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板快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3614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踏板快拆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踏板快拆结构,尤指一种可改善传统的自行车踏板快拆结构拆卸时不够迅速、方便等缺失,且于制造加工的成本上较具竞争优势的踏板快拆结构。
背景技术
对于一般大众而言,为因应 不同的使用需求而添购不同样式的自行车,不仅使荷包大量失血外,亦占用屋内的使用空间,实在非一般民众可负担得起;因此,在不失美观与结构稳固的情况下,自行车车体各部分的架构改以可置换的设计已然成为潮流趋势;以踏板快拆而言,当使用者于假日欲骑乘自行车登山时,即可将踏板置换成大面积可防滑的大板面踏板,以避免骑乘者于奋力踩踏时因滑动而发生意外,而当使用者于公路骑乘时,即可置换成面积较小的轻量踏板,使得竞速的表现上更具优势。因此本案设计人曾于2009年7月17日提出申请,并于2009年12月01日获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M369915号《脚踏板之快拆结构》,经数年的使用,业界均有好评,其隐藏式的设计,确实可达到避免使用者脚部踢到拉块受伤的情况发生,且更不会有使用者不慎造成踏板意外脱落的危险情况的发生;但是,原案的结构设计于使用者欲将拉块由容槽内拉出时,常造成手指较宽者难以施力,导致拆卸过程不够迅速、方便;再者,固定件的一侧为平整的切面,其加工成型较为困难,造成制造加工上的成本较高;故,本设计人有鉴于此,乃一本实用新型改良的初衷,务求精益求精、尽善尽美的精神,遂决心再予改良,在几经苦思与实验之后,终研创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是提供一种踏板快拆结构,尤其是一种可改善传统的自行车踏板快拆结构拆卸时不够迅速、方便等缺失,且于制造加工的成本上较具竞争优势的踏板快拆结构。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的技术方案所实现本实用新型一种踏板快拆结构,包括一供踏板组设的固定件,于该固定件一端设有一卡固部,且该固定件于靠近该卡固部处环设有一嵌合槽;一结合件,于一端设有一供该固定件穿设的容置孔,于相对该容置孔另一端设有一形状对应该卡固部的定位部,该结合件于对应该嵌合槽处设有一嵌合孔,且该嵌合孔与该容置孔连通;一嵌合块,凹设有一环槽,且于该环槽一端设有一对应嵌入该嵌合孔的嵌合部,而于该环槽对应该嵌合部另一端设有一卡合部;以及一活动件,外套于该嵌合孔所在的壁面,且于该活动件内周壁对应该嵌合块的卡合部设有一具有窄开口的长线槽,该活动件与该嵌合孔所在壁面之间进一步容置有至少一磁性元件,当该磁性元件以磁吸力吸附于该嵌合孔所在之壁面时,即在该磁性元件吸附于嵌合孔所在壁面的位置,该嵌合块被该活动件压制并嵌合于该嵌合槽中。如上所述的踏板快拆结构,于该活动件内周壁对应该长线槽的两侧分别设有供该磁性元件容置的容槽。[0008]如上所述的踏板快拆结构,于该定位部外周壁设有螺合部,该螺合部用以螺锁于自行车曲柄的螺孔。如上所述的踏板快拆结构,该卡固部呈多边形柱状,且该定位部呈对应该卡固部的多边形孔状。如上所述的踏板快拆结构,于该活动件与自行车的曲柄间进一步设有一套环。借由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当骑乘者欲置换踏板时,仅需施力于活动件上,解除其与结合件的吸附卡固状态,并使得嵌合块的嵌合部脱离固定件的嵌合槽中,不仅拆装方便、迅速,亦能解决传统的脚踏板快拆结构所造成手指较宽者难以施力而需使用工具拆卸的问题。

图I :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外观立体分解图; 图2 :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嵌合块与活动件组设完成立体剖面图;图3 :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组设完成剖面图;图4 :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组设完成的另一端视剖面图;图5 :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嵌合块脱离嵌合槽的剖面示意图;图6 :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嵌合块脱离嵌合槽另一端视的剖面示意图。主要元件标号说明I 固定件11卡固部12嵌合槽2 踏板3 结合件31 容置孔32 定位部33 嵌合孔34 螺合部35 壁面4 嵌合块41 环槽42 嵌合部43 卡合部5 活动件51 长线槽511 窄开口52 容槽6 磁性元件 7 套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令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技术手段及技术效果有更完整及清楚的揭露,兹于下详细说明,并请一并参阅附图及元件标号。