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公共停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82570发布日期:2019-10-15 19:58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自行车公共停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公共停放装置。



背景技术:

自行车代步方便快捷,不会给环境造成污染,符合现代的低碳环保的理念,同时还能锻炼身体,是一举多得的理想的代步工具。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将自行车作为健身器材用来骑行锻炼、自行车出游。随着共享自行车的普及,自行车走进了每个人的生活。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自行车上路,自行车停车难的问题也浮出了水面,由于大多数场所都没有自行车棚,导致自行车随处停放,妨碍交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空间占用率高的自行车公共停放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自行车公共停放装置,包括水平布置的长条形底板,设沿底板长度方向一侧为前、另一侧为后,沿底板宽度方向一侧为左、另一侧为右;

底板的前侧设有竖直布置的长条形立板,立板长度方向走向为竖直向,立板宽度方向走向与底板宽度方向走向一致,且底板宽度方向两侧和立板的宽度方向两侧对应平齐;

立板高度方向的中部区域设有水平向后延伸的长条形水平板;

水平板后侧铰接有一个活动板且铰接轴走向为左右向,活动板倾斜布置,活动板后侧与底板的上侧相接触;

水平板后部的下侧设有一个竖直布置的支腿,支腿下侧与底板上侧连接;

底板上侧位置上对应支腿与活动板后侧之间处设有一个液压推杆,液压推杆长度方向一端铰接于底板上侧位置上靠近活动板后侧处,液压推杆长度方向另一端铰接于活动板下侧前部,液压推杆两个铰接处的铰接轴的轴向均为左右走向;

立板右侧设有水平向右延伸的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左侧与立板铰接且铰接轴轴向为前后向,第一连接杆右部的下侧设有向下延伸的榫头;

立板左侧设有水平向左延伸的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上侧与第一连接杆下侧平齐,第二连接杆左部的上侧设有与榫头相匹配的榫槽。

为简单说明问题起见,以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行车公共停放装置均简称为本装置。

本装置的使用方法为:停车时,将自行车从活动案的后侧推上本装置,使得自行车前轮位于水平板上,后轮位于活动板上,推动活动板将活动板沿铰接轴向上翻转,直至活动板转至竖直状态时,自行车被夹持于水平板、竖直板、立板之间完成固定;取用时,推动活动板将活动板沿铰接轴向下翻转,转至活动板后侧与底板接触事,将自行车取下即可,本装置中液压推杆采用的是液压助力杆,活动板翻转过程中,液压推杆起到助力的作用。

本装置的优点:本装置利用了纵向空间停放自行车,在有限的占地面积下,可以停更多的车辆,而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另外利用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榫卯配合可以使多个左右布置的本装置灵活组合为停车架组,适用于各种场地。

为达到本装置更好的使用效果,其优选方案如下: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水平板上设有沿竖直向贯穿水平板的、前后走向的通槽。

停放时,自行车前轮可以落入通槽中,使其安放更稳定。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活动板后部的左侧和/或右侧设有把手。

通过把手可以辅助活动板的翻转,提高效率。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活动板后部的上侧设有用于固定自行车轮的锁销机构。

锁销机构可以锁定自行车后轮,使自行车在翻转的时候,不会脱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装置一种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图3是本装置多组并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自行车公共停放装置,包括水平布置的长条形底板1,设沿底板1长度方向一侧为前、另一侧为后,沿底板1宽度方向一侧为左、另一侧为右;

底板1的前侧设有竖直布置的长条形立板2,立板2长度方向走向为竖直向,立板2宽度方向走向与底板1宽度方向走向一致,且底板1宽度方向两侧和立板2的宽度方向两侧对应平齐;

立板2高度方向的中部区域设有水平向后延伸的长条形水平板3,所述的水平板3上设有沿竖直向贯穿水平板3的、前后走向的通槽31。;

水平板3后侧铰接有一个活动板4且铰接轴走向为左右向,活动板4倾斜布置,活动板4后侧与底板1的上侧相接触,所述的活动板4后部的左侧和右侧设有把手41。所述的活动板4后部的上侧设有用于固定自行车轮的锁销机构42(本实施例中锁销机构42为业内常见的锁定车轮用的锁销,图中锁销机构42仅为示意画法)。

水平板3后部的下侧设有一个竖直布置的支腿8,支腿8下侧与底板1上侧连接;

底板1上侧位置上对应支腿8与活动板4后侧之间处设有一个液压推杆5,液压推杆5长度方向一端铰接于底板1上侧位置上靠近活动板4后侧处,液压推杆5长度方向另一端铰接于活动板4下侧前部,液压推杆5两个铰接处的铰接轴的轴向均为左右走向;

立板2右侧设有水平向右延伸的第一连接杆7,第一连接杆7的左侧与立板2铰接且铰接轴轴向为前后向,第一连接杆7右部的下侧设有向下延伸的榫头7;

立板2左侧设有水平向左延伸的第二连接杆6,第二连接杆6上侧与第一连接杆7下侧平齐,第二连接杆6左部的上侧设有与榫头7相匹配的榫槽61。

本装置的使用方法为:停车时,将自行车从活动案的后侧推上本装置,使得自行车前轮位于水平板3上,后轮位于活动板4上,推动活动板4将活动板4沿铰接轴向上翻转,直至活动板4转至竖直状态时,自行车被夹持于水平板3、竖直板、立板2之间完成固定;取用时,推动活动板4将活动板4沿铰接轴向下翻转,转至活动板4后侧与底板1接触事,将自行车取下即可。

本装置的优点:本装置利用了纵向空间停放自行车,在有限的占地面积下,可以停更多的车辆,而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参见图3,本实施例中利用第一连接杆7和第二连接杆6的榫卯配合使多个左右布置的本装置灵活组合为停车架组,并且两个停车架组立板2相贴靠布置,这样可以更加有效的利用空间。

停放时,自行车前轮可以落入通槽31中,使其安放更稳定。

通过把手41可以辅助活动板4的翻转,提高效率。

所述的活动板4后部的上侧设有用于固定自行车轮的锁销机构42。

锁销机构42可以锁定自行车后轮,使自行车在翻转的时候,不会脱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