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轮车车身可摆动的两后轮悬挂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57190发布日期:2018-09-05 00:07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轮车,尤其是涉及一种三轮车车身可摆动的两后轮悬挂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三轮车的两个后轮通过后轴与车身连为一体,一般不可相对转动。这样,在行驶过程中遇到转弯时就不能通过车身的倾斜来提供转弯所须的向心力,所以必须进行减降低一定速度,否则就有侧翻的风险,使驾驶员的操作非常别扭。另外,当行驶在坑洼高低不平的路面时,整个车身就会左右晃动,给驾驶者造成不适应,甚至侧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身与两个后轮轴之间可自由摆动一定角度、使三轮车碰到转弯和在路面不平时也能灵活适应、平稳行驶、避免侧翻、实现灵活轻松驾驶的三轮车车身可摆动的两后轮悬挂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三轮车车身可摆动的两后轮悬挂机构,包括由手刹部件、驻车竖拉线、驻车横拉线组成的驻车制动刹,手刹部件壳体固定在车架上,特征是:还包括后轮轴、框架、下减震弹簧座、上减震弹簧座、减震弹簧和摆动机构,其中:

后轮轴由左边的从动轮轴、后轮中间轴和右边的电机轴组成,后车轮由从动轮和主动轮组成,在从动轮轴的左端安装有从动轮,在从动轮轴的右端外壁设有外螺纹,后轮中间轴的左端内壁设有与从动轮轴右端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从动轮轴的右端旋入后轮中间轴左端的内螺纹中,拧紧后用螺钉防松,将从动轮轴与后轮中间轴连为一体;电机轴的右端安装有主动轮,在电机轴的左端外壁设有外螺纹,后轮中间轴的右端内壁设有与电机轴左端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电机轴的左端旋入到后轮中间轴右端的内螺纹中,拧紧后用螺钉防松,将电机轴与后轮中间轴连为一体;

设于后轮轴上面的框架由U形梁、中间竖梁、右竖梁、前中间横梁、后中间横梁组成,U形梁、右竖梁构成封闭的长方形框架,U形梁的中部底端固定在后轮中间轴上,中间竖梁设在U形梁的前部后端,前中间横梁和后中间横梁均设在中轴线上,前中间横梁的前端固定在中间竖梁的中间,后中间横梁的后端固定在U形梁后端的中间,在前中间横梁的后端和后中间横梁的前端之间设有能左右转动的后摆动轴,下减震弹簧座的底端固定在后摆动轴上,上减震弹簧座的顶端固定在车架的后部,下减震弹簧座和上减震弹簧座之间通过减震弹簧连接;

摆动机构包括摆动刹、摆动限位柱、摆动套、前摆动轴和“∏”形的连接块组成,摆动刹由摆动碟刹组件和扇形摆动块组成;摆动套左端的外壁固定在右竖梁的中间孔中,在扇型摆动块的底端中间设有与摆动套内径一致的摆动块圆孔,摆动套右端的外壁固定在扇型摆动块底端的摆动块圆孔中,这样扇型摆动块通过摆动套与框架成一体结构不能相对转动;在摆动套中套有能转动的前摆动轴,前摆动轴的中心线与后摆动轴的中心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这样前摆动轴和下减震弹簧座可绕同一中心线转动;前摆动轴的左端通过螺帽安装在摆动套的左端,前摆动轴的右端与连接块的横板固定在一起,连接块的两个竖板通过连接螺栓与车架的中部固定在一起,使得框架、连接块和车架固定为一体,车架也能随前摆动轴、后摆动轴一起在后轮轴、框架上摆动;在连接块底端的左右两边、扇型摆动块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套孔,在每个套孔中固定有一个向后凸出于套孔以限制扇型摆动块摆动幅度的摆动限位柱,摆动碟刹组件的底端通过碟刹支架固定于连接块的中间顶端,扇型摆动块顶端的弧形中间套在摆动碟刹组件中的前后刹车片之间,碟刹拉线的左端固定在摆动碟刹组件的拉线孔上,碟刹拉线的右端固定在设在连接块下方的前摇臂的后拉线孔上,驻车拉线的上端固定在驻车制动刹的手刹柄的末端,驻车拉线的下端固定在前摇臂的前拉线孔上,驻车横拉线的前端固定在前摇臂的后拉线孔上,驻车横拉线的后端固定在设在框架下方的后摇臂右边的前拉线孔上,后轮刹车线由后轮左刹车线和后轮右刹车线组成,后轮左刹车线的前端固定在后摇臂左边的后拉线孔上,后轮左刹车线的后端固定在从动轮的从动轮刹上,后轮右刹车线的前端固定在后摇臂右边的后拉线孔上,后轮右刹车线的后端固定在主动轮的主动轮刹上。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摆动模式切换机构,摆动模式切换机构包括摆动锁转块、摆动锁扣销、摆动锁拉把座、摆动锁拉把销、摆动锁拉把、摆动锁拉线和摆动锁弹簧,竖向截面为U形的摆动锁转块活动套在左边的摆动限位柱的外壁上,在摆动锁转块的上部设有向后凸出于摆动锁转块的摆动锁扣销,Z形的摆动锁拉把座的底部固定在连接块的上平面上,圆形的摆动锁拉把的左端套在摆动锁拉把座内的右端,摆动锁拉把的右端露出于摆动锁拉把座外,摆动锁拉线的右端伸入到摆动锁拉把座内后固定在摆动锁拉把的左端,摆动锁拉线的左端穿过摆动锁弹簧后与摆动锁扣销固定在一起,摆动锁弹簧的右端固定在挡块的左边,摆动锁弹簧的左端固定在摆动锁转块的顶端,在扇型摆动块的左边设有让摆动锁扣销嵌入和脱出的摆动块凹槽;在摆动锁拉把的套在摆动锁拉把座内的左端侧壁上设有摆动锁拉把销,在摆动锁拉把座右端的上部侧壁和右边侧壁上分别设有与摆动锁拉把销配合的拉把上座销孔和拉把右滑槽。

