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烧结终点温度自动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27566阅读:4389来源:国知局
一种烧结终点温度自动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烧结工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烧结终点温度自动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酒钢1#、2#烧结机于70年代建厂投产,截至目前已运行接近40多年,总体设计流程长,自动化控制水平较低,烧结生产的核心控制参数“烧结终点”,仍采用人工眼观机尾断面烧透情况,来调整相关参数加以控制,造成烧结终点温度控制不够稳定,影响烧结矿质量及技经指标的稳定进步。

根据烧结理论研究,烧结预热带触底点位置与燃烧带触底点位置会发生同向变化,即通过烧结预热带触底点风箱废气温度的变化情况,可提前预判烧结终点的位置,实现相关参数联动控制,确保烧结终点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烧结终点温度自动控制技术以达到稳定控制烧结终点温度的目的。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烧结终点温度自动控制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找出废气温度与烧结终点温度具有相关性的风箱:根据烧结机实际生产中风箱温度曲线分布趋势图,找出烧结预热带触底点风箱,该风箱即与烧结终点温度具有相关性,称为拐点风箱;

步骤二:确定拐点风箱温度与烧结机机速之间的线性关系:在烧结终点温度正常情况下,通过对相关数据分析处理,建立拐点风箱废气温度与烧结机机速之间的线性关系;烧结机机速设定为变量Y,拐点风箱废气温度设定为变量X, 烧结机机速与拐点风箱废气温度存在如下线性关系:Y=0.0047X+1.2615;

步骤三:依据步骤二所得到的拐点风箱废气温度与烧结机机速之间的线性关系,通过计算机设定拐点风箱温度参数、烧结机机速调整幅度等参数。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应用技术投用后,烧结机主管温度、负压稳定性变好;应用技术投用后,烧结机内返循环量有效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风箱温度曲线分布趋势图;

图2为现有技术温度、负压曲线趋势图;

图3为本发明温度、负压曲线趋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烧结终点温度自动控制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找出废气温度与烧结终点温度具有相关性的风箱:根据烧结机实际生产中风箱温度曲线分布趋势图,找出烧结预热带触底点风箱,该风箱即与烧结终点温度具有相关性,称为拐点风箱;酒钢1#、2#烧结机共配置20台风箱,采集这20台风箱温度绘制烧结过程风箱废气温度示意图,发现14#风箱为温度上升点即为拐点风箱,拐点温度反映为主管温度需6min左右,14#风箱废气温度变化与烧结终点位置变化趋向基本一致;

步骤二:确定拐点风箱温度与烧结机机速之间的线性关系:在烧结终点温度正常情况下,通过对相关数据分析处理,建立拐点风箱废气温度与烧结机机速之间的线性关系;通过数据统计分析,确定烧结机废气温度控制标准在110±10℃时,烧结终点温度控制正常;以此为基础,通过现场模拟试验及收集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建立14#风箱废气温度与烧结机机速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模糊技术处理,实现14#风箱废气温度和烧结机机速的连锁自动控制;主管温度110℃为各生产因素稳定期间的烧结终点温度,选择以此为基础来确定机速与14#风箱废气温度的线性关系;参见表1,拐点风箱废气温度上升、烧结机机速上升,拐点风箱废气温度下降、烧结机机速降低;机速与14#风箱废气温度的上、中、下限值为60组数据采集的平均值;烧结机机速设定为变量Y,14#风箱废气温度设定为变量X, 烧结机机速与14#风箱废气温度存在如下线性关系:Y=0.0047X+1.2615,烧结机机速随14#风箱废气温度变化最低调整幅度为0.005m/min。

表1:机速、拐点风箱废气温度对应关系列表

步骤三:依据步骤二所得到的拐点风箱废气温度与烧结机机速之间的线性关系,通过计算机设定拐点风箱温度参数、烧结机机速调整幅度等参数;风箱废气温度59.26-82.48℃,烧结机机速1.54-1.65m/s;通过长期实践确定在线生产主管温度控制适宜值在110℃。

程序上线后,生产过程稳定性大幅提高;主要表现在主管温度、主管负压稳定性变好,内返流量下降,燃料控制更加稳定。从图2、图3自控程序投用前后温度、负压曲线趋势图可以看出:烧结机主管温度、负压稳定性变好,生产过程趋于稳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