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横拉杆液压转向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82517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多轴载重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单横拉杆液压转向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大型重型工程设备上多采用液压转向系统,通过转向器控制油液流向提供给转向油缸实现车辆的转向功能。为实现车辆全轮转向,多采用连杆机构(非八字转向)、双横拉杆单联通腔液压联动(八字转向)实现转向。但由于部分多轴设备仅可布置下单横拉杆(例如U型车架),且需要通过八字转向减小转弯半径,上述技术无法在单横拉杆的情况下实现八字转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单横拉杆液压转向系统及方法,解决了或部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液压转向系统布置单横拉杆的情况下无法实现多轴车辆八字转向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横拉杆液压转向系统,设置在车体上,所述转向机构与方向盘连接,所述转向机构与转向泵连接;所述转向系统包括:第一转向装置,设置在所述车体上;第二转向装置,设置在所述车体上,所述第二转向装置与所述第一转向装置以所述车体纵向中心线对称,所述第二转向装置的有杆腔通过第一联通腔与所述第一转向装置的有杆腔连通;第三转向装置,设置在所述车体上;第四转向装置,设置在所述车体上,所述第四转向装置与所述第三转向装置以所述车体纵向中心线对称,所述第四转向装置的有杆腔通过第二联通腔与所述第三转向装置的有杆腔连通;转盘装置,活动设置在车体上,所述转盘装置与所述第四转向装置及第二转向装置连接;转向器,与所述方向盘连接,所述转向器开设有第一油口、负载敏感口及第二油口,所述第一油口与所述第二转向装置及第四转向装置的无杆腔连通,所述第二油口与所述第一转向装置及第三转向装置的无杆腔连通,所述负载敏感口与所述转向泵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向装置包括:转向缸,设置在所述车体上,所述转向缸的无杆腔与所述转向器的第二油口连通,所述转向缸的有杆腔通过所述第一联通腔与所述第二转向装置的有杆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转盘装置包括:中央转盘,活动设置在所述车体上;第一横拉杆,一端与所述中央转盘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向装置连接;第二横拉杆,一端与所述中央转盘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转向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本发明单横拉杆液压转向系统还包括:第一对中装置,设置在所述车体上,所述第一对中装置上开设有第三油口、第四油口、第五油口及第六油口,所述第三油口与所述转向器的第二油口连通,所述第四油口与所述转向器上开设的回油口连通,所述第五油口与所述第二联通腔连通,所述第六油口与所述转向器上开设的高压油口连通;第二对中装置,设置在所述车体上,所述第二对中装置上开设有第七油口、第九油口及第十油口,所述第七油口与所述转向器的第二油口连通,所述第九油口与所述第一联通腔连通,所述第十油口与所述转向器上开设的高压油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对中装置包括:电磁换向阀,所述电磁换向阀上开设有第三油口、第五油口及第六油口,所述第三油口与所述转向器的第二油口连通,所述第五油口与所述第二联通腔连通,所述第六油口与所述转向器上开设的高压油口连通,所述电磁换向阀内设置有电磁铁及铁磁铁。

进一步地,本发明单横拉杆液压转向系统还包括:第一双向液压锁,一端与所述第一对中装置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联通腔连通,所述第一液压锁与所述第二联通腔之间设置有第一双向背压阀,所述第一双向液压锁与所述第一双向背压阀之间设置有第一安全阀组,所述第一安全阀组与所述回油口连通,所述第一安全阀组与所述第一对中装置上开设的第四油口连通;第二双向液压锁,一端与所述第二对中装置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联通腔连通,所述第二液压锁与所述第一联通腔之间设置有第二双向背压阀,所述第二双向液压锁与所述第二双向背压阀之间设置有第二安全阀组,所述第二安全阀组与所述回油口连通,所述第二安全阀组与所述第二对中装置上开设的第八油口连通。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单横拉杆液压转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转动方向盘,方向盘将压力传递给转向器,所述转向器上开设的负载敏感口与转向泵连通,将压力信号传递给所述转向泵,所述转向泵根据压力信号向所述转向器传递对应压力;所述转向泵传递的对应压力将所述转向器内的高压油通过所述转向器上开设的第一油口输送至第二转向装置及第四转向装置的无杆腔或通过所述转向器上开设的第二油口输送至第一转向装置及第三转向装置的无杆腔;当车辆转向时,所述第二转向装置的有杆腔通过第一联通腔向所述第一转向装置的有杆腔输送高压油,所述第一转向装置的无杆腔内的油液通过所述转向器上的第二油口回到所述转向器、所述第四转向装置的有杆腔通过第二联通腔向所述第三转向装置的有杆腔输送高压油,所述第三转向装置的无杆腔内的油液通过所述转向器上的第二油口回到所述转向器或所述第一转向装置的有杆腔通过所述第一联通腔向所述第二转向装置的有杆腔输送高压油,所述第二转向装置的无杆腔内的油液通过所述转向器上的第一油口回到所述转向器、所述第三转向装置的有杆腔通过所述第二联通腔向所述第四转向装置的有杆腔输送高压油,所述第四转向装置的无杆腔内的油液通过所述转向器上的第一油口回到所述转向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向装置包括:转向缸,设置在所述车体上,所述转向缸的无杆腔与所述转向器的第二油口连通,所述转向缸的有杆腔通过所述第一联通腔与所述第二转向装置的有杆腔连通;旋转架,与所述转向缸连接。

