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脚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8308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折叠式脚踏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式脚踏车,尤指一种针对脚踏车平时在作运输包装和外出携带,可将脚踏车作一更为便利、轻巧的收藏体积之折叠式脚踏车。
按,综观一般的脚踏车在为业者制造组装时,主要系由主骨架预计方位枢接以脚踏机构,并由主骨架往后沿伸组设以后车轮,同时于脚踏机构一侧与后车轮轴心间对应组设着传动机构,及在主骨架一端组接以椅垫,另由主骨架另端组设着前车轮与龙头;经由以上构件组合而形成一辆可作为骑乘之脚踏车,由于其整体组成支架相互间皆为焊接而成,故对制造业者在对外销售的产品包装及运输作业上,皆无法作最轻巧的整体包装,以致在对外运输销售的盛放空间上相当浪费;同时,对消费者在平时外出欲携带作为野外露营骑乘时,亦相当不便,以致形成消费者在外出携带上的一大困扰。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式脚踏车,它在外出携带时可以作便利和轻巧的收藏体积折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脚踏车,主要系由主骨架预计方位枢接以脚踏机构,并由主骨架往后沿伸组设以车轮,同时于脚踏机构一侧与后车轮轴心间对应组设着传动机构,及在主骨架一端组接以椅垫,另由主骨架另端组设着前车轮与龙头;其特征在于于主骨架往前侧活动枢接以前车轮支架及龙头骨架,对该主骨架与前车轮支架枢接处亦具设以定位装置,并在前车轮支架与龙头骨架连结端组设以转承座,及由龙头骨架往上分歧之承管则可活动枢接以手把,同时在主骨架往上端活动枢接以椅垫支架,且对前述构件在活动枢接处组设以可作松紧定位之扣合装置;藉此,脚踏车可在平时伸展及在不使用时折合。
关于本实用新型之结构特征及折叠实施运用,兹以一具体可行实施例配合
如下图1本实用新型之折叠式脚踏车整体组装侧视图;图2本实用新型在主骨架与前车轮支架枢接处之定位装置呈伸展定位状态之示意图;图3本实用新型在主骨架与前车轮支架枢接处之定位装置呈凹折收合之示意图;图4本实用新型之前车轮折叠与龙头骨架连结端之转承座上视部分剖面图;图5本实用新型之前车轮支架与龙头骨架连结端之转承座侧视图;图6本实用新型之脚踏机构一侧所具脚踏板于未卡合之侧视图;图7本实用新型之脚踏机构一侧所具脚踏板于未卡合之端视图;图8本实用新型之脚踏机构一侧所具脚踏板于卡合时之侧视图;图9本实用新型之脚踏机构一侧所具脚踏板于卡合时之端视图;图10本实用新型之折叠式脚踏车于龙头骨架往内收折之示意图;图11本实用新型折叠式脚踏车于整体收合后之示意图;首先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主要系由脚踏车主骨架1预计方位枢接以脚踏机构2,并由主骨架1往后沿伸组设以后车轮3,同时于脚踏机构2一侧与后车轮3轴心31间对应组设着传动机构32,及在主骨架1一端组接以椅垫4,另由主骨架1另端组设着前车轮5与龙头6,经由前述构件组成系乃一般业者所运用之技术,非本实用新型之结构,本实用新型之特征在于于主骨架1往前侧活动枢接以前车轮支架51及龙头骨架6,及就主骨架1与前车轮支架51连结处以铰链10予以枢接而成,再对该主骨架1与前车轮支架51枢接处设以定位装置7,此处之定位装置7(请参阅图2、3)主要系在主骨架1作用端贯穿以L形旋动扣杆71,该旋动扣杆71在突伸出主骨架1于上、下端一侧为对应削具以平切面711,并在前车轮支架51作用端为贯穿以连动杆72,于连动杆72在突伸出前车轮支架51的上、下端为各对应组设以扣合杆73,对此扣合杆73作用端所具钩持部731则适可对应卡合于前述旋动扣杆71上;藉此,即可藉手部握持握柄712将旋动扣杆71往外挪动,以令上、下扣合杆73在往外脱离出旋动扣杆71(如图3所示)时,即可令主骨架1与前车轮支架51呈凹折收合,或上、下扣合杆73在往内靠合于旋动扣杆71所具平切面711,继之以手部握持旋动扣杆71顶端握柄712挪动以令旋动扣杆71转动一方位,来连动紧拉上、下扣合杆73呈一紧固状态,而使主骨架1与前车轮支架51呈伸展定位(如图2所示)。
