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整角度并具有避震功能的车把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7314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调整角度并具有避震功能的车把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的车把座,特别是指一种可调整角度并具有避震功能的车把座。
“自行车”至今仍是一种不被淘汰的工业产品,这可从先前所发展的变速跑车到现在风行全世界的登山车和全能车可看出。本实用新型的改良是针对自行车的车把座。请参阅


图1所示,自行车的车把座大致上由一插接于车头管上的直立竖杆1及一前向横置可装设车把的束紧座2组成。直立竖杆1和束紧座2焊固结合成一体,完全无法再作任何调整变化。
骑车过不同路面的时候,如平坦的或崎岖不平的路面时,车子在行驶过程中不断有震动的发生,虽然一般影响骑乘的人疲累、劳顿不舒服的原因很多,如坐姿不良、椅垫不良或把手和身体的各部不协调引起的,但最主要的原因是车把和身体各部协调性不佳造成,如前所述一般的车把是安装于束紧座2上。因直立竖管1安装于前轮的正上方,前轮遭遇到不同路面时所产生的状况,马上直接地传递到车把上,由双手承接。一般最常发生的便是路面所产生的震动,双手所直接承受的便是不停的吸收路面所造成的震动,导致行车过程中容易造成手臂、手指头的麻木,影响骑乘的安全。所以,如何来减弱由前轮传递到车把上的震动已是被关切的一个问题。目前较为普遍的方式是手戴上手套或在车把的握把上套上软套子防震,减少路面所造成的冲击。但这种方式却只是一种治标而不治本的方法,尤其目前最为爱车的人骑乘的全能车,专供粗糙的路况、沙滩、爬山、越野使用,行车过程中双手负担路况不佳产生的震动比较大,也比较多。
另外,一般全能车车把座的直立竖杆和束紧座间的夹角,根据一般制造上的经验,最符合人体工学设计最佳的角度约为105度,当然也有不以105度为制造的基准角度,而以110度为准,但因以往的直立竖杆和束紧座为焊固方式结合,当直立竖杆和束紧座焊固后,彼此的夹角也已固定,不得作任何的调整。因此,一旦稍为偏倚时,便造成产品的品质不良。如再矫正加工便在制造流程上造成不便及人工成本上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可调整角度并具有避震功能的车把座,该车把座是在直立竖管两枢环座和束紧座的固定部两外侧端面间分别各套设有一避震元件,使车把座具有避震功能,在路况不好时,双手握住车把的不舒适感可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可调整角度并具有避震功能的车把座,束紧座和直立竖管是呈枢接状态,而且避震元件的一端可任意固定在定位盖的数个卡固孔中的一个之中,使之可调整束紧座和直立竖管间的角度,使自行车的车把适合不同身高的人骑乘,在长时间骑驶下较不会感到疲倦。
基于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车把座是由一安装在自行车车头管的直立竖管,和一枢设在直立竖管上并且让车把装设的束紧座组成。直立竖管一侧固设有两相对并且保持一定距离的枢环座,枢环座中心贯通设有一圆孔,而且在圆孔外侧端面设有数个对称的卡固缺槽。束紧座底端形成有一固定部,使束紧座枢置于直立竖管时,固定部是位于两枢环座之间。固定部两外侧端面形成有一凹部,而且固定部中心贯通设有一枢接孔。凹部底面设有一固定孔。两避震元件分别设置在直立竖管两枢环座和束紧座的固定部两外侧端面间。避震元件一端可选择地固定在定位盖的数个环设的卡固孔的一卡固孔内,另一端固定在束紧座上,并且以两个定位盖分别卡固于直立竖管枢环座的卡固缺槽,再以一螺合元件穿过两定位盖和束紧座固定部的枢接孔,以便限制固定两定位盖。两封盖分别卡固套置在两定位盖上,使两避震元件受到限制。
为实现前述目的的技术手段,现举出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在后,其中附图分别为
图1是一般车把束管装设在自行车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车把座的组合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的车把座的分解示意图;图4和图5分别是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图7为所述车把座调整角度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请参阅图3-5,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车把座是装设在车头管10内的,它包含一直立竖管20、一束紧座30、两避震元件40等构件。