在连接块的横板后端的左右两边各固定有一个由推动柱和推动滚轮组成的推动块,在推动柱的后端设有向后开口的滚轮槽,在滚轮槽内通过滚轮销安装有推动滚轮,推动滚轮的后缘紧贴框架的右竖梁的前端面。

本实用新型由于设计了摆动模式切换机构,车主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摆动行驶或不摆动行驶两种行驶模式,实现三轮车在摆动行驶和不摆动行驶两种模式之间切换。当车主要不摆动行驶时,车主只要向右外侧拉动摆动锁拉把,摆动锁拉把就会克服摆动锁弹簧的阻力并通过摆动锁拉线向右拉动摆动锁转块,使得摆动锁转块绕左边的摆动限位柱作顺时针旋转,摆动锁转块上的摆动锁扣销插入扇型摆动块的摆动块凹槽中,此时顺时针度旋转摆动锁拉把,摆动锁拉把上的摆动锁拉把销插入到摆动锁拉把座的拉把座销孔中,使得摆动锁拉把保持不动,这时后轮轴与车架就不能相对转动,变为传统的一体化连接,恢复为传统行驶模式;当车主需要摆动行驶时,车主只要先逆时针度旋转摆动锁拉把,摆动锁拉把上的摆动锁拉把销从摆动锁拉把座的拉把座销孔中脱离出来,再向内顺着拉把右滑槽移动摆动锁拉把,摆动锁弹簧会推动摆动锁扣销向左离开扇型摆动块的摆动块凹槽,扇型摆动块不再受摆动锁扣销的限制,使得车架就能绕前摆动轴、后摆动轴与后轮轴一起作相对摆动,车架的摆动幅度受扇型摆动块左右两端的摆动限位柱限制,这样通过移动摆动锁拉把就能实现三轮车在摆动行驶和不摆动行驶两种模式中切换。推动块能将后车轮产生的驱动力由框架传递给车架,推动整车前行,推动滚轮的滚动能减少车架左右摆动的阻力,使摆动更灵活。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车身与两个后轮轴之间可自由摆动一定角度、使三轮车碰到转弯和在路面不平时也能灵活适应、平稳行驶、避免侧翻、实现灵活轻松驾驶的优点,本实用新型使三轮车行驶时既有两轮车的灵活性又有三轮车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三轮车中的位置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后轮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图7为摆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俯视图;

图9为图7的左视图;

图10为图8的左视图;

图11为摆动刹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后车轮的右视图;

图13为图12的俯视图;

图14为摆动模式切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Ⅱ”的局部放大图;

图16为图15中B-B向 的剖视图;

图17为图14中A-A向 的剖视图;

图18为图19中拉把右滑槽的示意图;

图19为下减震弹簧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后摆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上减震弹簧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图21的右视图;

图23为推动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图23 的左视图;

图25为本实用新型三轮车转弯倾斜的示意图;

图26为本实用新型三轮车跨越台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三轮车车身可摆动的两后轮悬挂机构,包括由手刹部件701、驻车竖拉线702、驻车横拉线706组成的驻车制动刹7,手刹部件壳体固定在车架6上,特征是:包括后轮轴1、框架2、下减震弹簧座4、上减震弹簧座5、减震弹簧9和摆动机构8,其中:

