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的鞍座支承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13896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的鞍座支承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自行车的鞍座支承机构。
作为通常在比较近距离可利用的简易乘骑工具的自行车已为大家所熟知并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利用。
先对本发明的附图作简要说明。


图1至图15表示本发明实施例,图1是采用有关第一实施例的本发明自行车鞍座支承机构的自行车本体的总体概貌图,图2是自行车鞍座支承机构的鞍支承筒处于最上方位置时的正视图,图3是鞍支承筒进入鞍支承框管内状态时的正视图,图4为图2的左视图,图5为图3的左视图,图6为沿图2上的A-A线剖面图,图7是采用有关第二实施例的本发明自行车鞍座支承机构的自行车本体的总体概貌图,图8是有关第二实施例的自行车鞍支承机构的鞍支承筒处于最上方位置时的正视图,图9是沿图8的B-B线剖面图,图10是鞍支承筒进入鞍支承框管内状态时的正视图,图11是图8的左视图,图12是图10所示结构的纵剖面图,图13是有关第三实施例的本发明自行车鞍座支承机构的概要部分的正视图,图14是上述概要部分的纵剖面图,图15是沿图13的C-C线剖面图,图16是对传统自行车鞍座支承机构进行说明的图。
在图16中,自行车的鞍座部1由可让人的臀部直接乘座的鞍座体2,固定在此鞍座2的下部的鞍座框3组成,在此鞍座框3的相对前进方向的后侧部位设置着短的螺旋弹簧4。而且是将此鞍座框3直接固定在自行车的框架管上5。
在上述传统的结构中,由于是将鞍座框3直接固定在构成自行车本体的框架管5上,因此,自行车上、下活动时几乎没有缓冲作用,而仅由螺旋弹簧4对乘骑者的鞍座后侧部位起到少量的缓冲作用,缓冲作用的实际效果几乎没有。
因此,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这样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是提供用简单的结构使行驶时因自行车车体的上、下活动引起的上、下活动引起的冲击能确实得到缓冲,在高低不平较多的恶劣路面上能经常舒适行驶的自行车鞍座支承机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侧面具备固定在鞍座下部的鞍支承筒和鞍支承框管,且使它们沿纵向滑动接合,在鞍支承筒的近傍设置要使此两者相互分离似的弹性部件,此外,还具备用于限制鞍支承筒上、下活动位置的上、下活动位置决定机构,这样就形成用简单机构使行驶时因自行车本体的上、下活动引起的鞍座上、下活动的冲击确实得到缓和,和能经常舒适行驶的自行车鞍座支承机构。
实施例以下参照附图就有关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例图1至图6是表示有关本发明自行车的鞍座支承机构的第一实施例。
图1是表示采用有关本发明自行车鞍座支承机构10的自行车本体12的总体简要构成,图中,在构成三角形的框架管中,将鞍座框管14沿大致垂直方向配置在自行车的大致中心部位,而且将鞍座16配置在此鞍支承框第14的上方。
在图2,3中,自行车的鞍座机构10包含鞍座框管14,鞍支承筒18,和弹性部件20。
鞍支承框管14贯穿插入自行车本体框管15内,用贯通插入在框管14上设置的多个定位的贯穿孔14a和在本体框管15上设置的贯穿孔而后加以紧固的螺栓17对鞍座16的高度位置进行调节。
在图2中表示了由配置在图1中所示自行车本体2的大致中心部位的金属等构成的圆筒状的鞍支承框管14的主要部分,把例如由金属或合成树脂制成的圆筒状的鞍支承筒18插入此鞍支承框管14中。此鞍支承18,如图1所示那样,用夹件22等使其一端在鞍座16的下部锁紧,而使其另一端插入上述鞍支承框管14内,且沿纵向滑动接合的同时进行进退移动。
此外,即使采取使鞍支承筒18直接焊接在鞍座下部也可以。
将弹性部件20安装在上述夹件22和鞍支承框管14之间,并配置成恰如游动嵌插在鞍支承筒18上,和绕在其外周上那样。此弹性部件20由螺旋弹簧构成,通过弹性力的作用,使鞍支承筒18一直受到一种欲从鞍支承框管14离开方向的作用力由此而使鞍座16具有同方向的作用力。
另一方面,将上下活动定位机构24设置在鞍支承筒18和鞍支承框管14的滑动接合部附近。
上述上下活动定位机构24包含在上述鞍支承筒18上设置的长槽26,在上述鞍支承框管14上设置的与上述长槽26对应并连通的接合孔28,以及贯穿通过上述接合孔28和长槽26,限制上述鞍支承筒18的上下活动位置的制止部件30。长槽26为面对面设置在鞍支承筒18的圆周面上的两个长槽。
此外,在上述鞍支承框管14的圆周面上也面对面设置两个和长槽26的口径大致相等的接合孔28。并且,使此接合孔28和长槽26贯通,通过把由柱销构成的制止部件30游动插入,使上述鞍支承筒18沿圆周方向转动受到限制的同时,使其在长槽26的长度范围内移动的鞍支承筒18的最上、最下活动位置受到限制。
