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用密码登记装置与自行车用防盗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7145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用密码登记装置与自行车用防盗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自行车防盗装置上的为了登记核对密码所用的自行车用密码登记装置与使用该装置的自行车防盗系统。
自行车,特别是被称为城市自行车的轻便车,由于价格低廉而且骑坐轻快,广泛应用于上下班与上下学。对于这样的轻便车来说,即使没有恶意,也是“借用一下”这样的盗窃在站前停车场等频繁地发生。为防止这样的盗窃,以往,是将箱形锁与马蹄锁等自行车用锁安装在前叉或后叉上,将车轮锁定。但是,这样的锁,由于结构简单,能简便地开锁或卸下。
因此,开发出一种方式,即将使自行车难以行驶的锁定机构安装在车轮的轮毂内。该锁定机构设置在内装变速轮毂内,如果使锁定机构作用,会使自行车的后轮难以行驶,并且,如果强行使其行驶,就会发声。该锁定机构,可利用设置在车把杆上的变速操作部操作成锁定状态与解除锁定状态。另外,在从锁定状态操作成解除锁定状态的情况下,要输入密码号,如果所输入的密码号与所登记的核对用密码号(以下称核对密码号)不一致时,则不能操作成解除状态,只有知道核对密码号的人(通常是自行车的所有者)才能解除锁定状态。
该核对密码号也能在变速操作部进行登记。在进行该核对密码号的登记时,要通过规定的操作将密码号输入,按压某操作按钮时,其编号即作为核对密码号而被登记。
对于上述那样在密码登记时通过某操作按钮的操作将核对密码号进行的构成来说,有时是在登记者没有正确地确认所要登记的核对密码号的情况下,在不知不觉中登记了核对密码号。象这样在不正确地确认的情况下登记了核对密码号时,自行车的所有者在解除锁定时就会把与核对密码号不同的密码号输入进去。结果,会发生不能正确地进行密码输入的操作,不能由锁定状态操作成解除锁定状态的事情。
另外,有时虽然能正确地登记核对密码号,但是忘记了所登记的核对密码号。特别是为了防止盗窃而频繁变更核对密码号时,容易忘记核对密码号。对于通过密码号的输入以解除锁定的构成来说,如果忘记了核对密码号而不能正确地进行密码输入操作时,同样会发生不能由锁定状态操作成解除锁定状态的事态。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登记自行车用装置上所用的核对密码时,能确切地确认所要登记的核对密码。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即使忘记了自行车用装置上所用的核对密码也能正确地进行密码输入操作。
发明1的自行车用密码登记装置是用于登记自行车用装置上所用的核对密码的装置,具备第1存储区域、密码登记受理机构、密码临时决定机构、报知机构、登记机构。第1存储区域是用于存储核对密码的区域。密码登记受理机构是用于受理所要登记的密码的输入的机构。密码临时决定机构是通过规定的操作、将密码登记受理机构所受理的密码临时决定下来所用的机构。报知机构是将密码临时决定机构所临时决定出密码的结果进行报知的机构。登记机构是在报知机构进行报知时,通过规定的操作,将临时决定出的密码作为核对密码存储在第1存储区域内的机构。
在该装置中,在想要登记的密码的输入被接受时,其输入的密码即临时决定下来,同时发声并报知所临时决定的密码。然后,在报知所临时决定的密码时,进行规定的操作,将所报知的临时决定的密码作为核对密码进行登记。在此,在接受了密码输入时并不是立即将此密码作为核对密码进行登记,而是将其临时决定下来同时进行报知,在其报知过程中,进行规定的操作而将其作为核对密码进行登记。因此,如果操作者对于作为核对密码而临时决定的密码不进行确认就不能进行登记,能确切地确认核对密码。
发明2的自行车用密码登记装置是基于发明1所述的装置,还具备用于存储预先设定的初始密码的第2存储区域与通过规定的操作把存储在第2存储区域内的初始密码作为核对密码而存储在前述第1存储区域内的回复登记机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预先把初始密码登记在第2存储区域内,进行规定的操作,初始密码即能作为核对密码存储在第1存储区域内。因此,能使核对密码回复成初始密码,即使忘记了核对密码,如果知道初始密码,也能正确地进行密码输入操作。例如,若制造者决定初始密码并将其写入第2存储区域内,则即使在途中变更核对密码,初始密码也仍然存在于第2存储区域内。因此,在自行车销售时,如将其初始密码告知购买者,则购入者在以后即使忘记了变更过的核对密码,也能将所获知的初始密码通过规定的操作而作为核对密码进行登记。因此能放心地变更核对密码。
发明3的自行车用密码登记装置是基于发明1或2所述的装置,其报知机构是通过声响或显示把临时决定了密码的结果进行报知。在这种情况下,是将所接受的密码已获得临时决定的结果通过声响或显示报知给操作者,因此能将核对密码更确切地报知给操作者。