直立竖管20插接在自行车的车头管10内,在顶端顺着自行车前轮行进方向的一侧21焊固设有两相对并且保持一定距离的枢环座22。枢环座22呈圆环状结构,中心形成有一圆孔23。圆孔23的外侧端231凹陷设有数个对称的卡固缺槽24。在本实施例中,卡固缺槽24是四个,呈十字状分布。在两枢环座22间的直立竖管20的一侧21的端面呈微凹陷的圆弧面结构(如图3所示)。
束紧座30的底端枢接在直立竖管20上,并形成有一固定部31。固定部31为横向设置的圆柱状结构,在束紧座30枢接在直立竖管20的时候,是在两枢环座22间。固定部31的两外侧端面311各凹陷形成一凹部32,而且在中心贯通两侧端面311设有一枢接孔33。凹部32上距离枢接孔33适当距离的预定位置设有一固定孔34。束紧座30的固定部31的顶端上面设有一可装设车把的容置孔35。两避震元件40(本实施例是弹簧),分别设置在直立竖管20的两枢环座22和束紧座30的固定部31的两外侧端面311之间,并且抵触在凹部32的底面上,避震元件的一端41插于束紧座30的固定部31的固定孔34内。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把手座各构件相关位置的说明,至于其组合,首先是将束紧座30的固定部31置于直立竖管20的两枢环座22间,使固定部31和两枢环座22呈对称状态。然后,再将两避震元件40的一端41分别插在束紧座30的固定孔33内,另一端42分别插在定位盖50(该定位盖环设有数个卡固孔51而且中心设有一孔口52)的一卡固孔51内。两定位盖50的周缘表面配合卡固缺槽24也设有数个对称的卡固脚53,而且在孔口52的两侧各设有一固定孔54。接着,再将卡固脚53卡固在卡固缺槽24内。然后,利用一螺合元件60(本实施例是一螺栓)从其中一定位盖50的孔口52穿过,经束紧座30的枢接孔33,从另一定位盖50的孔口52穿出。并且使用一螺帽70螺置在螺合元件60上,便可使得定位盖50固定在直立竖管20的圆孔23的外侧端面231上面,使避震元件40受到限制固定于直立竖管20上,而且在两枢环座22和束紧座30的固定部31的两外侧端面311之间。最后,将两个设有两固定脚81的封盖80,分别套置在两定位盖50的固定孔54内,便可组合装配完成一具有避震功能的车把座,如图2所示。
接着,说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把手座的调整角度的原理,请参阅图7所示,束紧座30和直立竖管20枢接,而且只是利用螺合元件60和螺帽70固定,所以,束紧座30并非和直立竖管20固定不能再变动。因此,当要调整角度时,只要将螺帽70旋出螺合元件60,然后,将螺合元件60取出,接头,将两避震元件40的另一端42插在定位盖50上不同位置的卡固孔51内,然后,再将定位盖50上的卡固脚53重新卡固在卡固缺槽24内,并且重覆上述的装配动作,使定位盖50和避震元件40再受到限位固定。因两避震元件40的另一端42插在定位盖50不同位置的卡固孔51,使得避震元件40被变形。因束紧座30和直立竖管30彼此枢接,而且避震元件40的一端41又是插置在固定孔34内,避震元件40回复力会将避震元件40恢复原状,所以,在避震元件40的另一端42无法再变动,回复力只好完全作用在它的一端41,使得束紧座30上下移动,可依照不同的身高调整束紧座30和直立竖管20间的夹角,使自行车符合不同身高的人骑乘,以免因姿势不良而造成身体酸痛。
因前述一般全能车车把座的直立竖杆1和束紧座2间的夹角以105度最符合人体工学的设计,而且以往束紧座2和直立竖杆1焊固后,彼此间的夹角也固定,不得任何的调整,一旦稍为偏倚,便成为品质不良的产品,何况如果再矫正加工,便在制造流程上造成很多的不方便及人工成本上的浪费。为解决这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把手座在设计上具有可调整直立竖杆20及束紧座30间夹角的功能(请配合图7所示),当夹角角度偏倚时,只要调整避震元件(40)的另一端(42)插在定位盖50不同的位置的卡固孔53,便可改变束紧座30和直立竖管20间的夹角角度,以便骑乘时能保持一较佳而且符合人体工学的骑乘姿势。
