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活顶三轮小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6866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微型活顶三轮小轿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动三轮车的技术改进,具体涉及一种家用微型活顶三轮小轿车。轿车是现代社会重要的交通工具,轿车进入家庭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我国小轿车价格昂贵,停放不便,使用费用高,远远超出一般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和使用条件。其它形式的运输工具,如摩托车、机动三轮车等不避风雨,稳定性、安全性差,也不美观,不适于一般家庭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乘载2-3人,造型美观、乘座安全舒适类似小轿车,结构简单、造价低、小巧灵便、占地接近摩托车的适于一般家庭使用的微型活顶三轮小轿车。
本实用新型微型活顶三轮小轿车,在利用一般摩托车发动机、变速器及后轮驱动系统的基础上,改进设计采用与常见三轮车相反的车轮配置方式,前轮为双轮,后轮为单轮,前轮起导向作用,为被动轮;后轮起驱动作用,为主动轮。该车从前面看与一般小轿车外观结构相似,但从后面看却象摩托车。车内设单排双座,座后可乘坐一小孩或放置适当的行李及物品,当卸掉活顶后可乘坐一成人。
该车前桥基本结构采用类似轮式拖拉机前桥摇摆轴与机体铰接的型式,所以允许车身相对于前轴做适当摆动,当汽车转向时,方向机带动转向机构中的横拉杆做左右摆动,横拉杆通过安装于其上的U型槽结构,推动装在前轴上的一个组合式柱塞油缸中的柱塞运动,缸的一端挤出液压油,另一端吸入液压油。液压油通过一手动滑阀被导入分别安装在车身左右两侧与前轴之间的两个柱塞式油缸内,在柱塞式油缸的推动下,车身可向转弯方向倾斜,抵消和部分抵消转向时产生的惯性离心力,使车身保持动态平衡,增加转向的稳定性。当不需要摆动时,手动滑阀可将摆动机构锁死。该车前桥采用独立式弹性悬架结构,在运动中由路面不平产生的冲击和震动,由安装于主销上的螺旋弹簧吸收和缓解。
该车转向部分利用微型车的方向机,采用整体式转向梯形机构,在方向机的带动下,实现转向。该车制动系统采用液压制动方式,其结构与微型车制动系统类同。车架采用无缝钢管焊接结构,车身上部为轻型钢架和人造革蒙皮构成的活顶结构,其余结构与一般小轿车相似。
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结构及机构原理示意图由以下实施例及附图给出


图1是全车的侧面为主视图。
图2是车的正面为左视图。
图3是俯视图。
图4是前桥机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局部俯视图。
图6是车身倾斜系统机构原理示意图。
在图4-5中,前轴1与车身2采用铰接结构,允许车身相对前轴做一定范围内的摆动。当汽车转向时,在两个摆动油缸3a、3b的作用下,(油缸3a、3b的动作原理见图6)车身可向转弯方向倾斜,抵消或部分抵消转向时产生的惯性离心力,使车身保持动态平衡。转向轴5与主销6的配合采用滑动花键结构。轴5只能沿主销6轴向滑动,但不能在主销6上转动。在运动中,当路面不平,对车轮产生冲击和震动时,车轮将冲击和震动力传递给轴5,转向轴5通过推力轴承7将震动和冲击传给螺旋弹簧4将其缓解和吸收。该车转向机构为整体式转向梯形机构,方向拉杆8在方向机的带动下,前后拉动时,通过转向臂10、转向横拉杆9使两根主销6转动,转向轴5即随主销6一齐转动,从而实现转向运动。
在图6中,当汽车转向时,方向机通过转向机构使转向横拉杆9在水平面内运动,转向横拉杆通过安装于其上的U型槽12推动组合式柱塞油缸11中的柱塞运动,缸内的油在柱塞的作用下,一端产生压力,另一端产生吸力,通过手动滑阀13油液被导入对应的摆动油缸。如组合式柱塞油缸左端压出工作油液并进入摆动油缸3a时,另一端则吸进摆动油缸3b中的工作油液,从而实现车身相对于前轴的摆动。
当不需要摆动时,将手动滑阀13推于图中左端位置,则油缸11的两腔连通,同时摆动油缸3a、3b被锁死,摆动系统停止工作。为了补充工作油,并使摆动液压系统有一定的背压,在左右两个摆动油缸的油路上,分别装有弹簧式储能器14与单向阀15。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体积小,造价低,结构简单,使用灵便,填补了家用微型车的空白,且该车车身可随转弯方向倾斜,及前轮双轮导向,后轮单轮驱动的方式简化了后轿传动系统,在车的其余部分,利用现有成熟的技术与结构,使制造简便。
本产品适于机械制造厂、微型汽车厂、摩托车厂批量生产。
权利要求1.一种适合于家庭使用的微型活顶三轮小轿车,该车采用一般摩托车发动机、减速器以及后轮链条传动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车前轮为双轮,后轮为单轮,车前桥基本结构采用类似轮式拖拉机前桥摇摆轴与机体铰接的形式,转向部分采用整体式转向梯形机构,车内设单排双座,后部有小行李舱,全车外形前部与一般小轿车相似,后部与摩托车相同。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活顶三轮小轿车,其特征在于通过方向机带动U型槽12、油缸11,由滑阀13控制和导引柱塞式摆动油缸3a、3b协调动作,使车身产生倾斜,以及由单向阀15、储能器14等组成的车身摆动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活顶三轮小轿车,其特征在于前轴1与车身2铰接,转向轴5与主销6采用滑动花键配合,以及由主销6推力轴承7与弹簧4构成的减震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活顶三轮小轿车,其特征在于,车身上部采用轻型钢架和人造革蒙皮构成的活顶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机动三轮车的技术改进。这种微型活顶三轮小轿车,在利用二轮摩托发动机,变速器及后轮驱动部分的基础上,前轮双轮导向,后轮单轮驱动。该车采用特殊的前桥结构,类似轮式拖拉机前桥摇摆轴与机体铰接的形式,转向部分采用整体式转向梯形机构使全车在转向时,车身可向转弯方向倾斜,增加转向稳定性。全车可坐2~3人,经济舒适,美观适用,小巧灵便适用于一般家庭使用。
文档编号B62D61/06GK2113929SQ9122668
公开日1992年8月26日 申请日期1991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1991年10月10日
发明者郭树林 申请人:郭树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