此外,图中的46是为将本体管15相互间连接固定的本体连接夹件。
此刻,图2和图4是表示自行车没人乘座时的状态,因弹性部件20的作用力,使鞍支承筒18位于上方位置。而且,此时的长槽26的下端部和制止部件30相接触,使鞍支承筒的最上方位置受到限制。接着,当自行车上有人乘座时,将在弹性部件20的弹性力和乘车者的体重相均衡的位置,即在比长槽26的比大致中间部位稍稍向下的位置而静止下来,使乘车者的整个体重直接由弹性部件20不动地支持着。因此,预先将弹性部件的弹性力设定成能承受200kg程度的体重负荷。
当使自行车从上述状态开始运转,则由于乘车者的全部重量因配置在鞍座正下部位的弹性部件而得到缓冲,使乘坐者享受到如同在浮动状态中前进那样的乘坐感觉。
并且,在自行车通过高低不平的路面部分之际,此不平度的高度差的能量由弹性部件吸收,使冲击缓和,且使弹性部件20成为收缩状态,其后又将反复进行伸缩。然后,长槽26伴随鞍座16的上下活动而使槽的最上端位置和如图3、5所示的最下端位置边变位边振动,且依靠制止部件30的作用对最上、最下位置进行限制的同时,而稳定在比原来的长槽26的大致中央部位稍下方的位置上。
这里,由于鞍座支承机构不是直接固定在自行车的框架管子上,而是成为由弹性部件20,长槽26以及制止部件30对鞍座支承机构的回转和最上、最下活动的变位位置进行限制,并一边进行缓冲冲击一边进行浮动支承,在高度不平部分较多的恶劣路面上,自行车也能顺利行驶。此外,由于即使在正常铺设道路上等行车的场合,对较微量的高、低倾斜也能敏感地对应而产生大的缓冲力,故可以进行比传统的自行车舒适得多的行驶。此外,由于作为弹性部件螺旋弹簧力的关系,不管在从高向低,或从低向高行驶时,鞍座支承机构必定有处于最高位置的场合,故可保持易于向踏板用力的状态。
此外,上述实施例是通过使鞍支承框管14插入自行车本体管子15内而使高度调整成为可能的,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实施例,也可以把本体管15本身的端部作长些,而直接将鞍支承筒18插入其中。
第二实施例下面参照图7至图12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进行说明,和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部件赋予相同的代号,并省去对它的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弹性部件20配置在鞍支承框管14内。
就是在图8中,弹性部件20安装在上述鞍支承筒18下端的下部和鞍支承框管14内。在鞍支承框管14内部的适当深度的位置设置隔壁而形成肓孔,把由螺旋弹簧构成的弹性部件20的下端固定在此隔壁上。
这里,如图8至图12所示,在自行车通过有高低不平部分等的路面时,此不平处的高度差为弹性部件20吸收,使冲击得到缓和,此外,利用此弹性力,再次把鞍支承筒18,推回上方,并反复进行上、下的微量移动直至体重和弹簧力取得平衡的位置。
据此,和第一实施例一样,靠弹性部件20、长槽26和制止部件30来限制鞍座16的回转和最上、最下活动位置,成为在缓和冲击的同时,使乘坐者的全部体重得到浮动支承,即使在有高低不平部分等较多的恶劣路面上也能使自行车顺利行驶。
此外,在通过将具有各种不同常数的弹簧用于自行车,能获得适应各个体重差,使冲击顺利得到缓和的自行车鞍座支承机构方面和上述第一实施例是同样的。这样,即使将弹性部件20安装在鞍支承框管14内,也能获得和上述同样的效果,但特别是能使螺旋弹簧不露出在外面,构成在设计上整洁和较美观的自行车鞍座支承机构。
第三实施例图13至图15是表示有关本发明自行车鞍座机构的第三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固定设置在鞍支承框管14顶端侧部上的上、下活动定位机构24具备其内部设有嵌合孔,其端部向上设置的嵌合承受管34,和固定设置在上述鞍支承筒18的基部,使端部面向下方,沿轴向开设长孔36的毕直形状部分38,还包括使此毕直形状部38穿过上述嵌合承受管34的嵌合孔,随上述鞍支承筒18的上、下活动一起进退移动的嵌合管40,以及插入上述长孔36,使其两端固定在上述嵌合支承管34端部上的制止杆42。
也就是将内部具有嵌合孔,使端部朝向上方的嵌合支承管34固定设置在鞍支承框管14的顶端侧部。
而且,在上述鞍支承筒18的基部设置使端部向着下方,具备毕直形状部38的嵌合管40。在此嵌合管40的毕直形状部38上沿轴向开设长孔36。并且,使此毕直形状部38穿过上述嵌合支承管34的嵌合孔42,并和上述鞍支承筒18的进退同步地进行进退移动。
象这样,由于固定在鞍支承筒18上的嵌合管40穿过固定在鞍支承框管14上的嵌合支承管34,故鞍支承框管14和固定在其上的鞍座16的圆周方向的回转因此而得到限制。
另一方,在上述鞍支承筒18的基部和鞍支承框管14的顶端之间配设有回绕在鞍支承筒18外周,并由螺旋弹簧构成的弹性部件20,此螺旋弹簧具有一直要使鞍支承筒18从鞍支承框管14离开的弹性能力。
此外,此弹性部件20也可以设在鞍支承框管14的内部,鞍支承筒18的下部。