首先,请参阅图I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踏板快拆结构较佳实施例的外观立体分解图,其主要包含有一固定件1,供踏板2组设,于固定件I 一端设有一卡固部11,且固定件I于靠近卡固部11处环设有一嵌合槽12 ;一结合件3,于一端设有一供固定件I穿设的容置孔31,于相对于容置孔31另一端设有一形状对应卡固部11的定位部32,结合件3于对应嵌合槽12处设有一嵌合孔33,且嵌合孔33与容置孔31连通;于本实施例中,卡固部11呈多边形柱状,且定位部32呈对应卡固部11的多边形孔状;此外,于定位部32外周壁设有螺合部34,螺合部34用以螺锁于自行车曲柄的螺孔(图中未标示);—嵌合块4,凹设有一环槽41,且于环槽41 一端设有一对应嵌入嵌合孔33的嵌合部42,而于环槽41对应嵌合部42另一端设有一卡合部43 ;以及一活动件5,外套于嵌合孔33所在的壁面35,且于活动件5内周壁对应嵌合块4的卡合部43设有一具有窄开口 511的长线槽51,活动件5与嵌合孔33所在壁面35之间进一步容置有至少一磁性元件6,当磁性元件6以磁吸力吸附于嵌合孔33所在的壁面35时,嵌合块4被活动件5压制并嵌合于嵌合槽12中;于本实施例中,活动件5内周壁对应长线槽51的两侧分别设有供磁性元件6容置的容槽52 ;此外,活动件5与自行车曲柄间则设有一套环7。根据上述的踏板快拆结构于实施组设时,请参阅图2 图4所示,首先,将嵌合块 4与活动件5结合,其方式为将嵌合块4的卡合部43容置于活动件5的长线槽51中,由于嵌合块4凹设有一环槽41,使得环槽41可对应长线槽51的窄开口 511设置;接着,将踏板2组设于固定件I上,并将固定件I的卡固部11由结合件3的容置孔31插入并嵌固于定位部32,使得卡固部11组设后无法相对定位部32转动,而固定件I的嵌合槽12与结合件3的嵌合孔33呈位置相对的状态,请一并参阅图I所示;然后,将已与嵌合块4组设的活动件5外套于嵌合孔33所在的壁面35,且嵌合块4的嵌合部42嵌入结合件3的嵌合孔33中;此时,磁性元件6即以磁吸力吸附于嵌合孔33所在的壁面35,嵌合块4的嵌合部42被迫卡固于嵌合槽12中,使得固定件I于结合件3内稳固不脱落;最后,将套环7套入结合件3,并以结合件3的螺合部34螺锁于自行车曲柄上。而当骑乘者因使用上的需要而欲置换不同的踏板2时,请参阅图5 图6所示,仅需以手指施力于活动件5上,于本实施例中,以手指施力将活动件5推移以解除磁性元件6吸附于嵌合孔33所在壁面35的磁吸力,而由于活动件5与嵌合块4呈连动关系,当活动件5移动时,可带动嵌合块4的嵌合部42脱离固定件I的嵌合槽12中;此时,即可将固定件I往外抽离脱出,进而更换所需的踏板2。由上述的实施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较之下,本实用新型磁性元件以磁吸力吸附于嵌合孔所在的壁面,导致嵌合块被活动件压制,使得嵌合块的嵌合部穿设嵌合孔并与嵌合槽固定嵌合,以便固定件能稳固地固定于结合件内而不发生脱落;而当骑乘者欲置换踏板时,仅需施力于活动件上,并利用其与嵌合块的连动关系解除其与结合件吸附卡固状态,不仅拆装方便、迅速,亦能解决传统脚踏板的快拆结构所造成手指较宽者难以施力而需使用工具拆卸的问题。以上所举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部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包括在本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踏板快拆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踏板快拆结构包括 一供踏板组设的固定件,于该固定件一端设有一卡固部,且该固定件于靠近该卡固部处环设有一嵌合槽; 一结合件,于一端设有一供该固定件穿设的容置孔,于相对该容置孔另一端设有一形状对应该卡固部的定位部,该结合件于对应该嵌合槽处设有一嵌合孔,且该嵌合孔与该容置孔连通; 一嵌合块,凹设有一环槽,且于该环槽一端设有一对应嵌入该嵌合孔的嵌合部,而于该环槽对应该嵌合部另一端设有一卡合部;以及 一活动件,外套于该嵌合孔所在的壁面,且于该活动件内周壁对应该嵌合块的卡合部设有一具有窄开口的长线槽,该活动件与该嵌合孔所在壁面之间进一步容置有至少一能以磁吸力吸附于嵌合孔所在壁面的磁性元件,而在该磁性元件吸附于嵌合孔所在壁面的位置,该嵌合块被该活动件压制并嵌合于该嵌合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踏板快拆结构,其特征在于,于该活动件内周壁对应该长线槽的两侧分别设有供该磁性元件容置的容槽。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踏板快拆结构,其特征在于,于该定位部外周壁设有螺合部,该螺合部能螺锁于自行车曲柄的螺孔。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踏板快拆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卡固部呈多边形柱状,且该定位部呈对应该卡固部的多边形孔状。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踏板快拆结构,其特征在于,于该活动件与自行车的曲柄间进一步设有一套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踏板快拆结构,包括有一供踏板组设的固定件、一结合件、一嵌合块以及一活动件;其中,固定件一端设有卡固部,且于靠近卡固部处环设有嵌合槽,而结合件对应嵌合槽处则设有嵌合孔,嵌合块凹设有一环槽,且于环槽一端设有一对应嵌入嵌合孔的嵌合部,而于环槽对应嵌合部另一端设有一卡合部,将活动件外套于嵌合孔所在的壁面,且于活动件内周壁对应嵌合块的卡合部设有一具有窄开口的长线槽,活动件与嵌合孔所在壁面之间进一步容置有至少一磁性元件;藉由磁性元件以磁吸力吸附于嵌合孔所在的壁面,使得拆装上更加方便、迅速。
文档编号B62M3/08GK202541767SQ20122009517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4日
发明者郑文瑞 申请人:郑文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