参见图2-4,后轮轴1由左边的从动轮轴101、后轮中间轴103和右边的电机轴105组成,后车轮3由从动轮301和主动轮302组成,在从动轮轴101的左端安装有从动轮301,在从动轮轴101的右端外壁设有外螺纹,后轮中间轴103的左端内壁设有与从动轮轴101右端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从动轮轴101的右端旋入后轮中间轴103左端的内螺纹中,拧紧后用螺钉102防松,将从动轮轴101与后轮中间轴103连为一体;电机轴105的右端安装有主动轮302,在电机轴105的左端外壁设有外螺纹,后轮中间轴103的右端内壁设有与电机轴105左端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电机轴105的左端旋入到后轮中间轴103右端的内螺纹中,拧紧后用螺钉104防松,将电机轴107与后轮中间轴103连为一体;

参见图5、图6,设于后轮轴1上面的框架2由U形梁201、中间竖梁203、右竖梁204、前中间横梁202、后中间横梁205组成,U形梁201、右竖梁204构成封闭的长方形框架,U形梁201的中部底端固定在后轮中间轴103上,中间竖梁203设在U形梁201的前部后端,前中间横梁202和后中间横梁205均设在中轴线上,前中间横梁202的前端固定在中间竖梁203的中间,后中间横梁205的后端固定在U形梁201后端的中间,在前中间横梁202的后端和后中间横梁205的前端之间设有能左右转动的后摆动轴206,下减震弹簧座4的底端固定在后摆动轴206上,上减震弹簧座5的顶端固定在车架6的后部,下减震弹簧座4和上减震弹簧座5之间通过减震弹簧9连接;

摆动机构8包括摆动刹802、摆动限位柱803、摆动套805、前摆动轴806和“∏”形的连接块804组成,摆动刹802由摆动碟刹组件8021和扇形摆动块8022组成;摆动套805左端的外壁固定在右竖梁204的中间孔207中,在扇型摆动块8022的底端中间设有与摆动套805内径一致的摆动块圆孔8023,摆动套805右端的外壁固定在扇型摆动块8022底端的摆动块圆孔8023中,这样扇型摆动块8022通过摆动套805与框架2成一体结构不能相对转动;在摆动套805中套有能转动的前摆动轴806,前摆动轴806的中心线与后摆动轴206的中心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这样前摆动轴306和下减震弹簧座4可绕同一中心线转动;前摆动轴806的左端通过螺帽8061安装在摆动套805的左端,前摆动轴806的右端与连接块804的横板8041固定在一起,连接块804的两个竖板8043通过连接螺栓8042与车架6的中部固定在一起,使得框架2、连接块804和车架6固定为一体,车架6也能随前摆动轴806、后摆动轴206一起在后轮轴1、框架2上摆动,也就是后轮轴1与车架6可在一定范围内作相对转动,从而实现三轮车在转弯时车架6可向转弯内侧倾斜,或在路面不平时从动轮301、主动轮302可随路面上下起伏而车架6不用摆动,实现安全、快速、平稳行驶;在连接块804底端的左右两边、扇型摆动块8022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套孔8044,在每个套孔8044中固定有一个向后凸出于套孔8044以限制扇型摆动块8022摆动幅度的摆动限位柱803,摆动碟刹组件8021的底端通过碟刹支架8024固定于连接块804的中间顶端,扇型摆动块8022顶端的弧形中间套在摆动碟刹组件8021中的前后刹车片之间,碟刹拉线703的左端固定在摆动碟刹组件8021的拉线孔上,碟刹拉线703的右端固定在设在连接块804下方的前摇臂704的后拉线孔上,驻车拉线702的上端固定在驻车制动刹7的手刹柄的末端,驻车拉线702的下端固定在前摇臂704的前拉线孔上,驻车横拉线706的前端固定在前摇臂704的后拉线孔上,驻车横拉线706的后端固定在设在框架2下方的后摇臂705右边的前拉线孔上,后轮刹车线707由后轮左刹车线7072和后轮右刹车线7071组成,后轮左刹车线7072的前端固定在后摇臂705左边的后拉线孔上,后轮左刹车线7072的后端固定在从动轮301的从动轮刹上,后轮右刹车线7071的前端固定在后摇臂705右边的后拉线孔上,后轮右刹车线7071的后端固定在主动轮302的主动轮刹上;停车时拉动驻车制动刹7的手刹柄,通过驻车拉线702、摇臂704、碟刹拉线703带动摆动碟刹组件8021中的前后刹车片就夹紧扇型摆动块8022,这样驻车制动刹7与摆动碟刹组件8021就同步动作,在实现停车制动的同时摆动也被刹住了。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摆动模式切换机构801,摆动模式切换机构801包括摆动锁转块8011、摆动锁扣销8012、摆动锁拉把座8015、摆动锁拉把销8016、摆动锁拉把8017、摆动锁拉线8018和摆动锁弹簧8013,竖向截面为U形的摆动锁转块8011活动套在左边的摆动限位柱803的外壁上,在摆动锁转块8011的上部设有向后凸出于摆动锁转块8011的摆动锁扣销8012,Z形的摆动锁拉把座8015的底部固定在连接块804的上平面上,圆形的摆动锁拉把8017的左端套在摆动锁拉把座8015内的右端,摆动锁拉把8017的右端露出于摆动锁拉把座8015外,摆动锁拉线8018的右端伸入到摆动锁拉把座8015内后固定在摆动锁拉把8017的左端,摆动锁拉线8018的左端穿过摆动锁弹簧3013后与摆动锁扣销8012固定在一起,摆动锁弹簧8013的右端固定在挡块8014的左边,摆动锁弹簧8013的左端固定在摆动锁转块8011的顶端,在扇型摆动块8022的左边设有让摆动锁扣销8012嵌入和脱出的摆动块凹槽8025;在摆动锁拉把8017的套在摆动锁拉把座8015内的左端侧壁上设有摆动锁拉把销8016,在摆动锁拉把座8015右端的上部侧壁和右边侧壁上分别设有与摆动锁拉把销8016配合的拉把上座销孔8019和拉把右滑槽8020。

