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转向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27685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助力转向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例如eps(electricpowersteering:电动助力转向)的调整时所使用的助力转向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在采用eps的情况下,在车辆的开发工序中,根据开发目标进行与转向控制有关的调整,使得对车辆的驾驶员而言,方向盘的转向感受达到最佳。

以往,作为像这样的调整装置,例如有如下这种调整装置:一边用肉眼观察转向特性曲线图一边在转向特性曲线图上进行编辑,从而掌握所需的编辑量以作为直观或感观量,重新设定为符合开发工序中的车辆开发目标、驾驶员个性的转向感受(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此外,还存在如下这种调整装置:一边用肉眼观察显示在显示装置的转向特性画面上的转向特性,一边利用操作开关组对转向特性的曲线图进行点击或拖拉来编辑操作特性,并对其进行保存,从而获得符合驾驶员个性的多样的转向感受(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另外,还存在如下这种调整装置:构建表示控制参数数据与转向感受的关系的数据库,并提示用于获得所期望的操作感受的控制参数的调整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5-22543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2-29325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02-17304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2所记载的技术中,由于利用与补偿电流或电动机补偿电流的转向控制有关的曲线图编辑以及选择来进行调整,因此存在如下问题:为了获得所期望的转向感受,必须反复调整多个曲线图,调整较为费时。此外,还存在如下问题:在调整时需要理解有关转向感受的曲线图形状的有丰富驾驶经验的专家、例如职业驾驶员的协助。

此外,在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以往的调整方法中,由于仅示出了控制参数的调整方法,因此对于不习惯调整作业的人员而言,调整需要较多时间,因此并未解决调整费时的问题。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助力转向调整装置,即使不是熟悉调整作业的人员也能进行调整,并且能缩短调整时间。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涉及的助力转向调整装置包括:调整信息输入部,该调整信息输入部获取表示车辆的方向盘的转向感的感受值的信息、和表示转向的辅助力的控制信息的转向控制信息中的至少任意一个信息;转向控制信息计算部,该转向控制信息计算部使用调整信息输入部所获取到的信息来计算在视觉上表示转向的控制特性的控制特性曲线的数据;以及调整信息显示部,该调整信息显示部将控制特性曲线的数据构成的控制特性曲线与在视觉上表示感受值的感受值操作部显示在同一画面上。

发明效果

本发明所涉及的助力转向调整装置将在视觉上表示转向的控制特性的控制特性曲线与在视觉上表示感受值的感受值操作部显示在同一画面上。由此,即便不是熟悉调整作业的操作人员也能进行调整,并且能缩短调整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助力转向调整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助力转向调整装置的调整信息输入部中的感受值操作部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助力转向调整装置的调整信息输入部中的感受值操作部的其它例子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助力转向调整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助力转向调整装置的感受值与转向控制信息的显示例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助力转向调整装置的调整输入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助力转向调整装置的与车速相对应的转向角度的曲线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助力转向调整装置的第一布局例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助力转向调整装置的第二布局例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助力转向调整装置的第三布局例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为了对本发明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根据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助力转向调整装置的结构图。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助力转向调整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调整信息输入部1、转向控制信息计算部2、调整信息显示部3、显示变更部4、can数据获取部5以及转向控制信息输出部6。

调整信息输入部1是如下处理部:从表示操作车辆的方向盘时操作人员所感受到的操作感的值即感受值的信息、以及表示电动助力转向装置中的电动机辅助力的控制信息的转向控制信息中,至少将某一方的信息作为调整信息来接受其输入。图2和图3示出调整信息输入部1中的感受值操作部。