发明4的自行车用密码登记装置是基于发明1-3中之一所述的装置,还具备取决机构,其作用是报知机构将临时决定了密码的结果进行规定时间的报知,并在临时决定之后,如果进行了规定时间的报知,就将临时决定了的密码取消。在这种情况下,虽然进行了规定时间的报知,但是在未进行规定的操作时,所受理的密码即被取消,故在操作者错误操作或不知道操作而未进行规定的操作时,能取消所临时决定的密码。因此,能防止不确切的密码的登记,能更确切地确认核对密码。
发明5的自行车用密码登记装置是用于自行车防盗装置上的登记核对密码所用的装置,其具备第1存储区域、密码登记受理机构、登记机构、第2存储区域与回复登记机构。第1存储区域是用于存储核对密码的区域。密码登记受理机构是用于接受所要登记的密码的输入的机构。登记机构是通过规定的操作,将密码登记受理机构所接受的密码作为核对密码存储在第1存储区域内的机构。第2存储区域是用于存储预先设定的初始密码的区域。回复登记机构是通过规定的操作,将存储在第2存储区域内的初始密码作为核对密码存储在第1存储区域内的机构。
在该装置上,要登记的密码的输入一旦被受理,即通过规定的操作将所接受的密码作为核对密码存储在第1存储区域内而被登记。另外,预先将初始密码登记在第2存储区域内时,则通过规定的操作,即能将初始密码作为核对密码存储在第1存储区域内。因此,能将核对密码回复成初始密码,即使忘记了核对密码,如果知道初始密码,也能正确地进行密码输入的操作。
发明6的自行车用密码登记装置是基于发明2-5中之一所述的装置,还具备初始登记机构,该初始登记性能是在初始密码与核对密码未分别存储第1存储区域与第2存储区域内时,通过规定的操作,将密码登记受理机构所接受的密码作为核对密码存储在第1存储区域内,同时作为初始密码存储在第2存储区域内。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在各自的密码未存储在2个存储区域内的情况下才能登记初始密码,故一旦将初始密码进行了登记,所登记的初始密码就不会变更。因此,初始密码不易忘记,即使忘记了核对密码,也能确切地进行密码输入的操作。
发明7的自行车用防盗系统具备权利要求1-6中之一所述的自行车用密码登记装置、防盗装置、选择机构、选择维持机构与选择解除机构。防盗装置是可交替变换成防止自行车被盗的防盗位置与可能行驶位置的装置。选择机构是用于选择防盗装置的防盗位置与可能行驶位置中之一的机构。选择维持机构是在选择了防盗位置时用于维持其位置的机构。选择解除机构是通过输入与核对密码一致的解除用的密码,将由选择维持机构所维持的防盗位置变成可能行驶位置的机构。
关于该系统,一旦由选择机构选择了防盗位置,防盗数量即维持在防盗位置,以进行防盗。并且,借助输入与核对密码一致的密码,由防盗位置回复成可能行驶位置,自行车即可行驶。在此,在登记时能确切地确认核对密码,因此,密码输入的失误减少,能将防盗装置迅速由防盗位置变换成可能行驶位置。


图1是采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的自行车的侧视图;图2是表示变速操作部的配置的局部侧视图;图3是其车把部分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控制系统的构成的框图;图5是表示速度图表的一例的图;图6是由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所控制的内装变速轮毂的结构的纵剖视图;图7是表示4速时的第1太阳轮与驱动爪的关系的图;图8是防盗机构的通常行驶时的放大剖视图;图9是防盗机构的锁定时的放大剖视图;图10是表示防盗机构的锁定时与行驶时的动作的模式图;图11是锁定环的主视图;图12是变速控制处理的主程序的程序框图;图13是初始设定处理的程序框图;图14是指示盘P处理的程序框图;图15是登记变更处理的程序框图;图16是密码变更处理的程序框图17是密码输入处理的程序框图;图18是密码回复处理的程序框图;图19是锁定解除处理的程序框图。
在图1中,采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的自行车是轻便车,具备具有双框型架体2与前叉3的车架1,车把部4,驱动部5、前轮6,安装有能实现4级变速的内装变速轮毂10的后轮7,前后闸装置8(只图示出前轮用)用于在手边操作内装变速轮毂10的变速操作部9。
在车架1上安装有包括鞍座11与车把部4的各部。另外,如图2所示,在架体2的链条撑条2a上装有车速传感器12,在该车速传感器12内装有检测车速用的舌簧接点开关。该车速传感器12通过检测安装在后轮7的幅条7a上的磁铁13来输出车速信号。
车把部4具有固定在前叉3的上部的车把转轴14与固定在车把转轴14上的车把杆15。在车把杆15的两端安装有构成闸装置8的闸杠杆16与把手17。在右侧的闸杠杆16上一体地形成变速操作部9的操作盘20。
