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电源仓及电动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56473发布日期:2020-04-21 16:50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车电源仓及电动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车电源仓及电动自行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动自行车中,用户的双脚通常放置于车身的踏板上,而电动自行车的蓄电池通常放置于脚踏位置内,用于存放蓄电池的电动车电源仓通常都设置有防护装甲以加强对电动车电源仓的保护。

但是在现有的具有防护装甲电动车电源仓的电动自行车中,在对蓄电池进行充电时,缺少对线材的固定,使得外部线路自由散落,充电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目前现有的具有防护装甲电动车电源仓的电动自行车中缺少固定线材结构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车电源仓及电动自行车。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动车电源仓,用于收纳蓄电池,蓄电池可通过外部线路与外部电源电连接以充电,所述电动车电源仓包括盖板及收纳件,所述盖板可盖合于所述收纳件上,所述收纳件内具有用于存放蓄电池的凹槽,所述盖板与所述凹槽接触;所述收纳件的侧面设有第一加强件,所述第一加强件为多个间隔设置的背离所述凹槽方向的片状凸起结构,外部线路可卡接固定于所述第一加强件内。

优选地,所述凹槽与所述盖板接触的位置设置倒角结构。

优选地,所述收纳件内设置有锁止件,所述盖板与所述锁止件可拆卸连接;所述盖板对应所述锁止件的位置设有向所述锁止件凸起的锁定部,所述锁定部可插接入所述锁止件内并由所述锁止件锁止固定。

优选地,所述锁止件包括锁壳和设于锁壳内的插销,所述插销可相对于所述锁壳移动并外露与所述锁壳,所述插销可穿过所述锁定部以锁止固定所述盖板。

优选地,所述收纳件还包括第二加强件,所述第二加强件设于所述收纳件背离所述盖板一侧。

优选地,所述收纳件还包括第三加强件,所述第三加强件设于所述收纳件边缘。

优选地,所述盖板上设有手持部,所述手持部为所述盖板背离所述收纳件一侧的凸起结构。

优选地,所述盖板与所述手持部相对的一侧设有卡扣部,所述凹槽内对应所述卡扣部的位置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扣部可插接入所述卡接槽内。

优选地,所述盖板与所述手持部相邻的两侧面设有背离所述收纳件方向凹陷的限位槽,所述收纳件在对应所述限位槽的位置设有向所述限位槽方向凸起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可卡接固定于所述限位槽内。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所述电动自行车包括车身装置、车头装置及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电动车电源仓,所述车身装置与所述电动车电源仓连接,所述车身装置与所述车头装置转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车电源仓及电动自行车具有如下优点:

1、通过在所述电动车电源仓侧面设置所述第一加强件,所述第一加强件为多个具有间隔设置的片状凸起结构,外部线路可卡接固定于所述第一加强件上。增设第一加强件,提高对所述电动车电源仓的保护作用,防止外部物体对电动车电源仓造成的冲击和磨损。同时,通过第一加强件对外部线材进行卡接固定,使得在对所述蓄电池充电时,防止外部线路的摆动,进而提高充电的稳定性,同时保护外部线路以防止磨损。

2、通过在所述凹槽与所述盖板接触的位置设置倒角结构,使得将所述蓄电池放置入所述凹槽内时,通过所述倒角结构的引导,更方便用户将蓄电池放入凹槽内。

3、通过在所述凹槽内设置锁止件,并通过锁止件的插销穿过所述盖板上的锁定部以锁止固定所述盖板,以将蓄电池锁定于凹槽内,防止蓄电池的盗窃,提高对蓄电池的保护。

4、通过设置第二加强件与第三加强件,使得电动车电源仓可抵御来自路面以及行驶方向的两侧面的碰撞,提高对电动车电源仓的保护作用,防止磨损。

5、通过在所述盖板上设置手持部,使得当用于需要将所述盖板拆卸时,可通过抓取所述手持部以将所述盖板取下,方便用户的使用。

6、通过在所述盖板与所述手持部相对的一侧设置卡扣部,所述凹槽内对应所述卡扣部的位置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扣部可插接入所述卡接槽内,使得当用户需要将所述盖板盖合于所述收纳件上时,可先将所述卡扣部插接入所述卡接槽内,然后再将所述锁定部插接入所述锁止件内,并通过所述插销固定,进一步提高对所述盖板的固定作用。

7、通过在所述盖板上设置限位槽,在所述收纳件上对应设置限位件,限位件可卡接固定于所述限位槽内,使得所述盖板可通过限位件与限位槽的卡接实现快速定位,并将所述盖板固定于所述收纳件上,防止盖板滑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动自行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动自行车的车身装置的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动车电源仓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b是图3a中a处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提供的收纳件上第二加强件与第三加强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提供的收纳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a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提供的锁止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b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提供的盖板中锁定部与锁止件锁止固定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c是图6a中c处的放大图。

