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乘型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00885发布日期:2024-04-18 12:43阅读:15来源:国知局
鞍乘型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鞍乘型车辆。


背景技术:

1、

2、众所周知,以摩托车为代表的鞍乘型车辆是配备有马达控制单元以控制各种马达的鞍乘型车辆。例如,在专利文献1(以下称为ptl 1)中公开了一种配备有马达控制单元的鞍乘型车辆。在根据ptl 1的鞍乘型车辆中,马达控制单元对变速器进行电控制。具体地,马达控制单元接收响应于换挡杆的操纵而发送的换挡检测信号。马达控制单元基于接收到的换档检测信号控制离合器执行器和换档执行器,以改变变速器的档位。

3、引用列表

4、专利文献

5、ptl 1:日本专利申请特开第2015-077887号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问题

2、期望将包括电子部件的马达控制单元设置在难以受到热影响的场所。例如,期望避免将马达控制单元配置在诸如紧邻发动机等的场所。在根据ptl 1的鞍乘型车辆中,马达控制单元设置在座椅下方,并且远离设置得比座椅更靠前的发动机。因此,马达控制单元难以受到热影响。

3、这里,变速器设置在发动机附近,并且因此离合器执行器和换档执行器不可避免地设置在发动机附近。如果马达控制单元设置得远离发动机和变速器,则将马达控制单元连接至离合器执行器和换档执行器的电缆必须很长。电缆越长,成本就越高并且重量就越大。

4、在鞍乘型车辆中,座椅下方的区域用作容纳杂物的空间,或者用作设置由使用者操纵的车载设备(诸如用于etc系统的车载设备等)的空间。因此,期望在座椅下方提供尽可能宽敞的空间。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包括具有防热措施的马达控制单元的鞍乘型车辆,该鞍乘型车辆能够缩短连接至马达控制单元的电缆,同时能够实现空间的有效利用。

6、问题的解决方案

7、本发明的发明人研究了马达控制单元的防热措施。本发明的发明人认为,如果能够适当地冷却马达控制单元,则无需像例如ptl 1的鞍乘型车辆那样,将马达控制单元布置得距发动机足够远。一种可以想到的用于冷却马达控制单元的方法是使用行驶气流。为了使马达控制单元能够接受到行驶气流,马达控制单元需要设置在鞍乘型车辆的前部。然而,在鞍乘型车辆的前部中,头灯、前罩、前叉等配置在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心及其周围。如果马达控制单元设置在这些部件的正后方,则行驶气流难以冲击到马达控制单元。

8、本发明的发明人对缩短连接至马达控制单元的电缆进行了研究。马达控制单元通过电缆连接至离合器马达和/或换挡马达。例如,马达控制单元基于来自换挡操作器的输入来控制离合器马达等。电缆长度取决于马达控制单元和马达控制单元的连接目的地之间的距离。

9、此外,连接至马达控制单元的电缆被捆扎成主线束,以提高组装的便利性。捆扎在主线束中的电缆在靠近马达控制单元的位置处从主线束分支,并且连接至马达控制单元。一般来说,主线束固定至车架。车架支撑设置在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心处的构件,构件的示例包括发动机、燃料箱等。因此,在许多情况下,车架在向后延伸之前从头管向左和向右分开。主线束固定至该车架,并且因此配置在相对于车辆宽度方向向左或向右偏移的位置。如果马达控制单元设置在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心处,则主线束和马达控制单元之间的距离较大,这导致从主线束分支的电缆的部分到马达控制单元的间距较长。

10、本发明的发明人考虑了有效地利用空间。在鞍乘型车辆中,曲轴和变速器一般容纳在曲轴箱中。安装至鞍乘型车辆的变速器的示例包括多级变速器和无级变速器。多级变速器的结构比无级变速器更复杂。因此,包括多级变速器的鞍乘型车辆可能具有比包括无级变速器的鞍乘型车辆的曲轴箱更大的曲轴箱。曲轴箱上设置有例如起动马达、链条张紧器、冷却系统的恒温器、节流阀等。因此,在鞍乘型车辆中,尽管车辆宽度较窄,但仍设置有各种元件,这导致行李容纳空间有限。这在包括多级变速器的鞍乘型车辆中尤其显著。