进一步地,本发明单横拉杆液压转向方法还包括:第一对中装置,设置在所述车体上,所述第一对中装置上开设有第三油口、第四油口、第五油口及第六油口,所述第三油口与所述转向器的第二油口连通,所述第四油口与所述转向器上开设的回油口连通,所述第五油口与所述第二联通腔连通,所述第六油口与所述转向器上开设的高压油口连通;第二对中装置,设置在所述车体上,所述第二对中装置上开设有第七油口、第九油口及第十油口,所述第七油口与所述转向器的第二油口连通,所述第九油口与所述第一联通腔连通,所述第十油口与所述转向器上开设的高压油口连通;所述第一对中装置包括电磁换向阀,所述电磁换向阀上开设有第三油口、第五油口及第六油口,所述第三油口与所述转向器的第二油口连通,所述所述第五油口与所述第二联通腔连通,所述第六油口与所述转向器上开设的高压油口连通,所述电磁换向阀内设置有电磁铁及铁磁铁。

进一步地,本发明单横拉杆液压转向方法还包括:第一双向液压锁,一端与所述第一对中装置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联通腔连通,所述第一液压锁与所述第二联通腔之间设置有第一双向背压阀,所述第一双向液压锁与所述第一双向背压阀之间设置有第一安全阀组,所述第一安全阀组与所述回油口连通,所述第一安全阀组与所述第一对中装置上开设的第四油口连通;第二双向液压锁,一端与所述第二对中装置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联通腔连通,所述第二液压锁与所述第一联通腔之间设置有第二双向背压阀,所述第二双向液压锁与所述第二双向背压阀之间设置有第二安全阀组,所述第二安全阀组与所述回油口连通,所述第二安全阀组与所述第二对中装置上开设的第八油口连通。

本发明提供的单横拉杆液压转向系统及方法通过转动方向盘,方向盘将压力传递给转向器,转向器上开设的负载敏感口与转向泵连通,将压力信号传递给转向泵,转向泵根据压力信号向转向器传递对应压力,转向泵传递的对应压力将转向器内的高压油通过转向器上开设的第一油口输送至第二转向装置及第四转向装置的无杆腔或通过转向器上开设的第二油口输送至第一转向装置及第三转向装置的无杆腔,当车辆转向时,第二转向装置的有杆腔通过第一联通腔向第一转向装置的有杆腔输送高压油,第一转向装置的无杆腔内的油液通过转向器上的第二油口回到转向器、所述第四转向装置的有杆腔通过第二联通腔向第三转向装置的有杆腔输送高压油,第三转向装置的无杆腔内的油液通过转向器上的第二油口回到转向器或第一转向装置的有杆腔通过第一联通腔向第二转向装置的有杆腔输送高压油,第二转向装置的无杆腔内的油液通过转向器上的第一油口回到转向器、第三转向装置的有杆腔通过第二联通腔向所述第四转向装置的有杆腔输送高压油,第四转向装置的无杆腔内的油液通过转向器上的第一油口回到转向器,通过独立的第一联通腔与第二联通腔,在单横拉杆的情况下实现车辆八字转向,当第二转向装置转动时,转盘装置的中央转盘活动设置在车体上,第二转动装置通过第一横拉杆带动中央转盘转动,中央转盘通过第二横拉杆带动第四转向装置转动,采用机械连接方式使第二转动装置与第四转动装置实现联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单横拉杆液压转向系统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单横拉杆液压转向系统设置在车体上,所述转向机构与方向盘连接,所述转向机构与转向泵连接;所述转向系统包括:第一转向装置1、第二转向装置2、第三转向装置3、第四转向装置4、转盘装置5及转向器6。

