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6608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折叠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的车架,尤其是一种折叠自行车架。
背景技术
作为一种交通工具,相较于各类燃油载具,骑乘自行车对环境所带来的污染较少, 因此社会掀起一股自行车运动的风潮,由于自行车所能够移动的范围受限于人力,因此往往配合各类大众运输工具,使自行车能够广泛地作为上下班的代步工具,为了能够在搭乘大众运输工具时便于携带,折叠自行车更是产业界研发的重点。现有的折叠自行车,其包括一车架、一前管连接于该车架前端、以及一坐管连接于该车架后端,该前管上方连接一握把组,该前管下方连接一前叉管并以该前叉管组装一车前轮,该坐管上方连接一座垫,该坐管下方连接一后叉管并以该后叉管组装一车后轮;折叠时,该握把组先朝下翻折于该车前轮侧方,且该坐管可相对于该车架旋转,使该车前轮、该前叉管连同该握把组朝斜上方翻转而位于该车架中间位置,该坐管可相对于该车架旋转, 使该坐管连同该后叉管以及该车后轮朝斜上方翻转而位于该车架中间位置,且并排于该车前轮、该前叉管以及该握把组的侧方,借此让该现有折叠自行车的前半部以及后半部接朝斜上方折叠于该车架中间,达到缩小体积的功效。然而,在进行现有折叠自行车的折叠过程中,使用者必须用手将前、后车轮朝斜上方翻转,如此在操作上容易沾染该前、后车轮上的污渍,不便于操作且携带时,由于该前、 后车轮朝向上方,使用者必须握持前、后车轮的轮框才能携行该现有折叠自行车,而容易使双手脏污,特别是下雨的天候,泥泞更是容易附着于该前、后车轮上,不但容易沾染自己双手,在搭乘大众运输时,也容易沾污周遭的乘客,甚为不便。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折叠自行车在折叠时必须触碰车轮而容易使双手脏污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自行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折叠自行车,其能够折叠自行车且能够在操作中避免触碰该车前、后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折叠自行车,包括一车前部,其包括一前叉组;以及一车前轮,其设有一前轮毂,前轮毂可旋转地连接于该前叉组,该车前轮的一垂直于地面的法线与该前叉组之间的夹角为0度至45度;一车后部,其包括一后叉组;以及一车后轮,其设有一后轮毂,后轮毂可旋转地连接于该后叉组;一车架部,其连接于该车前部以及车后部之间且包括一连接组,其具有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一前架组,其枢接于该连接组的第一端且设有一前架轴穿设该前架组与该连接组并作为该前架组相对于该连接组枢转的轴心,该前架组连接于该车前部的该前叉Ji 2 Ji
组、呈弧形朝该连接组延伸且其弧度为7至I,该前架组连同该车前部可朝该车架部的一
侧方向相对于该连接组枢转;以及一后架组,其枢接于该连接组的第二端且设有一后架轴穿设该后架组与该连接组并作为该后架组相对于该连接组枢转的轴心,该后架组连接于该车后部,该后架组连同该车后部可朝相同于前架组枢转的一侧而相对于该连接组枢转并与该前架组并排,该车后轮的该后轮毂中心与该车前轮的该前轮毂中心在该前、后架组枢转后的距离等于该后架轴与该前架轴的距离;以及一驱动机构,其装设于该车架部且连接于该车后部以驱动该车后轮。如上所述的折叠自行车,其中所述前架组设有一前架弧槽,该连接组凸设有一前限止柱容置于该前架弧槽;该后架组设有一后架弧槽,该连接组凸设有一后限止柱容置于该后架弧槽。如上所述的折叠自行车,其中所述前叉组设有一前叉管枢接于该车前轮的该前轮毂一侧,该后叉组设有一后叉管枢接于该车后轮的该后轮毂一侧,该前、后叉管于该前架组与该后架组枢转并排时分别位于相反的两外侧。如上所述的折叠自行车,其中所述前叉组设有一前叉管枢接于该车前轮的该前轮毂一侧,该后叉组设有一后叉管枢接于该车后轮的该后轮毂一侧,该前、后叉管于该前架组与该后架组枢转并排时分别位于相反的两外侧。