11、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发明人研究了马达控制单元的配置,其能够全部实现防热措施、连接至马达控制单元的电缆的缩短以及空间的有效利用。结果,本发明的发明人想到了本技术的发明,下面将对此进行描述。

12、(1)本发明的鞍乘型车辆包括:车体,其包括头管和车架,车架在俯视图中从头管向后延伸,车架设置成从左右中心线沿左右方向偏移,左右中心线沿前后方向延伸同时穿过头管;前叉,其由头管支撑;多级变速器,其包括多个档位;执行机构,其用于改变多级变速器的档位;执行机构包括离合器马达和/或换挡马达,离合器马达设置得比头管更靠后,换挡马达设置得比头管更靠后;马达控制单元,其用于控制离合器马达和/或换挡马达;电缆,其将离合器马达连接至离合器马达和/或换挡马达;和主线束,其将电缆的中间部段与另一电缆捆扎在一起。马达控制单元附接至保持主线束的车架,使得:从左右中心线到马达控制单元的在左右方向上的距离大于从左右中心线到马达控制单元分支部的在左右方向上的距离,马达控制单元分支部是电缆的与马达控制单元相连接的端部从主线束分支出来的部分;并且马达控制单元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前叉更靠后且比离合器马达和/或换挡马达更靠前的位置。

13、在上述鞍乘型车辆中,马达控制单元相对于左右方向的中心向左或右偏移,并且在左右方向上设置得比马达控制单元分支部更靠外,在马达控制单元分支部处,电缆从主线束分支出来。这种构造的示例包括主线束附接于车架的内侧同时马达控制单元附接于车架的外侧的构造。该构造使得马达控制单元可以接受到行驶气流。

14、马达控制单元附接至保持主线束的车架,并设置在靠近主线束的位置处。马达控制单元在前后方向上设置在前叉与离合器马达(和/或换挡马达)之间。因此,例如,通过将与马达控制单元连接的换挡操作器布置于转向把手,来缩短马达控制单元与作为马达控制单元的连接目的地的换挡操作器之间的在前后方向上的距离、和马达控制单元与作为马达控制单元的连接目的地的离合器马达(和/或换挡马达)之间的在前后方向上的距离。这种构造缩短了连接至马达控制单元的电缆长度。

15、此外,在前述构造中,马达控制单元没有设置在例如座椅等下方的空间等中。这可以最小化马达控制单元对容纳空间的尺寸的影响。

16、因此,前述鞍乘型车辆可以包括具有防热措施的马达控制单元,并且能够缩短连接至马达控制单元的电缆,同时实现空间的有效利用。

17、(2)根据上述(1)的鞍乘型车辆还可以包括:转向把手,其由头管支撑;和换挡操作器,其能够改变多级变速器的档位,换挡操作器布置在转向把手上。马达控制单元可以附接至保持主线束的车架,使得马达控制单元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换挡操作器更靠下且比离合器马达和/或换挡马达更靠上的位置。

18、在以上根据(2)的鞍乘型车辆中,马达控制单元在上下方向上设置在换挡操作器和离合器马达(和/或换挡马达)之间。这缩短了马达控制单元与作为马达控制单元的连接目的地的换挡操作器之间的在上下方向上的距离以及马达控制单元与作为马达控制单元的连接目的地的离合器马达(和/或换挡马达)之间的在上下方向上的距离。因此,不仅缩短了电缆的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还缩短了其在上下方向上的长度。因此,该鞍乘型车辆可以包括具有防热措施的马达控制单元,并且能够进一步缩短连接至马达控制单元的电缆,同时实现空间的有效利用。

19、(3)以上根据(1)或(2)的鞍乘型车辆可以包括具有由头管支撑的两个前叉,两个前叉相对于左右中心线设置于左方和右方。马达控制单元可以附接至保持主线束的车架,使得在鞍乘型车辆处于直立且非转向状态时,马达控制单元的至少一部分在左右方向上位于比两个前叉中的任一者的外边缘更靠外的位置。

20、在以上根据(3)的鞍乘型车辆中,马达控制单元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左前叉更靠左或者进一步地比右前叉更靠右的位置。这使得马达控制单元能够接受到行驶气流。因此,该鞍乘型车辆可以包括具有进一步提高的防热措施的马达控制单元,并且还能够缩短连接至马达控制单元的电缆,同时实现空间的有效利用。

