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前挡横梁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11209发布日期:2019-03-02 02:15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汽车前挡横梁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前挡横梁及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对汽车的车身被动安全方面的研究主要依据正碰及侧碰法规进行,针对翻滚工况的车体加强保护研究基本属于空白阶段。现阶段国内MPV、SUV车型保有量迅速攀升,汽车翻滚事故发生概率成增长趋势,同时市场上大部分车型都是前置前驱或者前置后驱,小部分车型是中置车型,发动机前置或中置,导致整车前车部分占比重较大,整车质心靠前,因此在翻滚过程中,汽车两侧受到碰撞挤压,而现有的汽车前挡横梁和顶盖的强度往往不足,在汽车两侧受到碰撞挤压时汽车前挡横梁容易产生折弯变形,导致顶盖靠前部分变形较大,乘员生存空间受侵犯。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前挡横梁及汽车,旨在解决现有汽车的前挡横梁及顶盖强度不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前挡横梁包括:横梁主体,所述横梁主体包括横梁凹槽部以及分设于所述横梁凹槽部两侧并自所述横梁凹槽部向外延伸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加强板,所述加强板设置在所述横梁主体上,所述加强板包括凸起部以及分设于所述凸起部两侧的第一凹槽部和第二凹槽部;所述第一凹槽部上远离所述凸起部的一侧自所述第一凹槽部向外延伸形成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连接所述第一边缘;所述第二凹槽部上远离所述凸起部的一侧自所述第二凹槽部向外延伸形成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连接所述第二边缘;所述凸起部与所述横梁凹槽部之间形成第一空腔,所述第一凹槽部的底部和所述第二凹槽部的底部均抵紧于所述横梁凹槽部,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底部贴紧于所述第一边缘,所述第二延伸部的底部贴紧于所述第二边缘。优选地,所述横梁凹槽部对应所述加强板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位于所述凸起部的下方。优选地,所述凸起部的高度与所述第一加强筋的高度的比值为a,5≤a≤6。优选地,所述凸起部的高度与所述第一加强筋的高度的比值为a,a=5.5。优选地,所述横梁凹槽部还设置有多个第二加强筋,多个所述第二加强筋沿所述横梁主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优选地,所述第二加强筋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加强筋位于两个所述第二加强筋之间。优选地,所述第二边缘上设置有两个胶粘槽,所述加强板位于两个所述胶粘槽之间。优选地,两个所述胶粘槽分别对应两个所述第二加强筋布置。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顶盖、前挡风玻璃和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前挡横梁,所述前挡风玻璃与所述顶盖连接,所述顶盖盖设于所述汽车前挡横梁上,所述顶盖与所述第一凹槽部之间形成第二空腔,所述顶盖与所述第二凹槽部之间形成第三空腔。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汽车前挡横梁通过设置加强板,加强板具有凸起部、第一凹槽部和第二凹槽部,凸起部与横梁凹槽部之间形成第一空腔,增强了前挡横梁的抗弯强度,提高了其缓冲吸能空间,有效防止在汽车翻滚过程中前挡横梁产生折弯变形,保护乘员生存空间不受侵犯。同时,本实用新型前挡横梁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作、制作成本低和方便安装的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前挡横梁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中加强板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图1的A-A截面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前挡横梁与顶盖及前挡风玻璃装配后的A-A截面示意图。图5为图1的B-B截面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前挡横梁与顶盖及前挡风玻璃装配后的B-B截面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汽车前挡横梁1横梁主体11第一边缘12第二边缘121胶粘槽13横梁凹槽部14第一加强筋15第二加强筋2加强板21第一凹槽部22第二凹槽部23凸起部24第一延伸部25第二延伸部3结构胶10第一空腔20第二空腔30第三空腔200顶盖300前挡风玻璃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前挡横梁100包括横梁主体1和设置在横梁主体1上的加强板2,具体地,加强板2焊接在横梁主体1上。