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把手包覆层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05943发布日期:2019-12-24 20:46阅读:53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用把手包覆层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用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用把手包覆层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市面上,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的手柄大都是采用较为廉价的软性聚氯乙烯(pvc)或者橡胶,但pvc用于手柄存在两点缺陷:一是耐低温性较差,温度在-10至-5℃,pvc易变硬而逐渐失去弹性和手感;二是pvc大多有毒,含卤素及有毒增塑剂邻苯二甲酸酯,难以胜任于一些高档的汽机车自行车手把套。而橡胶材质手把套具有更好的机械强度及耐磨性能,使用寿命长久,但橡胶需要硫化,生产周期较长,并且物料难以回收再利用。热塑性聚氨酯(tpu)与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材料是热塑性的,易于加工和回收利用,但是低温性能欠缺,在极低的温度下会变得脆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车用把手包覆层结构,。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用把手包覆层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车用把手包覆层结构,包括:内层,呈管状结构,内层的材质为eva,内层具备与金属车把装配的空腔;外层,呈管状结构并嵌套在内层的外壁上,外层的材质为tpe,内层与外层的自身轴线相互重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车把手往往会暴露在外环境下,有经历低温的可能,整体环境恶劣。本设计方案采用双层结构,实现了不同材料优点的合并,同时易于通过注塑方式高效加工,由于是采用热塑性材料,生产效率高,材料可以反复利用,是一种环境友好的解决方案。

tpe是一种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具有高强度,高回弹性,可注塑加工的特征,应用范围广泛,环保且无毒安全,有优良的着色性。tpe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弹性体,其柔软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节,使用范围更广;通过tpe与eva双层复合结构实现耐候性能与耐久性能的平衡,tpe材质提供良好的触感与优良的耐高低温性能。eva材质实现包覆材料与金属材质车把之间的牢固结合。tpe层与eva层相容性好,实现牢固的结合,不会发生脱层等破坏形式。采用eva与金属把手接触,能够实现紧密的包覆。作为极性的eva树脂与金属有良好的粘结性,而且eva强度高,注塑产品没有内应力,能不实现长久的高强度包覆。eva与外层相容性好,中间过渡部位长久使用后不会发生脱层、断裂等失效形式。eva与tpe均为热塑性材料,可以多次回收利用,对于降低成本与保护环境有利;便于采用注塑机进行生产,生产效率高,外观美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外层的tpe材质包括苯乙烯、氢化聚丁二烯嵌段共聚物、聚丙烯、矿物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改善了外层的物理结构性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外层中还填充有惰性固体物料。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惰性固体物料提升了外层的体积,降低了成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内层的径向厚度为0.5mm,外层的径向厚度为10m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外层整体厚度厚,能承受的压缩量大,手部把握的舒适感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外层的硬度为邵氏60a,熔融指数为15g/10min。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外层的硬度、熔融指数在满足结构强度的同时改善手部把握的舒适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内层与外层的颜色不同。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颜色不同,便于人员目视区分,便于检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空腔为盲孔结构,外层具备与内层外壁接触的通孔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盲孔的空腔实现对金属把手的全面包裹,而外层的用料只需满足人员手部的接触就行,节约外层tpe的用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空腔的横断面轮廓为圆形,内层外壁及外层外壁的横断面轮廓均为正多边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内层、外层即构成棱柱形状,一方面提高了内层、外层的连接紧密性,防止内层与外层之间的回转,另一方也提高了人员手部与外层外壁接触时的抓握摩擦因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内层外壁的横断面轮廓的边数小于外层外壁的横断面轮廓的边数,且边数均为奇数。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外层外壁对应的周向长度大于内层外壁对应的周向长度,若两者横断面轮廓的边数相对,那外层外壁的单个边长会大于内层外壁的边长;而外层外壁对应的横断面轮廓的边数较多后,外层外壁整体更趋近与圆周面,反过来改善一些手部把握的舒适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纵剖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横断面视图。