21、(4)以上根据(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还可以包括供鞍乘型车辆的驾驶员就座的座椅,座椅附接至车体。马达控制单元可以附接至保持主线束的车架,使得马达控制单元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前叉更靠后且比离合器马达和/或换挡马达更靠前的位置,离合器马达设置得比座椅更靠前,换挡马达设置得比座椅更靠前。

22、鞍乘型车辆的座椅的靠近其前端的一部分在左右方向上具有变窄的宽度,并且是收缩的。主线束例如对连接至后指示器、尾灯等的电缆进行捆扎。因此,主线束从车辆前部穿行,穿过收缩部,并且到达车辆后部。在以上根据(4)的鞍乘型车辆中,离合器马达(和/或换挡马达)设置得比座椅更靠前,并且因此连接至马达控制单元的电缆不会穿过收缩部。穿过收缩部的主线束可以变细,使得座椅下方可以获得更大的容纳空间。因此,该鞍乘型车辆可以包括具有防热措施的马达控制单元,并且可以缩短连接至马达控制单元的电缆,同时实现更有效的空间利用。

23、(5)在以上根据(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中,马达控制单元可以附接至保持主线束的车架,使得电缆的从马达控制单元分支部到马达控制单元的长度小于电缆的从马达控制单元分支部到离合器马达和/或换挡马达的长度。

24、在以上根据(5)的鞍乘型车辆中,马达控制单元与马达控制单元分支部之间的距离较短,并且因此马达控制单元设置在主线束附近。因此,电缆的从电缆的端部(即,马达控制单元分支部)到马达控制单元的部段较短。因此,该鞍乘型车辆能够具有防热的马达控制单元,并且能够进一步缩短连接至马达控制单元的电缆,同时实现空间的有效利用。

25、(6)在以上根据(1)至(5)中任一项的鞍乘型车辆中,马达控制单元可以附接至保持主线束的车架,使得马达控制单元相对于在鞍乘型车辆的左右方向上的左右中心线整体向左或向右偏移。

26、在以上根据(6)的鞍乘型车辆中,马达控制单元设置为使得相对于左右方向上的中心整体向左或向右偏移。因此,该鞍乘型车辆可以包括具有进一步提高的防热措施的马达控制单元,并且还能够缩短连接至马达控制单元的电缆,同时实现空间的有效利用。

27、(7)在以上根据(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中,马达控制单元可以附接至保持主线束的车架,使得马达控制单元在鞍乘型车辆的侧视图中的面积大于马达控制单元在鞍乘型车辆的前视图和俯视图中的面积。

28、在鞍乘型车辆中,诸如发动机、驱动系统等的各种元件设置在前叉和离合器马达(和/或换挡马达)之间。另一方面,存在鞍乘型车辆小型化的需求。例如,如果马达控制单元设置为其最大的表面面向上下方向,则马达控制单元从车架突出得较大。在该方面,以上根据(7)的鞍乘型车辆包括以限制从车架突出的方式设置的马达控制单元。因此,除了上述效果之外,该鞍乘型车辆还能够发挥抑制鞍乘型车辆的尺寸增大的效果。

29、(8)在以上根据(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中,车架可以包括左车架和右车架,左车架相对于左右中心线设置于左侧,右车架相对于左右中心线设置于右侧。马达控制单元可以附接至保持主线束的左车架,使得:从左右中心线到马达控制单元的在左右方向上的距离大于从左右中心线到马达控制单元分支部的在左右方向上的距离;并且马达控制单元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前叉更靠后且比离合器马达和/或换挡马达更靠前的位置。

30、一般而言,在鞍乘型车辆中,制动杆和踏板布置在车辆的右部。因此,期望用于控制制动压力的液压动力单元也布置在车辆的右部。在以上根据(8)的鞍乘型车辆中,马达控制单元布置在车辆的左部。因此,这使得可以在车辆的右部中设置用于配置液压动力单元的空间。因此,该鞍乘型车辆除了上述效果之外,还能够发挥使制动系统紧凑的效果。

