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前舱前立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68589阅读:722来源:国知局
汽车前舱前立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前舱前立柱。



背景技术:

一般汽车的车身前舱用来将车头前部与驾驶室分隔开,前舱前立柱是车身前舱的重要组成部件,目前,前舱前立柱采用起筋方式,在发生正碰或者偏置碰的过程中,前纵梁的变形模式不是很理想,不能充分的压溃吸能,加速度曲线峰值偏高,发生碰撞时对乘员伤害较大。

因此,需要对现有的汽车前舱前立柱进行改进,使其安装后,可增加车身纵梁前段的吸能作用,从而降低对乘员的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前舱前立柱,其安装后,可增加车身纵梁前段的吸能作用,从而降低对乘员的伤害。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前舱前立柱,包括立柱本体,立柱本体下端形成用于与汽车的车身纵梁连接的连接部,连接部上设有用于与车身纵梁连接后形成空腔的凹槽。

进一步,立柱本体上端倾斜设置形成用于与汽车的水箱上横梁连接的搭接部。

进一步,立柱本体上设置有下端延伸至凹槽的加强筋。

进一步,立柱本体的两侧边均弯折形成折边结构。

进一步,折边结构与立柱本体成垂直设置。

进一步,立柱本体的连接部紧贴车身纵梁的内板固定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前舱前立柱,通过在立柱本体的下端处设置凹槽,在与车身纵梁前段连接后形成空腔结构,在发生碰撞时,车身前纵梁的变形模式理想,能充分的压溃吸能,从而有利于降低对乘员的伤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立体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左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立体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汽车前舱前立柱,包括立柱本体1,立柱本体1下端形成用于与汽车的车身纵梁连接的连接部2,连接部2上设有用于与车身纵梁连接后形成空腔的凹槽3;本实施例的前舱前立柱在使用时,下端与车身纵梁的内板连接,通过焊接连接,上端与水箱上横梁连接,在立柱本体1与车身纵梁连接后,凹槽3处形成空腔结构,从而提高吸能作用。

本实施例中,立柱本体1上端倾斜设置形成用于与汽车的水箱上横梁连接的搭接部4;搭接部4处设置有连接孔5,搭接部4通过螺栓与水箱上横梁连接,形成较好的装配关系。

本实施例中,立柱本体1上设置有下端延伸至凹槽3的加强筋6;可提高立柱本体1整体的结构强度,不易折弯。

本实施例中,立柱本体1的两侧边均弯折形成折边结构(图中为折边结构7和折边结构7a);提高抗折弯能力。

本实施例中,折边结构与立柱本体1成垂直设置。

本实施例中,立柱本体1的连接部2紧贴车身纵梁的内板固定设置;连接部2与车身纵梁的内板间焊接固定。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