感受值可以利用键盘等输入设备或触摸输入来直接输入值,也可以如图2所示,通过触摸输入来对数值条进行滑动输入(图2(a)),或通过按下图标来变更值(图2(b))。此外,感受值的显示可以如图3所示,时刻显示例如-3点~0点~+3点之间所表示的值那样、以能作为基准的条件为0点的差分。另外,图3(a)是滑动输入的情况,图3(b)是通过按下图标来变更值的情况。这里,作为与基准0点的差分,例如考虑将完成了某一程度的调整的控制作为基准0点来进行附加的感受值作为差分,或者将反复调整过程中上一次保存的调整数据作为基准0点来进行附加的感受值作为差分等。通过这种结构,能直观地操作感受值。另外,关于称为中心感感受值的感受值,将在之后详细说明。

转向控制信息计算部2是利用调整信息输入部1所获取到的信息来计算在视觉上表示转向的控制特性的控制特性曲线的数据的处理部。此外,转向控制信息计算部2构成为基于来自can数据获取部5的车辆信息,并根据车速来变更控制特性曲线图轴的显示范围。这里,转向控制信息存在单个数值的情况、或者双变量·三变量的排列数据的情况,在双变量·三变量的情况下,能用二维·三维的曲线图来表现。例如能以“转向角度-转向转矩值”、“从路面受到的反作用力-电动机补偿电流”、“转向转矩-电动机补偿电流”、“转向角度-转向转矩值-车速”、“从路面受到的反作用力-电动机补偿电流-车速”、“转向转矩-电动机补偿电流-车速”等曲线图来表现。

调整信息显示部3是将来自转向控制信息计算部2的控制特性曲线图的数据构成的控制特性曲线图、以及在视觉上表示感受值的感受值操作部显示在同一画面上的显示部。此外,调整信息输入部1以及调整信息显示部3利用车载导航装置、智能手机、平板终端这样的具有在画面上进行画面显示和输入的触摸面板的设备来构成,但也可以是调整信息输入部1与调整信息显示部3独立的设备。显示变更部4是接受来自调整人员的显示变更输入的功能部,例如设置在构成调整信息输入部1和调整信息显示部3的触摸面板显示部的同一画面内,但也可以设置独立的按钮等。can数据获取部5是用于获取作为调整对象的车速、方向盘转向角度这样的can(controllerareanetwork:控制器局域网)数据、并输出到转向控制信息计算部2的功能部。此外,can数据获取部5具有获取来自车辆模拟器的车速信息、方向盘转向角度等仿真用数据的功能。转向控制信息输出部6是用于将由转向控制信息计算部2算出的转向控制信息提供给辅助电动机这样的成为功率辅助的对象的转向机构的接口。

接着,对按上述方式构成的实施方式1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助力转向调整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首先,在车辆发动机启动后(步骤st1)、在功率转向调整装置中,由can数据获取部5获取can数据(步骤st2)。接着,助力转向调整装置判定是否通过调整信息输入部1输入了新的调整信息(步骤st3),在未输入新的调整信息的情况下,将步骤st2中获取到的与车速相对应的转向控制信息输出到调整信息显示部3,调整信息显示部3将从转向控制信息计算部2获取到的转向控制信息和与该转向控制信息相对应的感受值显示在同一画面上(步骤st5)。

图5是表示感受值与转向控制信息的显示例的说明图。如图所示,将表示4种感受值的感受值操作部101、表示转向角度与转向转矩的关系的控制特性曲线图102、以及表示各种转向参数与电动机补偿电流的关系的控制特性曲线图103显示在同一画面上。

这里,4种感受值是根据控制特性曲线图102所示的转向角度与转向转矩的关系、或者控制特性曲线图103所示的各种转向参数与电动机补偿电流的关系求出的值,各感受值是如下那样的值。

·中心感受值:想要使方向盘停留在转向角度0°附近的感受。转向控制信息与转向角度0°附近的方向盘的重量、方向盘的重量为0时的转向角度具有相关性。

·方向盘回正感受:在进行了转向时想要使方向盘返回到转向角度0°附近的感受。例如在40km/h的情况下,转向控制信息与转向角度60°附近的方向盘的重量具有相关性。

·回转感受(springfeeling):在进行较大的角度转向时方向盘发生回转的感受。例如在40km/h的情况下,转向控制信息与转向角度120°附近的方向盘增打和回正时的重量(转矩值)的差具有相关性。