横梁主体1包括横梁凹槽部13、第一边缘11和第二边缘12,第一边缘11和第二边缘12分设于横梁凹槽部13两侧并自横梁凹槽部13向外延伸,即第一边缘11自横梁凹槽部13的一侧向远离横梁凹槽部13的方向延伸,第二边缘12自横梁凹槽部13的另一侧向远离横梁凹槽部13的方向延伸。加强板2包括凸起部23、第一凹槽部21和第二凹槽部22,第一凹槽部21和第二凹槽部22分设于凸起部23的两侧。其中,第一凹槽部21上远离凸起部23的一侧自第一凹槽部21向外延伸形成第一延伸部24,第一延伸部24连接第一边缘11;第二凹槽部22上远离凸起部23的一侧自第二凹槽部22向外延伸形成第二延伸部25,第二延伸部25连接第二边缘12;凸起部23与横梁凹槽部13之间形成第一空腔10。本实施例汽车前挡横梁100通过设置加强板2,加强板2具有凸起部23、第一凹槽部21和第二凹槽部22,凸起部23与横梁凹槽部13之间形成第一空腔10,增强了前挡横梁的抗弯强度,提高了其缓冲吸能空间,有效防止在汽车翻滚过程中前挡横梁产生折弯变形,保护乘员生存空间不受侵犯。同时,本实施例前挡横梁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作、制作成本低和方便安装的优点。如图1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凹槽部21的底部和第二凹槽部22的底部均抵紧于横梁凹槽部13。具体地,第一凹槽部21的底部和横梁凹槽部13上与第一凹槽部21对应的位置匹配,使得第一凹槽部21的底部抵紧横梁凹槽部13,第二凹槽部22的底部和横梁凹槽部13上与第二凹槽部22对应的位置匹配,使得第二凹槽部22的底部抵紧横梁凹槽部13,提高了装配的稳定性,同时利于增强横梁主体1的强度。本实施例中,第一延伸部24的底部贴紧于第一边缘11,第二延伸部25的底部贴紧于第二边缘12。具体地,第一延伸部24和第一边缘11匹配,第二延伸部25和第二边缘12匹配,装配时,第一延伸部24的下表面与第一边缘11的上表面贴紧,第二延伸部25的下表面与第二边缘12的上表面贴紧,进一步提高了装配的稳定性,同时利于增强第一边缘11和第二边缘12的强度。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横梁凹槽部13对应加强板2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加强筋14,增强了横梁主体1的强度。本实施例第一加强筋14位于凸起部23的下方,并且凸起部23的高度与第一加强筋14的比值为a,5≤a≤6,通过CAE分析证明,a=5.5时,效果最佳。以下为CAE分析时的参数值:落锤质量:350kg;初始速度14mm/ms;仿真时间:100ms;汽车前挡横梁长度:400mm;汽车前挡横梁宽度:135mm。CAE分析结果详见下表。a最大压溃力(kN)平均压溃力(kN)吸能(kN-mm)5201.6242.7611208.845.5212.4845.0411241.046210.7143.7711230.78本实施例中,横梁凹槽部13还设置有多个第二加强筋15,多个第二加强筋15沿横梁主体1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第一加强筋14和多个第二加强筋15的的设置进一步增强了横梁主体1的强度。优选地,第二加强筋15的数量为两个,第一加强筋14位于两个第二加强筋15之间。在减轻汽车前挡横梁100的重量的同时满足汽车前挡横梁100的强度需求。本实施例中横梁凹槽部13设有凹陷区,第一加强筋14和两个第二加强筋15设置在凹陷区内,增大了第一空腔10的高度以及横梁主体1的高度,而高度越大,能更高程度的增强汽车前挡横梁100的抗弯强度。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边缘12上设置有两个胶粘槽121,加强板2位于两个胶粘槽121之间。在汽车前挡横梁100与其他部件进行装配时,可在胶粘槽121内填充结构胶3,比如,西卡221聚氨酯结构胶,以便与其他部件进行粘接。进一步地,两个胶粘槽121分别对应两个第二加强筋15布置,以增强汽车前挡横梁100与其他部件连接处的强度。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如图4和图6所示,汽车包括顶盖200、前挡风玻璃300和如上述的汽车汽车前挡横梁100,前挡风玻璃300与顶盖200连接,具体地,前挡风玻璃300与顶盖200通过结构胶3粘接。顶盖200盖设于汽车汽车前挡横梁100上,汽车前挡横梁100的第一法兰面以及加强板2与顶盖200焊接,汽车前挡横梁100的第二法兰面与顶盖200通过结构胶3粘接。顶盖200与第一凹槽部21之间形成第二空腔20,顶盖200与第二凹槽部22之间形成第三空腔30,即顶盖200与汽车前挡横梁100的横梁主体1以及加强板2之间形成多腔体结构,增加了缓冲吸能空间,增强了顶盖200的强度,降低在汽车翻滚中过程中顶盖200的变形量,进而降低了汽车在翻滚中顶盖200对乘员生存空间的侵入量。由于该汽车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