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27535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封堵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压力容器进行破损控制以及改进船只安全性的封堵装置。
背景技术
压力容器、船只的壳体一旦由于意外事故发生泄漏,常常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 大损失,因此,需要在极短的时间里进行处理。现有的处理压力容器、船只的壳体泄漏的方 式通常为人工上前用胶水或者支撑物将挡板直接堵住泄漏口,但在实际作业过程中,由于位 于泄漏口处的挡板的周边没有密封,导致泄漏口依然会有泄漏,进而严重危害人民的生命、 财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堵漏效果好,安全性能高的封堵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封堵装置,包括具有顶盖的筒体和用于固定筒体的固定装置,顶盖上设有 与筒体内空腔相通的疏导管,疏导管上串联有截门,筒体的底端面设有环绕筒体中心的凹槽, 凹槽内设有环形的密封圈,凹槽内的底部通过管路与油泵的出液口相连,油泵的进液口通过 管路与油箱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封堵装置,其中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顶杆和固定架,每个顶杆的底 端顶在顶盖的上表面上,每个顶杆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固定架包括桁架和2—8个均布在所 述筒体周围的永磁吊装器,桁架具有2—8个里端相互连接的横杆,每个永磁吊装器的吊环分 别与吊钩相连,每个吊钩分别通过沿垂直方向设置的连杆或绳索与桁架的2—8个横杆的外端 相连,所述顶杆沿垂直方向采用螺纹连接旋装在桁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封堵装置,其中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顶杆和固定架,每个顶杆的底 端顶在顶盖的上表面上,每个顶杆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固定架包括桁架和2—8个挂钩,桁 架具有2—8个里端相互连接的横杆,2—8个挂钩均布在所述筒体的周围,每个挂钩分别与 桁架的2—8个横杆的外端相连,所述顶杆沿垂直方向采用螺纹连接旋装在桁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封堵装置,其中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顶杆,每个顶杆的底端顶在顶 盖的上表面上,每个顶杆的顶端顶在所述筒体上方的固定物上。
本实用新型的封堵装置,其中所述固定装置为钢丝绳或锁链或尼龙绳。
本实用新型的封堵装置,其中所述筒体的底端面为一向上凹进的半圆弧形面,半圆弧形 面的圆心位于筒体底端下方的轴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封堵装置,其中所述半圆弧形面的半径为1000—1500mm,所述顶杆的数 量为2—6个,所述密封圈采用橡胶或金属或金属与橡胶组合制成。本实用新型的封堵装置,其中所述简体的底端面为一向下凸起的半圆弧形面,半画弧形 面的圆心位于筒体顶端上方的轴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封堵装置,其中所述半圆弧形面的半径为1000—1500mm,所述顶杆的数 量为2—6个,所述密封圈采用橡胶或金属或金属与橡胶组合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封堵装置,是利用设置在筒体上的凹槽内的密封圈,通过液压油的压力作 用,将密封圈压紧在压力容器、船只的壳体泄漏口处的周围,其密封效果得以充分保证,堵 漏效果要远好于现有技术,进而使压力容器、船只的安全性能大为提高。此外,由于是利用 油泵通过管路将液压油注入筒体上的凹槽内来推动密封圈紧贴在压力容器、船只的壳体泄漏 口处的周围,并采用固定装置固定筒体,故固定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封堵装置的其他细节和特点可通过阅读下文结合附图详加描述的实施例便可 清楚明了。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封堵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剖面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封堵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 图5为图4的俯视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封堵装置的再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l、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封堵装置,包括具有顶盖2的筒体1和用于固 定筒体1的固定装置,顶盖2上设有与筒体1内空腔相通的疏导管3,疏导管3上连接有截 门和压力表,疏导管3在必要时可用于引走泄露罐体中的流体,以降低泄露罐体中的压力。
在筒体1的底端面设有环绕筒体1中心的凹槽4,凹槽4内设有环形的密封圈5,密封圈 5采用橡胶或金属或金属与橡胶组合制成,凹槽4内的底部通过管路15与油泵(图中未画出) 的出液口相连,管路15上连接有压力表,油泵的进液口通过管路与油箱相连。
如图1和图3所示,固定架7包括桁架12和2个均布在筒体1周围的永磁吊装器8,桁 架12具有2个里端相互连接的横杆,2个永磁吊装器8的吊环9分别与桁架12的2个横杆 的外端相连,2个永磁吊装器8的吊环9也可以是与吊钩(图中未画出)相连,每个吊钩分 别通过沿垂直方向设置的连杆或绳索(图中未画出)与桁架12的2个横杆的外端相连,顶杆 6采用螺纹连接旋装在桁架12的中部,顶杆6的底端顶在顶盖2的上表面上。