所述第一转向装置1设置在所述车体上。

所述第二转向装置2设置在所述车体上,所述第二转向装置2与所述第一转向装置1以所述车体纵向中心线对称,所述第二转向装置2的有杆腔通过第一联通腔7与所述第一转向装置1的有杆腔连通。

所述第三转向装置3设置在所述车体上。

所述第四转向装置4设置在所述车体上,所述第四转向装置4与所述第三转向装置3以所述车体纵向中心线对称,所述第四转向装置4与所述第一转向装置1横向对称,所述第四转向装置4的有杆腔通过第二联通腔8与所述第三转向装置的有杆腔连通。

所述转盘装置5活动设置在车体上,所述转盘装置与所述第四转向装置4及第二转向装置2连接。

所述转向器6与所述方向盘连接,所述转向器6开设有第一油口6-1、负载敏感口6-3及第二油口6-2,所述第一油口6-1与所述第二转向装置2及第四转向装置4的无杆腔连通,所述第二油口6-2与所述第一转向装置1及第三转向装置3的无杆腔连通,所述负载敏感口6-3与所述转向泵连通。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转动方向盘,方向盘将压力传递给转向器,转向器上开设的负载敏感口与转向泵连通,将压力信号传递给转向泵,转向泵根据压力信号向转向器传递对应压力,转向泵传递的对应压力将转向器内的高压油通过转向器上开设的第一油口输送至第二转向装置及第四转向装置的无杆腔或通过转向器上开设的第二油口输送至第一转向装置及第三转向装置的无杆腔,当车辆转向时,第二转向装置的有杆腔通过第一联通腔向第一转向装置的有杆腔输送高压油,第一转向装置的无杆腔内的油液通过转向器上的第二油口回到转向器、所述第四转向装置的有杆腔通过第二联通腔向第三转向装置的有杆腔输送高压油,第三转向装置的无杆腔内的油液通过转向器上的第二油口回到转向器或第一转向装置的有杆腔通过第一联通腔向第二转向装置的有杆腔输送高压油,第二转向装置的无杆腔内的油液通过转向器上的第一油口回到转向器、第三转向装置的有杆腔通过第二联通腔向所述第四转向装置的有杆腔输送高压油,第四转向装置的无杆腔内的油液通过转向器上的第一油口回到转向器,通过独立的第一联通腔与第二联通腔,在单横拉杆的情况下实现车辆八字转向,当第二转向装置转动时,转盘装置的中央转盘活动设置在车体上,第二转动装置通过第一横拉杆带动中央转盘转动,中央转盘通过第二横拉杆带动第四转向装置转动,采用机械连接方式使第二转动装置与第四转动装置实现联动。

详细介绍第一转向装置的结构。

所述第一转向装置包括:转向缸1-1及旋转架1-2。

所述转向缸1-1固定设置在所述车体上。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向缸1-1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所述车体上,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向缸1-1通过其它方式如轴销等固定设置在所述车体上。所述转向缸1-1的无杆腔与所述转向器6-1的第二油口6-2连通,所述转向缸1-1的有杆腔通过所述第一联通腔7与所述第二转向装置2的有杆腔连通。

所述旋转架1-2与所述转向缸1-1活动连接,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架1-2与所述转向缸1-1铰接。

详细介绍转盘装置的结构。

所述转盘装置包括:中央转盘5-1、第一横拉杆5-2及第二横拉杆5-3。

所述中央转盘5-1活动设置在所述车体上,所述中央转盘5-1可在车体上旋转。

所述第一横拉杆5-2一端与所述中央转盘5-1连接。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横拉杆5-2一端与所述中央转盘5-1铰接。所述第一横拉杆5-2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向装置2连接。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横拉杆5-2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向装置2铰接。

