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桁架结构摩托车车架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134584阅读:来源:国知局
、下横管13连接,前横管12的两端分别与车架右下管8和车架左下管9内侧连接,下横管13两端分别与后摇臂安装座左和后摇臂安装座右连接,发动机前固定管11与前立管1下部连接,发动机前固定管11、车架主管上横管15分别与车架前加强板17连接,以起到加强作用;左侧车架支撑管18 —端与后减震固定板支撑管27左端连接,另一端与车架左下管9 一同焊接在左侧后摇臂安装座上;右侧车架支撑管18 —端与后减震固定板支撑管27右端连接,另一端与车架右下管8 —同焊接在右侧后摇臂安装座上。
[0024]如图3所示,摩托车车架后部分包括铸钢件接头一 19、铸钢件接头二 27、左右两侧车架侧管21、后横管23、两侧上平管20,其中铸钢件接头一 19与两侧上平管20前部连接,铸钢件接头二 27与左右两侧车架侧管21前部连接,所述铸钢件接头一 19分别与车架前部的主梁管右2、主梁管左3连接,铸钢件接头二 27分别与车架前部两侧的左车架支撑管、右车架支撑管18连接,左右两侧的车架侧管21之间通过后横管23连接,两侧上平管20之间通过鞍座锁托架25、后泥板安装板26连接,后横管23上部焊有燃油箱后支撑板22,在装配油箱时起支撑作用,左右两侧车架侧管21末端分别焊接在两侧平上平管20上,同时左右两侧车架侧管21的两侧分别通过两块固定板24连接加强。
[0025]所述前立管1后侧设有前立管上加强板14,所述连接主梁管右2、主梁管左3之间通过前立管上加强板14连接、以增加连接强度。前立管上加强板14与车架主管上横管15连接。
[0026]所述前立管1与车架右下管8、车架左下管9之间设有前立管下加强板10以增加强度。发动机前固定管11通过前立管下加强板10与前立管1下部连接。
[0027]主梁管右2与车架右下管8后部通过右侧的主梁加强板16连接;同样主梁管左3与车架左下管9通过左侧的主梁加强板16连接。
[0028]车架前部分设有油箱,油箱前点与车架立管处加强板连接,上部用塑料件覆盖。本实用新型车架采用前后分体结构,其中前部的桁架编织车体结构外形粗矿,充分利用内部空间,将油箱及线束巧妙隐藏其中,油箱放置于编织车体内部;车架后部分上部设计有连接板,车架后部分的后下方设有消音器及后部尾灯尾罩,车架后部较轻,用于安装内藏式消音器及后部尾灯尾罩连接,车架后部分的前侧安装消音器筒体部分,消音器从下往上装配,位于车架后部下方,后面设有安装孔装配后尾灯,整个后部用塑料件尾罩覆盖,将筒体隐藏与塑料件内部。因此整机质量轻,造型美观大方,曲线流畅,符合空气动力学设计原理,强度好,骑行舒适性好。本实用新型车车架结构立体,合理分配内外空间;油箱、消音器等常规外露件巧妙隐藏在车架内部,并由塑料件覆盖;外部中前部车架外露,配合导流罩、油箱罩及前泥板、车架罩等塑料件造型,机械感强烈;下部银白色铸铝异型平叉,使立体质感更强烈;整车立体高挑,给人营造一种变形金刚式观感。
[0029]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主权项】
1.一种高性能桁架结构摩托车车架,包括车架前部分、车架后部分,其特征是,所述车架前部分包括前立管、主梁管右、主梁管左、车架前梁右支撑管、车架前梁左支撑管、车架后加强管右、车架后加强管左、车架右下管、车架左下管、发动机前固定管、车架主管上横管,所述前立管上部左右两侧分别与主梁管右、主梁管左连接,车架前梁右支撑管右、车架前梁右支撑管左分别与前立管中部左右两侧连接,车架前梁右支撑管右的外侧与车架后加强管右一端连接,车架前梁右支撑管左的外侧与车架后加强管左一端连接,车架前梁右支撑管右同时与主梁管右连接,车架前梁右支撑管左同时与主梁管左连接,车架右下管和车架左下管分别与前立管下部左右两侧连接,主梁管右与车架右下管之间通过车架后加强管右连接,主梁管左与车架左下管之间通过车架后加强管左连接;车架左右两侧之间通过前横管、下横管连接,前横管的两端分别与车架右下管和车架左下管内侧连接,下横管两端分别与后摇臂安装座左和后摇臂安装座右连接,发动机前固定管与前立管下部连接,发动机前固定管、车架主管上横管分别与车架前加强板连接,以起到加强作用;左侧车架支撑管一端与后减震固定板支撑管左端连接,另一端与车架左下管一同焊接在左侧后摇臂安装座上;右侧车架支撑管一端与后减震固定板支撑管右端连接,另一端与车架右下管一同焊接在右侧后摇臂安装座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桁架结构摩托车车架,其特征是,所述车架后部分包括铸钢件接头一、铸钢件接头二、左右两侧车架侧管、后横管、两侧上平管,其中铸钢件接头一与两侧上平管前部连接,铸钢件接头二与左右两侧车架侧管前部连接,所述铸钢件接头一分别与车架前部的主梁管右、主梁管左连接,铸钢件接头二分别与车架前部两侧的左车架支撑管、右车架支撑管连接,左右两侧的车架侧管之间通过后横管连接,两侧上平管之间通过鞍座锁托架、后泥板安装板连接,后横管上部焊有燃油箱后支撑板,在装配油箱时起支撑作用,左右两侧车架侧管末端分别焊接在两侧平上平管上,同时左右两侧车架侧管的两侧分别通过两块固定板连接加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桁架结构摩托车车架,其特征是,所述前立管后侧设有前立管上加强板,前立管上加强板与车架主管上横管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性能桁架结构摩托车车架,其特征是,所述连接主梁管右、主梁管左之间通过前立管上加强板连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桁架结构摩托车车架,其特征是,所述前立管与车架右下管、车架左下管之间设有前立管下加强板以增加强度;发动机前固定管通过前立管下加强板与前立管下部连接。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桁架结构摩托车车架,其特征是,所述主梁管右与车架右下管后部通过右侧的主梁加强板连接;同样主梁管左与车架左下管通过左侧的主梁加强板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高性能桁架结构摩托车车架,包括车架前部分、车架后部分,其中前立管与主梁管右、主梁管左连接,车架前梁右支撑管右、车架前梁右支撑管左与前立管连接,车架前梁右支撑管右与车架后加强管右连接,车架前梁右支撑管左与车架后加强管左连接,车架前梁右支撑管右与主梁管右连接,车架前梁右支撑管左与主梁管左连接,车架右下管和车架左下管与前立管下部左右两侧连接,主梁管右与车架右下管连接,主梁管左与车架左下管连接;车架左右两侧之间连接,前横管与车架右下管和车架左下管内侧连接,下横管与后摇臂安装座左和后摇臂安装座右连接,发动机前固定管与前立管下部连接,发动机前固定管、车架主管上横管与车架前加强板连接。
【IPC分类】B62J35/00, B62K11/02, B62K11/04
【公开号】CN205044882
【申请号】CN201520762945
【发明人】王金垒, 蒋屹, 张雪平, 徐超
【申请人】济南轻骑摩托车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2月24日
【申请日】2015年9月29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