变速操作部9如图3所示,具有在操作20的下部左右并排配置的2个操作按钮21、22,配置在操作按钮21、22上方的操作指示盘23,配置在操作指示盘23左方的液晶显示部24,由收容在内部的蜂鸣器构成的报警器32。变速操作部9具有收容在控制箱31(图2)内的变速控制部25,该控制箱31安装在链条撑条2a的根端部。收容在操作盘20内的各部通过控制电缆9a与变速控制部25连接。
操作按钮21、22是三角形状的按钮。左侧的操作按钮21是进行由低速级向高速级的变速所用的按钮,右侧的操作按钮22是进行由高速级向低速级的变速所用的按钮。这2个操作按钮21、22在密码输入与密码登记时也使用。
操作指示盘23是变换3个变速模式与停置(P)模式所用的指示盘,有4个停止位置P、D、DS、M。在此,变速模式是自动变速1(D)模式、自动变速2(DS)模式与手动变速(M)模式;自动变速1(D)与自动变速2(DS)模式是根据车速传感器12发出的车速信号使内装变速轮毂10自动进行变速的模式,自动变速1(D)模式主要是通常行驶时使用,自动变速2(DS)模式主要是运动行驶时使用。因此,自动变速2(DS)模式要比自动变速1(D)模式设定成,增速换档的变速时间快,减速换档的变速时间慢。手动变速模式是通过操作按钮21、22的操作使内装变速轮毂10进行变速的模式。停置模式是将内装变速轮毂10锁定以限制后轮7的回转的模式。
在液晶显示部24上显示当时的行驶速度,同时显示在变速时所操作的变速级。另外,在登记密码时显示所输入的密码。
变速控制部25具备由CPU、RAM、ROM、I/O接口构成的微型计算机。如图4所示,设置在操作盘20上的操作指示盘23,操作按钮21、22,液晶显示部24与报警器32连接在变速控制部25上。另外,车速传感器12,设定在内装变速轮毂10内检测其动作位置的、例如由电位计构成的动作位置传感器26,收容在控制箱31内的、由电池构成的电源27,电动机驱动器28,存储部30与其他输入输出部连接在变速控制部25上。
变速电动机29与电动机驱动器28连接。存储器部30是以例如EEPROM等可以重写的固定存储器构成,能存储各种设定登记的数据。存储部30如图5所示,区划成初始密码(IPW)存储区域30a、临时密码(TPW)存储区域30b、核对密码(PW)存储区域30c、车轮径存储区域30d、速度单位存储区域30e、速度群数据存储区域30f、变速位置存储区域30g与其他存储区域。在此,初始密码是最初登记的核对用的密码,通常是由制造厂进行登记。该密码一旦被登记,就不能变更。另外,临时密码是密码登记时临时决定的密码,进行规定的操作,即可作为核对密码而进行登记。核对密码是在密码输入时用于进行核对的密码,可由使用者随意变更。车轮径数据是在速度检测时所使用的车轮径,是26、27等数据。速度单位数据是设定速度显示的单位所用的数据,是公里显示与英里显示中之一。速度群数据是在自动变速模式时,为了设定增速换档与减速换档的速度等所用的数据。变速位置数据是将变速电动机29安装在内装变速轮毂10内时,设定电动机29的变速位置所用的数据。变速控制部25根据各模式控制电动机29,同时显示控制液晶显示部24。
驱动部5如图1所示,具有设置在架体2下部(吊架部)的传动曲柄18、架设在传动曲柄18上的链条19与内装变速轮毂10。
内装变速轮毂10如图6所示,主要有固定在自行车的车架1后部的轮毂轴41、配置在轮毂轴41的一端侧外周上的驱动体42、再配置于轮毂轴41与驱动体42外周的轮毂壳43、在驱动体42与轮毂壳43之间用于传递动力的行星齿轮机构44、防盗装置85。行星齿轮机构44是直连与增速3级共4级的构成。
驱动体42大体是筒状的构件,一端通过滚珠45与滚珠压环46回转自如地支承于轮毂轴41上。另外,在一端部外周上固定着作为输入体的小齿轮47。在驱动体42上还形成由中心部的空间向半径方向外方扩展的缺口部42a。该缺口部42a在圆周方向以等角度间隔形成3处。
轮毂壳43是在轴向有多个阶梯部的筒状构件,在其内周部的收容空间43a内收容有驱动体42。并且,轮毂壳43的一端通过滚珠50回转自如地支承于驱动体42的外周上,另一端通过滚珠51与滚珠压环52回转自如地支承于轮毂轴41上。另外,在轮毂壳43的外周部两端固定着支持后轮7的幅条7a(图1)所用的凸缘部53、54。在驱动体42的一端侧的外方侧壁上固定着罩55,罩55的先端包覆着轮毂壳43的一端侧的外周面地延伸着。并且,在罩55的先端内周面与轮毂壳43的外周面之间配置密封构件56。
行星齿轮机构44收容在轮毂壳43内部的收容空间43a内,具有第1、第2与第3太阳轮60、61、62,同它们啮合的3个行星齿轮63(在图中只表示出一个行星齿轮),内齿轮64。各太阳轮60-62在轮毂轴41的外周与驱动体42的内周部沿着轴向并排地布置,并且相对于轮毂轴41回转自如。行星齿轮63通过支承销65,回转自如地支承在驱动体42的缺口部42a内。在行星齿轮63上一体地形成第1齿轮63a、第2齿轮63b与第3齿轮63c,第1齿轮63a与第1太阳轮60、第2齿轮63b与第2太阳轮61、第3齿轮63c与第3太阳轮62分别进行啮合。另外,内齿轮64配置在行星齿轮63的外周侧,在内周部形成内齿。该内齿轮64与行星齿轮63的第2齿轮63b啮合。
在轮毂轴41的外周部,如图7所示,在各太阳轮60-62(在图7中只图示太阳轮60)的配置位置上形成1对止动突起41a。另外,在各太阳轮60-62的内周部沿着周向间隔地形成4个空间60a-62a。
