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陆用滑行车的换向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17590发布日期:2020-12-15 13:23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陆用滑行车的换向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陆用滑行车,尤其涉及陆用滑行车的换向机构。



背景技术:

陆用滑行车是用于在陆地上滑行的,依靠人力的行走装置。在中国专利cn210852634u中公开了一种陆用滑行车及其转向装置,并具体公开了: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下部两侧分别连接有转向轮组件,且所述转向轮组件通过转向机构与所述安装支架连接,所述转向轮组件包括与所述安装支架连接的支撑框架机构;所述转向机构包括位于所述安装支架中部的转向操纵部分,所述转向操纵部分与安装支架上设置的转向调节部分连接,所述转向调节部分两侧活动铰接有转向支杆,所述转向支杆与所述转向轮组件铰接;其中,所述转向调节部分受到转向操纵部分的操纵使得转向支杆向两侧作用于所述转向轮组件并使得所述转向轮转动实现转向。

上述专利中公开的转向装置虽然能够依靠人体实现左右转向,但是上述专利中的转向仅仅依靠前轮,后轮在前轮转向行走之后才能更随转向,使得转向不灵敏。另外,上述专利中仅依靠前轮转向还存在需要人体尽量往前是才能轻易实现转向,否则会非常费力,同时也不容易实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向灵敏的、省力的陆用滑行车的换向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这样设置的:一种陆用滑行车的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换向组件和后换向组件,所述前换向组件连接车架与前轴,所述后换向组件连接车架与后轴,包括连接纵梁,所述连接纵梁分别与所述前换向组件和后换向组件连接。采用上述方式设置的陆用滑行车的换向机构,依靠人体的偏转,可轻易实现滑行车的换向,且这样的设置方式换向可靠省力、且反应灵敏。

进一步的,所述前换向机构或后换向机构包括与所述车架连接的固定板以及与所述前轴或后轴中部连接的连接板,还包括两个竖向连接杆,两个竖向连接杆的头部分别与所述固定板的前后两端连接,两个竖向连接杆的尾部分别与所述连接板的前后两端连接;位于前端的竖向连接杆的头部与所述固定板铰接、尾部与所述连接板连接,位于后端的竖向连接杆的头部与所述固定板连接、尾部与所述连接板铰接;或者位于前端的竖向连接杆的头部与所述固定板连接、尾部与所述连接板铰接,位于后端的竖向连接杆的头部与所述固定板铰接、尾部与所述连接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前换向组件的位于前端的竖向连接杆的头部与所述固定板通过关节轴承活动连接、尾部与所述连接板铰接,位于后端的竖向连接杆的头部与所述固定板铰接、尾部与所述连接板通过关节轴承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后换向组件的位于前端的竖向连接杆的头部与所述固定板铰接、尾部与所述连接板通过关节轴承活动连接,位于后端的竖向连接杆的头部与所述固定板通过关节轴承活动连接、尾部与所述连接板铰接。

为进一步提高换向可靠性,所述连接板为开口向上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纵向长度大于所述固定板的纵向长度,同一换向组件的两个竖向连接杆呈向下扩张的三角形,所述弧形板的底面设置有至少两个横向并排的u形连接件,所述前轴或后轴位于两个u形连接件内。其中,所述连接板采用弹簧片。

为进一步提高适应性及可靠性,所述竖向连接杆包括与所述关节轴承连接的第一套筒以及第一螺杆,所述第一套筒一端与关节轴承活动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开口的套筒,所述套筒内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一螺杆段一端与固定板或连接板连接、另一端外壁设置有外螺纹且套设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杆段的螺杆端穿入所述套筒内螺接并通过所述第一螺母调节和限位。

为进一步提高结构的可靠性,所述固定板的中部与所述连接板的中部连接有竖向的稳固杆,所述连接纵梁的前端与所述前换向组件的稳固杆连接、后端与所述后换向组件的稳固杆连接。

为进一步提高换向的稳定性,所述稳固杆上部与所述固定板通过关节轴承活动连接,所述稳固杆尾部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稳固杆包括与所述固定板上的关节轴承活动连接的第二螺杆以及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的光杆,所述光杆与所述第二螺杆分离,所述连接纵梁的端部具有向上伸出的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下段套入所述光杆,所述第二套筒上端内部具有内螺纹,所述第二螺杆穿入所述第二套筒螺接,且所述第二螺杆上还设置有限位螺母。光杆头部在套管内有一段上下移动的空间,配合弹簧片,在路面颠簸时起到减震的效果。

