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74284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童推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童推车。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推车的类型和结构多种多样,其通常包括可折叠的推车车架、设于推车车架底部的轮组件、用于将推车车架锁定在展开状态下的锁定机构。目前,推车车架的种类繁多,其杆件数目各不相同,各杆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连接位置均不同,使得推车车架的折叠原理与折叠方式也各不相同。如何提高推车车架展开时的稳定性,如何简化推车车架的结构,如何方便折叠打开的操作,以及尽可能地减小车架折叠后的体积,一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追求目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折叠方便、折叠后占用体积小的儿童推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儿童推车,包括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的车架、设置在车架下方前部的前轮组件、设置在车架下方后部的后轮组件和用于将车架锁定在展开的锁定机构。所述车架包括分设于左右两侧的两个侧支架、连接在所述的两个侧支架之间的横撑组件。所述侧支架包括下部与前轮组件连接的前轮支架、下部与后轮组件连接的后轮支架、座位杆、推杆、连杆和滑动件,

所述前轮支架自下向上沿斜后方延伸;

所述后轮支架自下向上沿斜前方延伸;

所述滑动件与前轮支架滑动连接且能够沿前轮支架的延伸方向滑动;

所述座位杆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座位杆的前部与所述滑动件枢轴连接,所述座位杆的后部与所述后轮支架枢轴连接;

所述推杆的下部与所述滑动件枢轴连接;

所述连杆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连杆的上部与所述推杆的下部枢轴连接,所述连杆的下部分别与前轮支架和后轮支架枢轴连接,

所述车架折叠时,所述推杆向前翻转带动所述前轮支架、后轮支架、座位杆、滑动件和推杆相互靠拢收折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滑动件为外衬管,所述外衬管套设在前轮支架上与前轮支架滑动连接,所述外衬管沿自身的延伸方向开设有线槽,所述线槽在外衬管上形成朝向后轮支架方向的开口,所述前轮支架上具有用于与连杆连接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自所述外衬管的开口处向外露出。

进一步的,所述外衬管的上端高于前轮支架的上端,所述外衬管的下端高于前轮支架的下端。

具体的,当所述车架处于展开状态时,在侧支架中,所述连杆与所述推杆沿同一长度方向延伸。

具体的,所述滑动件的上部通过第一轴与所述推杆的下部枢轴连接,所述连杆的上部通过第二轴与所述推杆的下部枢轴连接,所述第一轴在所述推杆上位于所述第二轴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连杆的下部、前轮支架的上部和后轮支架的上部绕同一枢轴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横撑组件可沿左右方向收折地设置在所述的两个侧支架之间,当所述车架折叠时,所述的两个侧支架同步沿上下和前后方向折叠能够带动所述横撑组件沿左右方向收折进而使得所述的两个侧支架沿左右方向相互收拢。

进一步的,所述横撑组件包括十字撑组件,所述十字撑组件包括相互交叉且在交叉处相枢轴连接的两根底撑杆,每根所述底撑杆均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底撑杆的前部与一侧侧支架的滑动件的下部枢轴连接且其后部与另一侧侧支架的座位杆的后部枢轴连接,当所述车架折叠时,所述底撑杆能够在座位杆的带动下向上向内运动进而使得两个侧支架沿左右方向相互收拢。

进一步的,所述座位杆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坐立部、自所述坐立部向下并向后弯折延伸的第二连接部,所述坐立部的前部通过第三轴枢轴连接在所述滑动件上,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第四轴枢轴连接在所述后轮支架上,所述底撑杆的前部通过前转接件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滑动件的下部且其后部通过后转接件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所述后转接件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位于所述第四轴的后方。

进一步的,所述横撑组件还包括可沿左右方向收拢的后十字撑组件,所述后十字撑组件包括相互交叉且在交叉处相枢轴连接的两根后撑杆,每根所述后撑杆均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后撑杆的上部通过上转接件转动地连接在一侧侧支架的座位杆的后部且其下部通过下转接件转动地连接在另一侧侧支架的后轮支架的下部上,所述座位杆的后部通过第四轴枢轴连接在所述后轮支架上,所述上转接件在所述座位杆上位于所述第四轴的后方。

