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33906发布日期:2018-07-13 18:52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婴儿车,尤其是指一种折叠方便的婴儿车。



背景技术:

婴儿车是一种为婴儿户外活动提供便利而设计的工具车,大大减轻了人们外出时携带婴儿的负担。为了方便携带和运输,现有的婴儿车一般都能折叠,以减少对空间的占用。然而现有的婴儿车多数仍然存在以下缺陷:1.无法充分折叠,折叠后婴儿车的占用体积依然较大,不利于携带和运输;2.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婴儿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折叠体积小、结构简单的婴儿车。

针对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婴儿车,包括:车架,能从展开状态折叠到收合状态,所述车架包括前脚组、后脚组、座驾组、侧扶手、手把组、滑动件,所述侧扶手的上端与所述滑动件转动连接,所述侧扶手的下端与所述后脚组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后脚组的中部与所述手把组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后脚组的上端和所述侧扶手的下端其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前脚组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前脚组的中部与所述座驾组的前端转动连接,所述座驾组的后端与所述手把组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滑动件能沿所述手把组的长度方向滑动;前轮组件,设置于所述车架的底前部;后轮组件,设置于所述车架的底后部;锁定机构,设于所述手把组和所述滑动件之间,所述锁定机构用于将所述车架在展开状态下锁定。

进一步,所述锁定机构包括锁销以及锁孔,所述锁销设于所述手把组,所述锁孔设于所述滑动件,所述锁销插入所述锁孔为所述车架的锁定状态,所述锁销脱离所述锁孔为所述车架的解锁状态。

进一步,所述锁销包括止挡部以及自所述止挡部侧向延伸的锁止部,所述锁止部插入所述锁孔,所述止挡部限位于所述锁孔的一侧。

进一步,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弹簧,所述锁止部的中部设有柱形支撑部,所述锁止部凹设有容纳空间,所述手把组包括手把上组和手把下组以及位于所述手把上组和所述手把下组之间的关节头,所述手把下组包括内嵌件,所述弹簧的一端伸入所述容纳空间并与所述柱形支撑部抵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内嵌件抵接。

进一步,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钢绳,所述钢绳的一端与所述锁销连接,所述钢绳的另一端与所述关节头连接。

进一步,所述手把组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手把下组的下端的连接件,所述后脚组的中部与所述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座驾组的后端与所述连接件转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车架还包括背靠杆,所述背靠杆与所述连接件转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后脚组的上端与所述前脚组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前脚组的上端不与所述侧扶手的下端转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前脚组的上端与所述侧扶手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前脚组的上端不与所述后脚组的上端转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前脚组的上端、所述后脚组的上端、所述侧扶手的下端三者同轴铰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有:锁定机构解锁后,婴儿车的车架能从展开状态折叠到收合状态,前脚组、后脚组、座驾组、侧扶手、手把组之间能够相对转动,从而将婴儿车的车架充分折叠,减少婴儿车的占用体积,便于携带和运输。并且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生产与装配,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车架展开状态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车架展开状态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车架折叠过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车架收合状态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的车架展开状态的主视图;

图6为图5中a-a的剖面图以及锁定状态下锁定机构的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的锁销和弹簧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手把上组折叠时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b-b的剖面图以及解锁状态下锁定机构的放大图;

图10为本发明的车架加上背靠杆的立体图以及局部放大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前脚组、后脚组、侧扶手连接关系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前脚组、后脚组、侧扶手连接关系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前脚组、后脚组、侧扶手连接关系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车架1;前脚组11;后脚组12;座驾组13;侧扶手14;手把组15;手把上组151;手把下组152;内嵌件1521;关节头153;连接件154;齿部1541;滑动件16;背靠杆17;前轮组件2;后轮组件3;锁定机构4;锁销41;止挡部411;锁止部412;柱形支撑部4121;容纳空间4122;锁孔42;弹簧4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婴儿车,包括车架1、设置于车架1的底前部的前轮组件2、设置于车架1的底后部的后轮组件3、设于车架1的锁定机构4。