在轮毂轴41与各太阳轮60-62的内周部之间,如图6所示,配置为使各太阳轮60-62相对于轮毂轴41相对回转自如或在行进方向不能相对回转所用的选择离合器机构70,与为使选择离合器机构70动作所用的动作机构91。
选择离合器机构70具有有选择地使3个太阳轮60-62中之一与轮毂轴41连结的机构,以及使任一太阳轮60-62都不与轮毂轴41连结的机构。选择离合器70具有先端可与轮毂轴41的止动突起41a啮合的多个驱动爪71、72、73,以及使各驱动爪71-73的先端向轮毂轴41侧依附所用的环状的线簧74、75、76。驱动爪71-73配置于各太阳轮60-62的4个空间60a-62a中互相对向的2个内,基端摆动自如地支持于相对向的空间60a-62a内,先端可与止动突起41a啮合。驱动爪71-73由轮毂轴41的止动突起41a止动而与轮毂轴41连结时,各太阳轮60-62相对于轮毂轴41向行进方向(图7的顺时针回转)不能相对回转,向与其相反的方向(图7的反时针回转)可以相对回转。另外,脱开时向两方向都能相对回转。
动作机构91具有套筒77。套筒77可以转动地插在轮毂轴41的外周上,在外周部的驱动爪71-73的配置位置上有多个驱动凸轮部94a。该驱动凸轮部94a与驱动爪71-73中之一接触时,接触了的爪抬起,由于此爪,轮毂轴41与太阳轮60-62的连结被解除。在套筒77的一端上固定有操作体78,通过操作体78的回转可使套筒77回转。并且,通过套筒77的回转,驱动凸轮部94a有选择地使驱动爪71-73动作,以控制各太阳轮60-62与轮毂轴41的连结。
如图6所示,减速机构95与操作体78连结。减速机构95是将变速电动机29的回转减速传递给操作体78。在减速机构95的内部配置动作位置传感器26,用于检测内装变速轮毂10的套筒77位于动作位置VP(变速级中的某一级的变速位置V1-V4与锁定位置PK)中的某一位置。
利用这样的构成,在驱动爪71与轮毂轴41的止动突起41a接触而选择第1太阳轮60时,构成增速比最大的大增速动力传递路线(与变速位置V4对应);在选择第2太阳轮61时,构成第2大的增速比的中增速动力传递路线(与变速位置V3对应);在选择第3太阳轮62时,构成增速比最小的小增速动力传递路线(与变速位置V2对应)。另外,在任一太阳轮都不选择的情况下,构成直连动力传递路线(与变速位置V1对应)。就是说,借助变速电动机29,第1太阳轮60与轮毂轴41连结的情况下是4速,由小齿轮47输入到驱动体42的回转是以第1太阳轮60、行星齿轮63的第1齿轮63a、第2齿轮63b与内齿轮64的齿轮所决定的最大增速比进行增速,通过第2单向超越离合器81传递给轮毂壳43。另外,选择第2太阳轮61与轮毂轴41连结的情况下是3速,驱动体42的回转是以第2太阳轮61、行星齿轮63的第2齿轮63b与内齿轮64的齿数所决定的第2大的中等增速比进行增速,通过第2单向超越离合器81传递给轮毂壳43。再者,选择第3太阳轮62与轮毂轴41连结的情况下是2速,驱动体42的回转是以第3太阳轮62、行星齿轮63的第3齿轮63c、第2齿轮63b与内齿轮64的齿数所决定的最小的增速比进行增速,通过第2单向超越离合器81传递给轮毂壳43。另外,任一太阳轮60-62都不选择的情况下如前所述是1速,驱动体42的回转直接传递给轮毂壳43。
再者,未选出的太阳轮相对于轮毂轴41向与行进相反的方向相对回转。另外,选择某一个太阳轮并通过行星齿轮机构44进行增速的情况下,驱动体42与轮毂壳43向第1单向超越离合器80成为啮合解除的方向相对回转。
第1单向超越离合器80设置于驱动体42的另一端侧的外周面与轮毂壳43的内周面之间。第2单向超越离合器81设置于内齿轮64的外周面与轮毂壳43的内周面之间。这两个单向超越离合器80、81都是滚柱型单向超越离合器,能减轻变速时与空转时的噪声并且能缓和变速时的冲击,可获得平稳的变速。
防盗装置85设置在图6中的轮毂壳43内的轮毂轴41的左端部。防盗装置85如图8-图10所示,具有与套筒77一起回转的弹簧垫圈101、移动凸轮102、移动构件103、移动弹簧104与锁定环114。移动凸轮102不能回转并且轴向移动自如地配置在轮毂轴41上。移动构件103压在移动凸轮102上。移动弹簧104以压缩状态配置在移动构件103与滚珠压环52之间。锁定环114压在移动构件103上。
弹簧垫圈101是不能回转地止动在套筒77上的构件,在其外周部有与移动凸轮102碰撞接触的结合片105。移动凸轮102具有筒状的凸轮主体106与止动垫圈107,该止动垫圈107用于将凸轮主体106与轮毂轴41止动成轴向移动自如并且不能回转。在图10中凸轮主体106的右端部形成与结合片105碰撞接触的凸轮部108。凸轮部108如下地形成只有套筒77向锁定位置PK回转时使凸轮主体106向轴向右方移动。
移动构件103具有圆板状的凸缘部115以及与凸缘部115的内周侧整体形成的圆筒部116。在凸缘部115的半径方向的途中形成阶梯部115a,锁定环114回转自如地支承在阶梯部115a上。另外,在凸缘部115的与锁定环114对向的面以及锁定环114的与凸缘部115对向的面上,如图11所示,分别形成放射状的凹凸部114a(只图示锁定环114侧)。由于形成这样的凹凸部114a,锁定环114与移动构件103的摩擦力增大,并且它们相对回转时产生振动并发声。在锁定环114的外周部形成锯齿114b。该锯齿114b可与轮毂壳43内周面上所形成的锯齿113啮合。
