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悬置稳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8059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后悬置稳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稳定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后悬置稳定装置。
背景技术
卡车驾驶室悬浮式后悬置一般分为上、下两部分,上端与驾驶室相连,下端与底盘 车架相连。驾驶室悬置上、下两部分通过弹簧及减振器连接,但螺旋弹簧竖直布置,只能承 受垂直方向载荷,因此,在车辆行使的转向过程中,由于受离心力的作用,驾驶室会产生绕 车身坐标系Z轴的旋转,即驾驶室会产生相对车架的横摆现象,俗称甩尾。这种横摆现象是 不仅降低了车辆的舒适性、驾驶的平顺性,还影响了驾驶室本体的使用寿命,因此需要对驾 驶室的横摆进行抑制或限制。现有结构为单边稳定拉杆结构形式,这种结构只能起到对悬 置上下两部分左、右限位的作用,单边稳定杆还具有限位不稳定、受力不均、构件易损坏等 问题。同时这种结构对上下限位,尤其是向上的限位作用非常小。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悬置稳定装置,既能够 限制驾驶室的左右横摆,还能对驾驶室悬置的上下运动有一定的限位作用,进而使其在驾 驶过程中保持平衡、稳定。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后悬置稳定装置,包括后悬置上框、后悬置 下框,还包括一第一稳定杆和一第二稳定杆;所述第一稳定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后悬置上框 和后悬置下框旋转连接;所述第二稳定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后悬置上框和后悬置下框旋转 连接;所述第一稳定杆与第二稳定杆对称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后悬置下框相对的两侧上分别开设有相对称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 孔;所述第一稳定杆穿过第一通孔与所述后悬置上框和后悬置下框旋转连接;所述第二稳 定杆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后悬置上框和后悬置下框旋转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后悬置上框上对称固定设置有第一上支架和第二上支架;所述后 悬置下框上对称固定设置有第一下支架和第二下支架;所述第一稳定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 第一上支架和第一下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稳定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上支架和第二 下支架转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稳定杆和第二稳定杆的两端设有衬套。进一步地,所述衬套为橡胶衬套或聚氨酯衬套。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后悬置稳定装置不仅能够限制驾驶室的左右横摆,还能够对 驾驶室悬置的上下运动有一定的限位作用,进而使其在驾驶过程中保持平衡、稳定,提高车 辆的舒适性、驾驶的平顺性以及驾驶室本体的使用寿命。

图1为本实用新型后悬置稳定装置主视图;[0011]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后悬置稳定装置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稳定杆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 的限定。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后悬置稳定装置包括后悬置上框1、后悬置下框2、两个 上支架3、两个下支架4和两个稳定杆5,其中两个上支架3分别对称固定连接于后悬置上 框1上,两个下支架4分别对称固定连接于后悬置下框2上。后悬置下框2的两侧部相对 位置处分别开设有一通孔8,两个稳定杆5分别穿过通孔8与其中一侧相对应的上支架3和 下支架4旋转连接。后悬置上框1和后悬置下框2通过两侧的螺旋弹簧6和减震器7连接,因此在车 辆正常直线行驶过程中,悬置系统只有垂直方向的运动,后悬置上框1和后悬置下框2之间 的上下相对运动主要由螺旋弹簧6和减震器7来限制和调整,而后悬置稳定装置只是单纯 的作旋转运动或在垂直方向上仅起辅助作用。车辆在转向时受离心力的作用,或车轮单边跳动时,驾驶室产生相对车架的横摆 现象,即驾驶室悬置上框相对下框在左右方向产生横向运动。此时后悬置稳定装置发挥横 向稳定作用,即通过两侧对称设置的稳定杆5抑制后悬置上框1和后悬置下框2的左右大 幅横向相对运动,进而抑制驾驶室产生较大幅值的横摆现象。当然,稳定杆5对后悬置上框 1和后悬置下框2之间的上下相对运动也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后悬置稳定装置中稳定杆5的对称设置相对于稳定杆的单边设置来说,进一步抑 制了转向过程中驾驶室的横摆现象,而且其抑制横摆的功能更加稳定。除此之外,后悬置稳 定装置的受力均勻合理,不易产生损坏。此外,通孔8还可以对稳定杆5起到一定的限位和 支撑作用。如图3所示,稳定杆5的两端设有衬套9,通过衬套9分别与上支架3和下支架4 转动连接。稳定杆5两端橡胶衬套9能够缓冲稳定杆5受到的冲击力,且衬套9的变形可 以耦合后悬置上框1和后悬置下框2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跳动时由稳定杆5横向运动产生的 变形。衬套9可以为橡胶衬套或聚氨酯衬套。当然,后悬置稳定装置中的稳定杆5可以相应的变形,即可不通过支架,而直接对 称的旋转连接在后悬置上框1和后悬置下框2之间。同样的,在后悬置下框2的相对应两 侧上也可以不开设有通孔8,而将两稳定杆5分别可旋转的连接在后悬置上框1的下端面和 后悬置下框2的上端面之间,且两稳定杆5对称成V字形设置。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 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 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后悬置稳定装置,包括后悬置上框、后悬置下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一稳 定杆和一第二稳定杆;所述第一稳定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后悬置上框和后悬置下框旋转连 接;所述第二稳定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后悬置上框和后悬置下框旋转连接;所述第一稳定 杆与第二稳定杆对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悬置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悬置下框相对的两侧 上分别开设有相对称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稳定杆穿过第一通孔与所述后悬置 上框和后悬置下框旋转连接;所述第二稳定杆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后悬置上框和后悬 置下框旋转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后悬置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悬置上框上对称固 定设置有第一上支架和第二上支架;所述后悬置下框上对称固定设置有第一下支架和第二 下支架;所述第一稳定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上支架和第一下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 稳定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上支架和第二下支架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悬置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稳定杆和第二稳定 杆的两端设有衬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悬置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为橡胶衬套或聚氨 酯衬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后悬置稳定装置,包括后悬置上框、后悬置下框,还包括一第一稳定杆和一第二稳定杆;所述第一稳定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后悬置上框和后悬置下框旋转连接;所述第二稳定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后悬置上框和后悬置下框旋转连接;所述第一稳定杆与第二稳定杆对称设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后悬置稳定装置不仅能够限制驾驶室的左右横摆,还能够对驾驶室悬置的上下运动有一定的限位作用,进而使其在驾驶过程中保持平衡、稳定,提高车辆的舒适性、驾驶的平顺性以及驾驶室本体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B62D33/10GK201890281SQ201020681468
公开日2011年7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5日
发明者雒永峰 申请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