如上所述的折叠自行车,其中所述后叉组与该后架组枢接,该后叉组固设有一棘齿环并延伸入该后架组内,该后架组设有一后架限位柱以及一后架棘爪,该后架限位柱位于该后架组内且可移动地容置于该棘齿环内,该后架棘爪枢设于该后架组且选择性地啮合于该棘齿环以固定该后叉组与该后架组的相对位置;该后架棘爪能枢转而释放该棘齿环,并使该后架限位柱于该棘齿环内位移,该后叉组能相对该后架组有限制地枢转。如上所述的折叠自行车,其中所述后叉组与该后架组枢接,所述后叉组与该后架组枢接,该后叉组与该后架组间设有一限位环,该后叉组设有一后叉限位柱及一后叉固定部,该后叉限位柱固设于该后叉组内且能移动地容置于该限位环内,该后叉固定部固定于该后叉组上;该后架组固设有一后架限位柱以及一后架锁固件,该后架限位柱位于该后架组内且能移动地容置于该限位环内,该后架锁固件枢接于该后架组上而能卡扣于该后叉固定部;该后架锁固件能脱离该后叉固定部,以使该后架限位柱以及该后叉限位柱于该限位环内位移,该后叉组能相对该后架组有限制地枢转。如上所述的折叠自行车,其中所述前架组凸设有一前定位柱且该后架组凸设有一后定位柱,该连接组设有一连接座、一第一扣板、一连接扣以及一第二扣板,该连接座与该前、后架组枢接,该第一扣板枢接于该连接座,该连接扣装设于该连接座且可伸缩地插接于该第一扣板的一连接扣孔以固定该第一扣板相对于该连接座的位置,该第二扣板枢接于该第一扣板而可卡扣于该前、后定位柱以同时固定该前、后架组相对于该连接组的位置。如上所述的折叠自行车,其中所述前架组凸设有一前定位柱且该后架组凸设有一后定位柱,该连接组设有一连接座、一第一扣板、一连接扣、一第二扣板以及一第三扣板,该连接座与该前、后架组枢接,该第一扣板枢接于该连接座,该连接扣装设于该连接座且可伸缩地插接于该第一扣板的一连接扣孔以固定该第一扣板的枢转,该第二扣板枢接于该第一扣板而卡扣于该第三扣板,该第三扣板枢接于该连接座且可卡扣于该前、后定位柱以同时固定该前、后架组相对于该连接组的位置。相较于现有的折叠自行车,本实用新型的折叠自行车,其于折叠时不需将该车前轮或该车后轮翻转,因此折叠过程中不需要直接触碰该车前轮或该车后轮而可完成折叠作业,在折叠时较为省力且方便,并且不会脏污双手;本实用新型折叠后的该车前轮以及该车后轮朝下设置,通过该车前轮以及该车后轮的旋转,而可辅助搬运该折叠自行车的过程,而不需单纯地费力搬动;携行时,只需握持该前架组或该后架组即可,不需碰触车前轮或车后轮的轮框;再者,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该车前轮以及该车后轮位于下方抵地,配合该支撑组的该支撑脚朝下枢摆,本实用新型于折叠前以及折叠后皆可利用该支撑脚而站立,而不需抵靠于其他物体;本实用新型的驱动机构可为电动或是人力驱动的链轮系统,使本实用新型能够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自行车需求。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外观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另一角度的外观立体图。图3至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后架组以及该后叉组的操作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组以及前、后架组的局部立体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组的连接扣的操作局部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组以及前、后架组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组以及前、后架组的操作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侧视图,以示其驱动机构以及前叉组的角度。图10为本实用新型折叠的操作示意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折叠后的立体示意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折叠后的侧面示意图。