31、下面,将给出本发明的构造和术语等的说明。

32、例如,“鞍乘型车辆”是运输设备。例如,鞍乘型车辆是由人驾驶的车辆。例如,鞍乘型车辆是驾驶员就座在座椅上的类型的车辆。例如,在鞍乘型车辆中,就座的驾驶员的左腿相对于鞍乘型车辆的在左右方向上的中心位于左侧,并且他/她的右腿相对于鞍乘型车辆的在左右方向上的中心位于右侧。例如,鞍乘型车辆是摩托车。鞍乘型车辆不限于摩托车,并且例如可以是机动三轮车。例如,鞍乘型车辆具有两个或三个轮子。例如,鞍乘型车辆具有至少一个前轮和至少一个后轮。鞍乘型车辆的类型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其示例包括轻便型、越野型和公路型。鞍乘型车辆可以具有驾驶室。例如,鞍乘型车辆是仅利用发动机产生的动力行驶的发动机车辆。例如,鞍乘型车辆可以是配备有发动机和电动机的混合动力车辆。例如,鞍乘型车辆可以是仅利用电动机产生的电力来行进的电动车辆。

33、例如,“车架”构成鞍乘型车辆的骨架。例如,车架由金属管制成。例如,车架至少包括头管和主车架。例如,主车架在俯视图中沿鞍乘型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例如,主车架可以倾斜地延伸,或者可以分别在左右方向、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上弯曲。例如,只需主车架在俯视图中整体沿前后方向延伸即可。例如,主车架在俯视图中相对于左右中心线左、右分叉,并且向后延伸。例如,左右中心线在俯视图中穿过头管的上端的中心。例如,主车架支撑电源存储部。例如,电源存储部是燃料箱或电池。

34、例如,车架可以包括下车架,该下车架设置得比主车架更靠下。例如,下车架在俯视图中相对于左右中心线左右分叉。例如,下车架从头管向后且斜向下延伸。例如,下车架包括用于支撑发动机的发动机支撑部。

35、例如,车架可以包括支撑车架,其将主车架连接至下车架。例如,支撑车架在比离合器马达和/或换挡马达更靠前的位置处连接至主车架。例如,支撑车架在比发动机支撑部更靠近头管的位置处连接至下车架。

36、例如,在侧视图中,车架形成马达控制单元配置区,该马达控制单元配置区由头管、主车架、下车架和支撑车架限定。例如,马达控制单元附接至车架,使得马达控制单元的至少一部分在侧视图中位于马达控制单元配置区中。马达控制单元所附接的车架没有特别限制。例如,马达控制单元附接至主车架、下车架或支撑车架中的至少一者。

37、车架可以包括用于支撑座椅的座椅框架,座椅框架设置得比主车架更靠后。

38、例如,“执行机构”基于来自马达控制单元的信号来执行变速操作。例如,执行机构构成自动变速器或半自动变速器。例如,执行机构可以包括离合器马达和换挡马达两者。例如,可以接受的是,执行机构可以包括离合器马达但不包括换挡马达。例如,可以接受的是,执行机构可以不包括离合器马达但包括换挡马达。简而言之,例如,执行机构包括离合器马达和换挡马达中的至少一个。

39、例如,离合器马达执行离合器操作。例如,离合器马达连接和断开离合器。例如,离合器马达设置为使得离合器马达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左右中心线更靠右的位置。例如,换挡马达进行变速操作。例如,换挡马达选择多级变速器的档位。例如,换挡马达设置为使得换挡马达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左右中心线更靠左的位置。例如,离合器马达和换挡马达可以各自包括减速器。例如,执行机构附接至发动机。执行机构可以布置在发动机的曲轴箱中。例如,执行机构可以附接至车架。

40、例如,“马达控制单元”控制执行机构。例如,马达控制单元通过电缆直接连接至离合器马达和/或换挡马达。例如,马达控制单元通过电缆连接至离合器马达和/或换挡马达,而不插入任何其他控制单元。例如,另一个控制单元是包括处理器的装置,诸如电子控制单元(ecu)等。例如,马达控制单元可以通过插入有继电器的电缆而连接至离合器马达和/或换挡马达。例如,马达控制单元可以通过插入有中继连接器的电缆而连接至离合器马达和/或换挡马达。例如,马达控制单元通过电缆直接连接至换挡操作器。例如,马达控制单元响应于来自换挡操作器的信号来指示执行机构改变多级变速器的档位。例如,马达控制单元可以连接至用于控制发动机的发动机控制单元或换挡传感器等。

