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风机压力室板总成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74178发布日期:2019-05-03 19:41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暖风机压力室板总成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车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暖风机压力室板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暖风机压力室板总成结构位于发动机舱上方,与前轮鼓包总成,机盖铰链安装支架,翼子板安装板加强件焊接形成封闭机舱结构的汽车部件,主要起到支撑前风窗下横梁,安装雨刮电机和排水的作用。

如图1至图3所示,现有暖风机压力室板总成包括暖风机压力室板1’和前风窗下横梁3’,所述暖风机压力室板的横截面为U形,前风窗下横梁3’的上端与暖风机压力室板1’的后侧边的上端焊接,前风窗下横梁3’的下端与暖风机压力室板1’的底面焊接。其中,暖风机压力室板作为一个载体,雨刮安装支架(左/中/右)焊接在暖风机压力室板上,不仅满足雨刮安装强度而且其结构安装形式可实现通用化。此外,前风窗下横梁和暖风机压力室板焊接在一起增加前风窗的支撑强度。但现有暖风机压力室板总成存在以下问题:

(1)前风窗下横梁设计为一个大件,成本较高,且不利于整车轻量化;

(2)对行人保护不利;

(3)前风窗下横梁设计切边较短且Z向高度较高导致空调吸水。

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新的暖风机压力室板总成及车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暖风机压力室板总成,以满足所需刚度、强度,同时还能节约工装成本和焊接成本,且有利于轻量化。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暖风机压力室板总成,包括暖风机压力室板、前风窗下横梁、雨刮安装支架组件、风窗下横梁支撑板组件和机盖铰链安装支架组件;所述暖风机压力室板的横截面为U形,所述暖风机压力室板后侧边的上端与前风窗下横梁的后端焊接;

所述风窗下横梁支撑板组件包括从右到左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且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分别与暖风机压力室板和前风窗下横梁焊接形成腔体结构;

所述机盖铰链安装支架组件包括焊接在暖风机压力室板右端部上的第一机盖铰链安装支架,以及焊接在暖风机压力室板左端部上的第二机盖铰链安装支架;

所述雨刮安装支架组件包括焊接在暖风机压力室板中部的第一雨刮安装支架和第二雨刮安装支架,以及焊接在第二机盖铰链安装支架上的第三雨刮安装支架。

所述暖风机压力室板上设有空调进风口,所述前风窗下横梁的前边对应空调进风口的正上方的部位设有帽檐,所述第一支撑板位于所述空调进风口的前侧,且第一支撑板的上端与前风窗下横梁的帽檐焊接;第一支撑板的下端与暖风机压力室板的后侧边的内壁面焊接;通过在前风窗下横梁的右边设置帽檐,能够起到防止空调吸水效果;通过将第一支撑板设置在空调进风口的前侧,能够有效解决水滴进入空调进风口引起的乘员舱漏水问题;另外,由于第一支撑板不与暖风机压力室板的底面焊接,故能够避免第一支撑板长期被水冲刷,减少了第一支撑板及暖风机压力室板生锈的风险。

所述帽檐为从后向前方向向下倾斜的斜面,能够更好地满足碰撞行人保护要求。

所述帽檐处设有加强筋;有利于力的分散传递,能够较好地保证前风窗下横梁的刚度,进而保证前风窗处车身模态和扭转刚度,避免因刚度不足引起异响。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车辆,包括如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暖风机压力室板总成。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将现有的前风窗下横梁由一个整体的大件分解成五个小件(前风窗下横梁和四个支撑板),四个支撑板分别间隔布置在前风窗下横梁与暖风机压力室板之间,且四个支撑板分别与前风窗下横梁、暖风机压力室板焊接形成四个腔体结构,能够满足所需刚度、强度,同时还节约了工装成本和焊接成本,且有利于轻量化;

(2)将第一支撑板的上端与前风窗下横梁焊接,第一支撑板的下端与暖风机压力室板焊接;它既能够保证前风窗下横梁的刚度要求,又能够解决水滴进入空调进风口引起的乘员舱漏水问题;

(3)将第一支撑板的下端与暖风机压力室板的侧面焊接,这种设计能够有效避免第一支撑板长期被水冲刷,能够较大程度减轻第一支撑板生锈的风险;