1-外层;2-内层;201-空腔;3-金属车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一种车用把手包覆层结构,包括:内层2,呈管状结构,内层2的材质为eva,内层2具备与金属车把3装配的空腔201;外层1,呈管状结构并嵌套在内层2的外壁上,外层1的材质为tpe,内层2与外层1的自身轴线相互重合。

图2相比图1显示了金属车把3。

本技术方案最后构成一种tpe包覆把手,其中内层2与金属车把3接触,外层1与内层2接触。外层1与内层2均采用注塑方式形成。改双层包覆结构的生产过程如下:在金属车把3需要包覆的部位注塑一层eva材料的内层2,在双色注塑机上或者另外一台注塑机上把tpe的外层1注塑到eva的内层2上,从而形成第二层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车把手往往会暴露在外环境下,有经历低温的可能,整体环境恶劣。本设计方案采用双层结构,实现了不同材料优点的合并,同时易于通过注塑方式高效加工,由于是采用热塑性材料,生产效率高,材料可以反复利用,是一种环境友好的解决方案。

tpe是一种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具有高强度,高回弹性,可注塑加工的特征,应用范围广泛,环保且无毒安全,有优良的着色性。tpe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弹性体,其柔软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节,使用范围更广;通过tpe与eva双层复合结构实现耐候性能与耐久性能的平衡,tpe材质提供良好的触感与优良的耐高低温性能。eva材质实现包覆材料与金属材质车把之间的牢固结合。tpe层与eva层相容性好,实现牢固的结合,不会发生脱层等破坏形式。采用eva与金属把手接触,能够实现紧密的包覆。作为极性的eva树脂与金属有良好的粘结性,而且eva强度高,注塑产品没有内应力,能不实现长久的高强度包覆。eva与外层相容性好,中间过渡部位长久使用后不会发生脱层、断裂等失效形式。eva与tpe均为热塑性材料,可以多次回收利用,对于降低成本与保护环境有利;便于采用注塑机进行生产,生产效率高,外观美观。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外层1的tpe材质包括苯乙烯、氢化聚丁二烯嵌段共聚物、聚丙烯、矿物油。

其中,氢化聚丁二烯嵌段共聚物即sebs,聚丙烯即为pp。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改善了外层的物理结构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外层1中还填充有惰性固体物料。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惰性固体物料提升了外层的体积,降低了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内层2的径向厚度为0.5mm,外层1的径向厚度为10m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外层整体厚度厚,能承受的压缩量大,手部把握的舒适感好。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外层1的硬度为邵氏60a,熔融指数为15g/10min。

其中eva倾向于选择高醋酸乙烯酯(va)含量的牌号。eva的内层2通过注塑方式注塑到金属车把3表面,优选的,采用的eva牌号为杜邦公司的eva265,外层1的tpe材料为公司自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外层的硬度、熔融指数在满足结构强度的同时改善手部把握的舒适感。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内层2与外层1的颜色不同。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颜色不同,便于人员目视区分,便于检测。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空腔201为盲孔结构,外层1具备与内层2外壁接触的通孔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盲孔的空腔实现对金属把手的全面包裹,而外层的用料只需满足人员手部的接触就行,节约外层tpe的用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空腔201的横断面轮廓为圆形,内层2外壁及外层1外壁的横断面轮廓均为正多边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内层、外层即构成棱柱形状,一方面提高了内层、外层的连接紧密性,防止内层与外层之间的回转,另一方也提高了人员手部与外层外壁接触时的抓握摩擦因数。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内层2外壁的横断面轮廓的边数小于外层1外壁的横断面轮廓的边数,且边数均为奇数。

如如图4所示,内层2外壁和外层1内壁的棱边为九条,外层1外壁的棱边为十一条,内层2与外层1对应相近的棱边重合的空间平面均不与空腔201的轴线接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外层外壁对应的周向长度大于内层外壁对应的周向长度,若两者横断面轮廓的边数相对,那外层外壁的单个边长会大于内层外壁的边长;而外层外壁对应的横断面轮廓的边数较多后,外层外壁整体更趋近与圆周面,反过来改善一些手部把握的舒适感。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