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护膜及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00201发布日期:2019-11-12 21:55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护膜及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保护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护膜及自行车。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自行车车架保护膜主要应用于车架后下叉位置,起到保护链条与后插的磨损的作用,由于自行车其他部位(如前叉)车架构造异性,弯曲处多,大面积粘贴保护膜难度大,施工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技术人员,施工成本较高,而且使用过程中保护膜会收缩,从而导致弯曲处翘边,无法起到有效保护和外观美丽的效果。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保护膜,以克服或至少缓解上述全部或部分缺陷。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保护膜及自行车,旨在解决传统技术中自行车的保护膜容易起泡和翘边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保护膜,用于贴附在自行车弯曲面上,所述保护膜包括第一段和与所述第一段连接的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形成夹角以使所述保护膜形成为V字型保护膜。优选地,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的夹角大小为120℃~150℃。优选地,所述保护膜的厚度为0.18毫米~0.25毫米。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自行车,所述自行车包括上述所述的保护膜。优选地,所述自行车包括前叉,所述前叉包括叉脚,所述保护膜贴附在所述叉脚外表面。优选地,所述保护膜的夹角朝上。优选地,所述保护膜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保护膜各自的夹角朝向相同,并且多个所述保护膜间隔分布。优选地,多个所述保护膜以相同间隔分布。优选地,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段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15毫米,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段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15毫米。优选地,所述保护膜包括上边、与上边相对应的下边和连接所述上边和所述下边的侧边,所述侧边与所述叉脚侧边平行设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中,保护膜用于贴附在自行车弯曲面上,包括第一段和与第一段连接的第二段,第一段与第二段形成夹角以使保护膜形成为V字型保护膜。相比于现有技术,当自行车车架出现上下和左右两个方向的弧度变化时,该保护膜可以通过V字型结构有效地过渡上下和左右同时弯曲带来的表面积差而形成的气泡和翘边,能够紧贴在自行车上对自行车起到保护作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能够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保护膜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自行车前叉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保护膜11第一段12第二段2前叉3叉脚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能够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并且,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之间的技术方案能够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参照图1-图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保护膜1,用于贴附在自行车弯曲面上,其中,保护膜1包括第一段11和与第一段11连接的第二段12,第一段11与第二段12形成夹角以使保护膜1形成为V字型保护膜1。上述实施例中,保护膜1用于贴附在自行车弯曲面上,包括第一段11和与第一段11连接的第二段12,第一段11与第二段12形成夹角以使保护膜1形成为V字型保护膜1。相比于现有技术,当自行车车架出现上下和左右两个方向的弧度变化时,该保护膜1可以通过V字型结构有效地过渡上下和左右同时弯曲带来的表面积差而形成的气泡和翘边,能够紧贴在自行车上对自行车起到保护作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第一段11与第二段12的夹角大小为120℃~150℃,夹角为图1中的α角,采用此角度大小的保护膜1,能够更好地让保护膜1卸掉同时来两个方向弧度变化带来的张力,防止气泡和翘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保护膜1的厚度为0.18毫米~0.25毫米,保护膜1的厚度太薄起不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太厚会导致粘贴不紧。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自行车,自行车包括上述的保护膜1,由于自行车采用了上述保护膜1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全部技术方案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此外,自行车包括前叉2,前叉2包括叉脚3,保护膜1贴附在叉脚3外表面。自行车前叉2同时向左右和上下两个方向弯曲,采用常规的保护膜1容易产生翘边和气泡,当然,保护膜1还可以贴附在自行车的其他地方。另外,保护膜1的夹角朝上,夹角朝上是指为V字型保护膜1的V型开口朝上,V字型保护膜还能够增加单片的有效保护距离,这里说的单片有效保护距离是指V字型保护膜1的顶点与V字型保护膜1侧边端点的距离,如图2所示D记为单片有效保护距离,同时可以保证自行车叉脚3上部同样受到保护。进一步,保护膜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保护膜1各自的夹角朝向相同,并且多个保护膜1间隔分布。如图2所述,保护膜1采用巡回箭头的设计贴附在自行车上。优选地,多个保护膜1以相同间隔分布。采用多个保护膜1而不是一整块保护膜,还能减小粘贴保护膜1的难度,用户自己也可以粘贴,不需要请专业人员,减小维护成本。相邻两个第一段11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15毫米,相邻两个第二段12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15毫米,自行车前叉2磕碰部位主要是叉脚3侧面,当垂直距离小于15毫米,间隔分布的V字型保护膜1可以完全覆盖叉脚3侧面,确保对叉脚3形成有效的保护。另外,保护膜1包括上边、与上边相对应的下边和连接上边和下边的侧边,侧边与叉脚3侧边平行设置,这样看起来更加美观。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