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连接组的操作示意图。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连接组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1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后叉组以及后架组的操作示意图。图1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后叉组以及后架组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17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连接组的外观立体示意图。图18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连接组的局部剖面示意图。主要元件标号说明10 车前部11 车把手组111把手座12 竖管组13 前叉组131前叉管14 车前轮141 前轮毂20 车后部21 座垫22 座杆组23 后叉组[0046]231后叉管232后叉座[0047]235棘齿环235A限位环[0048]236A后叉限位柱237A后叉固定部[0049]24车后轮241后轮毂[0050]30车架部31连接组[0051]311连接座311B连接座[0052]312前限止柱313后限止柱[0053]314第一扣板314B第一扣板[0054]315连接扣孔316连接扣[0055]317第二扣板317B第二扣板[0056]318A第三扣板318B第三扣板[0057]32前架组321前架轴[0058]322前架弧槽323前定位柱[0059]323B前定位柱33后架组[0060]331后架轴332后架弧槽[0061]333后定位柱333B后定位柱[0062]334后架限位柱335后架棘爪[0063]334A后架限位柱335A后架锁固件[0064]336A后架枢板337A后架枢扣[0065]40踏板以及链轮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折叠自行车,请参照图1至图2的较佳实施例,其包括一车前部 10、一车后部20、一车架部30以及一驱动机构。该车前部10包括一车把手组11、一竖管组12、一前叉组13以及一车前轮14。该前叉组13固接于该竖管组12,该前叉组13设有一前叉管131朝一侧方延伸向下并可转动地与该车前轮14相结合,该车前轮14设有一前轮毂141,该前轮毂141的一侧面与该前叉管131可旋转地连接。该车后部20包括一座垫21、一座杆组22、一后叉组23以及一车后轮对。请参照图1、图3以及图4所示,该后叉组23枢接于该座杆组22以及枢接于该车架部30,该后叉组23包括一后叉管231以及一后叉座232,该后叉管231延伸自该后叉座 232侧方并延伸向下,且可旋转地连接于该车后轮M的一侧面,该后叉座232枢接于该车架部30,该后叉座232设有一棘齿环235,该棘齿环235延伸自该后叉座232与该车架部30 枢接的一端并延伸入该车架部30内。该车后轮M设有一后轮毂M1,该后轮毂Ml的一侧面与该后叉管231可旋转地连接。该车架部30连接于该车前部10以及车后部20之间且包括一连接组31、一前架组
732以及一后架组33。请参照图5至图8所示,该连接组31呈平板状结构且包括一连接座311、一前限止柱312、一后限止柱313、一第一扣板314、一连接扣316以及一第二扣板317,该连接座311 设有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该连接座311第一端的顶面枢接于该前架组32且其第二端的顶面枢接于该后架组33,该前限止柱312凸设于该连接座311第一端顶面与该前架组32枢接处,该后限止柱313凸设于该连接座311第二端顶面与该后架组33枢接处,该第一扣板 314枢接于该连接座311侧面且设有一连接扣孔315,如图6所示,该连接扣316装设于该连接座311侧面且套设有一弹簧,通过该弹簧的弹性力使该连接扣316可伸缩地插接于该连接扣孔315以固定该第一扣板314相对于该连接座311的位置,该第二扣板317枢接于该第一扣板314以固定该前架组32以及该后架组33相对于该连接组31的位置。