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双轮滑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5962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前双轮滑板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滑板车,特别是一种前双轮滑板车。
现有滑板车一般都是前后各设一个车轮,在使用时稳定性差,很容易翻侧跌倒,造成意外事故。也有一种后双轮滑板车,在车体的后部装有两个车轮,它虽然解决了稳定性问题,但因太四平八稳,在运动时不够灵活快捷,缺乏刺激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安全可靠,灵活快捷的前双轮滑板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本实用新型包括“T”型组件、顶力弹簧、固定套、前固定板锁紧螺丝、前固定板、PVC胶垫、前底板铁垫片、底板、后刹车、车把组件、后轮组件,其特征在于还有前双轮组件及自动复位换向机构,自动复位换向机构设于“T”型组件与前双轮组件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自动复位换向机构包括前固定码、换向可调连杆、前叉、复位弹簧、短对锁螺丝、长对锁螺丝、换向活动方通,前固定码及前叉装于“T”型组件的下方,前叉与两个左、右对称的换向活动方通的中部枢接,换向可调连杆装于两个换向活动方通的其中一端之间,两个换向活动方通的另一端分别与前双轮组件相连,复位弹簧通过短对锁螺丝装于换向活动主通内,复位弹簧的另一端通过长对锁螺丝装于前固定码及前叉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局部剖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侧视(局部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图。
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参照
图1~图3,本实用新型包括“T”型组件1、顶力弹簧2、固定套3、前固定板锁紧螺丝6、前固定板7、PVC胶垫8、前底板铁垫片9、底板10、后刹车11、车把组件17、前双轮组件18、后轮组件19及自动复位换向机构等。自动复位换向机构包括前固定码4、换向可调连杆5、前叉12、复位弹簧13、短对锁螺丝14、长对锁螺丝15、换向活动方通16等。
前固定码4及前叉12装于“T”型组件1的下部;前叉12与两个左、右对称的换向活动方通16的中部枢接;换向可调连杆5装于两个换向活动方通16的其中一端之间,两个换向活动方通16的另一端分别与前双轮组件18相连。复位弹簧13通过短对锁螺14装于换向活动方通16内,复位弹簧13的另一端通过长对锁螺丝15装于前固定码4及前叉12内。本滑板车的其它结构与现有滑板车相同,不再叙述。
使用时,换向可调连杆5可调节前双轮组件18的平行角度,从而一定范围内调节换向的角度。根据人体重心调节,换向活动方通16以短对锁螺丝4为轴心可左右转动,由于换向可调连杆5的连杆作用,使两侧的换向活动方通16同时转动。带动前双轮组件18换向。此时调正人体重心,在复位弹簧13的作用下可自动复位。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结构简单合理,安全可靠;使用时,转向可根据身体重心调节,既增加了稳定性,又灵活快捷,是一种理想的户外运动器材及短距离多通工具。
权利要求1.一种前双轮滑板车,包括“T”型组件(1)、顶力弹簧(2)、固定套(3)、前固定板锁紧螺丝(6)、前固定板(7)、PVC胶垫(8)、前底板铁垫片(9)、底板(10)、后刹车(11)、车把组件(17)、后轮组件(19),其特征在于还有前双轮组件(18)及自动复位换向机构,自动复位换向机构设于“T”型组件(1)与前双轮组件(18)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自动复位换向机构包括前固定码(4)、换向可调连杆(5)、前叉(12)、复位弹簧(13)、短对锁螺丝(14)、长对锁螺丝(15)、换向活动方通(16),前固定码(4)及前叉(12)装于“T”型组件(1)的下方,前叉(12)与两个左、右对称的换向活动方通(16)的中部枢接,换向可调连杆(5)装于两个换向活动方通(16)的其中一端之间,两个换向活动方通(16)的另一端分别与前双轮组件(18)相连,复位弹簧(13)通过短对锁螺丝(14)装于换向活动主通(16)内,复位弹簧(13)的另一端通过长对锁螺丝(15)装于前固定码(4)及前叉(12)内。
专利摘要一种前双轮滑板车,包括“T”型组件、顶力弹簧、固定套、前固定板锁紧螺丝、前固定板、PVC胶垫、前底板铁垫片、底板、后刹车、车把组件、后轮组件,其特征在于:还有前双轮组件及自动复位换向机构,自动复位换向机构设于“T”型组件与前双轮组件之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安全可靠;使用时,转向可根据身体重心调节,既增加了稳定性,又灵活快捷,是一种理想的户外运动器材及短距离交通工具。
文档编号B62M1/00GK2460162SQ01214950
公开日2001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01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01年1月16日
发明者李锡腾 申请人:深圳市宝安区公明东坑金海塑胶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