圆筒部11b如图11所示,在内周面上有4个突起部116a。突起部116a与形成于轮毂轴41的外周面上的4个槽41b结合。借此,移动构件103不能回转并且轴向移动自如地支承于轮毂轴41上。在圆筒部116的外圆面上形成螺纹与止动槽。在圆筒部116的外圆面上如图8所示,安装有推压环117。推压环117不能回转并且轴向移动自如地支承于圆筒部116上,可与锁定环114接触。另外,推压螺母118旋在圆筒部116的左端部外周上。在推压螺母118与推压环117之间配置碟形弹簧119。
在此,调整推压螺母118的锁紧量可调节碟形弹簧119所产生的压力,通过推压环117可调整锁定环114与移动构件103的凸缘部115的摩擦力,能随意限制轮毂壳43的回转。例如,借助碟形弹簧119使摩擦力最大时,能使轮毂壳43成为锁定状态。另外,减小摩擦力时,限制轮毂壳43回转的力减弱,轮毂壳43相对于轮毂轴41可相对回转。但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因处于由碟形弹簧进行推压的状态下而产生摩擦力,与自由回转状态相比,回转受到限制。在此,实际上能通过调整碟形弹簧的推压力从锁定状态到接近自由回转的状态随意限制轮毂壳43即后轮7的回转。
变速与锁定操作是如下进行利用变速操作部9的操作指示盘23进行模式选择以及利用操作按钮21、22进行变速操作,从而使变速电动机29动作,并通过操作体78使套筒77回转。
图12是表示变速控制部25的主控制动作的程序框图。
装好电池,在步S1进行图13所示的初始设定处理。在步S2判断操作指示盘23是否置于停置模式(P)。在步S3判断操作指示盘23是否置于自动变速1模式(D)。在步S4判断操作指示盘23是否置于自动变速2模式(DS)。在步5判断操作指示23是否置于手动变速模式(M)。在步6判断是否选择其他处理。在这些判断都是“NO”的情况下返回到步S2。
在操作指示盘23回转到P位置,置于停置模式的情况下,由步S2转换成步S7。在步S7执行图14所示的P处理。
在操作指示盘23回转到D位置,置于自动变速1模式的情况下,由步S3转换成步S8。在步S8判断是否选择了为变更各种设定值所用的登记变更处理。在此,例如在车速为0的状态下将2个操作按钮21、22同时按压3秒以上,即判断出选择了登记变更处理。在未选择登记变更处理的情况下,转换成步S9,判断是否选择了密码回复处理。在此,例如将操作按钮21按压10秒以上,即判断出选择了密码回复处理。在未选择密码回复处理的情况下,转换成步S10,判断是否选择出锁定解除处理。在此,例如在车速为0的状态下将2个操作按钮21、22同时按压,即判断出选择了锁定解除处理。
在选择登记变更处理时,由步S8转换成步S12,如图15所示,执行登记变更处理,判断为选择了密码回复处理时,由步S9转换成步S13,如图18所示,执行密码回复处理。该密码回复处理是在操作者忘记了核对密码时,使核对密码回复成初始密码的处理。通过进行这样的处理,即使操作者忘记了自己所变更的核对密码也能解除自行车的锁定。例如,制造厂是将初始密码以签条的形式提交给操作者,操作者在该密码回复处理后看着其签条将初始密码输入,即能解除自行车的锁定。当判断为选择了锁定解除处理时,由步S10转换成步S14,如图19所示,执行锁定解除处理。
在判断为未选择锁定解除处理时,由步S10转换成步S11,执行自动变更1(D)处理。在自动变速1处理中,根据车速传感器12检测出的车速与速度群数据进行变速控制。
在操作指示盘23回转到DS位置,置于自动变速2模式的情况下,由步S4转换成步S15。在步S15,判断是否选择了登记变更处理。就是说,对于登记变更处理来说,不使操作指示盘23回转到D位置或DS位置就不能进行。在未选择登记变更处理的情况下,转换成步S17,执行自动变速2(DS)处理。在自动变速2处理中,也是根据车速传感器12所检测出的车速与速度群数据进行变速控制。在选择登记变更处理时,转换成步S16,如图15所示,执行登记变更处理。再者,在自动变速2处理中,不进行密码回复处理与锁定解除处理,但也可与自动变速1处理相同地进行密码回复处理与锁定解除处理。
在操作指示盘23回转到M位置,置于手动变速模式的情况下,由步S5转换成步S18。在步18,执行手动变速处理。在该手动变速处理中,通过操作按钮21、22的操作进行增速换挡与减速换档。再者,在手动变速处理中,也是不进行密码回复处理与锁定解除处理,但也可与自动变速1处理相同地进行密码回复处理与锁定解除处理。在选择了其他处理的情况下,由步S6转换成步S19,执行所选择的其他处理。
