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滑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99649发布日期:2021-02-20 16:25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滑板车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滑板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滑板车。


背景技术:

[0002]
滑板车作为一种新型的代步工具,近年来出口市场的急剧增长,其便携性,轻量级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成为继自行车之后的新型出行工具之一。原有的滑板车折叠器普遍采用连杆或者锁销子装置来实现折叠。连杆以及锁销装置的电动滑板车折叠装置因为零件数量多,所以其累计公差会使得折叠和展开锁定状态存在一定的间隙,而因为滑板车特殊的腕组位置,其间隙会在把手端被放大10-20倍,造成行驶中车把晃动。而且绝大多数滑板车在其自重压迫下无法折叠,普遍需要摇晃把手,用力进行折叠操作。且现有折叠方式操作步骤多,折叠后展开固定也需要多个步骤完成,使用时繁琐,不易操作。并且现有的电动滑板车结构简单,前叉机构单一,且结构不稳固,在使用时,转弯僵硬,体验感差。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新型滑板车。
[0004]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
一种新型滑板车,包括前叉机构、前轮、后轮机构、踏板及折叠装置,所述折叠装置设于前叉机构中下部,所述前叉机构通过车身连接件与踏板连接与踏板连接,所述踏板后方安装有后轮机构,所述前叉机构包括前叉横梁机构、前叉杆及立杆,所述前叉杆及立杆之间设有折叠机构,所述前叉横梁机构两端均通过万向节安装有前轮,所述前叉横梁机构内设有复位机构,所述立杆可转动的连接在前叉横梁机构的中部,所述立杆转动带动前叉横梁机构水平移动,复位机构用于将水平移动后的前叉横梁机构回复到中立位置;所述折叠装置包括折叠套筒、折叠芯、折叠座、折叠锁机构,所述折叠芯上部与前叉杆连接,所述折叠锁机构下部与立杆固定并设于折叠芯内,折叠锁机构包括限位轴及转轴,所述折叠芯通过转轴可转动连接于折叠座内,所述折叠套筒套设在折叠座外,所述折叠座上部与限位轴连接,所述折叠芯设有供限位轴上下滑动的滑孔,所述折叠座设有与限位轴相适配的限位件;所述折叠套筒带动限位轴向上滑动解除与限位件的限位,使折叠芯与折叠锁机构共同转动,转动后,折叠锁机构前部与折叠座锁固。
[0006]
进一步的,所述后轮机构包括脚踩踏板、后轮挡泥板及踏板复位弹簧,后轮挡泥板固定在后轮上方,脚踩踏板固定在后轮前方,所述脚踩踏板下方安装有踏板复位弹簧,所述后轮挡泥板前部设有开口,下压脚踩踏板使脚踩踏板通过开口与后轮接触。
[0007]
进一步的,所述前叉横梁机构包括前叉横梁、横杆,所述前叉横梁在立杆的两侧上装设复位机构,所述横杆中央通过销轴连接在立杆的下方,横杆的端部与万向节连接;所述复位机构包括横杆复位弹簧及弹簧固定轴,所述前叉横梁机构内在立杆的两侧设有弹簧固定轴,每个弹簧固定轴上均套设有横杆复位弹簧,横杆复位弹簧与横杆中央的两侧抵接。
[0008]
进一步的,所述横杆中央的两侧为台阶面,横杆复位弹簧为中部u形的双弹簧,所
述双弹簧中部的u形处于台阶面抵接,所述双弹簧两端套设弹簧固定轴轴上。
[0009]
进一步的,所述立杆内设有减震弹簧机构,所述减震弹簧机构包括减震底座,所述减震底座上设有减震柱,所述减震柱外侧设有减震弹簧,减震弹簧上设有减震垫,所述减震垫与折叠锁机构连接,所述折叠座下方设有套设在立杆外的减震波纹管。
[0010]
进一步的,折叠锁机构还包括竖向固定杆及复位组件,所述转轴固定于竖向固定杆下部,所述复位组件包括弹簧轴及复位弹簧,所述弹簧轴连接在竖向固定杆上方,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弹簧轴外,所述复位弹簧下部与限位轴连接,所述复位弹簧上部固定于折叠芯上端,所述限位轴带动复位弹簧沿弹簧轴上下移动,所述折叠座前部设有锁固孔,折叠芯与折叠锁机构共同转动后,竖向固定杆插入锁固孔锁固。
[0011]
进一步的,所述复位弹簧上部通过弹簧固定片固定在折叠芯上端。
[0012]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轴两端设有凸起,所述折叠座上的限位件为设于折叠座上部的限位弯钩,限位时,所述凸起抵接在限位弯钩前方,折叠套筒带动限位轴向上滑动凸起与限位弯钩的限位。