以上所涉及到的前后左右上下等方位词,是在所述儿童推车处于展开状态时的方位作定义的。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等。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的儿童推车,其单侧侧支架上的杆件数量少,车架在展开状态下结构简洁且具有良好的刚性。在折叠该儿童推车时,仅需将两侧的推杆向前翻转便可使得车架上的各杆件相对运动而收拢在一起,一步操作完成折叠;在需要打开该儿童推车时,也仅需将推杆相对前轮支架翻转打开,便可使得车架上的各杆件相对运动而逐渐展开,一步完成打开操作,即打开、折叠的操作十分的方便。折叠后的儿童推车结构也十分的紧凑,为用户的日常收纳与携带带来了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儿童推车处于展开状态时的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儿童推车处于展开状态时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儿童推车处于展开状态时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儿童推车处于半折叠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儿童推车处于半折叠状态时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儿童推车处于折叠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儿童推车处于折叠状态时的主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儿童推车处于折叠状态时的右视图;

其中:1、前轮支架;2、后轮支架;3、座位杆;4、推杆;5、连杆;6、滑动件;7、底撑杆;8、后撑杆;9、前轮组件;10、后轮组件;11、第一连接部;31、坐立部;32、第二连接部;61、线槽;101、第一轴;102、第二轴;103、第三轴;104、第四轴;105、前转接件;106、后转接件;107、上转接件;108、下转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儿童推车,包括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的车架、设置在车架下方前部的前轮组件9、设置在车架下方后部的后轮组件10和用于将车架锁定在展开的锁定机构。所述车架包括分设于左右两侧的两个侧支架、连接在所述的两个侧支架之间的横撑组件。

所述侧支架包括下部与前轮组件9连接的前轮支架1、下部与后轮组件10连接的后轮支架2、座位杆3、推杆4、连杆5和滑动件6,其中:

所述前轮支架1自下向上沿斜后方延伸;

所述后轮支架2自下向上沿斜前方延伸;

所述滑动件6与前轮支架1滑动连接且能够沿前轮支架1的延伸方向滑动;

所述座位杆3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座位杆3的前部与所述滑动件6枢轴连接,所述座位杆3的后部与所述后轮支架2枢轴连接;

所述推杆4的下部与所述滑动件6枢轴连接;

所述连杆5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连杆5的上部与所述推杆4的下部枢轴连接,所述连杆5的下部分别与前轮支架1和后轮支架2枢轴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滑动件6为外衬管。所述外衬管套设在前轮支架1上与前轮支架1滑动连接。所述外衬管的上端高于前轮支架1的上端,所述外衬管下端高于前轮支架2的下端。所述外衬管沿自身的延伸方向开设有线槽61,所述线槽61在外衬管上形成朝向后轮支架2方向的开口。所述前轮支架1上具有用于与连杆5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1,所述第一连接部11自所述外衬管的开口处向外露出。

具体的,所述滑动件6的上部通过第一轴101与所述推杆4的下部枢轴连接。所述连杆5的上部通过第二轴102与所述推杆4的下部枢轴连接,所述第一轴101在所述推杆4上位于所述第二轴102的上方。所述连杆5的下部、前轮支架1的第一连接部11和后轮支架2的上部绕同一枢轴转动连接。所述座位杆3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坐立部31、自所述坐立部31向下并向后弯折延伸的第二连接部32,所述坐立部31的前部通过第三轴103枢轴连接在所述滑动件6上,所述第二连接部32通过第四轴104枢轴连接在所述后轮支架2上。

当所述车架处于展开状态时,在侧支架中,所述连杆5与所述推杆4沿同一长度方向延伸。且连杆5和推杆4的延伸方向与滑动件6的长度延伸方向大致平行。所述前轮支架1、滑动件6、后轮支架2和座位杆3之间形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使得侧支架结构十分简洁且具有良好的刚性。