请参阅图6,避震功能的原理是,当前轮撞到一石头或凸起物的时候,会因突然的升、降动作造成一冲击力。冲击力会以震动方式传递到把手座,而且当前轮撞到石头或凸起物时又会造成骑乘的人的身体因惯性往前倾,骑驶的人的双手会下压车手。因车把是安装在束紧座30的容置孔35内,而且束紧座30和直立竖管20彼此枢接,当骑乘的人双手下压车手时,会使束紧座30往下移动。束紧座30的往下移动造成避震元件40插在固定孔33的一端41也同时下移。因此,避震元件40会扭转变形(如图6所示),便将大部冲击力吸收,减少冲击力对骑乘的人双手所造成不舒适的影响。另外,震动传递到束紧座30时,必须由直立竖管30经两避震元件40才能到达束紧座30,依据波动学的原理“一个震动波由一介质传递至另一不同介质时,必会降低震动波的振幅。”,而且使得冲击力形成的震动波传递至车把的时候已变成“后继无力”的状态,可降低双手的不舒适感觉。
如果冲击力是以横向方向作用在车把座的时候,会使两避震元件40受到压缩,将大部的冲击力形成的震动波吸收,这可减少冲击力对双手形成的不舒适感,以便保护骑乘的人双手不致在长时间骑驶下受到伤害,使双手在骑驶时有一个较舒适、安全的情形,减少在行车时疲劳、困顿的时间。
两封盖80可由塑料材料或者聚丙烯(压克力)材料制成,而且在制作的时候,可将厂商标埋置在里面,或可作成各种美丽纹路,以便具有美化车把手座的效果。
图8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大致上和上述实施例构造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两枢环座22的圆孔23内分别套设有两外环铜套90,而且在固定部31的枢接孔33内套设一内环铜套100,使两避震元件40套置在外环铜套90的周面上,螺合元件60位于内环铜套100。这可使两避震元件40和螺合元件60因受到限位作用,移动能较顺畅。
权利要求1.一种可调整角度并具有避震功能的车把座,该把手座由一安装在自行车车头管的直立竖管,和一枢设在直立竖管上并且可装设车把的束紧座组成,其特征在于直立竖管的一侧固设有两相对并且保持一定距离的枢环座,枢环座中心贯通设有一圆孔,而且在圆孔的外侧端面设有数个对称的卡固缺槽;束紧座底端形成有一固定部,束紧座枢置于直立竖管时,固定部是位于两枢环座之间,固定部两外侧端面形成有一凹部,而且固定部中心贯通设有一枢接孔,并且在凹部底面设有一固定孔;及两避震元件,分别设置在直立竖管上,并且在两枢环座和束紧座的固定部两外侧端面之间,而且它的一端是插于束紧座固定部的固定孔内,另一端固定在定位盖的卡固孔内,并且以两定位盖分别卡固在直立竖管枢环座的卡固缺槽中,再以一螺合元件穿过两定位盖和束紧座固定部的枢接孔,再以两封盖封住直立竖管的圆孔的外端,分别将两定位盖卡固套置在直立竖管内。
2.依权利要求1所述可调整角度并具有避震功能的车把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定位盖周缘面环设有数个卡固孔,使两避震元件另一端可任意插于一卡固孔内。
3.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角度并具有避震动功能的车把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避震元件是一弹簧。
4.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角并具有避震功能的车把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枢环座间的直立竖管一侧端面呈微凹陷圆弧面。
5.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角度并具有避震功能的车把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枢环座的圆孔内套设有一外环铜套,而且在束紧座固定部的枢接孔内套设一内环铜套。
专利摘要一种可调整角度并具有避震功能的车把座,该车把座由一直立竖管和一枢设在直立竖管上的束紧座组成。直立竖管和束紧座枢接时,分别在两侧面内各套置一避震元件,而且分别用一表面环设有数个卡固孔的定位盖和一螺合元件限制避震元件的位置。避震元件一端可选择地固定在定位盖的一卡固孔内,另一端固定在束紧座上。
文档编号B62K21/16GK2122111SQ9220857
公开日1992年11月18日 申请日期1992年5月6日 优先权日1992年5月6日
发明者赖永信 申请人:赖永信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