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87560发布日期:2018-08-04 12:13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动车领域的技术方案,特别涉及一种电动车车架。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二轮电动车交通工具采用传统车架装配电机、动力电池、控制器、外观件的方法制成。但是传统车架作为独立配件,具有结构复杂、运输成本高、组装工序复杂、易变形等缺点,为此急需一种能够解决此问题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车架,以解决现有车架结构复杂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车车架,包括,电池外壳,所述电池外壳内部为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安装电池;所述电池外壳相对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设有车头安装件,所述车头安装件用于安装电动车的车头部件;电机外壳,所述电机外壳包括顶盖和两个侧盖,所述顶盖的一表面与所述第二端联接固定,两个所述侧盖分别布置于所述顶盖相对的两侧,两个所述侧盖均与所述顶盖联接固定,两个所述侧盖之间留有用于安装电机的空间;以及后平叉,所述后平叉与所述电机外壳联接,所述后平叉用于安装电动车的车尾部件。

其中,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容纳腔导通,所述顶盖的表面设有接线孔,所述接线孔与所述容纳腔相对。

其中,所述顶盖包括相对布置的左侧边和右侧边,所述左侧边与其中一个所述侧盖联接,所述右侧边与另外一个所述侧盖联接;所述顶盖还包括相对布置的前侧边和后侧边,所述前侧边和所述后侧边均置于所述左侧边和所述右侧边之间,所述后侧边上设有第一耳板;所述电池外壳的一侧面为安装面,所述安装面与所述后侧边置于同一侧,所述安装面上设有轴台;所述电动车车架还包括有支架,所述第一耳板和所述轴台均与所述支架联接,所述支架用于安装电动车的座椅部件。

其中,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的一侧与所述第二框架的一侧活动联接,所述第一框架相对的另一侧与所述轴台活动联接,所述第二框架相对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一耳板活动联接。

其中,所述第一框架包括两平行布置的第一连杆,两个所述第一连杆分别与所述轴台相对的两侧活动联接;所述第二框架包括两平行布置的第二连杆,两个所述第二连杆分别与所述第一耳板相对的两侧活动联接。

其中,所述后平叉上设有第二耳板,所述后平叉与所述电机外壳活动联接,所述后平叉能以所述活动联接处为转动中心,以转向和转离所述安装面;所述电动车车架还包括有避震器,所述避震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耳板活动联接,所述避震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耳板活动联接。

其中,所述第一耳板和所述第二耳板均为两个;所述避震器一端置于两个所述第一耳板中,并与两个所述第一耳板活动联接;所述避震器的另一端置于两个所述第二耳板之间,并与两个所述第二耳板活动联接。

其中,所述车头安装件设有空心管,所述空心管相对于所述第一端斜向布置,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空心管的间距在接近所述安装面的方向上逐渐增大。

其中,其中一个所述侧盖的外表面安装有链盖,该所述侧盖与所述链盖之间留有用于安装链条的空间,该所述侧盖在被所述链盖覆盖的范围内设有轴孔。

其中,两个所述侧盖的外部均联接有脚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由于电池外壳内部为容纳腔,容纳腔用于安装电池,两个侧盖之间留有用于安装电机的空间,所以解决了电池和电机的安装问题,而且各个部件只需使用螺钉拧紧固定,组装过程简单方便,而且各个部件的结构简单,不但加工难度低,也便于进行运输,基本解决了现有电动车车架结构复杂、组装难、易变形和运输不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电动车车架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电动车车架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电动车车架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池外壳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电动车车架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车头安装件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电动车车架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顶盖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电动车车架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左侧盖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电动车车架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后平叉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电动车车架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支架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电池外壳;11、第一端;12、第二端;13、螺纹柱;14、安装面;15、轴台;

21、电池;22、电机;23、避震器;24、脚踏;

3、车头安装件;31、底座;32、空心管;

4、顶盖;41、接线孔;42、第一耳板;

5、左侧盖;51、轴孔;

6、右侧盖;

7、链盖;8、后平叉;

81、长杆;82、连接杆;83、第二耳板;

9、支架;91、第一框架;911、第一连杆;92、第二框架;921、第二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为便于描述,以图1所示为例,定义朝向图纸右侧的方向为前,朝向图纸左侧的方向为后,朝向图纸内部的方向为左,朝向图纸外部的方向为右,朝向图纸上侧的方向为上,朝向图纸下侧的方向为下。