此外,还设有制止杆42,此杆贯穿在上述嵌合管40的毕直形状部38上开设的长孔36中,其两端固定在上述嵌合支承管34的端部上。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使此制止杆贯穿长孔36,而且使两端固定在嵌合支承管34的端部上,故鞍支承筒18能在长孔36的长度范围内在鞍支承框管14内滑动,从而限止鞍支承筒18的最上最下活动位置。
此外,44是为把鞍座16固定在鞍支承筒18上的托架。
当自行车通过路面的高低不平的部位等时,此高低不平处的高度差被弹性部件20吸收,使冲击缓和,从而使弹性部件处于收缩状态。此时,鞍托筒18穿入鞍支承框管14内,同时使固定在鞍支承筒18上的嵌合管40进入到固定在鞍支承框管14上的嵌合支承管34内的下方。而且,靠弹性部件20的弹性力,再次将鞍支承筒18推回上方,并反复进行微量的上、下移动直至体重和弹簧力相平衡的位置。
此时,通过预先将作为螺旋弹簧的弹性部件20的弹簧力设定成适当强度,可得到希望的缓冲力,但鞍支承筒18只在长孔36的范围内上、下活动,该鞍支承筒18不会从鞍支承框管14中脱出来。
这里,由于鞍座16不是直接地固定在自行车的框架管子上,而弹性部件20直接地将鞍座16上的乘车者的负荷全部吸收而缓冲,而且成为浮动支承状态。此外,如上述那样,由于鞍支承筒18穿入在鞍支承框管14内,同时使固定在鞍支承筒18上的嵌合管40穿入在固定于鞍支承框管14上的嵌合支承管34内,故因此可使鞍座16的回转得到限制,乘车者的行走方向上可保持稳定的乘座状态,即使行驶在高低不平部分较多的恶劣路面上,自行车也能顺利地行驶。
此外,在上述第三实施例中,是把鞍托筒18和鞍托框管14构成圆筒状,然而也可形成方形筒状或多边形筒状,从而,必然可限制其圆周方向的回转。
此外,在上述三个实施例中,安装在现有鞍座16的后部的短弹簧,勿用说,设置或不设置,都能获得上述作用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自行车的鞍座支承机构,包含沿自行车的大致中心部位配置的鞍支承框架管,其特征在于该支承机构还包含固定在鞍座下部,沿上述鞍支承框架管的纵方向滑动相接合的鞍支承筒,配设在上述鞍支承筒近傍,具有经常产生要使鞍支承筒离开鞍支承框架管的作用力的弹性部件,用于对上述鞍支承筒的上下活动位置进行限制的位置决定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位置决定机构是由在上述鞍支承筒上开设的长槽和设置在上述鞍支承框架管上的和上述长槽相对应,并连通的接合孔,以及贯穿通过上述接合孔和长槽的限制上述鞍支承筒的上、下活动位置的制止部件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部件是由螺旋弹簧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鞍支承筒穿入在上述鞍支承框架管内。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任一项权利要求的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部件卷绕在鞍支承筒外周,并安装在鞍支承筒和鞍支承框架管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任一权利要求的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部件设置在比上述鞍支承筒下端部还下部的鞍支承框架管内。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的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上、下活动位置决定机构含有固定设置在上述鞍支承框架管顶端侧部位上,内部具有嵌合孔,使端部向着上方而设置的嵌合支承管;和具备固定设置在上述鞍支承筒的基部,使端部向着下方,沿轴方向开设长孔的毕直形状部,使此毕直形状部插入上述嵌合支承管的嵌合孔,与上述鞍支承筒的上、下活动一起作进、退移动的嵌合管;还包含贯通插入上述长孔,将其两端固定在上述嵌合支承管端部上的制上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鞍支承筒由合成树脂制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有关自行车的鞍座支承机构,包括配置在自行车中心部位的鞍支承框管,固定在鞍座下部和鞍支承框管形成滑动接合的鞍支承筒,设在鞍支承筒上的弹性部件,限制鞍支承筒上下位置的机构,从而当在有高低不平的路面上行驶时,能确实吸收自行车上下活动产生的冲击,使自行车即使在高低不平较多的恶劣道路上也能顺利地行驶,在通常的道路条件下,能对缓慢倾斜敏感地适应而舒适行驶。
文档编号B62J1/06GK1039386SQ89101900
公开日1990年2月7日 申请日期1989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1988年4月14日
发明者大生登志雄 申请人:大生登志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