在连接块804的横板8041后端的左右两边各固定有一个由推动柱8031和推动滚轮8032组成的推动块803,在推动柱8031的后端设有向后开口的滚轮槽8034,在滚轮槽8034内通过滚轮销8033安装有推动滚轮8032,推动滚轮8032的后缘紧贴框架2的右竖梁204的前端面。

本实用新型包括后轮轴1、框架2、摆动机构8、驻车制动刹7和摆动模式切换机构801,本实用新型由于在框架2上设计了摆动套805、前摆动轴806和后摆动轴206,车架6固定在连接块804上,将车架6与后轮轴1的连接由传统的一体化不能摆动的连接设计为可在一定范围摆动的连接,这样就车架6就能绕前摆动轴806、后摆动轴206的中心线与后轮轴1一起作相对摆动,三轮车在行驶过程中能像两轮车一样转弯时车身向转弯中心一侧自由倾斜一定角度,通过倾斜来提供转弯所需要的向心力,实现轻松转弯,灵活驾驶;同时,当行驶在高低不平路面时,后车轮3可自然适应路面而车身不晃动实现平稳行驶;驻车制动刹与摆动刹联动,停车时拉动驻车制动刹的手柄同时实现停车制动和摆动制动,停车时不摆动。

本实用新型由于设计了摆动模式切换机构801,车主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摆动行驶或不摆动行驶两种行驶模式,实现三轮车在摆动行驶和不摆动行驶两种模式之间切换。当车主要不摆动行驶时,车主只要向右外侧拉动摆动锁拉把8017,摆动锁拉把8017就会克服摆动锁弹簧8013的阻力并通过摆动锁拉线8018向右拉动摆动锁转块8011,使得摆动锁转块8011绕左边的摆动限位柱803作顺时针旋转,摆动锁转块8011上的摆动锁扣销8012插入扇型摆动块8022的摆动块凹槽8025中,此时顺时针90度旋转摆动锁拉把8017,摆动锁拉把8017上的摆动锁拉把销8016插入到摆动锁拉把座8015的拉把座销孔8019中,使得摆动锁拉把8017保持不动,这时后轮轴1与车架6就不能相对转动,变为传统的一体化连接,恢复为传统行驶模式;当车主需要摆动行驶时,车主只要先逆时针90度旋转摆动锁拉把8017,摆动锁拉把8017上的摆动锁拉把销8016从摆动锁拉把座8015的拉把座销孔8019中脱离出来,再向内顺着拉把右滑槽8020移动摆动锁拉把8017,摆动锁弹簧8013会推动摆动锁扣销8012向左离开扇型摆动块8022的摆动块凹槽8025,扇型摆动块8022不再受摆动锁扣销8012的限制,使得车架6就能绕前摆动轴806、后摆动轴206与后轮轴1一起作相对摆动,车架6的摆动幅度受扇型摆动块8022左右两端的摆动限位柱803限制,这样通过移动摆动锁拉把8017就能实现三轮车在摆动行驶和不摆动行驶两种模式中切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