因此从图1至8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电动车车架包括有:

电池外壳1,如图1至3所示,电池外壳1为一长方体,电池外壳1的内部为中空结构,以此形成容纳腔,电池外壳1的上端为第一端11,电池外壳1的下端为第二端12;其中,第一端11表面的四个端角设有螺纹孔;而第二端12的四个端角均设有螺纹柱13,且第二端12为开口结构,以使得第二端12与容纳腔导通,便于电池21能够直接装入至容纳腔内,另外,电池外壳1后侧的表面为安装面14,安装面14的中上部设有轴台15,轴台15设有贯穿其左右两侧面的通孔。

车头安装件3,如图1、2和4所示,车头安装件3包括底座31和空心管32;其中,底座31的外形为正方形,其四个端角均设有通孔,使用螺钉穿过底座31上的通孔与第一端11上的螺纹孔联接,便可实现车头安装件3与第一端11的联接固定;另外,空心管32设于底座31的上方,空心管32的后端与安装面14基本置于同一侧,空心管32的前端与电池外壳1的前侧面基本置于同一侧,由于空心管32的后端置于其前端的上方,使得第一端11与空心管32的间距在接近安装面14的方向上逐渐增大,从而实现空心管32相对于第一端11的端面呈斜向布置,以便电动车的车头部件穿插于空心管32内进行安装。

顶盖4,如图1、2和5所示,顶盖4的外形大致为正方形,顶盖4的四个端角均设有通孔,第二端上12的螺纹柱13插入顶盖4端角的通孔内,通过螺母紧固,便实现了顶盖4与电池外壳1的联接固定;在顶盖4的中部设有接线孔41,接线孔41贯通顶盖4的上下表面,以便接线孔41能与容纳腔对准导通;在顶盖4的后侧边上设有两个第一耳板42,两个第一耳板42与顶盖4相互垂直,两个第一耳板42之间留有部件的安装空间,以便进行部件的安装固定,其中,每个第一耳板42的上下部均设有通孔;在顶盖4的左侧边和右侧边的下方均设有三个螺纹孔,三个螺纹孔按相同的间距排列布置。

左侧盖5,如图2和6所示,左侧盖5上设有一个轴孔51和多个通孔;该轴孔51设于左侧盖5的中部,轴孔51贯通左侧盖5的左右表面;而其中三个通孔在左侧盖5上部等间距排列布置,以便与顶盖4左侧边的三个螺纹孔对准,然后使用螺钉插入拧紧,实现左侧盖5与顶盖4的联接固定;剩余的通孔在轴孔51的外部呈周向布置,以便日后与电机22通过螺钉进行联接固定。

右侧盖6,如图1和2所示,右侧盖6上设有多个通孔;其中三个通孔在右侧盖6上部等间距排列布置,以便与顶盖4右侧边的三个螺纹孔对准,然后使用螺钉插入拧紧,实现右侧盖6与顶盖4的联接固定;剩余的通孔在右侧盖6几何中心的外部呈周向布置,以便日后与电机22通过螺钉进行联接固定。

链盖7,如图2所示,链盖7安装于左侧盖5的外部,由于链盖7上部和下部各设有一个通孔,所以可以通过插入螺钉实现链盖7与左侧盖5的联接固定,此时链盖7将对轴孔51进行覆盖遮挡;而链盖7与左侧盖5之间留有用于安装链条的空间,以便安装链条后,链条能够与电机22的输出轴联接联动。

后平叉8,如图1、2和7所示,后平叉8包括有两条长杆81和一条连接杆82,两条长杆81平行相对,连接杆82置于两长杆81之间,并与两长杆81连接固定,以使得后平叉8整体大致呈“工”字形;其中,长杆81的前端设有通孔、后端设有腰孔,左侧长杆81前端的通孔与左侧盖5后侧的通孔相对,通过插入转轴实现左侧长杆81与左侧盖5的活动联接,同理,右侧长杆81前端的通孔与右侧盖6后侧的通孔相对,通过插入转轴便可实现右侧长杆81与右侧盖6的活动联接,而两长杆81后端上的腰孔则可用于安装电动车的车尾部件,如后轮等;另外,连接杆82的上表面设有两个第二耳板83,两个第二耳板83相互分离,以留有一定的安装空间。

