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模块及具有其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72596发布日期:2022-11-05 03:1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前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模块(100)为一体成型的塑料件,且包括:主横梁(1),所述主横梁(1)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所述主横梁(1)上设有散热器配合位(11)以安装散热器,所述主横梁(1)上设有主定位孔(12),所述主定位孔(12)用于与装配工装配合以定位;第一前支杆(2),所述第一前支杆(2)连接在所述主横梁(1)的前侧,所述第一前支杆(2)为沿左右方向分布的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前支杆(2)上设有前防撞梁第一安装位(21)以用于安装前防撞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模块(100)还包括两个后支耳(3),所述后支耳(3)连接在所述主横梁(1)的后侧,两个所述后支耳(3)邻近所述主横梁(1)的两端,每个所述后支耳(3)上均设有前防撞梁第二安装位(31)以用于安装所述前防撞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防撞梁第一安装位(21)和前防撞梁第二安装位(31)均为前防撞梁安装孔以配合前防撞梁安装螺栓,所述前防撞梁安装孔的轴线竖向设置,所述前防撞梁安装孔的孔径构造成大于所述前防撞梁安装螺栓的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端模块,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前支杆(2)的上表面均设有前保安装位(22),以用于安装前保险杠。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横梁(1)的上表面还设有至少两个前保定位销(13),以与所述前保险杠上的定位孔配合。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定位孔(12)位于所述主横梁(1)的前表面上,所述主定位孔(12)为沿左右方向间隔排布的两个,其中一个所述主定位孔(12)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长孔。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端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前支杆(4),所述第二前支杆(4)连接在所述主横梁(1)的前侧,所述第二前支杆(4)为沿左右方向分布的两个,所述第二前支杆(4)的前端设有喇叭安装位(41)以用于安装喇叭。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横梁(1)的前表面还设有机盖锁安装位(14)以用于安装机盖锁。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前端模块,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机盖锁安装位(14)的左右两侧的所述第一前支杆(2)上,分别设有机盖锁工装定位孔(23)。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前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横梁(1)上邻近两端分别设有大灯安装孔组(15),所述大灯安装孔组(15)包括大灯横梁安装位(151)以安装大灯横梁,所述大灯安装孔组(15)还包括大灯安装位(152)以安装大灯。11.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前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横梁(1)上设有通风通道(16),所述通风通道(16)沿前后方向贯通设置,所述主横梁(1)上表面设有进气管定位孔(17)以定位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定位孔(17)位于所述通风通道(16)上方。12.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前端模块(10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前端模块及具有其的车辆。前端模块为一体成型的塑料件,且包括:主横梁,主横梁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主横梁上设有散热器配合位以安装散热器,主横梁上设有主定位孔,主定位孔用于与装配工装配合以定位;第一前支杆,第一前支杆连接在主横梁的前侧,第一前支杆为沿左右方向分布的至少两个,第一前支杆上设有前防撞梁第一安装位以用于安装前防撞梁。本申请的前端模块,在保证稳固地集成连接部件的前提下,不易与底护板或发动机盖等其他部件的安装位置产生冲突,从而前端模块能够适配于更多不同的车身结构,使前端模块具有更好的通用性。块具有更好的通用性。块具有更好的通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兴旺 熊崇林 田燕 祝桂荣 卢若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18
技术公布日:2022/11/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