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轮电动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18582发布日期:2018-11-13 22:46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四轮电动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技术领域,主要提出一种四轮电动车车架。



背景技术:

目前,四轮车车架结构大多采用矩形钢管结构,需要装配零部件的位置通常很难保证装配精度,需进行再加工从而满足装配的要求,使四轮车车架结构复杂化,由于其焊接点较多,工艺繁琐,致使四轮车车架结构的生产成本增加;同时微型四轮电动车在高速行驶时操稳性无法很好的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四轮电动车车架,使其具有结构简单、焊接部位少、重量轻、整体结构强度和刚度高的特点,同时在车辆高速行驶时具有很好的操稳性。

本实用新型为完成上述目的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四轮电动车车架,所述的四轮车车架包括有车身底框架、车身框架、前框架、后平台和尾门框;所述的车身框架为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的车身框架具有位于车顶的八字管Ⅰ,所述的八字管Ⅰ由车身框架后部向前并向内倾斜设置;所述八字管Ⅰ的前端向外翻转后斜向下弯折形成四轮车车架的A柱,所述A柱的下端连接有立柱;所述的立柱为八字管冲压而成的结构;所述的立柱具有由A柱向后并向下倾斜的倾斜段;所述倾斜段的下端具有与其连接的竖直段,且所述的竖直段与所述的倾斜段之间圆弧过渡;立柱所述的竖直段连接在所述的车身底框架上,将车身框架的前部与车身底框架连接为一体;所述八字管Ⅰ的后端与用以安装尾门框的八字管Ⅱ焊接连接;所述八字管Ⅱ为由八字管Ⅰ向后并向外倾斜后再向下弯折所形成的曲线结构;所述八字管Ⅱ的下端与所述的车身底框架之间设置有八字管Ⅲ;所述的八字管Ⅲ为由底框架向车身框架凹陷的凹面结构;所述的八字管Ⅰ、A柱、立柱、八字管Ⅱ和八字管Ⅲ共同构成车身框架;所述车身框架的顶面与车身底框架之间设置有用以将车身框架分隔为前门框架和后门框架的车身B柱;所述的车身B柱为由矩形管冲压而成的具有弧度的立柱;所述车身B柱的上端具有呈弧面形状的切面槽;所述八字管Ⅰ上具有与车身B柱上端的切面槽对接的切面;所述车身B柱的上端与所述的八字管Ⅰ对接后焊接连接;所述车身B柱的下端与所述的车身框架焊接连接,将车身框架分隔为前后两个用以安装前门、后门的梯形框架;所述的车身B柱与车身底框架之间设置有B柱加强梁;所述的车身B柱上安装有安全带上支承、内装饰板中支承、后门支撑板、门控开关支撑以及内装饰板下支承;所述的前挡风玻璃支撑柱与所述的立柱之间设置有车门限位器支撑梁;所述车门限位器支撑梁、前挡风玻璃支撑柱以及所述的立柱之间所形成的三角区域内设置有车门铰链支承板,对整车车门能起到很好的支承作用;所述的B柱加强梁与所述的立柱之间设置有前门槛支承梁,所述的车门限位器支撑梁与前门槛支承梁之间设置有支撑板;所述的车门限位器支撑梁上安装有加强板和仪表台管梁支承;所述的八字管Ⅱ和八字管Ⅲ之间设置有后车门锁扣支承梁,所述的后车门锁扣支承梁与八字管Ⅱ、八字管Ⅲ之间所形成的三角区域内设置有充电口支承;所述的八字管Ⅲ与车身B柱之间设置有后门槛支承梁;两个所述的车身框架之间的顶部通过经压型的半圆管焊接连接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四轮电动车车架,两个车身框架通过经压型的半圆管连接焊接在一起,左、右车身框架下部与车架底框架连接在一起,车身框架由八字管冲压而成;八字管的两个平面在装配其他零部件时很好的保证装配精度,该车架框架结构在减少了焊接内应力的同时也增加了结构强度,无需再用加强板加强,简化了工艺流程;同时减少焊接部位,减少应力集中,降低车架生产成本和简化了工艺流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车身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车身B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八字管型材的截面图。