支架9,如图1、2和8所示,支架9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框架91和第二框架92,第一框架91包括两平行布置的第一连杆911,第二框架92包括两平行布置的第二连杆921,从而使得第一框架91和第二框架92均大致呈“匚”字形,即两者均为双杆结构;其中,两个第一连杆911的前端部分别置于轴台15的左右两侧,由于两个第一连杆911的前端部均设有通孔,并与轴台15的通孔相对,所以能够通过插入转轴的方式实现第一框架91与轴台15的转动联接;类似地,两个第二连杆921的前端部分别置于两个第一耳板42的外侧,由于两个第二连杆922的前端部均设有通孔,并与第一耳板42上部的通孔相对,所以能够通过插入转轴的方式实现第二框架92与第一耳板42的转动联接。

避震器23,,如图1和2所示,避震器23主要由弹簧和其他相关部件组装而成,避震器23的上端插入两个第一耳板42之间,由于避震器23的上端设有贯通其左右两侧的通孔,所以能够通过插入转轴的方式实现避震器23上端与第一耳板42的活动联接;相似地,避震器23的下端插入两块第二耳板83之间,由于避震器23的下端设有贯通其左右两侧的通孔,所以能够通过插入转轴的方式实现避震器23下端与第二耳板83的活动联接。

脚踏24,如图1和2所示,脚踏24为两个,左侧的脚踏24上设有两个通孔,并与左侧盖5下方的两个通孔相对准,所以能够通过插入螺钉将左侧的脚踏24与左侧盖5联接固定;同理,右侧的脚踏24上设有两个通孔,并与右侧盖6下方的两个通孔相对准,所以能够通过插入螺钉将右侧的脚踏24与右侧盖6联接固定。

综上可知,此实施例所述的电动车车架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降低了电动车车架的安装难度,具体为:一种电动车车架,包括,电池外壳1,所述电池外壳1内部为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安装电池21;所述电池外壳1相对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所述第一端11设有车头安装件3,所述车头安装件3用于安装电动车的车头部件;电机外壳,所述电机外壳包括顶盖4和两个侧盖(即上文左侧盖5和右侧盖6),所述顶盖4的一表面与所述第二端12联接固定,两个所述侧盖分别布置于所述顶盖4相对的两侧,两个所述侧盖均与所述顶盖4联接固定,两个所述侧盖之间留有用于安装电机22的空间;以及后平叉8,所述后平叉8与所述电机外壳联接,所述后平叉8用于安装电动车的车尾部件。在满足此结构后,通过顶盖4与电池外壳1的组装,便能实现电池21的容纳固定,通过顶盖4和两个侧盖的组装,便能实现电机22的安装固定,各个部件只需使用螺钉拧紧固定,组装过程简单方便,而且各个部件的结构简单,不但加工难度低,也便于进行运输,基本解决了现有电动车车架存在的各种问题。

2.提高了电池21安装的便利性,具体为:所述第二端12与所述容纳腔导通,所述顶盖4的表面设有接线孔41,所述接线孔41与所述容纳腔相对。一般而言,电池外壳1的第一端11、第二端12、甚至是侧面均可设置开口,以便电池21的装入和取出,但开口若设于电池外壳1的第一端或侧面上,在进行组装的过程则需要对开口进行封闭,以及对电池外壳1的第二端12和顶盖4进行联接固定,组装步骤较多,而在满足上述结构后,只需将电池21放入容纳腔内,便可将第二端12与顶盖4联接固定,以此实现电池21的安装,相应地,只要将顶盖4与第二端12拆开,便可将电池21取出,整个过程无需进行其他操作,大大提高安装、拆卸电池21的便利性。

3.降低了电动车车架整体结构的复杂性,具体为:所述顶盖4包括相对布置的左侧边和右侧边,所述左侧边与其中一个所述侧盖联接,所述右侧边与另外一个所述侧盖联接;所述顶盖还包括相对布置的前侧边和后侧边,所述前侧边和所述后侧边均置于所述左侧边和所述右侧边之间,所述后侧边上设有第一耳板42;所述电池外壳1的一侧面为安装面14,所述安装面14与所述后侧边置于同一侧,所述安装面14上设有轴台15;所述电动车车架还包括有支架9,所述第一耳板42和所述轴台15均与所述支架9联接,所述支架9用于安装电动车的座椅部件。在满足此结构后,则可通过电池外壳1和顶盖4固定支架9,以实现电动车的座椅部件安装,而在进行运输的时候,支架9则可以进行拆卸运输,不但避免电动车车架的整体结构过于复杂,也能便于支架9进行单独包装运输。