在前车轮支架51与龙头骨架6连结组设以转承座8,此转承座8(请见图4、5)主要系在座体81一侧内置设以包覆体82,并在包覆体82间贯穿着龙头骨架6,龙头骨架6与包覆体82可定位为一体于座体81内呈活动上、下转动,以利折叠收合之用。于座体81预计处两侧边各突伸以界限梢811,而对应此界限梢811之包覆体82两侧则垂直突伸以定位梢821,使龙头骨架6往外伸展得一界限定位;而对龙头骨架6的方位固定则藉着转承座8作用端所贯穿具设之扣合装置9予以锁固定位,此处之扣合装置9(请见图4)主要系在预定位端所对应设有孔洞的夹座体91一端贯穿以锁固螺栓92,该锁固螺栓92之较大径定位端921为径向钻以贯孔922,并在定位端921界合面事先依序套合以压缩弹簧93、界限垫圈94,继将一作用端面形成有咬合纹951之中空套壳95对应套入锁固螺栓92的定位端921上,且该套壳95于对应径向亦钻设以不等径贯孔951、952,另对突伸于夹座体91另端外的锁固螺栓92之螺纹段923对应旋合以防松螺帽96。最后,装配者即可对前述及之中空套壳95上所具较大贯孔951处套入以L形扣把97,且该L形扣把97作用杆段971系呈偏心,当偏心作用杆段971套合于锁固螺栓92所具定位端921的贯孔922处,即可对锁固螺栓92形成一松紧扣拉作用,同时对突伸于套壳95外端之L形扣把97锁固以弹簧垫圈972、螺帽973;及由龙头骨架6往上分歧之承管则可活动枢接以手把61,且对龙头骨架6分歧承管与手把61适切接合处亦藉以扣合装置9将适切调整高度后的手把61锁固定位之,此处之扣合装置9运用结构则完全与前述一致;同时在主骨架1往上端为活动枢接以椅垫支架4,及对主骨架1顶端中空承管与椅垫支架4适切接合处亦以扣合装置9将调整至适切高度后的椅垫支架4锁固定位之;且于组设在主骨架1上的脚踏机构2一侧所具脚踏板21作用端板面22为对应形成有定位导槽23(请见图6、7),于该定位导槽23间可架设以一端形成有缺口241朝内之扣合板24,此扣板24所具缺口241可对应套置于脚踏板21所具轴杆25外侧平切面251(请见图8、9),以利折叠式脚踏车在整体收合后可将此脚踏板21松卸出其螺纹段而下,并令脚踏板21所具突伸轴杆25可插置于主骨架1预置贯孔上,而形成一更轻巧体积运用。
当消费者于外出欲作收合折叠以便利携带时(请见图10),则可先将枢接在龙头骨架6分歧承管顶端的扣合装置9松卸,令套合于分歧承管间的手把61可各别往下缩合而入及各对应朝内摆置,继之,在将组装在前车轮支架51与龙头骨架6间的转承座8上具扣合装置9松卸,以令龙头骨架6与手把61可同时往内收折于主骨架1与前车轮支架51上,然后,即可将组设在主骨架1顶端中空承管所组装的扣合装置9松卸,再以手部将椅垫支架4往下缩合而入,继之,装配者便可将组装在主骨架1与前车轮支架51间的定位装置7松卸,亦即令定位装置7上所具的旋动扣杆71往外挪动,以令上、下扣合杆73往外脱离出旋动扣杆71,得以由手部一端握持在前车轮支架51上,手部另一端握持在主骨架1上,并顺着主骨架1与前车轮支架51间所组装之铰链10活动方位而施予往后凹折(如图11所示),这时,前车轮支架51即与主骨架1呈一平行方位收合,最后装配者可令组装在脚踏机构2一侧的脚踏板21拆卸而下,并令脚踏板21所突具轴杆25可插置于主骨架1预置贯孔上(如图11所示);于此而完成一便利,轻巧的脚踏车收藏体积之有效率折叠。
本实用新型之脚踏车于收合折叠时,亦可在将龙头骨架6顶端所枢接的手把61往下缩合而入后,继将组设在转承座8上的龙头骨架6与手把61各往前车轮支架51一侧呈90度及往下方旋置平行靠设,再将前车轮支架51与主骨架1间定位装置7松卸,于此,令定位装置7上的旋动扣杆71往外挪动,得以使上、下扣合杆73往外脱离旋动扣杆71,这时,便可顺着前车轮支架51与主骨架1间所组装之铰链10活动方位而往后凹折呈相互平行,而完成本实用新型之另一较佳收合折叠应用。
权利要求1.一种折叠式脚踏车,主要系由主骨架预计方位枢接以脚踏机构,并由主骨架往后沿伸组设以后车轮,同时于脚踏机构一侧与后车轮轴心间对应组设着传动机构,及在主骨架一端组接以椅垫,另由主骨架另端组设着前车轮与龙头;其特征在于于主骨架往前侧活动枢接以前车轮支架及龙头骨架,对该主骨架与前车轮支架枢接处亦具设以定位装置,并在前车轮支架与龙头骨架连结端组设以转承座,及由龙头骨架所往上分歧之承管则可活动枢接以手把,同时在主骨架往上端活动枢接以椅垫支架,且对前述构件在活动枢接处组设以可作松紧定位之扣合装置;藉此,脚踏车可在平时伸展及在不使用时折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