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推进器升沉转向平衡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54708阅读:619来源:国知局
水下推进器升沉转向平衡调节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下推进器升沉转向平衡调节装置,具体地说是应用伺服电机,联轴器,底座,箱体,蓄水箱,阀,导管,丝杠,油囊,压板,丝杠螺母等构成的水下推进器升沉转向平衡调节装置,属于水下设备类。



背景技术:

根据推进器浮力调节系统的要求,浮力调节一般有两种实现方式:

一种是等重量法,即推进器在水下的重量不变,而浮力是可变化的。这种系统布置在舱体外,由耐压油箱、橡皮囊、泵阀及管系等组成。该系统以油作为工作介质,利用推进器上的液压系统,实现皮囊的充油或抽油来改变排水体积,从而实现推进器的浮力调节。该方式的特点是系统简单,可操作性强,灵敏度高,但机构调节能力有限,占用空间大。

另一种是等浮力法,即浮力基本不变,而推进器具有一定的可调重量。此类系统是在推进器上放置耐压水箱,其容积等于最大浮力调节量。需要调节浮力时用泵排出水或者从外界注入水,使推进器的重量产生变化,以此来调节浮力。这种方式的特点是占用空间小,机构调节范围大大增加,但依赖于海水泵的性能。依赖海水泵这样就会增加整个推进器的重力,同时现在没有可以随着推进器转向和升沉调节平衡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水下推进器升沉转向平衡调节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水下推进器升沉转向平衡调节装置,包括伺服电机、支架、联轴器、底座一、盖板、箱体、蓄水箱、阀、导管、底座二、丝杠、油囊、压板、丝杠螺母、导轨、导轨底座,其特征在于:伺服电机固定在支架上,支架与盖板相连接,盖板与箱体固定在一起,伺服电机轴与丝杠通过联轴器相连接,丝杠左端通过底座一固定在盖板上,丝杠右端通过底座二固定在箱体内侧,丝杠螺母与丝杠配合,丝杠螺母与压板上端固定在一起,压板固定在油囊左端,与油囊组成一个密封的箱体,油囊右端固定在箱体内侧右端,压板下端与导轨固定在一起,导轨与导轨底座相配合,导轨底座固定在箱体底面,导管与油囊口相连,穿过箱体与蓄水箱相连,蓄水箱另一端通过三通与阀相连,导管末端与推进器机体上的喷口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蓄水箱内安装有水位检测装置,所述的油囊为可伸缩立方体。

进一步,所述的阀为电磁比例阀。

该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是:采用了丝杠与丝杠螺母配合,来实现油囊的伸缩,从而实现了推进器内海水重力的变化,导管与推进器底面的喷口相连,在推进器上升的过程中,通过喷口的喷射,可以加速推进器的上升,在导管中增加蓄水池、水位检测装置和电磁比例阀的配合,可以增加整个装置调节的精度。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伺服电机,2、支架,3、联轴器,4、底座一,5、盖板,6、箱体,7、蓄水箱,8、阀,9、导管,10、底座二,11、丝杠,12、油囊13、压板,14、丝杠螺母,15、导轨,16、导轨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水下推进器升沉转向平衡调节装置,包括伺服电机1、支架2、联轴器3、底座一4、盖板5、箱体6、蓄水箱7、阀8、导管9、底座二10、丝杠11、油囊12、压板13、丝杠螺母14、导轨15、导轨底座16,其特征在于:伺服电机1固定在支架2上,支架2与盖板5相连接,盖板5与箱体6固定在一起,伺服电机1轴与丝杠11通过联轴器3相连接,丝杠11左端通过底座一4固定在盖板5上,丝杠11右端通过底座二10固定在箱体6内侧,丝杠螺母14与丝杠11配合,丝杠螺母14与压板13上端固定在一起,压板13固定在油囊12左端,与油囊12组成一个密封的箱体,油囊12右端固定在箱体6内侧右端,压板13下端与导轨15固定在一起,导轨15与导轨底座16相配合,导轨底座16固定在箱体6底面,导管9与油囊12口相连,穿过箱体6与蓄水箱7相连,蓄水箱7另一端通过三通与阀8相连,导管9末端与推进器机体上的喷口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蓄水箱7内安装有水位检测装置,所述的油囊12为可伸缩立方体。

进一步,所述的阀8为电磁比例阀。

进一步,四个本装置对称安装推进器内部底面,通过互相配合,保证转向和升降的平衡。

当该装置使用时,推进器控制装置控制伺服电机1转动,伺服电机1通过联轴器3带动丝杠11旋转,丝杠螺母14带动压板13移动,压板13带动油囊12伸缩,从而实现了油囊12的伸缩,当压板13压缩时,排出的水进入蓄水箱7,在阀8和水位检测装置的配合下,排出所需的水,当压板13收回,蓄水箱7的水首先进入油囊12中,如果蓄水箱7的水满足要求,则阀8不需要打开,如果蓄水箱7的水不满足要求,则阀8打开,直到满足要求,则阀8关闭,在推进器向左时,左边的两个装置会比右边的重力要大一点,从而提高转向速度,但是通过两边检测会控制推进器的平衡,反向转向则方法相反,该装置实现了推进器的重力调节的功能,达到了保证推进器升沉转向平衡的目的。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