[0013]
进一步的,所述折叠座上表面为向后方倾斜的u形斜坡面;所述折叠座后部开口。
[0014]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折叠套筒盖,所述折叠套筒盖固定于折叠套筒上端。
[0015]
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立杆的小幅度震荡式转动,与前叉横梁机构水平式移动相互配合,使得在行驶转弯时车头转动顺畅不僵硬,极大的提高了使用的体验感;本实用新型滑板车折叠打开快捷易操作,只需一步拉拔即可实现折叠或者回复到直立状态。本实用新型通过弹簧起到回复以及直立后弹性相抵稳固的双重作用,节省元器件,结构合理简洁;本实用新型具有多层级的减震效果,减震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16]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滑板车示意图;
[0017]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滑板车的折叠装置局部爆炸图一;
[0018]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滑板车的折叠装置局部爆炸图二;
[0019]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滑板车的折叠装置局部爆炸图三。
[0020]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滑板车的前叉机构爆炸图一;
[0021]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滑板车的前叉机构爆炸图二;
[0022]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滑板车的前叉机构爆炸图三;
[0023]
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滑板车的折叠机构与前叉机构的局部爆炸图;
[0024]
图9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滑板车的后轮爆炸图。
[0025]
其中,1、折叠套筒,2、折叠芯,3、转轴孔,4、滑孔,5、立杆套,6、前叉杆,7、转轴,8、限位轴,9、复位弹簧,10、折叠套筒盖,11、折叠座,12、限位弯钩,13、斜坡面,14、折叠座转轴孔,15、弹簧固定片,16、竖向固定杆,17、弹簧轴,18、前轮,19、减震垫,20、前叉横梁,21、前叉盖板,22、横梁外壳,23、内侧固定块,24、外侧固定块,25、横杆,26、立杆,27、横杆复位弹簧,28、立杆盖,29、车身连接件,30、减震波纹管,31、立杆销轴,32、弹簧固定轴,33、万向节,34、减震底座,35、减震柱,36、减震弹簧,37、踏板,38、脚踩踏板,39、后轮挡泥板,40、踏板复位弹簧,41、锁固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方案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阐述。
[0027]
如1图所示,一种新型滑板车,包括前叉机构、前轮18、后轮机构、踏板37及折叠装置,后轮机构通过常规方式与踏板37连接,所述折叠装置设于前叉机构中下部,所述前叉机构通过车身连接件29与踏板37连接与踏板37连接,所述踏板37后方安装有后轮机构,所述前叉机构包括前叉横梁机构、前叉杆6及立杆26,所述前叉杆6及立杆26之间设有折叠机构,所述前叉横梁20机构两端均通过万向节33安装有前轮18,所述前叉横梁20机构内设有复位机构,所述立杆可转动的连接在前叉横梁20机构的中部,所述立杆转动带动前叉横梁20机构水平移动,复位机构用于将水平移动后的前叉横梁20机构回复到中立位置;所述折叠装置包括折叠套筒1、折叠芯2、折叠座11、折叠锁机构,所述折叠芯2上部与前叉杆6连接,所述折叠锁机构下部与立杆固定并设于折叠芯2内,折叠锁机构包括限位轴8及转轴7,所述折叠芯2通过转轴7可转动连接于折叠座11内,所述折叠套筒1套设在折叠座11外,所述折叠座11上部与限位轴8连接,所述折叠芯2设有供限位轴8上下滑动的滑孔4,所述折叠座11设有与限位轴8相适配的限位件;所述折叠套筒1带动限位轴8向上滑动解除与限位件的限位,使折叠芯2与折叠锁机构共同转动,转动后,折叠锁机构前部与折叠座锁固。
[0028]
车身连接件29具体位置如图中所示。
[0029]