请参照图1、图7以及图8,该前架组32呈弧形杆状,该前架组32具有两端且其一端枢接于该连接组31而另一端可旋转地套接于该车前部10的该下竖管123,使该前架组 32得以相对于该连接组31水平枢转,且该下竖管123可相对于该前架组32旋转,该前架组 32设有一前架轴321、一前架弧槽322以及一前定位柱323,该前架轴321穿设该前架组32 以及该连接组31以作为该前架组32相对于该连接组31枢转的轴心,该连接组31的该前限止柱312容置于该前架弧槽322内而可沿该前架弧槽322限位地移动,使得该前架组32 仅能朝该车架部30的一侧方向相对于该连接组31枢转,该前定位柱323朝上凸伸于该前架组32而可被该第二扣板317所扣固定位。该后架组33呈弧形杆状,该后架组33具有两端且其一端枢接于该连接组31而另一端枢接于该后叉组23的该后叉座232,使该后架组33得以水平地相对于该连接组31枢转且相对于该后叉组23枢摆,该后架组33设有一后架轴331、一后架弧槽332、一后定位柱 333、一后架限位柱334以及一后架棘爪335,该后架轴331穿设该后架组33以及该连接组 31以作为该后架组33相对于该连接组31水平枢转的轴心,该连接组31的该后限止柱313 容置于该后架弧槽332内而可沿该后架弧槽332限位地移动,使得该后架组33仅能朝该车架部30的一侧方向相对于该连接组31枢转,该后定位柱333朝上凸伸于该后架组33而与该前定位柱323同时被该第二扣板317所扣固定位,则使该前架组32与该后架组33沿相同的纵向方向延伸,请配合参看图3和4,该后架限位柱334固设于该后架组33内且可移动地容置于该后叉座232的该棘齿环235内,该后架棘爪335枢设于该后架组33且部分凸伸于该后架组33外,该后架棘爪335内设有一扭转弹簧,使该后架棘爪335得以弹性地相对于该后架组33枢摆而可选择性地啮合于该棘齿环235,借此固定该后叉组23与该后架组 33的枢摆相对位置。该驱动机构装设于该车架部30且连接于该车后部20以驱动该车后轮M,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该驱动机构可为电力驱动而设置于车后轮对的后轮毂241或该车前轮14的前轮毂141中,配合该驱动机构的电力驱动。另外,该驱动机构亦可如图9的第二实施例可为一使用人力驱动的踏板以及链轮系统40。请参照图9所示,该前叉组13的前叉管131与该车前轮14的一垂直于地面的法线之间的夹角为0度至45度,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为30度,而该前架组32的弧形结构是从连接于该前叉组13的竖管组12的该下竖管123至连接于该连接组31,而该前架组32的弧度为π/4至2π/3,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为π/3。本实用新型于折叠时,使该车把手组11两端的握把朝下枢摆折叠,并将该车把手组11相对于该竖管组12朝逆时针方向枢转,并使车把手组11以及该竖管组12折叠于该前叉组13的侧方,该座垫21朝前方枢转,并使该座杆组22可相对于该后叉组23朝后方枢转;请参照图3以及图4,通过扳动该后架棘爪335枢转而释放该棘齿环235,并允许该后架限位柱334于该棘齿环235内位移,借此使该后叉组23可相对该后架组33有限制地枢转, 使得该车后轮M能够靠近该后架组33 ;再利用扳动并枢摆该连接组31的该第一扣板314, 使得该第二扣板317释放该前架组32的该前定位柱323以及该后架组33的后定位柱333, 如图8以及图10所示,该前架组32连同该车前部10可相对于该连接组31枢转,且该后架组33连同该车后部20朝相同于该前架组32枢转的一侧而相对于该连接组31枢转,并与该前架组32平行并排,而使本实用新型的折叠自行车如同图11以及图12所示;请参照图 8及图12,该前架组32以及该后架组33相对折叠后,该车后轮M的该后轮毂Ml中心与该车前轮14的该前轮毂141中心的距离等于该后架轴331与该前架轴321的距离;且该前叉管131以及该后叉管231分别位于相反的两外侧,该车前轮14以及该车后轮M将该车把手组11以及该竖管组12夹持于其内,而可有效率地缩小体积。