上述固定架7也可以是包括桁架12和3_8个均布在筒体1周围的永磁吊装器8,桁架 12具有3_8个里端相互连接的横杆,横杆的数量与永磁吊装器8相同,每个永磁吊装器8 的吊环9分别与桁架12的3—8个横杆的外端相连,每个永磁吊装器8的吊环9也可以是与 吊钩(图中未画出)相连,每个吊钩分别通过沿垂直方向设置的连杆或绳索(图中未画出) 与桁架12的横杆的外端相连,顶盖2也可以采用3—8个顶杆6顶紧,顶杆6采用螺纹连接 旋装在桁架12的横杆的外端,顶杆6的底端顶在顶盖2的上表面上。上述永磁吊装器8属于吊装领域中一种常见的装置,可M在市场上购买到,其使用方法 是将永磁吊装器8的下端面与铁磁质金属相贴,再转动位于永磁吊装器8侧面的手柄,永磁 吊装器8就会利用磁力吸附在铁磁质金属上。
图4和图5所示的封堵装置,只有其固定架7与图l和图3所示的不同,图4和图5所 示的封堵装置的固定架7包括2个位于筒体1两侧的挂钩13和桁架12,桁架12具有2个里 端相互连接的横杆,每个挂钩13分别与桁架12的横杆的外端相连,顶杆6采用螺纹连接旋 装在桁架12的中部。当罐体上的某截门的端面发生泄漏时,可以利用图4和图5所示的封堵 装置进行封堵,其具体方法是将筒体1置于截门的端面上,利用挂钩13钩住截门端面的边缘, 然后用顶杆6的底端顶在顶盖2的上表面上。
图6所示的封堵装置,其固定装置与图1和图3所示的不同,图6所示的封堵装置的固 定装置包括一个顶杆6',顶杆6'的底端顶在顶盖2的上表面上,顶杆6'的顶端顶在筒体l 上方的固定物17上。其顶杆可以是图1和图3所示的顶杆6,也可以是其它形式的顶杆,只 要能将筒体1顶紧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封堵装置中固定装置,也可以为钢丝绳或锁链或尼龙绳,在使用时直接采 用钢丝绳或锁链或尼龙绳将顶盖2捆绑在罐体泄露口处。
如果需要将本实用新型的封堵装置用于从外面封堵罐体泄露,可以将筒体1的底端面设 计成一向上凹进的半圆弧形面,半圆弧形面的圆心位于筒体1底端下方的轴线上。半圆弧形 面的半径可以是与封堵罐体的半径相应,或者为1250mm,或者为IOOO— 1500mm之间的其 它某一数值。这样可以使本实用新型的封堵装置具有更好的堵漏效果。
如果需要将本实用新型的封堵装置用于从里面封堵罐体、船只泄露,可以将筒体1的底 端面设计成一向下凸出的半圆弧形面,半圆弧形面的圆心位于筒体1底端下方的轴线上。半 圆弧形面的半径可以是与封堵罐体的半径相应,或者为1250 mm,或者为IOOO— 1500mm之 间的其它某一数值。这样可以使本实用新型的封堵装置具有更好的堵漏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封堵装置在使用时,可以将筒体l覆盖在船只、或者压力容器的泄露口处, 然后利用固定架7固定好筒体1,再启动油泵,通过管路15向凹槽4的底部注入液压油,液 压油推动密封圈5沿着凹槽4运动,并使密封圈5的下表面紧贴船只、或者压力容器的泄露 口的周围,从而将船只、或者压力容器的泄露口封堵住。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 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 型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顶盖(2)的筒体(1)和用于固定筒体(1)的固定装置,顶盖(2)上设有与筒体(1)内空腔相通的疏导管(3),疏导管(3)上串联有截门,筒体(1)的底端面设有环绕筒体(1)中心的凹槽(4),凹槽(4)内设有环形的密封圈(5),凹槽(4)内的底部通过管路与油泵的出液口相连,油泵的进液口通过管路与油箱相连。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顶杆(6)和 固定架(7),每个顶杆(6)的底端顶在顶盖(2)的上表面上,每个顶杆(6)安装在所述固 定架(7)上,固定架(7)包括桁架(12)和2—8个均布在所述筒体(1)周围的永磁吊装 器(8),桁架(12)具有2—8个里端相互连接的横杆,每个永磁吊装器(8)的吊环(9)分 别与吊钩相连,每个吊钩分别通过沿垂直方向设置的连杆或绳索与桁架(12)的2—8个横杆 的外端相连,所述顶杆(6)沿垂直方向采用螺纹连接旋装在桁架(12)上。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顶杆(6)和 固定架(7),每个顶杆(6)的底端顶在顶盖(2)的上表面上,每个顶杆(6)安装在所述固 定架(7)上,固定架(7)包括桁架(12)和2—8个挂钩(13),桁架(12)具有2—8个里 端相互连接的横杆,2—8个挂钩(13)均布在所述筒体(1)的周围,每个挂钩(13)分别 与桁架(12)的2—8个横杆的外端相连,所述顶杆(6)沿垂直方向采用螺纹连接旋装在桁 架(12)上。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顶杆(6), 每个顶杆(6)的底端顶在顶盖(2)的上表面上,每个顶杆(6)的顶端顶在所述筒体(1) 上方的固定物(17)上。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为钢丝绳或锁链或尼龙绳。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底端面 为一向上凹进的半圆弧形面,半圆弧形面的圆心位于筒体(1)底端下方的轴线上。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弧形面的半径为1000— 1500mm,所述顶杆(6)的数量为2—6个,所述密封圈(5)采用橡胶或金属或金属与橡胶 组合制成。
8.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底端面 为一向下凸起的半圆弧形面,半圆弧形面的圆心位于筒体(1)顶端上方的轴线上。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弧形面的半径为IOOO— 1500mm,所述顶杆(6)的数量为2—6个,所述密封圈(5)采用橡胶或金属或金属与橡胶 组合制成。
专利摘要一种封堵装置,包括具有顶盖(2)的筒体(1),顶盖(2)上设有与筒体(1)内空腔相通的疏导管(3),筒体(1)的底端面设有环绕筒体(1)中心的凹槽(4),凹槽(4)内设有环形的密封圈(5),凹槽(4)内的底部通过管路与油泵的出液口相连,油泵的进液口通过管路与油箱相连,所述顶盖(2)采用固定装置固定。本实用新型的封堵装置,是利用设置在筒体上的凹槽内的密封圈,通过液压油的压力作用,将密封圈压紧在压力容器、船只的壳体泄漏口处的周围,其密封效果得以充分保证,堵漏效果要远好于现有技术,进而使压力容器、船只的安全性能大为提高。
文档编号B63B43/00GK201221605SQ20082011518
公开日2009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19日
发明者李和元 申请人:李和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