(4)将帽檐设计为从后向前方向向下倾斜的斜面,能够更好地满足碰撞行人保护要求;

(5)在帽檐处加筋,有利于力的分散传递,能够较好地保证前风窗下横梁的刚度,进而保证前风窗处车身模态和扭转刚度,避免因刚度不足引起异响。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暖风机压力室板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前风窗下横梁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暖风机压力室板总成断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暖风机压力室板总成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前风窗下横梁总成(包括前风窗下横梁、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结构示意图;

图6是暖风机压力室板总成断面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暖风机压力室板总成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8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暖风机压力室板总成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1至3中:1’-原暖风机压力室板、3’-原前风窗下横梁;

图4至图8中:1-暖风机压力室板、1a-空调进风口、2-第一机盖铰链安装支架、3-前风窗下横梁、3a-帽檐、4-第一支撑板、5-第二支撑板、6-第三支撑板、7-第四支撑板、8-第三雨刮安装支架、9-第二机盖铰链安装支架、10-第二雨刮安装支架、11-第一雨刮安装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4至图8所示的暖风机压力室板总成,包括暖风机压力室板1、前风窗下横梁3、雨刮安装支架组件、风窗下横梁支撑板组件和机盖铰链安装支架组件;所述暖风机压力室板1的横截面为U形,所述暖风机压力室板1后侧边的上端与前风窗下横梁3的后端焊接。

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风窗下横梁支撑板组件包括从右到左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板4、第二支撑板5、第三支撑板6和第四支撑板7,且第一支撑板4、第二支撑板5、第三支撑板6和第四支撑板7分别与暖风机压力室板1和前风窗下横梁3焊接形成腔体结构;故能够满足所需刚度、强度,同时还节约了工装成本和焊接成本,且有利于轻量化。

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机盖铰链安装支架组件包括焊接在暖风机压力室板1右端部上的第一机盖铰链安装支架2,以及焊接在暖风机压力室板1左端部上的第二机盖铰链安装支架9。

如图7所示,所述雨刮安装支架组件包括焊接在暖风机压力室板1中部的第一雨刮安装支架11和第二雨刮安装支架10,以及焊接在第二机盖铰链安装支架9上的第三雨刮安装支架8,且第二雨刮安装支架10位于第一雨刮安装支架11和第三雨刮安装支架8之间。前风窗下横梁3焊接在暖风机压力室板1上方,不仅给雨刮电机和前挡风玻璃提供安装点和支撑点,而且三个雨刮安装支架间隔布置能够起到分散受力,达到缓冲作用,进而提高其使用寿命和汽车的侧向防撞能力。

如图4所示,所述暖风机压力室板1上设有空调进风口1a,所述前风窗下横梁3的前边对应空调进风口1a的正上方的部位设有帽檐3a,通过在前风窗下横梁3的右边设置帽檐3a,能够起到防止空调吸水效果。所述第一支撑板4位于所述空调进风口1a的前侧,且第一支撑板4的上端与前风窗下横梁3的帽檐3a焊接;第一支撑板4的下端与暖风机压力室板1的后侧边的内壁面焊接;通过将第一支撑板4置在空调进风口1a的前侧,能够有效解决水滴进入空调进风口1a引起的乘员舱漏水问题;另外,由于第一支撑板4不与暖风机压力室板1的底面焊接,故能够避免第一支撑板4长期被水冲刷,减少了第一支撑板4及暖风机压力室板1生锈的风险。

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帽檐3a为从后(即乘员舱侧)向前(即发动机舱侧)方向向下倾斜的斜面;当行人在车前受到碰撞,往机舱侧前倾时能够降低行人受伤程度,从而达到更好地保护行人安全的目的。

如图5、图7和图8所示,所述帽檐3a处设有加强筋;有利于力的分散传递,能够较好地保证前风窗下横梁3的刚度,进而保证前风窗处车身模态和扭转刚度,避免因刚度不足引起异响。

如图8所示,暖风机压力室板1、前风窗下横梁3、第一支撑板4、第二支撑板5、第三支撑板6和第四支撑板7的压筋和翻边较少,有利于零部件冲压成型,成型面积较大,有利于提高焊接工艺性,从而实现了汽车轻量化。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车辆,包括如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暖风机压力室板总成。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