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舒适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6801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效舒适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是一种高效舒适自行车。
目前,国内外自行车品种很多,有普通型、轻便型、载重型、赛车等类型,其结构基本相同,都是由车把、车架、前叉、前轮、前轴、中轴、脚蹬、链条、飞轮、后轴和鞍座部件构成,这些自行车鞍座与中轴斜撑夹角大,最佳加力角度包角大,部分脚踏力变成了向心力抵消了,工作效率低、费力;另外入座在鞍座上蹬骑,脚踏力小,最大脚踏力只能等于或小于人的体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舒适自行车,以解决现有自行车工作效率低、费力;脚踏力小,最大脚踏力只能等于或小于人的自重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自行车是由车把、车架、前叉、前轮、前轴、中轴、脚蹬、链条、后轴、飞轮、后轮和鞍座部件构成,车架鞍座位置降低,鞍座固定在斜撑上,中轴位置前移,使鞍座与中轴斜撑水平夹角缩小,鞍座呈躺椅形,靠背角度可调,靠背两侧设有高低可调的肩膀钩。
靠背角度可调范围为90°-150°角。
斜撑水平夹角为60°-30°角。
该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设有肩膀钩,借助于肩膀钩对肩膀的反作用力,可加大脚踏力度;(2)鞍座与中轴斜撑水平夹角缩小,可改变脚踏用力角度,最佳加力点也相应前移,包角变小,向心力损耗小,工作效率高;(3)鞍座位置低,行驶平稳,在停车时可双脚支地,安全可靠;(4)靠背和肩膀钩均可调对人高、矮均合适,座着舒适。
以下结合附图
作进一步说明图中车把(1)、前叉(3)、前泥板(4)、前轮(5)、前轴(6)、中轴(7)、脚蹬(8)、链条(9)、后轴(10)、飞轮(11)、后轮(12)、后泥板(13)、衣架(14)与现有自行车部件结构相同;鞍座(17)呈躺椅形,采用减振弹簧、毡垫、泡沫材料制成,其与高靠背(15)轴连接,并设有弧形齿条、孔盘和限位销组成的有级调节机构,靠背角度可调范围为90°-150°角,高靠背(15)上部两侧设有高度可调的肩膀钩(16),肩膀钩采用金属、泡沫、革布制成,其与靠背间设有滑杆、销钉、顶丝或螺纹调节机构,以满足骑者高、矮身材需要,鞍座(17)固定在车架(2)的斜撑(18)上,其位置降低,中轴(7)位置前移,即车架(2)的后平叉(19)和斜撑(18)加长,前斜梁相应缩短,但不影响拐弯性能,车把(1)相应加长,使鞍座与中轴斜撑(18)夹角缩小,其水平夹角控制在60°-30°角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高效舒适自行车,是由车把(1)、车架(2)、前叉(3)、前轮(5)、前轴(6)、中轴(7)、脚蹬(8)、链条(9)、后轴(10)、飞轮(11)、后轮(12)和鞍座(17)构成,其特征在于车架(2)鞍座位置降低,鞍座(17)固定在斜撑(18)上,中轴位置前移,使鞍座与中轴斜撑(18)水平夹角缩小,鞍座(17)呈躺椅形,靠背(15)角度可调,靠背两侧设有高低可调的肩膀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具特征在于斜撑(18)水平夹角为60°-30°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靠背(15)角度可调范围为90°-150°角。
专利摘要一种高效舒适自行车,特点是:鞍座位置降低,固定在斜撑上,中轴位置前移,鞍座与中轴斜撑水平夹角缩小,车把加长;鞍座呈躺椅形,靠背角度可调,靠背两侧设有高度可调的肩膀钩。骑车人可借助肩膀钩的反作用力,增大踏车力度,可改变脚踏用力角度,最佳加力点也相应前移,包角变小,向心力损耗小,工作效率高、省力。因鞍座低,重心低,行车平稳,停车时可双脚支地,安全可靠。
文档编号B62K3/14GK2339475SQ9824004
公开日1999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1998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1998年8月21日
发明者郑慧英 申请人:郑慧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