步S1的初始设定处理通常是在销售给用户之前进行的处理。在此,在图13的步S21,判断密码登记是否已进行了一次。该判断例如是根据在存储部30的初始密码存储区域30a内是否存在数据来进行。通常该判断为“Yes”。另外,在密码的登记一次也未进行时,转换成步S22。在步S22,在液晶显示部24上“aa”闪亮。在步S23,等待操作用于登记密码的操作按钮22。操作按钮22已操作时,转换成步S24,进行变速位置设定处理。在此,利用防盗装置85使变速电动机29回转到锁定的规定位置后,使其向各变速位置回转数往复,以设定变速电动机29的各变速位置。在步S25,向初始密码(IPW)、临时密码(TPW)、核对密码(PW)、车轮径与速度单位的各存储区域30a-30e进行写入处理。在此,例如就密码来说,随意地由产生密码的装置向存储部30进行写入处理。在步S26,进行通常的初始化处理,即进行将存储部30的数据转换到微型计算机内的RAM内的处理与各种标记的设定等。另一方面,在密码已登记的情况下,由步S21转换成步S26。这样,初始密码(IPW)一旦输入,该初始密码(IPW)即不能变更。
在步S7的P处理中,在图14的步S31使定时器T置0。在步S32,在液晶显示部上显示“P”。在步S33,将操作指示盘23回转到P位置后,判断是否按了操作按钮21或22。在未按操作按钮21、22的情况下,转换成步S34。在步S34,判断在回转到P位置后是否经过60秒。在未经过60秒的情况下,回到主程序。操作按钮21、22已按下或经过60秒时,转换成步S35。在步S35,在液晶显示部24上显示“-P”。在步S36,利用电动机驱动器28驱动变速电动机29,将动作位置VP置于锁定位置PK,回到主程序。
其结果,套筒77通过操作体78回转到锁定位置。套筒77由变速位置回转到锁定位置PK时,与套筒77一起回转的弹簧垫圈101的结合片105移动到凸轮部108内。当结合片105移动到凸轮部108内时,由移动弹簧104推动的移动构件103与移动凸轮102由图8与图10(A)所示的位置向右侧移动到图9与图10(B)所示的位置。借此,锁定环114的细齿114b与轮毂壳43的细齿113啮合,轮毂壳43的回转由于锁定环114与移动构件103的摩擦力而受到限制。这时的摩擦力可通过调整碟形弹簧119的推压力而随意变更,该碟形弹簧119的推压力是通过推压螺母118的紧入量来调整。因此,即使蹬脚蹬,后轮7也不回转或难以回转。
这时,如果要强行转动轮毂壳43,移动构件103与锁定环114就会相对回转,由于凹凸部114a、锁定环114与移动构件103进行振动并发生大的振动声。这样,在锁定状态时,以手推自行车或蹬脚蹬使轮毂壳43回转时,会发生大的声音,更不利于盗窃。
另外,由于使轮毂壳43与轮毂轴41直接连结而锁定,即使要想推动自行车,由于轮毂壳43(后轮7)的回转受到限制,推自行车也有困难,更不利于盗窃。
在步S12与步S16的登记变更处理中,能进行核对密码的变更处理、车轮径变更处理、速度单位变更处理与变速位置设定这4个设定。在图15的步S41,使计时器T置0。在步S42,在液晶显示部24上显示“a”。在步S43,判断是否按了操作按钮21。在该登记处理中,如果按操作按钮21,则液晶显示部24的显示是“a”、“b”、“c”、“d”、“a”这样循环变换。在此,显示a是选择密码变更处理所用的显示,显示b、c、d分别是选择车轮径变更处理、速度单位变更处理、变速位置设定处理所用的显示。
按操作按钮21时,由步S43转换成步S44,进行下一个显示,并回到步S43。即如果正在显示“a”时,则显示“b”。在未按操作按钮21时,则转换成步S45,判断是否按了操作按钮22。操作按钮22是用于决定进行何种变更处理。未按操作按钮22时,转换成步S46。在步S46,判断选择登记处理后是否经过10秒。如果选择登记处理后10秒间未进行任何操作,则回到步S43。即使经过10秒也未输入的情况下,回到主程序。
按压操作按钮22时,由步S45转换成步S47。在步S47,判断显示是否“a”。在步S48,判断显示是否“b”。在步S49判断显示是否“c”。在步S50,判断显示是否“d”。在显示为“a”的情况下,由步S47转换成步S51,执行图16所示的密码变更处理。在显示为“b”的情况下,由步S48转换成步52,执行车轮径变更处理。在显示为“c”的情况下,由步49转换成步S53,执行速率单位变更处理。在显示为“d”的情况下,由步S50转换成步S54,执行变速位置设定处理。
关于密码变更处理,在图16的步S61,在液晶显示部24上显示“00”。在步S62,为了输入变更前的密码,执行图17所示密码输入处理。最初,在此输入初始密码(IPW)。
关于密码输入处理,在图17的步S81,标记F10与标记F01都复位,计时器T复位成0,左输入值L复位成0。在此,标记F10是表示对操作按钮21进行操作而输入左输入值L的标记,该左输入值L是表示在2位的密码之中10位的数值;标记F01是表示对操作按钮22进行操作而输入右输入值R的标记,该右输入值R是表示2位的密码之中个位的数值。在步S82,判断是否按了操作按钮21。如果已按操作按钮21,则转换成步S83。在步S83,将左输入值L增加1。该值在液晶显示部24的左侧显示。在步S84,将标记F10置位。在步S85,将计时器T置0后回到步S82。
在未按操作按钮21的情况下,由步S82转换成步S86。在步S86,判断是否按了操作按钮22。在未按操作按钮22的情况下,转换成步S87,判断在步S81或步S85计时器T置0后是否经过10秒。经过到达10秒为止,回到步S82;已经过10秒时,回到图12的步S2。在此,操作者不知操作法,10秒以上未作任何操作时,能将操作状态回复到原来的状态。
