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双轮转换折叠式电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5231阅读:5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单双轮转换折叠式电动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单双轮转换折叠式电动车。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车行使依靠电池提供动能,没有污染,逐渐在城市得到普及。电动车由位于车体中部的电池提供动能,带动位于后轮内电动机驱动后轮运转。但电动车体积大、重量大、存放所占面积大,另一方面,电动车也不能作为单轮车使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单双轮转换折叠式电动车,既可以做双轮电动车使用,也可以折叠后使前后轮插合做单轮车使用,折叠后缩小存放空间,利于存放。为此,本实用新型主要由车把、前车叉、车体、前车架和后车架、前轮和后轮、前车胎和后车胎所组成, 车体,车体为矩形体,车体内设有电池箱,车体上端设有座,车体的前部一侧设有供前车架上的固定搭扣扣合的搭扣栓,车体的后部一侧固定后车架一端,车体的前部另一侧通过绞链连接前车架的后端外侧,前、后车架与车体呈十字形分布;后车架,后车架的一端固定在车体的后部一侧,后车架的另一端设有车轴,车轴上轴设有轮毂,轮毂上套设有后车胎,轮毂外侧的车轴上设有轮插榫,相邻的两轮插榫之间为供另一车轴上的另一轮插榫插合连接的轮接槽,轮毂内设有驱动电机;前车架,前车架的后端外侧通过绞链连接车体的前部与后车架对应的一侧,前车架的后端内侧设有固定搭扣,固定搭扣扣合在与该侧对应的车体的搭扣栓上,前车架的前端轴设有前车叉,前车架上端为车把,前车架下端设有车轴,车轴上轴设有轮毂,轮毂上套设有前车胎,轮毂外侧的车轴上设有轮插榫,相邻的两轮插榫之间为供另一车轴上的另一轮插榫插合连接的轮接槽。所述的轮插榫侧面呈相对的扇形分布。上述结构达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既可以做双轮电动车使用,也可以折叠后使前后轮插合做单轮车使用,折叠后缩小存放空间,利于存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折叠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左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案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单双轮转换折叠式电动车,主要由车把8、前车叉9、车体 6、前车架13和后车架3、前轮和后轮、前车胎11和后车胎2所组成。车体6,车体为矩形体,车体内设有电池箱16,电池箱内设有蓄电池5为驱动电机提供电能。车体上端设有座4。车体的前部一侧设有供前车架上的固定搭扣7扣合的搭扣栓15。车体的后部一侧固定后车架一端,车体的前部另一侧通过绞链连接前车架的后端外侧,前、后车架与车体呈十字形分布。后车架3,后车架的一端固定在车体的后部一侧,后车架的另一端设有车轴17,车轴上轴设有轮毂1,该轮毂为中空轮毂,轮毂内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驱动后轮运转,为传统技术,故不再累述。轮毂上套设有后车胎。轮毂外侧的车轴上设有轮插榫12,相邻的两轮插榫之间为供另一车轴上的另一轮插榫插合连接的轮接槽10。前车架13,前车架的后端外侧通过绞链18连接车体的前部与后车架对应的一侧, 前车架的后端内侧设有固定搭扣,固定搭扣扣合在与该侧对应的车体的搭扣栓上。前车架的前端轴设有前车叉,前车架上端为车把,前车架下端设有车轴,车轴上轴设有轮毂,轮毂上套设有前车胎,轮毂外侧的车轴上设有轮插榫,相邻的两轮插榫之间为供另一车轴上的另一轮插榫插合连接的轮接槽。前车架的后端为一个斜面,当固定搭扣扣合在与该侧对应的车体的搭扣栓上时,斜面位于与该斜面对应的车体上的前车架卡槽14内。所述的轮插榫侧面呈相对的扇形分布。本实用新型的照明系统、充电系统和刹车系统等均为传统技术,故不再累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作为双轮电动车使用时,前、后车架与车体呈十字形分布。前车架的后端通过绞链连接车体连接并位于前车架卡槽内,固定搭扣扣合在与该侧对应的车体的搭扣栓上,使前车架与车体固定为一体结构,可作双轮电动车使用。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作为折叠状态使用时,将前车架后端一侧上的固定搭扣与搭扣栓脱离,在绞链的作用下将前车架向后车架方向折叠,并将两车轴上的轮插榫与插接槽对齐,两车轴上的轮插榫与插接槽互插相对扣合后,前、后车胎并拢形成一体结构,再用固定螺栓19将前车架与车体对应的固定螺孔螺接,使前车架与车体固定为一体, 形成折叠状态,便于存放。该状态下,开通驱动电机电源可作为单轮车骑行。总之,本实用新型既可以做双轮电动车使用,也可以折叠后使前后轮插合做单轮车使用,折叠后缩小存放空间,利于存放。
权利要求1.一种单双轮转换折叠式电动车,主要由车把、前车叉、车体、前车架和后车架、前轮和后轮、前车胎和后车胎所组成,其特征在于车体,车体为矩形体,车体内设有电池箱,车体上端设有座,车体的前部一侧设有供前车架上的固定搭扣扣合的搭扣栓,车体的后部一侧固定后车架一端,车体的前部另一侧通过绞链连接前车架的后端外侧,前、后车架与车体呈十字形分布;后车架,后车架的一端固定在车体的后部一侧,后车架的另一端设有车轴,车轴上轴设有轮毂,轮毂上套设有后车胎,轮毂外侧的车轴上设有轮插榫,相邻的两轮插榫之间为供另一车轴上的另一轮插榫插合连接的轮接槽,轮毂内设有驱动电机;前车架,前车架的后端外侧通过绞链连接车体的前部与后车架对应的一侧,前车架的后端内侧设有固定搭扣,固定搭扣扣合在与该侧对应的车体的搭扣栓上,前车架的前端轴设有前车叉,前车架上端为车把,前车架下端设有车轴,车轴上轴设有轮毂,轮毂上套设有前车胎,轮毂外侧的车轴上设有轮插榫,相邻的两轮插榫之间为供另一车轴上的另一轮插榫插合连接的轮接槽。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双轮转换折叠式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插榫侧面呈相对的扇形分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单双转换折叠式电动车,主要由车把、前车叉、车体、前车架和后车架、前轮和后轮、前车胎和后车胎所组成,车体为矩形体,车体内设有电池箱,车体上端设有座,车体的前部一侧设有供前车架上的固定搭扣扣合的搭扣栓,车体的后部一侧固定后车架一端,车体的前部另一侧通过绞链连接前车架的后端外侧,前、后车架与车体呈十字形分布;还包括后车架和可折叠的前车架,前车架的后端外侧通过绞链连接车体的前部与后车架对应的一侧,前车架的后端内侧设有固定搭扣,固定搭扣扣合在与该侧对应的车体的搭扣栓上,前车架的前端轴设有前车叉。本实用新型既可以做双轮电动车使用,也可以折叠后使前后轮插合做单轮车使用,折叠后缩小存放空间,利于存放。
文档编号B62K15/00GK202156505SQ201120276548
公开日2012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日
发明者张家顺 申请人:张家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