41、例如,马达控制单元设置为使得马达控制单元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多级变速器更靠前的位置。例如,马达控制单元设置为使得马达控制单元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发动机更靠前的位置。例如,马达控制单元设置为使得马达控制单元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最大宽度位置更靠前的位置,在该最大宽度位置处,车架在左右方向上具有最大宽度。

42、例如,马达控制单元设置得比前叉的可移动范围更靠后。例如,马达控制单元设置为使得马达控制单元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头管更靠后的位置。例如,当鞍乘型车辆处于直立且非转向状态时,马达控制单元设置为使得马达控制单元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转向把手更靠后的位置。例如,当鞍乘型车辆处于直立且非转向状态时,马达控制单元设置为使得马达控制单元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换挡操作器更靠后的位置。例如,马达控制单元设置为使得马达控制单元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发动机的前端更靠后的位置。

43、例如,马达控制单元附接至车架,使得马达控制单元的至少一部分在左右方向上位于比车架更靠外的位置。例如,马达控制单元设置为使得马达控制单元的至少一部分在左右方向上位于比马达控制单元分支部更靠外的位置。例如,马达控制单元设置为使得马达控制单元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发动机的曲轴箱的左端更靠右的位置。例如,马达控制单元设置为使得马达控制单元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发动机的缸体的左端更靠右的位置。

44、例如,马达控制单元设置得比转向把手的可移动范围更靠下。例如,马达控制单元设置为使得马达控制单元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电源存储部更靠下的位置。例如,马达控制单元设置为使得马达控制单元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前叉的上端更靠下的位置。例如,马达控制单元设置为使得马达控制单元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头管的上端更靠下的位置。

45、例如,马达控制单元设置为使得马达控制单元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前轮更靠上的位置。例如,马达控制单元设置为使得马达控制单元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前叉的下端更靠上的位置。例如,马达控制单元设置为使得马达控制单元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头管的下端更靠上的位置。例如,马达控制单元设置为使得马达控制单元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发动机的上端更靠上的位置。例如,马达控制单元设置为使得马达控制单元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车架的发动机支撑部更靠上的位置。例如,发动机支撑部是发动机附接至车架的部分。例如,车架包括多个发动机支撑部。例如,马达控制单元设置为使得马达控制单元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多个发动机支撑部中的最上方的一者更靠上的位置。

46、例如,马达控制单元具有盒状形状。例如,马达控制单元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例如,马达控制单元沿着车架设置。例如,马达控制单元设置为使得其最大表面面向左右方向。例如,马达控制单元设置为使得在侧视图中能够目视观察到其最大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例如,马达控制单元包括与电缆连接的连接器。例如,马达控制单元设置为使得在俯视图中能够目视观察到连接器。例如,马达控制单元设置为使得在前视图中能够目视观察到连接器。

47、例如,马达控制单元容纳在保持件中。例如,马达控制单元通过将保持件固定至车架而附接至车架。例如,马达控制单元设置为使得马达控制单元的至少一部分被侧罩覆盖。例如,马达控制单元设置为使得其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在左右方向上被侧罩覆盖。例如,马达控制单元设置为使得其前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在前视图中向外部开放。

48、“主线束”被构造为多根电缆的捆束。例如,多根电缆包括连接至诸如照明装置和控制单元等的各种电气设备的电缆。例如,主线束比电缆粗。例如,主线束在鞍乘型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延伸。例如,主线束穿过鞍乘型车辆的收缩部。例如,收缩部位于座椅的前端。例如,主线束布置在车体内部。例如,主线束布置得比车架更靠内。例如,主线束可以由左车架保持,或者可以由右车架保持。

49、例如,将“从左右中心线到马达控制单元的在左右方向上的距离”确定为从左右中心线到马达控制单元的在左右方向上的最短距离。对于从左右中心线到马达控制单元分支部的在左右方向上的距离也是如此。

50、发明效果

51、本发明可以提供具有防热措施的马达控制单元,并且可以缩短连接至马达控制单元的电缆,同时实现空间的有效利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