所述横撑组件可沿左右方向收折地设置在所述的两个侧支架之间。具体地说,所述横撑组件包括可沿左右方向收拢的十字撑组件和可沿左右方向收拢的后十字撑组件。所述十字撑组件包括相互交叉且在交叉处相枢轴连接的两根底撑杆7。每根所述底撑杆7均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底撑杆7的前部通过前转接件105与一侧侧支架的滑动件6的下部枢轴连接且其后部通过后转接件106与另一侧侧支架的座位杆3的第二连接部32枢轴连接。所述后转接件106在所述第二连接部32上位于所述第四轴104的后下方。

所述后十字撑组件包括相互交叉且在交叉处相枢轴连接的两根后撑杆8。每根所述后撑杆8均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后撑杆8的上部通过上转接件107转动地连接在一侧侧支架的座位杆3的第二连接部32上且其下部通过下转接件108转动地连接在另一侧侧支架的后轮支架2的下部上。所述座位杆3的第二连接部32通过第四轴104枢轴连接在所述后轮支架2上,所述上转接件107在所述座位杆3上位于所述第四轴104的后下方。

该儿童推车上,锁定机构可采用设置在两侧滑动件6与前轮支架1之间用于将两者锁定的锁定件,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锁定结构来将车架锁定在展开状态下。

如图1至图3所示,当儿童推车展开使用时,车架锁定在展开状态下,每侧的侧支架上,前轮支架1、后轮支架2、滑动件6以及座位杆3之间形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推杆4与连杆5共线延伸并位于前轮支架1的后侧,十字撑组件和后十字撑组件分别沿左右方向展开而使得两侧的侧支架沿左右的横向展开,车架在该展开状态下结构十分的简洁且具有良好的刚性,可提供稳定可靠的坐立支撑。

当需要将该儿童推车收折起来时,如图4、图5所示,在将锁定机构解锁后,操作者将两侧的推杆4向前翻转,所述推杆4向前翻转带动所述连杆5上行,所述前轮支架1在所述连杆5的带动下相对滑动件6向上滑动,所述后轮支架2在所述连杆5带动下向前转动与前轮支架1靠拢,所述座位杆3在后轮支架2的带动下相对滑动件6向上转动与滑动件6和前轮支架1靠拢。与此同时,所述的两个侧支架同步沿上下和前后方向折叠能够带动所述横撑组件沿左右方向收折进而使得所述的两个侧支架沿左右方向相互收拢。具体地说,座位杆3的后部抬起使得十字撑组件的底撑杆7的后部上行,两根底撑杆71相对转动而使得十字撑组件沿左右方向逐渐收拢,继而带动两侧的侧支架沿横向逐渐收拢。

最终,儿童推车折叠后如图6至图8所示,每一侧的侧支架上前轮支架1、后轮支架2、座位杆3、滑动件6及推杆4沿前后方向靠拢收折在一起,后轮组件10收拢至前轮组件9的内侧偏上位置。十字撑组件及后十字撑组件沿左右方向收拢在两侧的侧支架之间。折叠后的车架整体体积小,便于用户携带与收纳。同时,折叠操作简易,便于用户的日常操作与使用。

当需要打开儿童推车时,用户也仅需拉起两侧的推杆4使其相对前轮支架1逐渐打开,便可使得每侧侧支架上的各杆件相对转动而逐渐展开,同时十字撑组件与后十字撑组件也随着侧支架的展开而逐渐沿左右方向展开,直至车架完全展开后,锁定机构锁定,推车的展开操作完成,其操作也很方便。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儿童推车,其单侧侧支架上的杆件数量少,车架在展开状态下结构简洁且具有良好的刚性。在需要折叠该儿童推车时,仅需将两侧的推杆4向前翻转便可使得车架上的各杆件相对转动而逐渐收拢在一起;在需要打开该儿童推车时,也仅需将推杆4相对滑动件6翻转打开,便可使得车架上的各杆件相对转动而逐渐展开,操作十分的方便。折叠后的推车结构也十分的紧凑,为用户的日常收纳与携带带来了便利。

如上所述,我们完全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宗旨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和实施方法。相关技术领域的从业者可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许可的范围内进行不同的变化及实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