所述第二横拉杆5-3一端与所述中央转盘5-1连接。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横拉杆5-3一端与所述中央转盘5-1铰接。所述第二横拉杆5-3另一端与所述第四转向装置4连接。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横拉杆5-3另一端与所述第四转向装置4铰接。

本发明单横拉杆液压转向系统还包括:第一对中装置9及第二对中装置10。

所述第一对中装置9固定设置在所述车体上。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对中装置9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所述车体上,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对中装置9可通过其它方式如轴销等固定设置在所述车体上。所述第一对中装置9上开设有第三油口9-1、第五油口9-3及第六油口9-4,所述第三油口9-1与所述转向器6的第二油口6-2连通,所述第五油口9-3与所述第二联通腔8连通,所述第六油口9-4与所述转向器6上开设的高压油口6-4连通。所述第一对中装置包括:电磁换向阀。所述电磁换向阀设置在所述车体上,所述电磁换向阀上开设有第三油口9-1、第五油口9-3及第六油口9-4,所述第三油口9-1与所述转向器6的第二油口6-2连通,所述第五油口9-3与所述第二联通腔8连通,所述第六油口9-4与所述转向器6上开设的高压油口6-4连通,所述电磁换向阀内设置有电磁铁及铁磁铁。

所述第二对中装置10固定设置在所述车体上。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对中装置10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所述车体上,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对中装置10可通过其它方式如轴销等固定设置在所述车体上。所述第二对中装置10上开设有第七油口10-1、第九油口10-3及第十油口10-4,所述第七油口10-1与所述转向器6的第二油口6-2连通,所述第九油口10-3与所述第一联通腔7连通,所述第十油口10-4与所述转向器上开设的高压油口6-4连通。

本发明单横拉杆液压转向系统还包括:第一双向液压锁11及第二双向液压锁12。

所述第一双向液压锁11一端与所述第一对中装置9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联通腔8连通,所述第一液压锁11与所述第二联通腔8之间设置有第一双向背压阀14,所述第一双向液压锁11与所述第一双向背压阀14之间设置有第一安全阀组16,所述第一安全阀组16与所述回油口6-5连通,所述第一安全阀组16与所述第一对中装置9上开设的第四油口9-2连通。

所述第二双向液压锁12一端与所述第二对中装置10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联通腔7连通,所述第二液压锁12与所述第一联通腔7之间设置有第二双向背压阀13,所述第二双向液压锁12与所述第二双向背压阀13之间设置有第二安全阀组15,所述第二安全阀组15与所述回油口6-5连通,所述第二安全阀组15与所述第二对中装置10上开设的第八油口10-2连通。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单横拉杆液压转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转动方向盘,方向盘将压力传递给转向器6,所述转向器6上开设的负载敏感口6-3与转向泵连通,将压力信号传递给所述转向泵,所述转向泵根据压力信号向所述转向器6传递对应压力。

步骤2,所述转向泵传递的对应压力将所述转向器6内的高压油通过所述转向器6上开设的第一油口6-1输送至第二转向装置2及第四转向装置4的无杆腔或通过所述转向器6上开设的第二油口6-2输送至第一转向装置1及第三转向装置3的无杆腔。

步骤3,当车辆转向时,所述第二转向装置2的有杆腔通过第一联通腔7向所述第一转向装置1的有杆腔输送高压油,所述第一转向装置1的无杆腔内的油液通过所述转向器6上的第二油口6-2回到所述转向器6、所述第四转向装置4的有杆腔通过第二联通腔8向所述第三转向装置3的有杆腔输送高压油,所述第三转向装置3的无杆腔内的油液通过所述转向器6上的第二油口6-2回到所述转向器6或所述第一转向装置1的有杆腔通过所述第一联通腔7向所述第二转向装置2的有杆腔输送高压油,所述第二转向装置2的无杆腔内的油液通过所述转向器6上的第一油口6-1回到所述转向器6、所述第三转向装置3的有杆腔通过所述第二联通腔8向所述第四转向装置4的有杆腔输送高压油,所述第四转向装置4的无杆腔内的油液通过所述转向器6上的第一油口6-1回到所述转向器6。