折叠式脚踏车,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组设在主骨架与前车轮支架枢接端的定位装置,主要系在主骨架作用端为贯穿以旋动扣杆,于该旋动扣杆在突伸出主骨架上、下端一侧对应削具以平切面,并在前车轮支架作用端贯穿以连动杆,于连动杆突伸出前车轮支架的上、下端各对应组设以扣合杆,对此扣合杆作用端所具钩持部则可对应卡合于前述旋动扣杆上,藉此,当上、下扣合杆往外脱离出旋动扣杆,即可令主骨架与前车轮支架呈凹折收合;当上、下扣合杆往内靠合于旋动扣杆所具平切面,继之令旋动扣杆转动一方位,以连动紧拉上、下扣合杆呈一紧固状态,而使主骨架与前车轮支架呈伸展定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折叠式脚踏车,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组设在前车轮与龙头骨架连结端的转承座,主要系在座体一侧内置设以包覆 体,并在包覆体间贯穿着龙头骨架,于龙头骨架与包覆体则可定位为一体于座体内呈活动上、下转动,以利折叠收合之用,而对龙头骨架的方位固定则藉着转承座作用端所贯穿之扣合装置施予锁固定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折叠式脚踏车,其特征在于,其中前述折叠式脚踏车于各部位活动枢接之构件所组设的扣合装置,主要系在预定位端对应具设有孔洞的夹座体一端贯穿以锁固螺栓,该锁固螺栓所具较大径定位端径向钻设以贯孔,并在定位端界合面事先依序套合以压缩弹 簧、界限垫圈,继将一作用端面形成有咬合纹之中空套壳对应套入锁固螺栓的定位端上,且该套壳于对应径向亦钻设以不等径贯孔,另对突伸于夹座体另端外的锁固螺栓之螺纹段对应旋合以防松螺帽;在此,即可由前述及套壳上所具较大贯孔处套入以L形扣把,且该L形扣把作用杆段呈偏心,当偏心作用杆段套合于锁固螺栓所具定位端的贯孔处,即可对锁固螺栓形成一松紧扣拉作用,同时对突伸于套壳外端之L形扣把锁固以螺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折叠式脚踏车,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组设在主骨架上的脚踏机构一侧所具脚踏板作用端板面对应形成有定位导槽,于该定位导槽间可架设以一端形成有缺口朝内之扣合板,此扣合板所具缺口则可对应套置于脚踏板所具轴杆外侧平切面,以利折叠式脚踏车在整体收合后可将此脚踏板拆卸下来,并令脚踏板所具突伸轴杆可插置于主骨架预置贯孔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折叠式脚踏车,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组设在前车轮支架与龙头骨架连结端的转承座适切处座体两侧边各突伸以界限梢,而对应此界限梢之座体内具包覆体两侧则采垂直突伸以定位梢,使龙头骨架在往外伸展时得一界限定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折叠式脚踏车,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主骨架与前车轮支架连结处系采以铰链施予枢接定位而成。
专利摘要一种折叠式脚踏车,由主骨架枢接以脚踏机构,并往后组设以后车轮,于脚踏机构一侧与后车轮轴心间对应设有传动机构,在主骨架一端组接以椅垫,其另端设有前车轮与龙头;其特征在于主骨架前侧活动枢接以前车轮支架及龙头骨架,主骨架与前车轮支架枢接处设有定位装置,在前车轮支架与龙头骨架连结端设有转承座,由龙头骨架所往上分歧之承管活动枢接以手把,同时在主骨架往上端活动枢接以椅垫支架,对前述构件在活动枢接处组设以可作松紧定位之扣合装置;藉此,使脚踏车收藏时可折叠成便利、轻巧的形状。
文档编号B62K15/00GK2148016SQ9224093
公开日1993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1992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1992年11月20日
发明者郭海明 申请人:郭海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