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门字型拖曳臂支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6463阅读:623来源:国知局
汽车门字型拖曳臂支架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汽车门字型拖曳臂支架结构。



背景技术:

在汽车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平台化的结构概念不仅可以满足频繁的车型变换需求,而且可以降低开发及生产成本;汽车局部动刚度越来越受到用户的关注,直接影响汽车的感官品质和NVH性能;越来越低的油耗需求对车身轻量化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在考虑以上需求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拖曳臂支架结构,保证汽车平台零件通用的同时,满足NVH性能要求,并达到减重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门字型拖拽臂支架结构,从根本上解决了上述问题,其具有结构简单紧凑、使用方便快捷、维护成本低、使用寿命较长、故障率低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门字型拖曳臂支架结构,包括后纵梁加强件和中地板,其技术要点是:所述门字型拖曳臂支架结构外圈设置有第一翻边、第二翻边和第三翻边,内圈设置有第四翻边,四个翻边结构形成了该零件的承载主体,第一翻边通过C02焊接方式与后纵梁加强件连接,第二翻边通过点焊方式与后纵梁加强件连接,第三翻边通过结构胶与中地板连接,第四翻边具有避让功能同时也达到减重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拖曳臂支架的设计,获得平台化的支撑结构,满足NVH性能要求并实现轻量化,此拖曳臂支架设计减少了单件成本的同时,减少了物流及车间夹具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与周边零件的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布置位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匹配不同的后桥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翻边 2、第二翻边 3、第三翻边 4、第四翻边 5、后纵梁加强件 6、后纵梁 7、点焊 8、CO2焊接 9、中地板 10、多连杆后桥 11、扭力梁后桥。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图1~4,通过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该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门字型拖曳臂支架结构,包括后纵梁加强件和中地板,其中所述门字型拖曳臂支架结构外圈设置有第一翻边、第二翻边和第三翻边,内圈设置有第四翻边,四个翻边结构形成了该零件的承载主体,第一翻边通过C02焊接方式与后纵梁加强件连接,第二翻边通过点焊方式与后纵梁加强件连接,第三翻边通过结构胶与中地板连接,第四翻边具有避让功能同时也达到减重目的。

工作原理如下:门字型拖曳臂支架结构外圈设计第一、第二及第三的翻边结构,门字型拖曳臂支架结构内圈设计第四翻边结构。四个翻边结构形成了该零件的承载主体。同时第一、第二、第三翻边也成为了与周边零件连接的介质。如图2所示,第一翻边通过C02焊接与纵梁加强件连接;第二翻边通过点焊与后纵梁加强件连接;第三翻边通过结构胶与中地板连接;以上连接方式均为现生产现有的工艺方式,无需增加成本,连接方式简单可靠。门字型内侧第四翻边具有避让功能的同时也达到了减重的目的。

拖曳臂支架布置位置见图3,拖曳臂支架布置在四个拖曳臂安装形成的长方形的中心线位置,能起到良好的传力作用。满足局部安装点强度的同时,使拖曳臂安装支架的动刚度在Z方向提高2000N/mm。该拖曳臂支架的设计,使后纵梁的料厚由2mm减为1.8mm,使后纵梁加强件的料厚由2.5mm减为1.8mm,实现整车减重2.3Kg。为整车的轻量化做出重要贡献。

拖曳臂支架匹配不同的后桥示意图如图4所示,同一种拖曳臂支架实现匹配两种后桥配置。此拖曳臂支架设计减少了单件成本的同时,减少了物流及车间夹具成本。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