图6d是图6b中d处的放大图。

图7a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提供的卡扣部与卡接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7b是图7a中e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电动自行车;

11、车身装置;111、车身架;112、车轮;1121、第二链轮;113、座椅;1131、调节杆;114、脚踏;1141、转轴;1142、第一链轮;

12、车头装置;

13、电动车电源仓;131、盖板;1311、锁定部;1312、手持部;1313、限位槽;1314、卡扣部;132、收纳件;1321、凹槽;1322、第二加强件;1323、第一加强件;1324、第三加强件;1325、限位件;1326、卡接槽;133、蓄电池;134、锁止件;1341、锁壳;1342、插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1,包括车身装置11、车头装置12及电动车电源仓13,车身装置11与车头装置12转动连接,所述电动车电源仓13固定于所述车身装置11上以形成所述电动自行车1,所述电动车电源仓13为所述电动自行车1提供电能,所述车头装置12用于提供转向功能。

请结合图1和图2,车身装置11包括车身架111、车轮112、座椅113、脚踏114。车身架111与车头装置12连接;车轮112为两个,其中一个车轮112与车身架111转动连接,另一车轮112与车头装置12转动连接,以供电动自行车1行驶;座椅113与车身架111可活动连接,以调节座椅113的高度使不同用户坐立;脚踏114与车身架111转动连接,用户可通过脚踏114骑行电动自行车1。

所述电动车电源仓13设于所述车身架111上,所述电动车电源仓13固定于所述车身架111在所述座椅113和所述车头装置12之间的位置。

可以理解,车身架111与车头装置12可通过焊接、螺钉连接等方式连接;座椅113通过调节杆1131与车身架111插接配合,并通过螺钉固定调节杆1131与车身架111,以实现座椅113的高度可调;脚踏114通过转轴1141与车身架111转动连接,转轴1141上设有第一链轮1142,与车身架111连接的车轮112上设有第二链轮1121,第一链轮1142与第二链轮1121通过链条连接,以使用户对脚踏114施力,可通过链条带动车轮112转动,以骑行电动自行车1。

请结合图3a和图3b,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车电源仓13,所述电动车电源仓13包括盖板131、收纳件132及蓄电池133,所述盖板131可盖合于所述收纳件132上,所述收纳件132内具有用于存放蓄电池133的凹槽1321,所述盖板131与所述凹槽1321接触。

可以理解,所述蓄电池133可通过外部线路与外部电源连接以对所述蓄电池133进行充电。

可以理解,所述盖板131还可用于踏板功能,也即当用户在乘坐所述电动自行车1时,双脚可放置在盖板131上。

请继续结合图3a和图3b,所述收纳件132的侧面设有第一加强件1323,所述第一加强件1323设于所述收纳件132靠近所述车头装置12的侧面上,所述第一加强件1323为多个具有间隔设置的片状凸起结构,具体的,所述第一加强件1323为所述收纳件132靠近所述车头装置12的侧面向所述车头装置12方向的凸起结构,所述第一加强件1323的多个片状结构间隔设置,多个片状结构之间形成可容纳外部线材的空间,外部线路可卡接固定于所述第一加强件1323上。当需要对所述蓄电池133充电时,可将外部线路卡接固定于所述第一加强件1323间隔设置形成的空间内,形成过盈配合,以将所述外部线路卡接固定于所述第一加强件1323之间。

可以理解,所述第一加强件1323为硬质合金材料或硬质耐磨材料,例如硬质合金钢、高锰钢等。增设第一加强件1323,提高对所述电动车电源仓的保护作用,防止外部物体对电动车电源仓造成的冲击和磨损。同时,通过第一加强件1323对外部线材进行卡接固定,使得在对所述蓄电池133充电时,防止外部线路的摆动,进而提高充电的稳定性。

可以理解,所述电动车电源仓1上设有第一充电接口(图未示),外部线路可通过该充电接口与所述蓄电池133电连接,或所述蓄电池133上设有第二充电接口(图未示),可将所述蓄电池133从所述收纳件132内取出通过第二充电接口给所述蓄电池133充电。

可选地,请结合图3a和图4,所述收纳件132背离所述盖板131一侧设有第二加强件1322,所述第二加强件1322用于防止所述收纳件132面对来自地面方向的碰撞带来的损伤,提高对所述收纳件132的保护,例如,在电动自行车1行驶于凹凸不平的路面时,所述收纳件132可能会受到路面障碍物碰撞而损坏,设置所述第二加强件1322可防止来自路面方向上物体的碰撞损伤。

可以理解,所述第二加强件1322可设于所述收纳件132背离所述盖板131一侧的整个面上,或设于该面的部分位置,例如所述第二加强件1322设于所述收纳件132背离所述盖板131一侧靠近所述座椅113中调节杆1131的位置上,用于提高调节杆1131与所述收纳件132连接处的防碰撞、磨损强度。

