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板车的转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57476发布日期:2018-06-22 22:49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滑板车的转向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滑板车,尤其涉及一种滑板车的转向结构。



背景技术:

滑板车是一种目前非常流行的娱乐及代步器材,一般的滑板车在前进过程中,是通过把手带动立管转动从而带动轮子的转动实现转向。而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近些年也开始出现了通过踏板重心的改变并实现轮子转向的转向结构,从而使得滑板车在骑行时更加灵活且更加具有趣味性。但现有的转向结构一般都是通过横向传动件并通过压缩、拉伸弹簧的方式实现对轮子的转向与回位,其占用的空间较大、传动级数较多,导致现有的转向结构较为复杂、稳定性较差,且维修更换时较为繁琐、成本较高,不能很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转向结构通过横向传动件并通过压缩、拉伸弹簧的方式实现对轮子的转向与回位,其占用的空间较大、传动级数较多,导致现有的转向结构较为复杂、稳定性较差,且维修更换时较为繁琐、成本较高等缺陷,提供了一种新的滑板车的转向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滑板车的转向结构,包括踏板、横杆、转向装置,所述的转向装置包括转向座、定位件、至少一个弹性回位件,所述的转向座转动连接于踏板前端且与横杆相连接,所述的转向座上设置有转向槽,所述的定位件固定连接于踏板上并位于转向槽中,所述的弹性回位件位于转向槽中,转向座转动时所述弹性回位件在转向槽与定位件的共同作用下伸缩。

踏板用于供使用者踩踏,并通过踏板重心的变化驱动转向装置转动,转向装置转向时,能够驱动横杆也同步转动,从而通过横杆驱动轮子转向。其中转向装置的转向座在转向过程中,弹性回位件随着转向座的转动而在转向槽内转动,且弹性回位件转动时在定位件与转向槽的相互作用下被压缩,从而在踏板重心回位时通过弹性回位件的弹性回复力实现转向座的自动回位,也即实现轮子的自动回位。通过上述结构,既能提高转向装置的稳定性,降低转动时的传动级数,且其结构简单,更便于生产加工及后期的维修。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滑板车的转向结构,所述的踏板上设置有转轴,所述转向座上设置有转向孔,所述转向座通过转向孔、转轴转动连接于踏板上。

通过上述结构,使得转向座与踏板之间相对转向时更加顺畅,且其连接结构简单,生产加工更加方便。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滑板车的转向结构,所述的转轴设置于转向座中心位置,所述的转向槽呈圆弧型并围绕转轴。

通过上述结构,能够使转向座在转向时受力更均匀,且圆弧型的转向槽能够让弹性回位件稳定地放置于转向槽中,且更加适合转向座的转动方向,保证弹性回位件在转向时的伸缩效果。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滑板车的转向结构,所述转向座上还设置有供横杆穿过的加固杆,所述的加固杆对称设置于转向座两侧。

通过加固杆一方面能增加转向结构的受力面积,进一步加强转向装置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加固杆能够防止使用过程中横杆发生碰撞,延长横杆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滑板车的转向结构,所述的弹性回位件的数量为一个,弹性回位件填充满转向槽且弹性回位件的两端分别与定位件的两端相抵触。

单个弹性回位件能够一次成型,且在使用时其整体性好,生产时成本较低。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滑板车的转向结构,所述的弹性回位件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的两个弹性回位件对称设置于定位件两侧,每个弹性回位件一端与定位件相抵触,每个弹性回位件另一端与转向槽内壁相抵触。

两个弹性回位件对称设置于定位件的两侧,能够使转向座的稳定性更强,使用效果更佳。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滑板车的转向结构,所述的踏板顶端还设置有保护盖并遮挡转向装置。

保护盖既能防止污垢进入转向机构,影响滑板车的正常使用;且当滑板车踏板前端发生碰撞时,保护盖能够保护转向机构,避免转向机构发生直接的碰撞,延长滑板车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滑板车的转向结构,所述的弹性回位件为弹性塑胶件。

弹性塑胶件的弹性回复力强,成本较低,且重量较轻,使用效果更佳。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滑板车的转向结构,所述的弹性塑胶件为发泡材料或硅胶或优力胶。

发泡材料是指其内部气化产生气泡使之成为多孔物质的一些材料,具有密度低、强度高的优点;硅胶具有弹性、防震性能高的优点,且不是石油产品,更加环保;而优力胶又称聚氨酯PU弹性体,其强度高,压缩变形小。将弹性塑胶件具体选择为以上产品,能够进一步保证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滑板车的转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滑板车的转向结构去除保护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滑板车的转向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弹性回位件数量为一个时转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转向装置右转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转向装置左转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6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它们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滑板车的转向结构,包括踏板1、横杆2、转向装置3,所述的转向装置3包括转向座31、定位件32、至少一个弹性回位件33,所述的转向座31转动连接于踏板1前端且与横杆2相连接,所述的转向座31上设置有转向槽312,所述的定位件32固定连接于踏板1上并位于转向槽312中,所述的弹性回位件33位于转向槽312中,转向座31转动时所述弹性回位件33在转向槽312与定位件32的共同作用下伸缩。

使用时,使用者站立于踏板1上,使用者通过调节自身重心控制滑板车的踏板1偏向于一侧,则转向座31开始转动并带动轮子转向,转向座31转动的同时其内的转向槽312开始带动弹性回位件33转动,则弹性回位件33的端部将被定位件32所抵挡,从而使得弹性回位件33开始收缩而积累弹性势能,当踏板1重新回到原位后,弹性回位件33积累的弹性势能开始释放并迫使转向座31重新回到原位,从而使得轮子回正。通过上述结构既能提高转向装置3的稳定性,降低转动时的传动级数,且其结构简单,更便于生产加工及后期的维修。

作为优选,所述的踏板1上设置有转轴5,所述转向座31上设置有转向孔311,所述转向座31通过转向孔311、转轴5转动连接于踏板1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转轴5设置于转向座31中心位置,所述的转向槽312呈圆弧型并围绕转轴5。

作为优选,所述转向座31上还设置有供横杆2穿过的加固杆4,所述的加固杆4对称设置于转向座31两侧。

作为优选,所述的弹性回位件33的数量为一个,弹性回位件33填充满转向槽312且弹性回位件33的两端分别与定位件32的两端相抵触。

如图4所示,当弹性回位件33的数量为一个时,将弹性回位件33填充满整个转向槽312,则在转向座31转向时,转向槽312带动弹性回位件33往与转向座31转动方向一致的方向转动,则弹性回位件33的端部将抵住定位件32并被压缩,当踏板1回正时,弹性回位件33的弹性势能将被释放并迫使转向座31重新回正。

作为优选,所述的弹性回位件33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的两个弹性回位件33对称设置于定位件32两侧,每个弹性回位件33一端与定位件32相抵触,每个弹性回位件33另一端与转向槽312内壁相抵触。

如图5、图6所示,当弹性回位件33的数量为两个的情况下,当转向座31转向时,转向槽312带动两个弹性回位件33朝转向座31转向的方向转动,则往定位件32方向运动的弹性回位件33将被压缩,当踏板1回正时,该被压缩的弹性回位件33的弹性势能将被释放并迫使转向座31重新回正,反之亦然。

作为优选,所述的踏板1顶端还设置有保护盖6并遮挡转向装置3。

作为优选,所述的弹性回位件33为弹性塑胶件。

作为优选,所述的弹性塑胶件为发泡材料或硅胶或优力胶。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的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