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母婴电动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60705发布日期:2018-10-13 00:41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具体涉及一种母婴电动自行车。



背景技术:

电动自行车,是指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在普通自行车的基础上,安装了电机、控制器、蓄电池、转把闸把等操纵部件和显示仪表系统的机电一体化的个人交通工具。

申请号为200820122111.X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一种多功能电动自行车,包括有车体、车座、电池、电机、手把,在车体长度方向两端分别设置有前轮和后轮,电机驱动后轮转动实现车体运动,电池设置在车座与后轮之间。

在实际使用中,后轮处设置有用于载物或安装婴儿座椅的后座,电池安装固定在车座与后轮之间,增加了后座与骑行者之间的距离,尤其是婴儿座椅上载有婴儿时,婴儿与骑行者之间距离过大,电动车在减速时婴儿上身会向前倾斜,而婴儿的身体较柔弱,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现有技术存在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母婴电动自行车,通过改进后座的结构,在后座上分层设置在用于固定电池的底板与安装婴儿座椅的座板,使电池位于婴儿座椅下方,从而缩短婴儿与骑行者之间的距离,使婴儿倚靠在骑行者身上,大大增加行驶中的安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母婴电动自行车,包括有车架本体、用于安装轮体的车轴以及后座,所述后座包括有与车架本体固定连接的底板,所述车轴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底板连接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有两根与底板构成三角形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一端与车轴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安装婴儿座椅的座板,所述座板位于底板的上方且所述底板与座板之间设置有用于储存电能的电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座通与车架本体固定连接并通过支撑架与车抽连接,增加后座的载荷,座板位于底板上方,电池通过底板固定在座板的下方,充分利用后座的空间,将原本设置在骑行者与婴儿座椅之间的电池设置在座板下方,解决了婴儿与骑行者之间距离过大的问题,尤其是在电动车减速时,婴儿倚靠在骑行者身上大大增加行驶中的安全性,保证婴儿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架包括有两根与底板构成等腰三角形的支撑杆,所述底板水平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等腰三角形的支撑结构大大增加了底板的载荷,保证座板与底板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池呈板状结构且固定安装在底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板状结构的电池能够减少座板与底板之间的间距,避免座板高度过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位于所述车轴长度方向两侧的支撑杆之间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车轴平行设置;所述座板上分别设置有与连接杆转动连接的转动扣和卡接连接杆的卡接扣,所述转动扣设在座板靠近骑行者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座板通过转动扣转动设置在连接杆上,通过卡接扣与连接杆固定,实现座板在车架上的转动,座板以转动扣为轴朝向骑行者一侧转动,便于骑行者将婴儿座椅中的婴儿抱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扣包括有固定设置在座板上的套筒,所述套筒套设在连接杆上,所述连接杆上延伸有抵接套筒端部的第一凸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座板通过套设在连接杆上的套筒实现座板的转动,连接杆上延伸的抵接套筒端部的第一凸台能够限制座板沿连接杆长度方向的滑动,提高座板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接扣包括有固定设置在座板上的卡接套,所述连接杆上延伸有抵接卡接套端部的第二凸台,所述卡接套开设有与连接杆对应的弹性开口,所述弹性开口与连接杆挤压后变形所述连接杆进入卡接套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杆与弹性开口挤压后,弹性开口发生形变使连接杆进入卡接套内,便于骑行者将婴儿座椅中的婴儿抱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架上还设置有分隔轮体与婴儿座椅的隔离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在支撑架上的隔离架避免婴儿的脚进入旋转的轮体中,进一步提高母婴电动车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效果:

1、缩短婴儿与骑行者之间的距离,使婴儿能够通过触摸的形式传递给骑行者信息,保证婴儿在行驶中的安全性;

2、在电动自行车减速时,婴儿能够依靠在骑行者背部,避免婴儿因减速过快而被甩出,大大提高了婴儿在行驶中的安全性;

3、转动设置的座板便于骑行者将婴儿座椅内的婴儿抱出,提高婴儿在离开婴儿座椅时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一种母婴电动自行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母婴电动自行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后座的结构;

图3为后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架本体;2、车轴;3、轮体;4、后座;41、座板;42、底板;43、支撑架;431、支撑杆;432、连接杆;5、电池;6、婴儿座椅;7、车座;8、隔离架;9、转动扣;91、套筒;10、卡接扣;101、卡接套;102、弹性开口;11、第一凸台;12、第二凸台;13、转动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母婴电动自行车,包括有车架本体1以及用于支撑骑行者的车座7,车架本体1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轮体3的车轴2,在车架本体1上还设置有用于安装婴儿座椅6的后座4,后座4包括有与车架本体1固定连接的底板42,在车轴2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底板42连接的支撑架43,结合图3所示,支撑架43包括有两根与底板42构成三角形的支撑杆431,支撑杆431一端与车轴2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安装婴儿座椅6的座板41,座板41位于底板42的上方且底板42与座板41之间设置有用于储存电能的电池5,电池5通过底板42固定在座板41的下方;本方案中底板42水平设置,电池5呈板状结构且固定安装在底板42上充分利用后座4的空间,将原本设置在骑行者与婴儿座椅6之间的电池5设置在座板41下方,当电动车减速时,婴儿倚靠在骑行者身上大大增加行驶中的安全性,保证婴儿的安全。

如图1和图2所示,在车轴2长度方向两侧的支撑杆431之间设置有连接杆432,连接杆432与车轴2平行设置;座板41上分别设置有与连接杆432转动连接的转动扣9和卡接连接杆432的卡接扣10,转动扣9设在座板41靠近骑行者一侧,使座板41上固定的婴儿座椅6随之转动。结合图3所示,转动扣9包括有固定设置在座板41上的套筒91,所述套筒91套设在连接杆432上;连接杆432上延伸有抵接套筒91端部的第一凸台11;卡接扣10包括有固定设置在座板41上的卡接套101,卡接套101开设有与连接杆432对应的弹性开口102,连接杆432上延伸有抵接卡接套101端部的第二凸台12,当弹性开口102与连接杆432挤压后变形所述连接杆432进入卡接套101内。座板41通过转动扣9转动设置在连接杆432上,通过卡接扣10与连接杆432固定,实现座板41在车架上的转动,座板41以转动扣9为轴朝向骑行者一侧转动,便于骑行者将婴儿座椅6中的婴儿抱出,连接杆432与弹性开口102挤压后,弹性开口102发生形变使连接杆432进入卡接套101内,便于座板41与支撑架43固定

本方案中,支撑架43包括有两根与底板42构成等腰三角形的支撑杆431,通过等腰三角形的支撑结构大大增加了底板42的载荷,保证座板41与底板42的稳定性。

本方案中,支撑架43上还设置有分隔轮体3与婴儿座椅6的隔离架8,设置在支撑架43上的隔离架8避免婴儿的脚进入旋转的轮体3中,进一步提高母婴电动车的安全性。

具体实施过程:

在母婴电动自行车行驶时,婴儿乘坐在婴儿座椅6内随电动自行车一同运动,在电动自行车减速时,婴儿在惯性的作用下上身沿行驶方向向前倾斜,由于后座4与骑行者距离较近,倾斜的婴儿会朝向骑行者倾斜并依靠在骑行者背部,大大提高了婴儿在行驶中的安全性。

在骑行者抱出婴儿时,骑行者可以转动座13板41使婴儿座椅6朝向车座7一侧转动,便于婴儿离开婴儿座椅6。

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