·变重(build-up)感受:从较大的角度转向到0°附近时方向盘上感受到的重量变化的感受。例如在40km/h的情况下,转向控制信息与转向角度0°~120°附近的方向盘的重量的变化量具有相关性。

此外,表示转向角度与转向转矩的关系的控制特性曲线图102是将例如“从路面受到的反作用力与电动机补偿电流的关系”、“转向转矩与电动机补偿电流的关系”这样的表示各种参数与电动机补偿电流的关系的控制特性曲线图103汇总表示的值。即,控制特性曲线图102示出将基于具有丰富驾驶经验的专家的感受性的多个控制特性曲线图103进行汇总后的值。此外,由于感受值是根据控制特性曲线图102所示的转向角度与转向转矩的关系求出的值,因此通过一边确认感受值一边进行调整,即便调整人员不是专家,也能进行调整。

接着,对在步骤st3中向调整信息输入部1输入新的调整信息的情况进行说明。例如,在如图5的感受值操作部101中的箭头标记所示那样沿+方向操作方向盘回正感受值的情况下,转向控制信息计算部2计算与此相对应的转向控制信息的值(步骤st4)。由此,调整信息显示部3对被操作后的感受值操作部101进行显示,并将转向控制信息计算部2算出的转向控制信息、例如在图5的情况下为虚线所示的表示新的转向角度与转向转矩的关系的控制特性曲线102、与表示各种参数与电动机补偿电流的关系的控制特性曲线103显示在同一画面上(步骤st5)。

此外,作为调整信息的输入,不仅可以从感受值操作部101输入,也可以通过对表示转向角度与转向转矩的关系的控制特性曲线102、或者表示各种参数与电动机补偿电流的关系的控制特性曲线103进行操作来输入。例如,图6(a)示出通过滑动操作来编辑控制特性曲线102的例子。图中的黑圆点为编辑点,能通过对其进行滑动操作来进行调整输入。此外,图6(b)中,是利用图标触摸来进行调整输入的例子。该情况下,显示表示调整方向的图标,通过触摸某一图标从而通过曲线编辑进行调整输入。

即使是图6(a)、(b)所示的对控制特性曲线102的调整输入、或者对控制特性曲线103的调整输入,转向控制信息计算部2也计算与该调整输入相对应的感受值和转向控制信息,并输出到调整信息显示部3。由此,在使用感受值操作部101、控制特性曲线102以及控制特性曲线103中的任一个进行调整输入的情况下,也能使感受值与转向控制信息联动地进行变化。

接着,若进行了按下未图示的确定按钮这种对调整信息显示部3的显示内容的确定操作(步骤st6),转向控制信息计算部2对转向机构输出转向控制信息(步骤st7)。

此外,在步骤st6中未进行确定操作的情况下,回到步骤st2并获取can数据,在步骤st5中进行与车速相对应的显示。例如,图7示出表示转向角度与转向转矩的关系的控制特性曲线102根据车速而产生的变化。图7(a)是车速为40km/h的情况,转向角度为-120゜~+120゜的范围。另一方面,图7(b)是车速为20km/h的情况,转向角度示出-150゜~+150゜的范围。

接着,对显示变更部4进行的显示变更动作进行说明。若在步骤st8中进行显示变更动作,则调整信息显示部3进行布局变更(步骤st9),并返回到步骤st5。图8~图10是表示布局例的说明图。图8是调整信息显示部3为横向较长的显示器的情况,将感受值操作部101显示在上部。图9是对表示各种参数与电动机补偿电流的关系的控制特性曲线103进行标签切换的例子。此外,图10是适合纵向较长的显示器的显示,将表示转向角度与转向转矩的关系的控制特性曲线102配置在上部,将感受值操作部101配置在下部。