请参照图13及图14,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是将该前架组32的前定位柱323A 以及该后架组33的后定位柱333A设置于相对应的内侧,该连接组31另设有一第三扣板 318A枢接于该连接座311相反于该第一扣板314的另一侧边,该第三扣板318A设有多个长槽,该第三扣板318A可枢转并利用该多个长槽卡扣于该前定位柱323A以及该后定位柱 333A,该第二扣板317卡扣于该第三扣板318A,该第一扣板314朝下枢摆,并通过该连接扣 316可伸缩地插接于该第一扣板314的该连接扣孔315以固定该第一扣板314的枢转,如此可卡扣于该前定位柱323A以及后定位柱333A以同时固定该前架组32、后架组33相对于该连接组31的位置。请参照图15以及图16,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中,该车后部20的该后叉组23 与该车架部30的该后架组33间的棘齿环235替换为一限位环235A,该后叉组23设有一后叉限位柱236A及一后叉固定部237A,该后叉限位柱236A固设于该后叉组23内且可移动地容置于该限位环235A内,该后叉固定部237A固定于该后叉组23上;该后架组33固设有一后架限位柱334A以及一后架锁固件335A,该后架限位柱334A位于该后架组33内且可移动地位于该限位环235A内,该后架锁固件335A为一快拆装置包含一后架枢板336A枢接于该后架组33上以及一后架枢扣337A枢接于该后架枢板336A上以卡扣于该后叉固定部237A, 通过扳动该后架锁固件335A脱离该后叉固定部237A,以允许该后架限位柱334A以及该后叉限位柱236A于该限位环235A内位移,借此使该后叉组23可相对该后架组33有限制地枢转。请参照图17至图18,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近似于该二实施例,该前架组32的前定位柱32 以及该后架组33的后定位柱33 设置于相对应的内侧,该连接组31的该连接座311B与该前架组32以及该后架组33连接的两端朝上弯曲呈弧形,该连接组31的该第三扣板318B具有一弧形的扣合面以贴合于该连接座311B且该扣合面两端卡扣该前定位柱32 以及该后定位柱33!3B,该第二扣板317B卡扣于该第三扣板318B,该第二扣板317B扣合该第三扣板318B的部分为弧形以贴合该第三扣板318B,该第一扣板314B朝下枢摆,并通过该连接扣316可伸缩地插接于该第一扣板314B以固定该第一扣板314B的枢转,如此可卡扣于该前定位柱32 以及后定位柱33 以同时固定该前架组32、后架组33相对于该连接组31的位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
,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该折叠自行车包括 一车前部,其包括一前叉组;以及一车前轮,其设有一前轮毂,该前轮毂能旋转地连接于该前叉组,该车前轮的一垂直于地面的法线与该前叉组之间的夹角为0度至45度; 一车后部,其包括 一后叉组;以及一车后轮,其设有一后轮毂,该后轮毂能旋转地连接于该后叉组; 一车架部,其连接于该车前部以及该车后部之间且包括一连接组,其具有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一前架组,其枢接于该连接组的第一端且设有一前架轴穿设该前架组与该连接组并作为该前架组相对于该连接组枢转的轴心,该前架组连接于该车前部的该前叉组、呈弧形朝该连接组延伸且其弧度为7至I,该前架组连同该车前部能朝该车架部的一侧方向相对于该连接组枢转;以及一后架组,其枢接于该连接组的第二端且设有一后架轴穿设该后架组与该连接组并作为该后架组相对于该连接组枢转的轴心,该后架组连接于该车后部,该后架组连同该车后部能朝相同于该前架组枢转的一侧而相对于该连接组枢转并与该前架组并排,该车后轮的该后轮毂中心与该车前轮的该前轮毂中心在该前、后架组枢转后的距离等于该后架轴与该前架轴的距离;以及一驱动机构,其装设于该车架部且连接于该车后部并能驱动该车后