4.降低了支架9安装固定的难度,具体为:所述支架9包括第一框架91和第二框架92,所述第一框架91的一侧与所述第二框架92的一侧活动联接,所述第一框架91相对的另一侧与所述轴台15活动联接,所述第二框架92相对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一耳板42活动联接。在满足此结构后,可以先将第一框架91与轴台15活动联接,由于第一框架91与第二框架92之间为活动联接的关系,所以能够转动第二框架92调节其安装位置,直至第二框架92能够与第一耳板42对准安装,相对于一体成型的支架,此方式能够避免出现因工件误差而难以安装的情况,大大提高了支架9安装的便利性,而且在支架9拆除后,还可进行折叠收藏,也便于进行支架9的运输。

5.加强了支架9的安装牢固性,具体为:所述第一框架91包括两平行布置的第一连杆911,两个所述第一连杆911分别与所述轴台15相对的两侧活动联接;所述第二框架92包括两平行布置的第二连杆921,两个所述第二连杆921分别与所述第一耳板42相对的两侧活动联接。在满足此结构后,第一框架91和第二框架92均为双杆结构,能够避免出现单杆结构容易受力折弯的问题。

6.增强了电动车车架的抗震性能,具体为:所述后平叉8上设有第二耳板83,所述后平叉8与所述电机外壳活动联接,所述后平叉8能以所述活动联接处为转动中心,以转向和转离所述安装面14;所述电动车车架还包括有避震器23,所述避震器2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耳板42活动联接,所述避震器2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耳板83活动联接。在满足此结构后,后平叉8将可以进行上下摆动,由于避震器23能够对后平叉8的摆动进行缓冲,所以当日后使用者在进行驾驶的过程中遇上颠簸路段,避震器23将能吸收震动,以提高使用者的驾驶舒适感。

7.加强了避震器23的安装牢固性,具体为:所述第一耳板42和所述第二耳板83均为两个;所述避震器23一端置于两个所述第一耳板42中,并与两个所述第一耳板42活动联接;所述避震器23的另一端置于两个所述第二耳板83之间,并与两个所述第二耳板83活动联接。在满足此结构后,避震器23的前端将能被两个第一耳板42夹持固定,避震器23的后端将能被两个第二耳板83夹持固定,相对于每端仅使用一块耳板进行固定,双侧夹持固定的方式更加可靠,能够减少避震器23出现松动脱落的情形。

8.便于车头部件的安装,具体为:所述车头安装件3设有空心管3,所述空心管32相对于所述第一端11斜向布置,所述第一端11与所述空心管32的间距在接近所述安装面14的方向上逐渐增大。在现有技术中,车头部件包括有前轮、把手和仪表盘等部件,其中各个部件会通过一杆体实现联接,所以在车头安装件3设置空心管32后,只要将该杆体穿过空心管32,便可实现车头部件的安装固定,大大降低了车头部件的安装难度。

9.提高了链条检修的便利性,具体为:其中一个所述侧盖的外表面安装有链盖7,该所述侧盖与所述链盖7之间留有用于安装链条的空间,该所述侧盖在被所述链盖7覆盖的范围内设有轴孔。在满足此结构后,链条则无需安装于两块侧盖之间,所以侧盖的内部无需设计复杂结构容纳链条,侧盖内表面只需用于固定电机22,从而加强了电机22的安装牢固性,而且链条置于侧盖的外部,在进行链条维修时,只需打开链盖7便可,大大提高了链条的维修便利性;其中,虽然上文的链盖7与左侧盖5进行安装,但链盖7也可与右侧盖6进行安装,只需要将右侧盖6参考左侧盖5进行设计便可。

10.提高驾驶过程的舒适感,具体为:两个所述侧盖的外部均联接有脚踏24。在满足此结构后,在日后进行乘车时便可为使用者提供支撑脚部的平台,避免使用者的双脚悬空,提高了使用者的使用体验;其中,脚踏24可以是不能活动的结构,以用作单纯的承托平台,也可是类似自行车的可动脚踏,给予用户一种脚部操作代入感,而且在设置可能脚踏后,更可通过链条与电机22联动,在满足特定的电路设计后,便可实现动力输入对电池进行充电。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