当使用滑板车转弯时,把手带动立杆转动小幅度微倾斜时,前叉横梁20机构联动水平移动,使得在转弯时不僵硬,转弯顺畅。当转弯结束后,外力撤去,复位机构将叉横梁机构回复到中立位置,同时带动立杆转正,减小了人工操作的力度,转弯轻松便捷。所述立杆上部与前叉杆6组件连接。
[0030]
使用本实用新型折叠装置时,只需要拉拔折叠套筒1,带动限位轴8向上滑动解除与限位件的限位,之后折叠锁及折叠芯2共同向折叠的方向转动折叠,折叠后折叠锁机构前部与折叠座锁固,使其稳固在折叠的状态。而需要回复到滑板车使用状态时,只需要解除锁固,上抬回复折叠锁机构及折叠芯2。
[0031]
本装置通过一次操作即可完成滑板车的折叠和回复,极大的方便了用户的操作,使得各个年龄段的用户都能快速便捷的学会。
[0032]
如图9所示,所述后轮机构包括脚踩踏板38、后轮挡泥板39及踏板复位弹簧40,后轮挡泥板39固定在后轮上方,脚踩踏板38固定在后轮前方,所述脚踩踏板38下方安装有踏板复位弹簧40所述后轮挡泥板39前部设有开口,下压脚踩踏板38使脚踩踏板38通过开口与后轮接触。
[0033]
如图5、6、7所示,所述前叉横梁20机构包括前叉横梁20、横杆25,所述前叉横梁20在立杆的两侧上装设复位机构,所述横杆25中央通过销轴连接在立杆的下方,横杆25的端部与万向节33连接;所述复位机构包括横杆复位弹簧27及弹簧固定轴32,所述前叉横梁20机构内在立杆的两侧设有弹簧固定轴32,每个弹簧固定轴32上均套设有横杆复位弹簧27,横杆复位弹簧27与横杆25中央的两侧抵接。
[0034]
所述横杆25中央的两侧为台阶面,横杆复位弹簧27为中部u形的双弹簧,所述双弹簧中部的u形处于台阶面抵接,所述双弹簧两端套设弹簧固定轴32轴上。
[0035]
如图8所示,所述立杆内设有减震弹簧36机构,所述减震弹簧36机构包括减震底座34,所述减震底座34上设有减震柱35,所述减震柱35外侧设有减震弹簧36,减震弹簧36上设
有减震垫19,所述减震垫19与折叠锁机构连接,所述折叠座11下方设有套设在立杆外的减震波纹管30。减震弹簧36及和减震波纹管30形成双极减震。减震垫19为柔性垫,竖向固定杆16抵接在减震垫19中间的孔中,进一步的起到柔性减震。立杆26外设有立杆套5,立杆套5上方设有减震垫19。立杆套5可在立杆上部跟着减震弹簧36小幅度上下移动,所述折叠座前部设有锁固孔41,折叠芯与折叠锁机构共同转动后,竖向固定杆插入锁固孔41锁固。
[0036]
所述立杆26设于前叉横梁20的立杆槽中并通过立杆销轴31与横杆25连接。
[0037]
所述立杆设上部套设有减震波纹管30。
[0038]
所述横杆25中央的前侧设有立杆盖28。
[0039]
前叉横梁20机构还包括横梁外壳22,所述横梁外壳22固定在前叉横梁20前方,所述横梁外壳22前方还固定有前叉盖板21。
[0040]
所述前叉机构包括前轮18通过内侧固定块23和外侧固定块24,所述内侧固定块23一端与万向节33连接,另一端与外侧固定块24连接,所述前轮18与外侧固定块24固定连接。
[0041]
如图2、3、4所示,折叠锁机构还包括竖向固定杆16及复位组件,所述转轴7固定于竖向固定杆16下部,所述复位组件包括弹簧轴17及复位弹簧9,所述弹簧轴17连接在竖向固定杆16上方,所述复位弹簧9套设在弹簧轴17外,所述复位弹簧9下部与限位轴8连接,所述复位弹簧9上部固定于折叠芯2上端,所述限位轴8带动复位弹簧9沿弹簧轴17上下移动。
[0042]
所述复位弹簧9上部通过弹簧固定片15固定在折叠芯2上端。
[0043]
复位组件的设置,使得折叠后限位轴8与折叠座11下部后方抵接时,由于弹簧力的作用使其抵接更紧密。同时,在上抬回复折叠锁机构及折叠芯2时,由于弹簧回复的拉力使其更轻松的将整体转动复位。再者,弹簧在滑板车不折叠的直立情况时,能起到一定的稳固作用。
[0044]
所述限位轴8两端设有凸起,所述折叠座11上的限位件为设于折叠座11上部的限位弯钩12,限位时,所述凸起抵接在限位弯钩12前方,折叠套筒1带动限位轴8向上滑动凸起与限位弯钩12的限位。限位抵接的方式,不局限与此方式,相应类似方式均包括在本装置中。
[0045]
所述折叠座11上表面为向后方倾斜的u形斜坡面13;所述折叠座11后部开口。斜坡面13的设置使得限位件能自然的、有效的设于后方,无需另外添加结构,节省了原料。所述折叠座11后部开口,使得折叠芯2能向后转动,且由于前部未开口,不会在解除限位后向前转动,更方便了操作,避免了误操作。
[0046]
所述装置还包括折叠套筒盖10,所述折叠套筒盖10固定于折叠套筒1上端。
[0047]
所述折叠套筒1内上部设有卡槽,所述限位轴8两端卡抵在卡槽内。所述折叠芯2下部设有转轴孔3,所述折叠座11设有折叠座转轴孔14。
[0048]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