如图1至图4所示,车架1能从展开状态折叠到收合状态,车架1包括前脚组11、后脚组12、座驾组13、侧扶手14、手把组15、滑动件16,侧扶手14的上端与滑动件16转动连接,侧扶手14的下端与后脚组12的上端转动连接,后脚组12的中部与手把组15的下端转动连接,后脚组12的上端和侧扶手14的下端其中的至少一个与前脚组11的上端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中,手脚组12的上端、侧扶手14的下端、前脚组11的上端三者同轴铰接,它们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如图11所示。前脚组11的中部与座驾组13的前端转动连接,座驾组13的后端与手把组15的下端转动连接,滑动件16能沿手把组15的长度方向滑动。本实施例中,前轮组件2与前脚组11的下端转动连接,后轮组件3与后脚组12的下端转动连接。

如图6所示,锁定机构4设于手把组15和滑动件16之间,锁定机构4用于将车架1在展开状态下锁定。锁定机构4解锁后,婴儿车的车架1能从展开状态折叠到收合状态,前脚组11、后脚组12、座驾组13、侧扶手14、手把组15之间能够相对转动,从而将婴儿车的车架1充分折叠,减少婴儿车的占用体积,便于携带和运输。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生产与装配,生产成本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前轮组件2与前脚组11的下端转动连接,后轮组件3与后脚组12的下端转动连接。

如图5至图9所示,锁定机构4包括锁销41以及锁孔42,锁销41设于手把组15,锁孔42设于滑动件16,锁销41插入锁孔42为车架1的锁定状态,锁销41脱离锁孔42为车架1的解锁状态。当车架1处于锁定状态时,由于位于手把组15的锁销41插入位于滑动件16的锁孔42内,使得滑动件16无法滑动,此时车架1无法从展开状态折叠到收合状态,由此可以防止在使用婴儿车的时候,车架1突然折叠,对婴儿造成伤害;当车架1处于解锁状态时,锁销41脱离锁孔42,滑动件16能沿手把组15的长度方向滑动,此时车架1可以从展开状态折叠到收合状态。此外,本发明的锁定机构4结构简单,工作可靠。

锁销41包括止挡部411以及自止挡部411侧向延伸的锁止部412,锁止部412插入锁孔42,止挡部411限位于锁孔42的一侧。止挡部411用于对锁止部412的位置进行限位,防止锁止部412插入过度。

锁定机构4还包括弹簧43,锁止部412的中部设有柱形支撑部4121,锁止部412凹设有容纳空间4122,手把组15包括手把上组151和手把下组152以及位于手把上组151和手把下组152之间的关节头153,手把上组151可以通过关节头153实现相对手把下组152的转动。手把下组152包括内嵌件1521,弹簧43的一端伸入容纳空间4122并与柱形支撑部4121抵接,弹簧43的另一端与内嵌件1521抵接。通过设置弹簧43,使得锁定机构4具有自动复原的功能。当车架1由收合状态打开到展开状态时,藉由弹簧43的弹力,使得锁销41自动插入锁孔42,从而实现对车架1的自动锁定,不需要人工上锁,可以防止人们在使用婴儿车时忘记上锁造成不良后果。

锁定机构4还包括钢绳(未图示),钢绳的一端与锁销41连接,钢绳的另一端与关节头153连接。当需要折叠车架1时,只需要转动手把上组151,此时关节头153同时转动,从而带动钢绳运动,进而使得锁销41脱离锁孔42,弹簧43处于压缩状态,此时车架1即处于解锁状态,可以顺利地从展开状态折叠到收合状态。当需要打开车架1时,先将车架1的其它部位依次展开,再反方向转动手把上组151,关节头153同时转动,锁销41在弹簧43的弹力作用下插入锁孔42,使得车架1在展开状态下处于锁定状态。

如图1所示,手把组15还包括连接于手把下组152的下端的连接件154,后脚组12的中部与连接件154转动连接,座驾组13的后端与连接件154转动连接,即前述的后脚组12的中部,座驾组13的后端与手把组15的下端转动连接指的是与连接件154转动连接。

如图10所示,车架1还包括背靠杆17,背靠杆17与连接件154连接。背靠杆17用于安装婴儿背靠垫。连接件154上设置有多个齿部1541,背靠杆17可通过转动从而与不同的齿部1541卡合,从而调节背靠垫的角度,使得婴儿乘坐时更加舒服。

图12为本发明的前脚组、后脚组、侧扶手连接关系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后脚组12的上端与前脚组11的上端转动连接,前脚组11的上端不与侧扶手14的下端转动连接。

图13为本发明的前脚组、后脚组、侧扶手连接关系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前脚组11的上端与侧扶手14的下端转动连接,前脚组11的上端不与后脚组12的上端转动连接。

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发明之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之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创作之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