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定位组件。
背景技术:
传统车辆包括后窗台板以及固定至后窗台板的支架,该支架通过接合至后窗台遮阳板的支架实现对后窗台板的支撑。但是,由于后窗台板的支架与后窗台遮阳板的支架是在不可见的情况下接合的,这就使得后窗台板很难安装至精确位置。从而进一步导致了后窗台板与车辆的横梁不平行以及与车辆的C柱和D柱难以实现安装,并且导致了后窗台板与C柱和D柱之间的间隙问题。
例如,美国专利申请US20140021748A1公开了一种后窗台板组件,具体地,所述后窗台板通过两组组合件支撑,组合件的一端连接至后窗台板,另一端连接至车体,以实现后窗台板与车体的连接。该专利中也存在在不可见的情况下接合后窗台板的支架的情况,其中仍然存在不能精确定位后窗台板的问题以及由此导致的如上所述的后续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不可见的情况下将车辆部件安装至精确位置的定位件组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定位组件,包括:具有第一定位面的第一定位件;与第一定位件固定连接的第二定位件;与第一定位件选择性接合的第三定位件;其中,第二定位件具有与第一定位面相交的引导面,引导面面向第三定位件并与第一定位面的夹角在90°至180°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定位面面向第三定位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定位件具有与第一定位面凹凸配合的第二定位 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定位面与第二定位面间隙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定位面面向第二定位面凸起,第二定位面面向第一定位面凹陷。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定位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定位件相对设置在第一定位件的两侧以在其间容纳所述第三定位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定位面和/或第二定位面构造成柔性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的任一项的定位组件,其中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安装在车辆的后窗台板组件上,第三定位件安装在车辆的后窗台遮阳板组件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第一车辆部件的第二定位件,使得在不可见的情况下,将第二车辆部件的第三定位件由第二定位件引导而接合至第一车辆部件的第一定位件,从而在各个定位件的配合引导下使得第一车辆部件与第二车辆部件能够精确定位。
附图说明
图1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定位组件的示意图。
图2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定位组件的一个局部放大图。
图3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定位组件的另一个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公开示出的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所公开的实施例仅为可以以各种和替代形式显示的实施例。附图未必按比例绘制,并且可能放大或缩小一些特征来显示特定部件的细节。所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性细节不应解释为限制,而是作为用于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如何实践本公开的代表性基础。
本实用新型描述的X轴、Y轴和Z轴为在后窗台板组件和后窗台遮阳板组件安装在车辆中时,车辆正常放置的情况下,车辆的车头至车尾方向 为X轴方向,车辆的左侧至右侧且垂直于X轴的方向为Y轴方向,车辆的车顶至车底且垂直于X轴和Y轴的方向为Z轴方向。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定位组件,包括:具有第一定位面21的第一定位件2;与第一定位件2固定连接的第二定位件31;与第一定位2件选择性接合的第三定位件5;第二定位件31具有与第一定位面21相交的引导面32,引导面32面向第三定位件5并与第一定位面21的夹角在90°至180°之间。换言之,面向第三定位件5的引导面32与第一定位面21的夹角在90°至180°之间。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引导面32与第一定位面21的夹角取90°至180°之间的其他角度,例如,120°、150°或170°等,如此当在不可见的情况下需要将第三定位件5接合至第一定位件2时,第三定位件5可以先接触第二定位件31的引导面32以使第三定位件5沿引导面32滑动至与第一定位件2接合,从而省时省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第一车辆部件1包括车辆的后窗台板组件,后窗台板组件包括后窗台板11、第一支架12、第一定位件2、第二定位件31;第二车辆部件4包括车辆的后窗台遮阳板组件,后窗台遮阳板组件包括后窗台遮阳板41、第二支架42、第三定位件5和柔性件51。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车辆部件1和第二车辆部件4的使用位置和具体结构不限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可以使用在车辆中后窗台板组件和后窗台遮阳板组件以外的其它合适位置。
继续参考图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可使用胶水将第一支架12粘贴至后窗台板11,第一定位件2、第二定位件31可为一体成型件,如图1示出的第二定位件31包含两个,其中一个位于第一定位件2的上侧且与后窗台板11接触,另一个位于第一定位件2的下侧。第二支架42一端固定至后窗台遮阳板41,另一端与第三定位件5连接,柔性件51覆盖在第三定位件5上,位于第三定位件5与第一定位件2的接合面,柔性件的材料为泡沫,或者柔性件的材料为橡胶,使用柔性件51可以减少第一定位件2和第三定位件5之间产生的噪音。其中,第三定位件5由第二定位件31引导而接合至第一定位件2。在其它可选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胶水可以替换成其它粘贴剂,或者可以使用类似于铆钉连接的物理 方法将第一支架12和后窗台板11固定。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不同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定位件31位于第一定位件2的Z轴方向的两侧,第二定位件的位置可以是第一定位件2的四周的任意位置,第二定位件的数量为一个以上,仅需要满足能够引导第三定位件5接合至第一定位件2即可,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定位件可以有4个,分别分布在第一定位件的四周,能够从X轴、Y轴和Z轴方向引导第三定位件5接合至第一定位件2。
本实用新型引用的X轴、Y轴和Z轴为非限制性词语,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使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功能能够更加清楚的表达清楚。
参考图2和图3,第一定位件2具有面向第三定位件5的第一定位面21。其中,第二定位件31具有弯曲方向与第一定位面21的弯曲方向相交的引导面32,引导面32面向第三定位件5。第一定位面21和/或第二定位面52构造成柔性面。第三定位件具有与第一定位面21凹凸配合的第二定位面5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面21面向第二定位面52凸起,第二定位面52面向第一定位面21凹陷,也就是说,第一定位面21和第二定位面52都是弧面,同时引导面32也是弧面。具体地,第一定位面21为半圆形,直径为11.5mm;通过第一定位面21半圆形结构的设计,能够在第三定位件5接合至第一定位件2过程中,当第三定位件5接触第一定位面21,能够在Y轴方向和Z轴方向引导第三定位件5接合至第一定位件2。第二定位面52与第一定位面21相对应,为凹槽形结构,凹槽直径为12mm。第一定位面21与第二定位面52间隙配合,第一定位件1与第三定位件5接合之后具有0.5mm的间隙,该间隙在第一定位件2与第三定位件5组装时,可以保证在Y轴方向中良好的控制。在其它可选的实施例中,区别于本实用新型的间隙配合,第一定位件2的尺寸与第三定位件5的尺寸相同。或者,在其它可选的实施例中,在保持第一定位件2与第三定位件5接合之后间隙配合的情况下,第一定位件2的尺寸与第三定位件5的尺寸可以为不同于本实用新型的尺寸的其它尺寸,只要满足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即可。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可以为第一定位面21面向第二定位面52凹陷,第二定位面52面向第一定位面21凸起。当然可以理解, 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面21和第二定位面52也可以是平直面,同时引导面32也是平直面。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
继续参考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二定位件3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定位件31相对设置在第一定位件2的两侧。引导面32的弯曲方向与第一定位件2的第一定位面21的弯曲方向相交。第二定位件31具有引导面32。引导面32面向第三定位件5具有一个角度,使得第三定位件5接合至第一定位件2的过程中,当第三定位件5接触引导面32时,能够在X轴方向和Z轴方向引导第三定位件5接合至第一定位件2。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的任一项的定位组件。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安装在车辆的后窗台板组件上,第三定位件安装在车辆的后窗台遮阳板组件上。在本实用新型中,定位组件应用于后窗台板以及后窗台遮阳板。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定位组件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需要在不可见情况下安装的部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