作为显示变更部4中的显示变更动作,除了调整者进行的手动输入以外,也可以是使用加速度传感器进行的与画面方向相对应的自动变更,还可以根据画面的大小等切换布局。而且,也可以是在车辆停止时将感受值操作部101显示于上部、在车辆行驶时将表示转向角度与转向转矩的关系的控制特性曲线102显示于上部这样的、将该状况下认为重要的信息显示于容易看到的位置这样的显示。此外,也可以进行仅显示表示感受值操作部101、转向角度与转向转矩的关系的控制特性曲线102、而不显示表示各种参数与电动机补偿电流的关系的控制特性曲线103这样的显示变更。

此外,以上说明的动作除了在车辆实际的行驶过程中进行以外,还能通过由can数据获取部5获取仿真用数据,从而也能在停止时进行。由此,调整者即便不使车辆实际行驶,也能将感受值、转向角度与转向转矩的关系、以及各种参数与电动机补偿电流的关系如何变化作为预测值来进行确认。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实施方式1的助力转向调整装置,包括:调整信息输入部,该调整信息输入部获取表示车辆的方向盘的转向感的感受值的信息、和表示转向的辅助力的控制信息的转向控制信息中的至少任意一个信息;转向控制信息计算部,该转向控制信息计算部使用调整信息输入部所获取到的信息来计算在视觉上表示转向的控制特性的控制特性曲线的数据;以及调整信息显示部,该调整信息显示部将控制特性曲线的数据构成的控制特性曲线与在视觉上表示感受值的感受值操作部显示在同一画面上,因此,即便不是熟悉调整作业的人员,也能进行调整,并能缩短调整时间。

此外,根据实施方式1的助力转向调整装置,转向控制信息计算部在输入了感受值与转向控制信息的其中一个信息的情况下,与一个信息联动地计算另一个信息,调整信息显示部对一个信息的值以及另一个信息的值进行显示,因此,能容易地确认感受值与转向控制信息的相关关系。

此外,根据实施方式1的助力转向调整装置,控制特性曲线为多个,并且包括获取多个控制特性曲线与感受值操作部的布局显示的变更输入的显示变更部,调整信息显示部在由显示变更部获取到布局显示的变更输入的情况下,以变更输入后的布局显示对多个控制特性曲线和感受值操作部进行显示,因此能自由地变更感受值操作部和控制特性曲线的显示布局,其结果,能提高调整作业的操作性。

此外,根据实施方式1的助力转向调整装置,转向控制信息计算部根据车速对控制特性曲线轴的显示范围进行变更,因此,能根据车速进行最佳的显示,能提高调整作业的操作性。

此外,根据实施方式1的助力转向调整装置,感受值操作部采用数值条的滑动输入,因此能直观地进行感受值的调整,能提高调整作业的操作性。

此外,根据实施方式1的助力转向调整装置,感受值操作部将基准值设为0来输入其差分,因此能容易地进行感受值的调整。

此外,根据实施方式1的助力转向调整装置,感受值根据转向控制信息的转向角度与转向转矩的关系来求出,因此能容易地进行调整作业,并能缩短调整时间。

此外,根据实施方式1的助力转向调整装置,感受值根据转向参数与进行转向辅助的电动机的电动机补偿电流的关系来求出,因此能容易地进行调整作业,并能缩短调整时间。

另外,本发明申请在其发明范围内可以对实施方式的任意结构要素进行变形,或者在实施方式中省略任意的结构要素。

工业上的实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所涉及的助力转向调整装置涉及进行车辆的转向控制的调整时的调整辅助的结构,适合在车辆开发时、驾驶员想要变更转向特性时用于转向控制的调整。

标号说明

1调整信息输入部

2转向控制信息计算部

3调整信息显示部

4显示变更部

5can数据获取部

6转向控制信息输出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