步骤4,当所述第二转向装置2转动时,转盘装置5的中央转盘5活动设置在车体上,所述第二转动装置2通过第一横拉杆5-2带动所述中央转盘5-1转动,所述中央转盘5-1通过第二横拉杆5-3带动所述第四转向装置4转动。

详细介绍第一转向装置的结构。

所述第一转向装置包括:转向缸1-1及旋转架1-2。

所述转向缸1-1固定设置在所述车体上。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向缸1-1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所述车体上,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向缸1-1通过其它方式如轴销等固定设置在所述车体上。所述转向缸1-1的无杆腔与所述转向器6-1的第二油口6-2连通,所述转向缸1-1的有杆腔通过所述第一联通腔7与所述第二转向装置2的有杆腔连通。

所述旋转架1-2与所述转向缸1-1活动连接,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架1-2与所述转向缸1-1铰接。

本发明单横拉杆液压转向方法还包括:第一对中装置9及第二对中装置10。

所述第一对中装置9固定设置在所述车体上。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对中装置9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所述车体上,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对中装置9可通过其它方式如轴销等固定设置在所述车体上。所述第一对中装置9上开设有第三油口9-1、第五油口9-3及第六油口9-4,所述第三油口9-1与所述转向器6的第二油口6-2连通,所述第五油口9-3与所述第二联通腔8连通,所述第六油口9-4与所述转向器6上开设的高压油口6-4连通。所述第一对中装置包括:电磁换向阀。所述电磁换向阀设置在所述车体上,所述电磁换向阀上开设有第三油口9-1、第五油口9-3及第六油口9-4,所述第三油口9-1与所述转向器6的第二油口6-2连通,所述第五油口9-3与所述第二联通腔8连通,所述第六油口9-4与所述转向器6上开设的高压油口6-4连通,所述电磁换向阀内设置有电磁铁及铁磁铁。

所述第二对中装置10固定设置在所述车体上。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对中装置10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所述车体上,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对中装置10可通过其它方式如轴销等固定设置在所述车体上。所述第二对中装置10上开设有第七油口10-1、第九油口10-3及第十油口10-4,所述第七油口10-1与所述转向器6的第二油口6-2连通,所述第九油口10-3与所述第一联通腔7连通,所述第十油口10-4与所述转向器上开设的高压油口6-4连通。

本发明单横拉杆液压转向方法还包括:第一双向液压锁11及第二双向液压锁12。

所述第一双向液压锁11一端与所述第一对中装置9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联通腔8连通,所述第一液压锁11与所述第二联通腔8之间设置有第一双向背压阀14,所述第一双向液压锁11与所述第一双向背压阀14之间设置有第一安全阀组16,所述第一安全阀组16与所述回油口6-5连通,所述第一安全阀组16与所述第一对中装置9上开设的第四油口9-2连通。

所述第二双向液压锁12一端与所述第二对中装置10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联通腔7连通,所述第二液压锁12与所述第一联通腔7之间设置有第二双向背压阀13,所述第二双向液压锁12与所述第二双向背压阀13之间设置有第二安全阀组15,所述第二安全阀组15与所述回油口6-5连通,所述第二安全阀组15与所述第二对中装置10上开设的第八油口10-2连通。

为了更清楚的介绍本发明实施例,下面从本发明实施例的使用方法上予以介绍。

第一转向装置1的转向缸1-1、第二转向装置2的转向缸、第三转向装置3的转向缸及第四转向装置4的转向缸对称的安装在车体的前左、前右、后左、后右方位,第一转向装置1的旋转架1-2与左后轮连接,第二转向装置2的旋转架与左前轮连接,第三转向装置3的旋转架与右后轮连接,第四转向装置4的旋转架与右前轮连接。中央转盘5-1是一个中心固定并可以旋转的结构件,中央转盘5-1的一端通过第一横拉杆5-2与第二转向装置2的旋转架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横拉杆5-3与第四转向装置4的旋转架连接,采用机械连接的方式使第二转向装置2的转向缸与第四转向装置4的转向缸实现联动。转向器6是一种闭芯的负载敏感式液压转向器,与方向盘机械连接,可以将方向盘的转动角度转化为液压输出流量,转向器6上互通溢流阀保证了转向缸的主动腔压力安全。