已按操作按钮22时,由步S86转换成步S88。在步S88,将计时器置0。在步S89,判断F10是否置位,即10位的数字数据(左输入值L)是否已输入。在10位的左输入值L未输入的情况下,回到步S82。在左输入值L已输入之后按操作按钮22,是为了在输入10位的数值之后进行个位的输入,因此,首先在步S90将右输入值R置1。该值在液晶显示部24的右侧显示。在步S91,将标记F01置位。在步S92,判断是否再次按了操作按钮22。如果按了操作按钮22,则转换成步S93,将右输入值R增加1。在步S94,将计时器T置0,回到步S92。在未按操作按钮22的情况下,由步S92转换成步S95。在步S95,判断是否已将操作按钮21按压3秒以上。如果操作者将操作按钮21按压3秒以上,即决定将所输入的2位的数字(LR)作为密码而输入。一旦将操作按钮21按压3秒以上,即复原,在未按压3秒以上的情况下,转换成步S96。在步S96,判断输入右输入值R之后是否经过10秒以上。如果经过10秒以上,则回到图12的步S2。
密码输入处理终了时,在图16的步S63将计时器T置0。在步S64,判断通过2个操作按钮21、22的操作所输入的2位的数字LR是否与所登记的核对密码PW一致。在不一致的情况下,转换成步S71。在步S71判断在3回的输入中密码是否不一致。在还未进行3回的输入的情况下,回到步S64,许可再次进行密码输入。虽然输入密码3回但与所登记的密码PW不一致的情况下,转换成步S72。在步S72,等待10分钟的经过,当经过10分钟时,回到图12的步S2。
数字LR与所登记的核对密码PW一致时,由步S64转换成步S65。在步S65,在液晶显示部24上“00”闪光。在步S66,为了登记新变更的密码通过操作按钮21、22的操作,执行图17所示的密码输入处理。
密码输入处理终了时,在步S67,将在密码输入处理中所输入的2位的数字(LR)作为临时密码(TPW)存储到临时密码存储区域30b内,同时将输入的数字LR在液晶显示部24上闪光显示,并且使报警器32以规定间隔发声。然后使计时器T置0。于是,进行登记的操作者能确切地确认为了重新登记而输入的密码的数字。在步S68,判断是否将操作按钮22操作3秒以上。为了将临时决定的密码决定下来,操作者要进行将操作按钮22按压3秒以上的操作。在未将操作按钮22操作3秒以上的情况下,转换成步S70。在步S70,判断临时决定之后是否经过2分钟以上。如果临时决定之后经过2分钟以上,则临时决定的临时密码成为无效,回到图12的步S2。
如果将操作按钮22按压3秒以上时,则由步S68转换成步S69。在步S69,将临时决定的临时密码(TPW)作为核对密码(PW)存储到核对密码存储区域30c内,并回到主程序。
在此,若将作为核对密码而应予登记的数字进行输入时,并不是立即将其数字按照规定的操作进行登记,而是一旦临时决定下来,其数字即闪光同时以警报声通知操作者。然后操作者再进行规定的操作,将临时决定的密码作为核对密码进行存储。因此,能使操作者确切地确认应予登记的密码。
关于步S13的密码回复处理,是在图18的步S101将计时器T置0。在步S102,在液晶显示部24上“PA”闪光。在步S103,判断是否按压了操作按钮21。判断为按压了操作按钮21时,转换成步S104,将计时器T置0。在步S105,使已在液晶显示部24上闪光的“PA”亮灯。在步S106,将存储在初始密码存储区域30a内的初始密码(IPW)存储到核对密码存储区域30c内。由此,初始密码(IPW)作为核对密码(PW)而被存储。在步S107,等待3秒的经过,回到主程序。
关于步S14的锁定解除处理,在图19的步S111,在液晶显示部24上显示“00”。在步S112,进行为了解除锁定的图17所示的密码输入处理。在该密码输入处理终了时,在步S113将计时器T置0。在步S114,判断通过2个操作按钮21、22的操作所输入的2位的数字LR是否与所登记的核对密码PW一致。在不一致的情况下,转换成步S116。在步S116,判断在3回的输入中密码是否不一致。在还未进行3回输入的情况下,回到步S112,许可再次进行密码输入。虽然将密码输入3回但与所登记的密码PW不一致的情况下,转换成步S117。在步S117,等待10分钟的经过,若经过10分钟,则回到步S112,许可再次进行密码输入。
当数字LR与密码PW一致时,由步S114转换成步S115,将动作位置VP变成1速V1。由此,借助变速电动机29,套筒77回转,定位在1速V1,解除锁定环114与轮毂壳43的细齿113的啮合。其结果,踏脚蹬时,驱动体42的回转即通过第1单向超越离合器80直接传递给轮毂壳43。
在此,即使忘记了核对密码,只要知道初始密码,也能将核对密码回复成为初始密码。如前所述由于制造厂将该初始密码以签条的形式交付给用户,用户见此签条即得知初始密码,因此,若在进行此密码回复处理后进行密码输入,即使忘记了密码,即使自行车由于防盗装置处于行驶受限制状态,也能解除其状态。
其他实施例(a)在前述实施例中,为了减少操作键的数量,是利用操作按钮进行密码输入,密码变更处理与密码回复处理,但也可以设置另外的操作键来进行这些处理。