为进一步提高舒适性,避免刚性碰撞,保护结构,所述连接纵梁的前段和后端均设置有环形框架,所述环形框架的端部与所述稳固杆连接,所述前换向组件在后的竖向连接杆位于所述连接纵梁的在前的环形框架内,所述后换向组件在前的竖向连接杆位于所述连接纵梁的在后的环形框架内,且在前后环形框架的两侧壁上均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与所述环形框架内的竖向连接杆相对。

有益效果:

1、采用本发明的陆用滑行车的换向装置,通过换向组件连接车架和前后轴,同时兼具车架与前后轴连接的可靠性、支撑性、同时还具有换向功能。且同时在前轴和后轴上均设置有换向组件,换向时可实现前后轮同时换向,因此换向精度高,灵敏度高。

2、由于本发明是前后轮同时实现换向,因此驾驶人员在陆用滑行车任何位置均可轻易地、省力地实现换向。

3、本发明中还设置了连接前后换向组件的连接纵梁,且在连接纵梁上设置弹性件与竖向连接杆相对,提高了结构整体的刚度和可靠性,提高使用寿命。

4、本发明中设置的关节轴承、螺纹螺杆连接方式、螺母调节高度方式、同一换向组件的前后竖向连接杆的不同设置方式,稳固杆的设置方式、连接板的弧形设计以及同一换向组件的两个竖向连接杆和连接板呈现的三角状,能够提高结构的可靠性,又能保证结构的适应性,提高减震效果,便于调整。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陆用滑行车的轴测图;

图2为实施例中陆用滑行车的正视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图2的b-b剖视图;

图5为换向机构和车架的轴测图一;

图6为换向机构和车架的轴测图二;

图7为连接纵梁的轴测图(未设置弹性件);

图8为连接纵梁的轴测图(设置弹性件)。

标号说明:车架1、陆用滑行车100、车轮102、操作架103、操作杆104、连接横梁105、座椅106、前轴2、后轴3、前换向组件4、后换向组件5、竖向连接杆6、第一套筒61、第一螺杆62、第一螺母63、固定板7、连接板8、u形连接件81、稳固杆9、第二螺杆91、限位螺母92、光杆93、连接纵梁10、第二套筒101、环形框架107、固定环11、弹簧12、挡盘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任何在本实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进或代替,仍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陆用滑行车以及其换向机构。其中,所述陆用滑行车100包括车架1,所述车架上设置有座椅106,所述座椅为纵向滑设在所述车架上,所述车架的前段设置有斜向上伸出的操作架103、所述操作架的顶部设置有操作杆104、所述操作杆与操作拉索连接,且驾驶人员可坐在座椅上手持操作杆通过前后滑动座椅实现操作杆的前后拉放,进而通过拉索带动前后车轮向前行走。

所述车架靠前的位置和靠后的位置分别设置有连接横梁105,所述靠前的连接横梁底部设置有前换向组件,所述前换向组件与前轴2连接,所述前轴2两端分别连接有前轮,所述靠后的连接横梁底部设置有后换向组件,所述后换向组件与后轴3连接,所述后轴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后轮。并且还设置有连接前后换向组件的连接纵梁10。

其中,所述前换向组件和后换向组件均包括与所述连接横梁底部固定连接的固定板7,以及与前轴或后轴连接的连接板8。在本实施中,所述固定板为向下开口的倒u形结构,所述u型槽为前后通槽,所述u型槽的顶板与所述连接横梁的底部采用焊接或者螺钉连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为两端向上的弧形板,且所述连接板纵向设置。在所述连接板的中间底部设置有u形连接件81,本实施例中所述u形连接件为两个且横向排列,所述前轴或后轴穿过所述u形连接件实现连接板与前轴或后轴的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可直接采用具有弧度的弹簧片。

另外,所述前换向组件和后换向组件均具有分别位于前后的竖向连接杆和位于中部的稳固杆9,所述竖向连接杆与所述稳固杆的头部分别与所述固定板连接,所述竖向连接杆与所述稳固杆的尾部分别与所述连接板连接。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连接板的纵向长度大于所述固定板的纵向长度,同一换向组件的两个竖向连接杆的头部分别与固定板的前后两端连接、尾部分别与连接板的前后两端连接,因此同一换向组件的竖向连接杆呈向下扩张的三角形。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前换向组件的位于前端的竖向连接杆的头部与所述固定板通过关节轴承活动连接、尾部与所述连接板铰接,位于后端的竖向连接杆的头部与所述固定板铰接、尾部与所述连接板通过关节轴承活动连接。所述后换向组件的位于前端的竖向连接杆的头部与所述固定板铰接、尾部与所述连接板通过关节轴承活动连接,位于后端的竖向连接杆的头部与所述固定板通过关节轴承活动连接、尾部与所述连接板铰接。