请继续结合图3a和图4,所述收纳件132在所述电动自行车1行进方向上的两侧面设有第三加强件1324,所述第三加强件1324可用于在所述电动自行车1行进过程中时,防止所述收纳件132来自行进方向两侧面的碰撞损伤。

请结合图3a和图5,所述凹槽1321与所述盖板接触的位置设置倒角结构(如图5中b所示)。使得将所述蓄电池133放置入所述凹槽1321内时,通过所述倒角结构的引导,更方便用户将蓄电池133放入凹槽1321内。

请结合图6a和图6b,所述收纳件132内设置有锁止件134,所述盖板131与所述锁止件134可拆卸连接,所述盖板131与所述收纳件固定连接。

具体地,所述盖板131对应所述锁止件134的位置设有向所述锁止件134凸起的锁定部1311,所述锁定部1311可插接入所述锁止件134内并由所述锁止件134锁止固定。

所述锁止件134包括锁壳1341和设于锁壳1341内的插销1342,所述插销1342可相对于所述锁壳1341移动并外露与所述锁壳1341,所述插销1342可穿过所述锁定部1311以锁止固定所述盖板131。

可以理解,所述锁定部1311上设有通孔,所述插销1342可穿过所述通孔以将所述盖板131固定,当所述插销1342回收至所述锁壳1341中时,所述盖板131解除锁定状态,用户可将所述盖板131取出。

请继续参阅图6a,所述盖板131上设有手持部1312,所述手持部1312为所述盖板131背离所述收纳件132一侧的凸起结构,使得当用于需要将所述盖板131拆卸时,可通过抓取所述手持部1312以将所述盖板131取下,方便用户的使用。

请结合图6a~图6d,所述盖板131与所述手持部1312相邻的两侧面设有背离所述收纳件132方向凹陷的限位槽1313,如图6b中d区域为限位槽1313。对应地,所述收纳件132在对应所述限位槽1313的位置设有向所述限位槽1313方向凸起的限位件1325,如图6a中c区域为所述限位件1325,所述限位件1325可卡接固定于所述限位槽1313内,使得所述盖板131可通过限位件1325与限位槽1313的卡接实现快速定位,并将所述盖板131固定于所述收纳件132上,防止盖板131滑落。

请结合图7a和图7b,所述盖板131与所述手持部1312相对的一侧设有卡扣部1314,所述凹槽1321内对应所述卡扣部1314的位置设有卡接槽1326,如图7a中e区域为所述卡接槽1326,所述卡扣部1314可插接入所述卡接槽1326内,使得当用户需要将所述盖板131盖合于所述收纳件132上时,可先将所述卡扣部1314插接入所述卡接槽1326内,然后再将所述锁定部1311插接入所述锁止件134内(如图6b中所示),并通过所述插销1342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车电源仓及电动自行车具有如下优点:

1、通过在所述电动车电源仓侧面设置所述第一加强件,所述第一加强件为多个具有间隔设置的片状凸起结构,外部线路可卡接固定于所述第一加强件上。增设第一加强件,提高对所述电动车电源仓的保护作用,防止外部物体对电动车电源仓造成的冲击和磨损。同时,通过第一加强件对外部线材进行卡接固定,使得在对所述蓄电池充电时,防止外部线路的摆动,进而提高充电的稳定性,同时保护外部线路以防止磨损。

2、通过在所述凹槽与所述盖板接触的位置设置倒角结构,使得将所述蓄电池放置入所述凹槽内时,通过所述倒角结构的引导,更方便用户将蓄电池放入凹槽内。

3、通过在所述凹槽内设置锁止件,并通过锁止件的插销穿过所述盖板上的锁定部以锁止固定所述盖板,以将蓄电池锁定于凹槽内,防止蓄电池的盗窃,提高对蓄电池的保护。

4、通过设置第二加强件与第三加强件,使得电动车电源仓可抵御来自路面以及行驶方向的两侧面的碰撞,提高对电动车电源仓的保护作用,防止磨损。

5、通过在所述盖板上设置手持部,使得当用于需要将所述盖板拆卸时,可通过抓取所述手持部以将所述盖板取下,方便用户的使用。

6、通过在所述盖板与所述手持部相对的一侧设置卡扣部,所述凹槽内对应所述卡扣部的位置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扣部可插接入所述卡接槽内,使得当用户需要将所述盖板盖合于所述收纳件上时,可先将所述卡扣部插接入所述卡接槽内,然后再将所述锁定部插接入所述锁止件内,并通过所述插销固定,进一步提高对所述盖板的固定作用。

7、通过在所述盖板上设置限位槽,在所述收纳件上对应设置限位件,限位件可卡接固定于所述限位槽内,使得所述盖板可通过限位件与限位槽的卡接实现快速定位,并将所述盖板固定于所述收纳件上,防止盖板滑落。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