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三轮车车架与箱体减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04096阅读:4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动三轮车车架与箱体减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三轮车车架与箱体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呈现一新趋势即“快捷、低碳”,目前我国居民多采用电动车作为交通工具,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同时也符合低碳的出行方式。目前市场上电动三轮车的车架与车箱之间的固定连接方式通常是直接通过紧固件连接的硬连接,车架与车箱之间无减震装置,通常存在如下弊端一、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遇到不平路面,噪音大;二、载货过程中,容易将承载物品颠坏;三、长时间在行驶过程中颠簸,容易损坏车辆,同时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动三轮车车架与箱体减震装置,目的在于通过改进现有电动三轮车车架与车箱直接通过紧固件连接的硬连接方式,来预防现有电动三轮车在行驶过程中噪音大、易颠碎物品和车辆已经存在安全隐患问题,从而提高电动三轮车辆的驾乘舒适性、安全性和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电动三轮车车架与箱体减震装置,包括车头部分(I )、车架(3),车头部分(I)通过连接架(2 )与车架(3 )连接,车架(3 )上设置有箱体(6 ),所述车架(3 )与箱体(6 )之间设置有减震装置(5 ),所述减震装置(5 )至少设置于车架(3 )与箱体(6 )相接触的四个边角部位。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改进方案是所述减震装置(5)由橡胶材料制成,减震装置(5)包括上连接端(51)、下连接端
(52),上连接端(51)、下连接端(52)均呈圆柱状。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改进方案是所述车架(3)、箱体(6)四个边角均对应设置有减震装置(5)安装孔(4),车架(3)上安装孔(4)的大小、形状与下连接端(52)相匹配,箱体(6)上安装孔(4)的大小、形状与上连接端(51)相匹配。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优点本实用新型在车架与箱体连接的部位设置有橡胶材料制成的减震装置,减少了电动三轮车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噪音,也不易颠碎所承载的货物,同时也延长了车辆的使用寿命。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车头部分I、车架3,车头部分I通过连接架2与车架3连接,车架3上设置有箱体6,车架3与箱体6之间设置有减震装置5,减震装置5至少设置于车架3与箱体6相接触的四个边角部位;减震装置5由橡胶材料制成,减震装置5包括上连接端51、下连接端52,上连接端51、下 连接端52均呈圆柱状;车架3、箱体6四个边角均对应设置有减震装置5安装孔4,车架3上安装孔4的大小、形状与下连接端52相匹配,箱体6上安装孔4的大小、形状与上连接端51相匹配。
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三轮车车架与箱体减震装置,包括车头部分(I )、车架(3),车头部分(I)通过连接架(2 )与车架(3 )连接,车架(3 )上设置有箱体(6 ),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3 )与箱体(6)之间设置有减震装置(5),所述减震装置(5)至少设置于车架(3)与箱体(6)相接触的四个边角部位。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电动三轮车车架与箱体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装置(5)由橡胶材料制成,减震装置(5)包括上连接端(51)、下连接端(52),上连接端(51)、下连接端(52)均呈圆柱状。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电动三轮车车架与箱体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3)、箱体(6)四个边角均对应设置有减震装置(5)安装孔(4),车架(3)上安装孔(4)的大小、形状与下连接端(52)相匹配,箱体(6)上安装孔(4)的大小、形状与上连接端(51)相匹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三轮车车架与箱体减震装置,包括车头部分(1)、车架(3),车头部分(1)通过连接架(2)与车架(3)连接,车架(3)上设置有箱体(6),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3)与箱体(6)之间设置有减震装置(5),所述减震装置(5)至少设置于车架(3)与箱体(6)相接触的四个边角部位。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通过改进现有电动三轮车车架与车箱直接通过紧固件连接的硬连接方式,来预防现有电动三轮车在行驶过程中噪音大、易颠碎物品和车辆已经存在安全隐患问题,从而提高电动三轮车辆的驾乘舒适性、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B62K11/00GK202624501SQ20122024307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8日
发明者石祖乾 申请人:江苏金维车业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