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定位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推车的精确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常常需要将东西精确搬运到固定的位置。常用的搬运工具是推车,为了用推车将东西精确搬运到固定的位置,常常在推车和物品放置地之间设置一些定位装置,来提高定位精度。
现在普遍采用的定位装置为:单边先定位,另一边卡入定位,如图1所示。这种传统定位机构,左侧为圆弧状,需先左侧定位后,右侧方能卡入,容易出现对位偏差,且需要2人以上协作,单人基本无法操作。
在需要精确定位的情况下,例如,在用光刻掩膜版推车进行曝光机掩膜版的交换时,如采用上述的传统定位装置的话,就常常会出现对位偏差,从而影响掩膜板更换,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易于操作,定位精度高的定位装置,适用于生产生活中需要精确定位的场所,并且只需单人操作,可以节省人力。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定位装置,包括:
两个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为带有定位槽的圆柱形结构;
定位钳,所述定位钳安装于所述定位机构上;
两个定位滚轴;
弹性结构,所述弹性结构与所述两个定位滚轴分别连接;
定位时,定位滚轴在定位机构表面滚动,当到达定位槽时,定位滚轴落入定位槽,定位钳包裹固定定位滚轴,完成定位。
优选的,所述定位钳在所述定位机构上伸出和/或收回。
优选的,还包括按钮,所述按钮位于定位机构上,用于控制定位钳伸出和收回。
优选的,当定位滚轴在定位机构表面滚动时,所述按钮控制定位钳收回;当定位滚轴落入定位槽时,所述按钮控制定位钳伸出并包裹固定定位滚轴。
优选的,所述弹性结构包括弹簧。
优选的,所述弹簧在松弛状态时,所述两个定位滚轴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两个定位装置之间的最小距离。
优选的,所述弹簧在最大压缩状态时,所述两个定位滚轴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两个定位装置之间的最小距离。
优选的,所述定位槽横截面为圆弧形。
优选的,所述圆弧形的半径大于或等于定位滚轴的半径。
优选的,所述定位槽对称分布于两个定位机构上。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通过使用弹性结构,使得单人推车时定位滚轴可以自动卡在定位槽内,并且通过按钮控制定位钳,使得单人即可实现精确、稳固定位。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传统定位机构示意图;
图2为定位前定位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定位前定位装置的前方偏上视角示意图;
图4为定位装置进入“定位中”状态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定位装置进入“定位后”状态的俯视示意图;
图6为定位装置进入“定位后”状态的前方偏上视角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定位机构;2:定位槽;3:定位滚轴;4:弹性结构;5:定位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中的定位装置有三个状态,分别是:“定位前”、“定位中”、“定位后”。首先介绍“定位前”的状态。图2是定位前定位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图3与图2对应,但是视角位于前方偏上,即介于正视图和俯视图之间。由图2中可以看到,定位装置包括两个定位机构1,分别位于定位装置的左右两边,是带有定位槽2的圆柱形结构;两个定位滚轴3,相互之间由弹性结构4相连接,定位滚轴3本身与小车相连接(图中未画出小车)。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结构4是由弹簧组成的。当该弹簧在松弛状态下,即不受压力也不受拉力的状态下时,两个定位滚轴3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定位装置1之间的最小距离当该弹簧在最大压缩状态时,两个定位滚轴3之间的距离小于两个定位装置1之间的最小距离。
使用者推动小车至两个定位滚轴3分别与两个定位机构1相接触,此时就形成了图2中“定位前”的状态。继续将小车向定位槽所在位置推动,由于定位滚轴3自身可以滚动,而定位机构1的表面又是圆柱体表面,从而定位滚轴3可以在定位机构1表面上滚动;而且弹性结构4的存在使得两个定位滚轴3之间的距离可以调整,由于弹簧在最大压缩状态时,两个定位滚轴3之间的距离小于两个定位装置1之间的最小距离,从而两个定位滚轴3可以通过两个定位机构1之间最狭隘的地方,并继续滚动至落入定位槽2。
优选的,定位槽可以是横截面为圆弧形的定位槽,所述圆弧形的半径大于或等于定位滚轴的半径。由于定位槽的半径大于等于定位滚轴的半径,定位滚轴可以很方便的落入定位槽中。定位槽也可以对称分布于定位机构上。
定位机构1上还安装有定位钳5(图2、图3中未标出),定位钳5是一个可伸出和收回的定位钳,由一个按钮控制其伸出和缩回。该按钮可以安装在定位机构1上,也可以安装在其他便于操作的地方,视需求而定。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将该按钮安装在定位机构1上。当定位滚轴3在定位机构1表面滚动时,按钮控制定位钳5收回,从而定位钳5不会妨碍定位滚轴3在定位机构1表面滚动;并且由于定位钳5是收回的,在图2、图3中也无法看到,从而未曾标出。
在定位滚轴3通过两个定位机构1之间最狭隘的地方,并继续滚动至落入定位槽2后,按钮控制定位钳5伸出并包裹固定定位滚轴3,此时定位装置进入“定位中”状态,如图4所示。图4是定位装置进入“定位中”状态的俯视示意图。从图4中可以看出,定位钳5已经伸出一部分并部分的包裹固定定位滚轴3了。
当定位钳5完全伸出并完全包裹固定定位滚轴3时,定位装置进入“定位后”状态,如图5所示。图5是定位装置进入“定位后”状态的俯视示意图,图6与图5对应,但是视角位于前方偏上,即介于正视图和俯视图之间。由图5可以看出,定位钳5已经完全包裹固定定位滚轴3了,此时定位完成。
在定位完成后,如因生产、工作需要将小车拉出,则可以用按钮控制定位钳5收回,然后将小车拉出。此时定位装置的状态由“定位后”转化为“定位前”,即从图5、图6的状态转化为图1、图2的状态。
由以上对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可以看出,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弹性结构4来连接定位滚轴3,使得定位滚轴3在滚动过程中可以自动的落入定位槽2中,而不需要像现有技术中先定位一边,再定位另一边,从而单人也可以很方便的完成定位;进一步的,使用定位钳5包裹固定定位滚轴3,可以使定位更加牢固可靠。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