当向左转动方向盘时,方向盘将压力传递给转向器6,转向器6上开设的负载敏感口6-3与转向泵连通,将压力信号传递给转向泵,转向泵根据压力信号向转向器6传递对应压力。转向器6内的高压油通过转向器6的第二油口6-2进入第一转向装置1的转油缸1-1与第三转向装置3的转向缸的无杆腔内。第一转向装置1的转油缸1-1的有杆腔油液通过第一联通腔8输送至第二转向装置2的转向缸的有杆腔内,左后车轮与左前车轮转向角度一致。第三转向装置3的转向缸的有杆腔油液通过第二联通腔8输送至第四转向装置4的转油缸有杆腔内,右后车轮与右前车轮转向角度一致。第二转向装置2的转向缸22与第四转向装置4的转向缸的无杆腔油液通过液压转向器6的第一油口6-1回到转向器6,车辆向左八字转向。

当向右转动方向盘时,方向盘将压力传递给转向器6,转向器6上开设的负载敏感口6-3与转向泵连通,将压力信号传递给转向泵,转向泵根据压力信号向转向器6传递对应压力。转向器6内的高压油通过转向器6的第一油口6-1进入第二转向装置2的转向缸与第四转向装置4转向缸的无杆腔内。第二转向装置2的转向缸的有杆腔油液通过第一联通腔7输送至第一转向装置1的转油缸1-1的有杆腔内,左后车轮与左前车轮转向角度一致。第四转向装置4转向缸的有杆腔油液通过第二联通腔8输送至第三转向装置3的转向缸的有杆腔内,右后车轮与右前车轮转向角度一致。第一转向装置1的转油缸1-1与第三转向装置3的转向缸的无杆腔油液通过液压转向器6的第二油口6-2回到转向器6,车辆向右八字转向。

第一对中装置9的电磁换向阀设置在车体上,电磁换向阀上开设有第三油口9-1、第五油口9-3及第六油口9-4,第三油口9-1与转向器6的第二油口6-2连通,第五油口9-3与第二联通腔8连通,第六油口9-4与转向器6上开设的高压油口6-4连通。第一对中装置9的电磁换向阀内设置有电磁铁及铁磁铁。第二对中装置10的电磁换向阀固定设置在车体上。第二对中装置10的电磁换向阀上开设有第七油口10-1、第九油口10-3及第十油口10-4,第七油口10-1与转向器6的第二油口6-2连通,第九油口10-3与第一联通腔7连通,第十油口10-4与转向器上开设的高压油口6-4连通。第二对中装置10的电磁换向阀内设置有电磁铁及铁磁铁。当第一对中装置9的电磁铁得电时第三转向装置3的旋转架顺时针旋转,当第一对中装置9的铁磁铁得电时第三转向装置3的旋转架逆时针旋转。当第二对中装置10的电磁铁得电时第一转向装置1的旋转架顺时针旋转,当第二对中装置10的铁磁铁得电时第一转向装置1逆时针旋转,当第一对中装置9和第二对中装置10的电磁换向阀工作时,左后车轮左转或者右转对正左前车轮角度。通过第一对中装置9和第二对中装置10的电磁换向阀分别调节左后、右后车轮角度,实现了前后车轮转向对中。

第一双向液压锁11一端与第一对中装置9连通,另一端与第二联通腔8连通,第一液压锁11与所述第二联通腔8之间设置有第一双向背压阀14,第二双向液压锁12一端与第二对中装置10连通,另一端与第一联通腔7连通,第二液压锁12与第一联通腔7之间设置有第二双向背压阀13,防止油缸在外力作用下被迫伸长时产生真空而由油箱吸入液压油至第一联通腔7及第二联通腔8,破坏转向联动。

第一双向液压锁11与第一双向背压阀14之间设置有第一安全阀组16,第一安全阀组16与所述回油口6-5连通,第一安全阀组16与第一对中装置9上开设的第四油口9-2连通,第二双向液压锁12与第二双向背压阀13之间设置有第二安全阀组15,第二安全阀组15与回油口6-5连通,第二安全阀组15与第二对中装置10上开设的第八油口10-2连通,当第一联通腔7及第二联通腔8压力高于转向缸承压能力时进行卸荷,保证第一联通腔7及第二联通腔8压力安全。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