其中,所述竖向连接杆包括与所述关节轴承连接的第一套筒61以及第一螺杆62,所述第一套筒一端设置有外环并与关节轴承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开口的套筒,所述套筒内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一螺杆段一端与固定板或连接板铰接、另一端外壁设置有外螺纹且套设有第一螺母63,所述第一螺杆段的螺杆端穿入所述套筒内螺接并通过所述第一螺母调节和限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关节轴承安装在所述固定板的u形槽内,或者在所述连接板上固定设置有向上的u形件,所述关节轴承安装在所述u形件内,所述第一螺杆端部设置有横向的管,所述管内插入可活动的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两端部与所述固定板的u型槽连接,或者在所述连接板上固定设置有向上的u形件,所述安装杆安装在所述u形件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杆为一端带螺帽的螺钉,所述螺钉穿过所述u形件或u形槽的两侧壁之后,另一端与螺母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的中部与所述连接板的中部连接有竖向的稳固杆,所述连接纵梁的前端与所述前换向组件的稳固杆连接、后端与所述后换向组件的稳固杆连接。其中,所述稳固杆上部与所述固定板通过关节轴承活动连接,所述稳固杆尾部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具体的:所述稳固杆包括与所述固定板上的u型槽内设置的关节轴承活动连接的第二螺杆91以及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的光杆93,所述光杆与所述第二螺杆分离,且所述光杆的尾部为连接平板,所述u形连接件由下穿过所述连接平板后并通过螺母固定。所述连接纵梁10的端部具有向上伸出的第二套筒101,所述第二套筒下段套入所述光杆,所述套筒上端内部具有内螺纹,所述螺杆穿入所述第二套筒螺接,且所述第二螺杆上还设置有限位螺母92。所述光杆头部被套在第二套管内且具有上下移动的空间,所述竖向连接杆的尾部和头部支撑在弹簧片两端。因此,通过弹簧片、两个竖向连接杆的三角形支撑以及光杆的上下移动空间,使得滑行车在路面颠簸时起到减震的效果。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另一实施方式,所述连接纵梁10的前段和后端均设置有环形框架107,所述环形框架的端部设置所述第二套筒并与所述稳固杆连接,所述前换向组件在后的竖向连接杆位于所述连接纵梁的在前的环形框架内,所述后换向组件在前的竖向连接杆位于所述连接纵梁的在后的环形框架内,且在前后环形框架的两侧壁上均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与所述环形框架内的竖向连接杆相对。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环形框架的两横杆上通过螺钉固定设置有开口向下的固定环11,所述固定环外侧设置有螺钉,所述螺钉另一段固定有弹簧12,所述弹簧由所述固定环伸出,并且在弹簧的另一端设置有挡盘13,所述挡盘与所述竖向连接杆相对。通过在两侧设置这样的弹簧,可以保证在换向的时候避免竖向固定杆与所述环形框架发生刚性碰撞。

采用本实施例的陆用滑行车的换向装置,驾驶员做在座椅上,双脚与车架的前梁相抵,双手握持操作杆,通过前后滑动座椅进而拉动操作杆,操作杆带动拉索,拉索带动前后轮上的拉盘,拉盘随着前后轮旋转使得陆用滑行车向前滑行。当需要拐弯时,驾驶员在任何位置均可以通过身体偏转,进而带动车架偏转,而车架的偏转带动前后换向组件的转动,而换向组件又拉动了前后轴进行转动,最终实现前后轮的转动,达到拐弯换向的目的。

采用本实施例的的陆用滑行车的换向装置,通过换向组件连接车架和前后轴,实现换向时是前后轮同时换向,因此换向精度高,灵敏度高。由于本实施例是前后轮同时实现换向,因此驾驶人员在陆用滑行车任何位置均可轻易地、省力地实现换向。另外,本实施例中还设置了连接前后换向组件的连接纵梁,且在连接纵梁上设置弹性件与竖向连接杆相对,提高了结构整体的刚度和可靠性,提高使用寿命。而且本实施例中设置的关节轴承、螺纹螺杆连接方式螺母调节高度方式、同一换向组件的前后竖向连接杆的不同设置方式,稳固杆的设置方式、连接板的弧形设计以及同一换向组件的两个竖向连接杆和连接板呈现的三角状,及能够提高结构的可靠性,又能保证结构的适应性,便于调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