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架组设有一前架弧槽,该连接组凸设有一前限止柱容置于该前架弧槽;该后架组设有一后架弧槽,该连接组凸设有一后限止柱容置于该后架弧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叉组设有一前叉管枢接于该车前轮的该前轮毂一侧,该后叉组设有一后叉管枢接于该车后轮的该后轮毂一侧,该前、后叉管于该前架组与该后架组枢转并排时能分别位于相反的两外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叉组设有一前叉管枢接于该车前轮的该前轮毂一侧,该后叉组设有一后叉管枢接于该车后轮的该后轮毂一侧,该前、后叉管于该前架组与该后架组枢转并排时能分别位于相反的两外侧。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叉组与该后架组枢接,该后叉组固设有一棘齿环并延伸入该后架组内,该后架组设有一后架限位柱以及一后架棘爪,该后架限位柱位于该后架组内且能移动地容置于该棘齿环内,该后架棘爪枢设于该后架组且选择性地啮合于该棘齿环并能固定该后叉组与该后架组的相对位置;该后架棘爪能枢转而释放该棘齿环,并使该后架限位柱于该棘齿环内位移,该后叉组能相对该后架组有限制地枢转。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叉组与该后架组枢接,该后叉组与该后架组间设有一限位环,该后叉组设有一后叉限位柱及一后叉固定部, 该后叉限位柱固设于该后叉组内且能移动地容置于该限位环内,该后叉固定部固定于该后叉组上;该后架组固设有一后架限位柱以及一后架锁固件,该后架限位柱位于该后架组内且能移动地容置于该限位环内,该后架锁固件枢接于该后架组上而能卡扣于该后叉固定部;该后架锁固件能脱离该后叉固定部,以使该后架限位柱以及该后叉限位柱于该限位环内位移,该后叉组能相对该后架组有限制地枢转。
7.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架组凸设有一前定位柱且该后架组凸设有一后定位柱,该连接组设有一连接座、一第一扣板、一连接扣以及一第二扣板,该连接座与该前、后架组枢接,该第一扣板枢接于该连接座,该连接扣装设于该连接座且能伸缩地插接于该第一扣板的一连接扣孔并能固定该第一扣板相对于该连接座的位置,该第二扣板枢接于该第一扣板而能卡扣于该前、后定位柱并能同时固定该前、后架组相对于该连接组的位置。
8.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架组凸设有一前定位柱且该后架组凸设有一后定位柱,该连接组设有一连接座、一第一扣板、一连接扣、一第二扣板以及一第三扣板,该连接座与该前、后架组枢接,该第一扣板枢接于该连接座,该连接扣装设于该连接座且能伸缩地插接于该第一扣板的一连接扣孔并能固定该第一扣板的枢转,该第二扣板枢接于该第一扣板而卡扣于该第三扣板,该第三扣板枢接于该连接座且能卡扣于该前、后定位柱并能同时固定该前、后架组相对于该连接组的位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自行车,包括一车前部、一车后部、车架部及一驱动机构,该车前部其包括一车把手组、一竖管组、一前叉组及一车前轮,该车后部包括一座垫、一座杆组、一后叉组及一车后轮,该车架部连接于该车前部以及车后部之间且包括一连接组、一前架组及一后架组,该前架组枢接于该连接组且设有一前架轴,该前架组连接于该车前部且可朝该车架部的一侧方向枢转,该后架组枢接于该连接组且设有一后架轴,该后架组连接于该车后部且可朝相同一侧方向枢转并与该前架组并排,该后轮毂中心与该前轮毂中心在该前、后架组枢转后的距离等于该后架轴与该前架轴的距离;借此能够折叠自行车且能够在操作中避免触碰该车前、后轮。
文档编号B62K15/00GK202264860SQ201120387280
公开日2012年6月6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2日
发明者廖志腾, 王硕锋, 王耀钦, 王超晖 申请人:廖志腾, 王硕锋, 王耀钦, 王超晖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