(b)在前述实施例中,是举例说明了自行车防盗装置的锁定解除,但密码的登记变更处理与密码回复处理并不限定于锁定解除,对于自行车以外的装置来说,在登记密码或回复密码的处理上也能应用本发明。
根据本发明,并不是接受密码输入后立即将其密码作为核对密码进行登记,而是将其临时决定下来同时进行报知,在其报知中进行规定的操作后将其作为核对密码进行登记。因此,如果操作者对于作为核对密码而临时决定的密码不进行确认就不能进行登记,能确切地确认核对密码。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发明,进行规定的操作时,初始密码是作为核对密码存储在第1存储区域内,因此,能使核对密码回复成初始密码,即使忘记核对密码,如果知道初始密码也能正确地进行密码输入的操作。
权利要求
1.一种自行车用密码登记装置,是用于自行车用装置上的为了登记核对密码所用的自行车用密码登记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用于存储前述核对密码的第1存储区域;用于受理所要登记的密码的输入的密码登记受理机构;通过规定的操作将前述密码登记受理机构受理的密码临时决定下来所用的密码临时决定机构,将前述密码临时决定机构临时决定了密码的结果进行报知的报知机构;在前述报知机构进行报知时,通过规定的操作,将前述临时决定出的密码作为前述核对密码存储在前述第1存储区域内的登记机构。
2.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用密码登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存储预先设定的初始密码所用的第2存储区域,通过规定的操作,将存储在前述第2存储区域内的初始密码作为前述核对密码而存储在前述第1存储区域内所用的回复登记机构。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行车用密码登记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报知机构是通过声响或显示将前述临时决定出密码的结果进行报知。
4.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自行车用密码登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取消机构,其作用是前述报知机构将前述临时决定了密码的结果进行规定时间的报知,并在前述临时决定之后,一进行规定时间的报知,就将前述临时决定出的密码取消。
5.一种自行车用密码登记装置,是用于自行车用装置上的登记核对密码所用的自行车用密码登记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用于存储前述核对密码的第1存储区域;用于受理所要登记的密码的输入的密码登记受理机构;通过规定的操作,将前述密码登记受理机构所接受的密码作为前述核对密码存储在前述第1存储区域内的登记机构;用于存储预先设定的初始密码的第2存储区域;通过规定的操作,将存储在前述第2存储区域内的初始密码作为前述核对密码存储在前述第1存储区域内所用的回复登记机构。
6.权利要求2-5中任一所述的自行车用密码登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初始登记机构前述初始密码与前述核对密码未分别存储在前述第1存储区域与第2存储区域内时,通过规定的操作,将前述密码登记机构所接受的密码作为前述核对密码存储在前述第1存储区域内,同时作为初始密码存储在前述第2存储区域内。
7.一种自行车用防盗系统,具备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自行车用密码登记装置。可交替变换成防止自行车被盗的防盗位置与可能行驶位置的防盗装置,用于选择前述防盗装置的防盗位置与可能行驶位置中之一的选择机构,在选择了前述防盗位置时用于维持其位置的选择维持机构,通过输入与前述核对密码一致的解除用密码将由前述选择维持机构所维持的防盗位置变成可能行驶位置的选择解除机构。
全文摘要
在登记核对密码时能确切地确认所要登记的核对密码。为了操作自行车的防盗装置而登记核对密码时,在接受密码输入之后,将其密码临时决定下来,同时将临时决定的结果通过报警信号与显示的闪光报知给操作者。在其报知中进行规定的操作时,临时决定出的密码即存储在存储部30的核对密码存储区域30c内,并作为核对密码进行登记。
文档编号B62H5/00GK1235235SQ9910487
公开日1999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1999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1998年5月11日
发明者木村良树 申请人:株式会社岛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