设置的两个“ π ”形限位座组件(9),右下端设置的两个“倒置”的凹形限位座组 件(10),作为主台板组件(7)下端的四个支点;两个“ π ”形限位座组件(9) “卡放”在位于 主台板组件(7)左下端的两个顶升辊轮组件(8)的辊轮(17)上;两个“倒置”的凹形限位座 组件(10) “卡放”在位于主台板组件(7)右下端的另外两个顶升辊轮组件(8)的辊轮(17) 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轮拖总装线的卡放式接车下线台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 述辅助台板组件(6),包括支撑垫板(11)、辅助台板台体(12);所述辅助台板台体(12)的 焊合框架上焊接有圆钢(12a)、钢板(12b)和两个带孔的单耳座(12c);两个单耳座与主台 板组件(7)铰接合页式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轮拖总装线的卡放式接车下线台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 述主台板组件(7),包括销轴(13)、主台板台体(14)和开口销(15);所述主台板台体(14) 上设置有两个双耳座(14a)、两个前连接板(14b)、两个后连接板(14c)和台体面板(14d); 位于主台板台体(14)左端的两个双耳座(1 )与两个单耳座(12c) —起,通过两根销轴 (13)和两个开口销(15),将辅助台板台体(12)与主台板台体(14)实施铰接合页式转动 连接;位于主台板台体(14)左下端设置的两个前连接板(14b),分别用于紧固连接两个 “ JI ”形限位座组件(9),形成两个支点;位于主台板台体(14)右下端设置的两个后连接板 (14c),分别用于紧固连接两个凹形限位座组件(10),形成另外两个支点;主台板台体(14) 还设置有方便板式输送链(3)上的前固定支架(3b)、后固定支架(3c)沿着ω方向运行时 顺利通过的一个凹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轮拖总装线的卡放式接车下线台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 述顶升辊轮组件(8),包括支承轴(16)、辊轮(17)、支承座(18)、连接螺栓(19)、限位螺栓 (20);所述支承座(18)为一焊合件,其上设置有两块相互平行的支承座耳板(18a);支承轴 (16)穿入支承座耳板(18a)的孔内,并将辊轮(17)置于两块支承座耳板(18a)的中间;在 支承轴(16)的一侧设置有防止支承轴(16)脱落的一个限位螺栓(20);辊轮(17)内孔与支 承轴(16)的轴颈为转动灵活的间隙配合;支承座(18)通过四个连接螺栓(19)与外部传递 动力的传动部件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轮拖总装线的卡放式接车下线台板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沉”形限位座组件(9),包括连接螺栓(21)、单边限位座(22)、底板(23)、压座螺栓 (24);所述八个压座螺栓(24)分别将两个单边限位座(22)紧固连接在底板(23)上,且两个 单边限位座(22)之间的间距尺寸L6大于辊轮(17)的外径Φ尺寸,单边间隙控制在2-10mm 之间;所述底板(23)通过四个连接螺栓(21)紧固到位于主台板台体(14)左下端设置的两 个前连接板(14b)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轮拖总装线的卡放式接车下线台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 述凹形限位座组件(10),包括凹形限位板(25)、压板螺栓(26);在凹形限位板(25)上设 置有一个长凹槽,凹槽宽度L8大于辊轮(17)的轴向尺寸L7,单边间隙控制在5-25mm之间; 凹形限位板(25)通过四个压板螺栓(26)紧固到位于主台板台体(14)右下端设置的两个后连接板(14c)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制造领域,涉及用于轮拖总装线的卡放式接车下线台板总成,包括辅助台板组件、主台板组件、顶升辊轮组件、“π”形限位座组件、凹形限位座组件,其中,所述主台板组件左下端连接两个“π”形限位座组件,且“卡放”在位于主台板组件左下端的两个顶升辊轮组件辊轮上,右下端连接两个“倒置”凹形限位座组件,且“卡放”在位于主台板组件右下端的两个顶升辊轮组件辊轮上。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与轮拖总装线上的接车下线设备中的驱动部分、传动部分、控制系统配套使用,可实现其接车台面的“平升平降”或“倾转”,满足轮拖总装线上总装后的轮拖自动随线上台及顺坡下滑下线的需要,且结构新颖,构思合理,实用可靠,易于实施。
文档编号B62D65/18GK201914351SQ201020627449
公开日2011年8月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26日
发明者吴志刚, 周存堂, 李晔辉, 段华荣, 王建明, 王智红, 王海平, 贾天义 申请人: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