图中:1、前框架,2、车身框架,3、尾门框, 4、后平台,5、车身框架,6、八字管Ⅰ,7、A柱,8、立柱,9、八字管Ⅱ,10、八字管Ⅲ,11、车身B柱,12、车门限位器支撑梁,13、加强板,14、车门铰链支承板,15、仪表台管梁支承,16、支撑板,17、前门槛支承梁,18、后门槛支承梁,19、安全带上支承,20、内装饰板中支承,21、后门支撑板,22、门控开关支撑,23、内装饰板下支承,24、安全带下支承,25、后车门锁扣支承梁,26、充电口支承,27、半圆管,28、B柱加强梁。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说明,该文件主要针对四轮电动车车架的车身框架进行具体描述,车身底框架、前框架、后平台和尾门框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已有的结构,在此不做过多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所述的四轮车车架包括有车身底框架5、车身框架2、前框架1、后平台4和尾门框3;所述的车身框架2为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结合图2,所述的车身框架2具有位于车顶的八字管Ⅰ6,所述的八字管Ⅰ6由车身框架后部向前并向内倾斜设置;所述八字管Ⅰ6的前端向外翻转后斜向下弯折形成四轮车车架的A柱7;所述A柱7的下端连接有立柱8;所述的立柱8为八字管冲压而成的结构;所述的立柱8具有由A柱向后并向下倾斜的倾斜段;所述倾斜段的下端具有与其连接的竖直段,且所述的竖直段与所述的倾斜段之间圆弧过渡;立柱8所述的竖直段连接在所述的车身底框架5上,将车身框架2的前部与车身底框架5连接为一体;所述八字管Ⅰ6的后端与用以安装尾门框的八字管Ⅱ9焊接连接;所述八字管Ⅱ9为由八字管Ⅰ向后并向外倾斜后再向下弯折所形成的曲线结构;所述八字管Ⅱ9的下端与所述的车身底框架之间设置有八字管Ⅲ10;所述的八字管Ⅲ10为由底框架向车身框架凹陷的凹面结构;所述的八字管Ⅰ6、A柱7、立柱8、八字管Ⅱ9和八字管Ⅲ10共同构成车身框架;所述车身框架的顶面与车身底框架之间设置有用以将车身框架分隔为前门框架和后门框架的车身B柱11;所述的车身B柱11为由矩形管冲压而成的具有一定弧度的立柱;结合图3,所述车身B柱11的上端具有呈弧面形状的切面槽;所述八字管Ⅰ6上具有与车身B柱11上端的切面槽对接的切面;所述车身B柱11的上端与所述的八字管Ⅰ6对接后焊接连接;所述车身B柱11的下端与所述的车身框架5焊接连接,将车身框架分隔为前后两个用以安装前门、后门的梯形框架;所述的车身B柱11与车身底框架5之间设置有B柱加强梁28;所述的车身B柱11上安装有安全带上支承19、内装饰板中支承20、后门支撑板21、门控开关支撑22以及内装饰板下支承23;所述的前挡风玻璃支撑柱7与所述的立柱8之间设置有车门限位器支撑梁12;所述车门限位器支撑梁12、前挡风玻璃支撑柱7以及所述的立柱8之间所形成的三角区域内设置有车门铰链支承板14,对整车车门能起到很好的支承作用;所述的B柱加强梁28与所述的立柱8之间设置有前门槛支承梁17,所述的车门限位器支撑梁12与前门槛支承梁17之间设置有支撑板16;所述的车门限位器支撑梁12上安装有加强板13和仪表台管梁支承15;所述的八字管Ⅱ9和八字管Ⅲ10之间设置有后车门锁扣支承梁25,所述的后车门锁扣支承梁25与八字管Ⅱ9、八字管Ⅲ10之间所形成的三角区域内设置有充电口支承26;所述的八字管Ⅲ10与车身B柱11之间设置有后门槛支承梁23;两个所述的车身框架之间的顶部通过经压型的半圆管27焊接连接为一体。

车身框架采用八字形钢冲压后焊接而成;结合图4,八字形钢强度和刚度较好,八字形钢具有一个26mm宽和20mm宽的平面,在装配其他零部件时可以有效保证装配质量;八字形钢的外侧平面与车门配合,门可以通过车门固定安装孔自由的拆卸,内侧平面用于安装前挡风玻璃和顶棚,再通过胶条密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